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济南:齐长城与大峰山的烽火记忆

 云端磐石 2014-01-11
济南:齐长城与大峰山的烽火记忆

作者:陈明超

    济南市长清区西南的大峰山附近,扼齐鲁两古国之咽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大山四周齐长城蜿蜒而过,洞观古迹林立,山泉流水众多,几千年来一直烽火连绵,留下了许多尘封的故事。

    上世纪50年代初,山东古代文物管理委员会的王献唐、路大荒、王思礼等先生,先后来到大峰山附近的广里村,对齐长城的起点进行了历史上的第一次实地考察。王献唐和路大荒两位先生不约而同地指出,广里的土夯长城就是齐长城的起点,为古代齐鲁两国的分界线,历史上就是兵家的战略要地。

    公元前555年,齐国因进攻鲁国而不得,遭到了晋鲁等十一国联军的报复。齐灵公坐镇平阴邑(今广里村),发动士兵引西面济水和湄湖水作为护城壕沟,再用挖掘沟壑的泥土巩固城南的堤防,形成了齐长城的最早雏形。齐军借助这段巨防,顽强地抵抗了联军的侵略,虽然最终由于齐灵公的胆怯弃城而逃导致失败,却从此让齐人认识到了构筑城防在军事上的巨大作用。此后齐威王称霸诸侯,借助原有的关隘和山势由广里而东“筑防以为长城”,形成了山东东段长城的雏形;最终“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完成了这一中国最早长城的建筑工作。

    史料记载,平阴邑南有防门,称“防头”,是齐鲁分界的最前线。今广里之南陶山之阴有村名房头,正是“防头”的旧称沿袭。根据王献唐和路大荒先生的考察描述,我们知道广里村南原本也是湄湖的一部分,东连山岭,所以平时古人较难通过,只好自山岭之间穿越。现在的房头村,根据张华松先生的研究,应该向东迁移了村址。如今的房头村,在大峰山东南,这里相较原址不仅可避水患且泉水众多,足以保障村民的日常生活。

    如今来到房头村,群山环绕,流水潺潺。村中有泉名圣井泉,在房头水石桥边,是村民日常饮用的水源。村西的山下田野之间,有幽深的石泉名汇宝泉。泉自极深的地下涌出,成一石池,及满,向南注入一巨大的圆形石池,用来灌溉周围的良田,自是汇聚宝藏的水源。由村东行,蜿蜒可至响泉峪,峪内的响泉,则是房头水的源头。此泉的涌量很大,泉水旺盛之时,可响彻山峪,故名响泉。如今响泉所在的巨大岩隙已经被石屋覆盖,屋前水草倒伏,可见水盛之状。

    黄崖山的烽火

    齐长城自广里村岭子头而东,第一段石筑的城址就在岚峪村的北山之上。据明代万历年间的大峰山《重修泰山行宫碑》记载,这里原名为“懒峪”,因自古缺水而得名。后来有个叫做燕阳秀的道士来到这里,遥望大峰山岚霭升腾,梦而生井,泉出其间,所以改为岚峪。人们引山上“梦井”所得的大泉之水入村,解决了缺水的问题,从此日益兴隆。

    岚峪村内可见清泉流淌,老树古屋。但村中的许多泉眼均非正源,根据村民指点,可西北上岚峪岭,一路齐长城遗迹随处可见。至山梁,清泉如溪漫流,芳草萋萋,石屋耸立,此为大泉中游。折而北去,满山的核桃树。林间石崖下泉水肆意流淌,寂静幽深,仿佛进入了清凉世界,这里是大泉的上游。继续深入,则可见三教堂,周围花果茂盛,泉池盈然四五眼。真正的主泉源即在三教堂后的山崖与墙体之间,一方形小池内。周围石色苍苍,泉声寂静,缓缓上涌,从暗道出,沿途汇成许多泉池。

    齐长城自岚峪北山东北去,绕大峰山呈半圆状,为黄崖山。清代晚期有个叫做张积中的人,是太谷教的北派传人。他于咸丰年间为了避粤寇北上,经人指点后,“徙而遁之黄崖山”,聚徒讲学。后来学生络绎,“渐积至八千余家”,最终“山成市”,而且“市弓弩甲杖为武备房”,俨然成为一个独立的武装宗教组织了。加上有人诬陷他要聚众谋反和捻军兴起,自然不能为朝廷所容忍,遂引起了山东布政使丁宝桢和巡抚阎敬铭的关注。他们派知县陈恩寿前去踏访,陈恩寿的从役被山寨炮火击毙,坐骑也受了伤。即便如此,陈恩寿还是认为张积中并非想要造反。后来陈恩寿定居济南鞭指巷,其次子陈冕则为济南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

    但是阎敬铭仍旧决定对其实施围剿,在包围了黄崖山五天之后,官军发起了总攻。结果“居民死者可万余”,仅有千余人从西门逃生,张积中也自焚而死。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黄崖教案”。

    黄崖教案中,张积中虽死,但“太谷学派”却没有消亡。《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就是该学派的年轻弟子,后来刘鹗来到济南“襄赞河务”,一留便是三年。在此期间,除了到江浙人士聚集的“明湖居”喝茶听书以外,自然要去黄崖山拜谒。经过严薇青、李永祥等先生的研究,《老残游记》中八至十一回里关于“桃花山”的描写,正是刘鹗到过黄崖山的实证。

    如今,山上的石寨遗迹仍存,山下黄崖村口还屹立着一座神石佛堂庙,佛堂东西北三面共雕刻佛像89尊。据题记可知,此神石佛堂至少修建于唐代开元二十五年,距今已经1200多年,黄崖山从古至今就是人们心目中的神圣之地,这也是张积中选择黄崖山的原因之一。

    此外,村东井峪有泉名“黄崖泉”,千百年来一直不曾干涸。

    大峰山的烽火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济南警察学校学生魏金三、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生夏页文等共产党员回到长清。他们在坦山组织了抗日游击队,次年发起了马山抗日起义,转战至大峰山后,整编为大峰山独立营,开辟了抗日根据地。他们战斗在大峰山四周,给日寇以沉重打击,点燃了山东人民抗日的熊熊烽火。

    大峰山独立营的政治部建立在山下峰云观住持道人的房间里,司令部则建立在山上峰云观中山崖间的金蝉洞内。洞内有泉水叮咚而落,称豆腐泉。

    由簸箕掌登大峰山,漫山浓荫密布,随处流泉出水,滋花润木,景色可人。簸箕掌下盘路之间的山崖上,有无名泉出而成溪,溪上架设小桥,前人题称“渐入佳境”。然后转过山崖,豁然开朗,花木葱茏间就是始建于元末明初的道教圣地峰云观。

    观内古建筑林立,均为青石构筑,灿烂辉煌。正对观门的台阶下有两券门,形制较小的券门内有池,上题圣水泉石刻。泉水自石雕龙头潺潺而出,滴入池中。旁边一券门题“云根”二字,是一座地下的密室,由巨大的青石柱支撑而起,十分壮观。抗战时期这里为大峰山独立营的会议室,许多重要和秘密的会议都在这里召开。政治部在这里举办了多期抗日骨干培训班,发展了大批党员干部,他们学习《论持久战》等革命著作,毕业后成为各级的核心力量。其他组织如长清抗日青年先锋队、抗联、妇救会等也在此集会,商讨抗日救国大计,使得抗日烽火熊熊不绝。

    出峰云观而上,路边有双花泉,泉自绿翠的崖壁间渗出,汇为一湾小池,池边芳草萋萋,落英缤纷,似仙女散花。由双花泉折而北上,山巅晚清时期的石寨林立,当与抵抗捻军的战事有关,再加上可以眺望齐长城遗址,所以自成一方胜景。

    出东寨门不远,有璇玑洞,洞高近三十米,四季恒温。璇玑为北魁第四星,即为魁星洞的意思。洞西为新月形悬崖绝壁,壁间洞窟很多,洞内雕刻有圣父圣母和金童玉女的造像以及其他神像7尊,释道混杂,为元明时期的文物。

    如今我们站在大峰山巅璇玑洞畔,眺望美景古迹,追念曾经燃烧在四周的烟尘烽火,仿佛触动了历史的脉搏,不由得不感怀前人的智慧和那些抗日的先烈。如今一切已经成为往事,只有那不灭的烽火和流淌的山泉交相辉映,倾诉着曾经的沧桑与壮烈。

(来源:齐鲁晚报)

(本站编辑:刘玞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