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戴志强亲子问答 1 ZT

 布达拉公 2009-09-05

戴志强亲子问答

 

经常有父母问我一些亲子的问题。在此我整理了某些比较常见的,供父母们参考,也希望借此抛砖引玉,大家可以一起提供更多的资料。

 

孩子年龄:四岁

性别:女

问题: 一个四岁女孩,为什么她总想成为家庭的中心?(不准大人谈话,只准听她说,唱等)如何解决?

 

这个问题有两个可能性:

1.孩子大部分时间可能并不是这样,父母却认为孩子“总是这样”。往往几次的行为,在父母的心目中就已经成为问题。父母都希望孩子是十全十美的,这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对孩子的教育却不见得是好事情。父母应该多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优点上,而不是孩子的缺点。帮助孩子发挥优点,从小建立他的自信心,是帮助孩子成长的基础。

2.如果孩子常常这样,表示孩子缺乏安全感和自信,才会以这种霸道的行为来要求大人对他有所注意。参考意见:

A多让孩子去做一些他做得到的事情,当孩子做到的时候,多给他肯定。

B常常给孩子拥抱,多向孩子说爸爸,妈妈很爱他。常常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对他的爱。让孩子能够感受得到。

C用一个月的时间,每天晚上孩子刚刚睡着的时候,用手轻轻的按在孩子的额头上,然后在他的耳边对他说:“妈妈很爱你!”可以重复说三次。

 

孩子年龄:六岁半

性别:男

问题:如何与孩子做朋友?

 

如果孩子已经六岁半,而和父母的关系不亲密,表示在过去父母和孩子相处的方式中,其中有一部分带来了负面的效果。可以参考以下的一些心态和行为,可能会有所帮助:

A多一点时间和孩子在一起。例如,每天一个小时和孩子谈话,以聆听为主,多听孩子分享他的生活和内心的情绪感受。每个星期找一天,用两个小时的时间和孩子玩,而不给孩子任何压力,意思是不批评孩子。只找出他做得好的事情来更定他。

B如果家长希望当孩子二十一岁的时候可以完全独立自主的生活,那么,每一年让孩子学习独立自主的处理百分之五的事情是必要的。在家长希望孩子独立自主处理的一些事情上,多尊重孩子的意见。引导孩子有更多的创意和想法以增加他处理事情的选择。

C找出一些可以和六岁半的孩子分享的事情,跟孩子分享自己的情绪感受。分享情绪感受可以让孩子和自己的关系更接近。

D跟孩子去买东西的时候,如果不是非常重要的东西,不防征求孩子的意见,让孩子参与并尽量采用他的意见。

E 多肯定,少指责。让孩子知道家长在鼓励和支持他。例如,当孩子有事情做得不好,告诉孩子,他做得不好,同时告诉他,父母相信只要他要,下次一定可以做得更好,父母很爱他。以下是一个范例:

“孩子,你的英文考得不很好哦!”

“妈妈相信只要你用功,你下次一定可以考好。妈妈爱你。”

“来,我们想想,下次怎么准备,我们可以把英文考好。我们想三个更好的方法。”

“第一个方法是什么?”;“非常好,第二个方法呢?”;“再想第三个方法,只要去想就一定可以想到好方法。”

 

孩子:男 10

问题:孩子自己知道应该定时完成作业,应该常常温习功课,但是电视的诱惑太大,花了很长的时间看电视,他自己又对自己这样很不满意。请问怎样培养孩子的自觉性?

 

家长往往在孩子年纪很小的时候就灌输了很多的理论,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而孩子的能力却不是从理论上建立的。所以,知道并不表示做得到。能力是透过:方法→练习→经验→能力。

孩子“决定”去学习与否,取决于他感性或者说潜意识中的信念,价值观。这些信念,价值观是:好玩,刺激,紧张,神秘,变化快,可以得到肯定,有被爱的感觉等等。所以,家长要从这些方面着手。以下是一些方法提供您参考:

A 跟孩子一起订立一个简单的时间表,里面包括温习功课的时间和看电视的时间。开始的一两个月中,家长陪孩子一起做。温习功课的时候,全家人都不看电视,以表支持。陪孩子一起读书。家长可以看自己的书,或者写自己的东西。

B把要温习的功课设计成游戏。例如,用思维导图(注一)把要记忆的内容画成彩色的图画。用游戏的方式来理解数学公式。由孩子扮演老师向家长讲解语文课程。家长和孩子进行各种不同的比赛等等。

C在温习功课和游戏的过程中,只给予肯定和称讚。不加任何批评和指责。整个过程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进行。每2030分钟就有一个小休时间,让孩子站起来走走,喝个饮料。五分钟后又再继续。因为聪明的孩子大部分是好动的。孩子在动态和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吸收能力会大大的提高。

D每隔一个小时要让孩子喝一杯水。(是水,不是其他饮料。)因为水可以为大脑提供足够的氧气,使大脑运作得更活跃。

E选择适合孩子观看的电视节目,否则,带孩子去选择他所喜欢,而家长又认为适合的碟片,在看电视的时间中和孩子一起观看。过后,再和孩子谈谈碟片的内容,(如果孩子愿意谈。不要勉强。)增加孩子和家长之间共同的话题。

 

一两个月后,当孩子已经比较稳定的习惯了新的时间表,家长就可以减少相陪的时间或次数。只是不要完全减除。持续以行为来表示对孩子的支持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对他的爱,在孩子的学习上是很重要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