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汤(高濯风) [组成] 太子参15克麦冬10克五味子5克黄芪15 克当归12克桂圆肉10克甘松lo克炙甘草10克 (功效] 益气养血复脉。 [主治] 心肌炎的恢复期,迁延期。证见:心悸气短,胸闷或痹痛,自汗盗汗,不寐,闻声易惊,神疲乏力,面色白,脉虚数或沉细而结、代、舌淡胖或舌光少津。 [用法] 每日一剂,水煎二次,早晚分服。 [方解] 方中太子参、麦冬、五味子为生脉散的组合,有益气养阴,救心复脉的作用;黄芪、当归组成补血汤,有益气补血之功效;桂圆肉益气安神补益心脾,甘松行气解郁,炙甘草益心复脉。诸药合用。补益气血,益心复脉。 [加减]·临床若见心烦、舌红少津,加生地、阿胶;心痛频作、舌质暗者,酌加丹参、赤芍、红花;胸中痞塞、咳逆短气者,加茯苓、杏仁。 [按语] 病毒性心肌炎因感受温邪时疫所致,由于温邪的致病特点,使营阴被劫,元气亦亏,心失所养,在恢复期和迁延期常见气阴两虚证。高先生指出,实证易治,虚病难疗,此期应守法守方以缓图之,不能求一朝一夕之效,频频更替药方,终将一事无成。 、 养心汤全方益气养阴补血,以救其虚,心虚得益,则诸证可蠲。临床验证,该方对消除或改善症状,纠正心律失常以及心电图恢复均有明显效果。 (典型病例] 郭某,男,29岁。 患者心悸气短,胸闷乏力20天,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经营养心肌、抗心律失常治疗,无明显好转,来诊时患者心悸乏力,胸闷气短,潮热、自汗盗汗,心烦不寐,口干唇燥,舌红少津,脉细而结象频出。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早搏。证系气阴两虚,邪热内扰。治以养阴清热,固表止汗,方用养心汤合当归六黄汤加减:太子参15克,麦冬10克,五味子6克,生地10克,熟地10克,黄 芪15克,当归12克,黄柏9克,黄芩9克,黄连6克。服药四剂早搏消失,七剂后,燥热退,汗出、心烦止,心悸气短未除,舌质淡红,脉沉缓。患者邪热已去,气阴渐复,前方去黄芩、黄连、黄柏之苦寒,增桂圆肉15克益心脾。再服七剂,胸闷气短消失,时感心悸、神疲乏力,复查心电图正常,前方继服,以巩固疗效,并嘱其注意调养,避免过劳。一月后,患者来诊,言无不适,复查心电图正常。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内科医案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