分享

16.4离明肾气汤(马骥)

 学中医书馆 2014-01-09
  16.4离明肾气汤(马骥)
  [组成]  干地黄25克制附子10一25克炒白术15克
嫩桂枝10一20克  山萸肉15克炒山药15—25克盐泽泻20
克  白茯苓25—50克  巴戟天20克车前子25—50克生黄
芪25—50克    ‘
    (功能)  温补睥肾,利水消肿。
    [主治]  慢性肾炎有脾肾阳虚、水湿泛滥见证者。症见面自
肢冷,腰酸乏力,全身浮肿,下肢尤甚,或伴胸水、腹水,食少乏味,
腹胀便溏,舌质淡体胖,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或微弱。
    (用法)  同六五地黄汤。
    [方解]  方中附子、桂枝、巴戟、自术温补脾肾;地黄、山
萸肉、山药。黄芪补脾之精气;茯苓,泽泻、车前子补肾利水。若
腹水阴肿,肿势较重者,减地黄、山萸,合牡蛎泽泻散加减,或
并服利水胶囊(醋制商陆、二丑、车前子)亦可加地肤子、郁李
仁、大腹皮以逐水湿;若气短、胸闷不得卧,乃属水邪犯肺,合
葶苈大枣泻肺汤以泻肺行水;若呕恶不食,湿浊内盛,可加半夏,
藿香、佩兰化浊降逆;若浮肿反复发作,舌质淡紫,可加丹参、桃
仁、益母草、泽兰叶化瘀利水。    

    [按语]  本方所主治病证的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对此虚实
夹杂之证,历代医家颇感到棘手:如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谓;
“又有标实而本虚者,泻之不可,补之无功,极为危险”早已指出
了此类证候难治。本方以温补脾肾与利水消肿两法并用,便可达
到“泻之可也,补之有功”之效。本虚标实之水肿,临证当详辨
症情,推究病机,察其阴阳。对标实证更应考其水、热、毒、瘀
之因,采取补肾利水兼以化瘀解毒等法。若仅用开鬼门、洁净府
二法,虽可一时取效,却不易巩固,每易复发水肿。若攻水太过,
戕伐正气,肾气愈虚,水肿不久复来。故对于肾病型肾炎,除对
急骤发作,水势泛滥,体魄尚佳者,采取权宜攻水之法外,平时
则应守常法为治。据病者体质之强弱,正邪之微甚,分清主次,虚
实兼顾用药之增减,随证而施。马氏谓:“治阴水而不复肾气,但
攻其邪者,非其治也”。强调了补肾则开阖有度,水邪有制而肿可
自消。
’  [典型病例]  王某,男,28岁,工人。
  患肾炎4年余。曾多次在省级医院住院,以中西药治疗,水
肿消退,但尿蛋白始终是(+>忤}),出院后在家服六味地黄丸,
偶见轻微浮肿。近10天浮肿加重,1985年8月9日经门诊介绍入
我院住院治疗。当时症见:双下肢浮肿,按之没指,眼睑肿,脘
闷腹胀,纳减便溏,肢冷神疲,小便短少(500毫升/日),腰酸痛
重,舌质淡,苔白滑,脉沉弱而滑。尿常规:蛋白(卅),wBc5—
7个,RBC0--1个,尿FDP5微克/毫升,血浆白蛋白1.75克%,
球蛋白2.25克%,血腮固醇625毫克%,BUN27.5毫克%。综合
以上脉证,实为脾肾阳虚,水湿不化所致,立温补脾肾,利水消
肿之法。方用离明肾气汤加泽兰叶30克、大腹皮30克、淫羊藿
30克、丹参20克,水煎服。上方服用一月余,手足转温,浮肿渐
消,仍以上方出入,继服近两月,精神转旺,浮肿且消,腰部酸
痛痊愈,体力逐渐复常。尿常规连续两次化验均阴性,尿FCP

(一),血浆白蛋白4.0克%,球蛋白1.0克%,血胆固醇141毫
克%,BUNl6.3毫克%,遂以临床治愈而出院。    ’
    附  马骥简介;生于1913年,北京市人。现为黑龙江中医学
院教授、主任医师。马氏世代业医,幼承庭训,治学注重实践。临
证50余年,对中风、哮喘、水气病等治疗颇有心得。
    通讯地址:黑龙江中医学院。  邮编:150000。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