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1调冲痛经方(吴培生)

 学中医书馆 2014-01-09

4.痛 经

 4.1调冲痛经方(吴培生)
 [组成] 制香附10~15克丹参15~30克大安桂6~ 12克川芎5克泽兰15克广木香10克延胡索10克赤芍10克红花10克 (功效] 调气行血,疏达冲任。 [主治] 各型痛经症。 (用法] 日服一剂,水煎二次,早晚分服。在痛经发作期服药,坚持服用3~5个月经周期。 [方解] 吴老中医此方立足于“气调则血行,血行则气顺’’,用药多入肝脾二经。是方以香燥理气之香附、木香、延胡索入肝脾以行气止痛;川芎、红花、赤芍、丹参、泽兰多入肝经,均为行气活血之品,血行则气调,疼痛自缓。大安桂为肉桂之佳者,皮厚、油重、气浓,能温经通脉,调理冲任。血得温则行,气血和而痛除。吴老认为“香附、延胡索调血中之气,丹参、红花行气中之血,四药为伍,并行不悖。桂、芍一炉,温凉互制,行血滞而达气机。”整个处方,立法围绕理气行血,以通为用。临床应用尚须结合辨证,灵活加减。 [加减] (1)小腹冷痛,经色淡褐,加炮姜6克,乌药12 克。(2)小腹两侧刺痛,经色鲜红加丹皮10克、焦山栀10克,除大安桂。(3)血量多加艾叶片炭,去红花。(4)有紫块加莪术。 (5)经色淡加制附片。(6)经后隐痛,量少质淡,加炙黄芪12克,补骨脂12克。(7)空腹腰酸加巴戟天lo克、菟丝子10克。(8) 经血淋漓不畅加桃仁12克。(9)胁痛乳胀加川郁金10克、柴胡 8克、路路通12克。 (按语] 痛经一证,我们在临床中遇到的未婚者多,已婚者少;瘀证、实证、热证多,虚证、寒证少。本方能使气顺血行,冲任调达,瘀行痛解。经反复实践检验,结合辨证加减,临床应用,得心应手。 [典型病例] 章××,19岁,学生。 月经将行前3~5日,小腹持续绞痛,血色淡褐而带秽浊,寒热交作,胸中胀痛,舌苔白厚,脉象沉涩、左关微弦。此系肝气郁滞,夹杂寒湿下阻,导致胞宫瘀滞。拟本方加炮姜10克,桃仁 10克,乌药12克,服1剂。褐色血下甚多,绞痛减轻,寒热尚作,改用本方加乌药10克,柴胡6克,服2剂,诸症渐除。后取本方加柴胡6克,于每月经行前服四剂,按法坚持4个月经周期而愈。 附 吴培生简介:出生于1909年,安徽泾县人。出身中医世家,幼承庭训,熟读经典,尽得先父传授。早期拳拳于温热病,以轻灵消化见长,晚年注重妇儿疾病,守方守法颇有独到。妇科临床擅长辨色调经,对经水色、质、量辨察入微,论治有方,屡起沉疴。临床60余载,行医乡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