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好心态”

 长沙7喜 2014-01-10

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好心态”

小编语:  天下父母都会希望自己的孩子像师大附中高三学生陈柏安一样。倒不是因为他今年大学学测考了满级分,而是因为他从小“想学的东西就专注去学,有瓶颈也能自己克服。”从钢琴、画画、围棋、足球、魔术到课业,他都因为喜欢而持续学,而且主动找到自己的学习策略。“功课是我自己的事。”没上资优班、也没补习的陈柏安说,他完全就是动机强烈、自动自发学习理论的最好证明。   但是大部分的孩子都需要父母、老师推一把,去引导他开启那个学习动机的开关。专家建议,从小开始建立的良好亲子关系,以及让孩子从生活中养成自我负责的习惯,是引导孩子自主学习的两大前提。

学习要自己来,无法强迫;因为喜欢而自主的学习,才会持续。孩子写功课时,父母只提供必要的协助;放手,才让孩子的能力长出来。从小开始建立的良好亲子关系,以及让孩子从生活中养成自我负责的习惯,是引导孩子自主学习的两大前提。

 美国教养专家约翰?罗斯蒙在《如何诱导孩子做功课》中一针见血的指出“平常在日常生活上不能自主的孩子,在功课上也会有同样情形。他们不是想要失败,而是根本不知道如何才能成功。”那么,父母要如何在家庭生活中培养出自动自发写功课、学习的习惯?

方法一:提供界限分明的自由空间

  学习动机强的孩子也是独立的孩子,设定界限才能促使孩子独立自主。《学习动机》一书强调,孩子的安全感来自一个清楚规划好的每日时间表,有固定可靠的生活节奏和仪式,在这个范围内他能自由发展。让孩子习惯一个固定的写功课时间和地点,让他自己决定每天什么时间写功课。清楚的约法三章,让孩子知道父母的期望,然后贯彻执行这个约定。   当孩子的行为越界,父母必须有前后一致的反应,孩子了解违反约定的后果,父母要坚持到底。

让孩子当学习的主角。每天自己整理书包、自己翻开做功课需要的课本、自己把问题念出来。在孩子的能力范围内,让他尽早学会为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父母只需提供必要的协助,而且愈少愈好。

但是,很多父母会觉得很难拿捏过与不及的程度。根据教育理论和老师现场观察,家长太过涉入,反而容易造成孩子的依赖性。

方法二:父母从陪伴到放手

  低年级时,父母可以营造出和孩子一起做功课的快乐亲子时光,帮助他把功课当成像刷牙洗澡般的每日生活例行事物。亲子一起立下写功课的规律,养成习惯水到渠成。但是父母不能代劳写功课,也不要直接告诉他答案,因为「写功课是孩子自己的事」,各国教养专家都一致强调。

  清楚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他的责任。师大人类发展与家庭系副教授林如萍告诉儿子,「我是陪跑者,不是接力者,也不能替你跑,但是我不会不管你。」儿子中年级以后除非孩子自己要求,她不检查功课,只问有没有问题。有问题就替他找资源、找方法,但不是找答案。有时候,对于孩子的问题,只要请他再讲解一遍,或者用相关例子刺激他去想,或将问题用不同方式再问一遍,他都能自己找出答案。

  随着孩子年龄渐长,父母应该一步步退出孩子写功课的过程。把自己放在合作、而非监督的位置。孩子大一点做功课时,父母可以去做别的事。这样的行动等於告诉孩子,「那是你的功课!」同时也传递「我相信你一个人做得到」的讯息。在鼓励阅读和规劝远离电视、电脑的同时,父母应该以身作则,言行合一。

方法三:结合学习和生活

有好奇心,孩子才能发现学习乐趣,并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帮助孩子找出所学内容和生活之间的关连性。帮助孩子将学校所学放进一个大架构,归纳出关连性,并带他寻找所学内容的真意,而不是死读书。

父母不要将学习窄化为功课或考试,日常生活裡也处处可以学习。林如萍回忆,儿子上国一时参加一个物理活动,要用物理写作、编曲、做海报,并且鼓励全家共同学习。刚开始,全家不知从何做起。有一天,她煮水饺时,儿子发现,水饺熟了就浮起来,是因为体积增加了,「那不是阿基米德原理吗?」恍然大悟的儿子因而写了一首「阿基米德煮水饺」诗。他又从爸爸煮咖啡想到虹吸原理,从指甲剪、开罐器想到杠杆原理,又写了好多首物理诗,后来还因此进入决赛。

“很多老师在教知识,但没有让学生去体验,所以他不会反思,这和我的生活有什麼关系?”林如萍说,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里扮演提供动手做、体验、反思机会的桥梁角色。

方法四:多看孩子的进步和优点

帮助孩子去认识和拓展自己的能力,真正接受和赞扬孩子的成就,清楚指出孩子的进步。奖励孩子的好成绩,不要强调结果,而应赞扬过程,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努力和达到目标的步骤。例如,对孩子说,「记得你第一次写这种功课时有多困难吗?现在容易多了!」比笼统的说,「你真是小天才!」有效得多,而且更能激励他。

物质性的奖品不一定有效,但是父母和子女共同分享的美好经验,例如亲子共游,和爸爸一起打篮球等,则特别有效。

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功课不一定每次都要写到超级棒,有时候可以接受就好。学校所教的课程,不见得正好是孩子的兴趣所在。他们也不会在每个领域都努力加强自己的能力。分享你自己当中小学生时的想法和心情,甚至也曾缺乏动机的经验。

在学科学习不怎么顺畅时,替孩子创造一些成就感,闲暇时从事的嗜好,也能创造出「我很棒」的时刻。如果一定要批评,要有建设性,就事论事,例如,「你用的方法对了,但是你应该再检查一下。」比骂他「你怎么老是这麼粗心!」容易让孩子听进去。要让孩子知道,批评不代表你对他的爱减少,只表示你看不过他现在的行为,孩子本身不是错误,而是他犯了一个错。

方法五:加入休息和睡眠的休止符

孩子只有在充分休息的状态下,才能承受学校生活的压力。孩子的专心时间依年龄和个性各有不同,一般说来,六岁孩子一次只能专心十五分钟,然后必须关闭五分钟;九岁提高到二十分钟;十二岁以上的孩子则能专心三十分钟以上。父母可以教导孩子观察自己不专心的讯号,然后短暂休息。但是空白时间应该限制看电视或玩电脑。

南投育乐国小老师王文华建议,用计时器来帮忙孩子测时间。把孩子写功课的时间切割成几个小节,中间休息。随著孩子年龄、个性,专注时间不一,藉由计时器,可以让孩子了解专心的力量,并且在时限之内完成该做的事。

台北仁爱国小高年级导师颜英会请家长在联络簿上记录孩子做功课的时间,「如果超过四十分钟,表示孩子无法自己胜任对这项功课,老师还必须做补救工作。」

睡眠充足是学习成功的重要基础。尤其考试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