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泌尿道感染

 学中医书馆 2014-01-12
泌尿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是小儿时期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婴幼儿较多见。女孩发病多于男孩。急性期发病急,婴幼儿症状可不典型;慢性或反复感染可导致肾脏损害。病程在6个月内者属于急性泌尿道感染,表现有尿频、尿急、尿痛、发热。年幼儿可有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年长儿有时伴有肾区及下腹部疼痛,少数病儿仅有一过性血尿,全身症状并不突出。慢性泌尿道感染病程在6个月以上,小儿时期较少,可出现间歇性发热、腰酸、乏力、贫血等。病情逐渐加重可发展成肾功能不全。

泌尿道感染的病原菌大多数是大肠杆菌,其次为变形杆菌、产气杆菌、克雷白氏杆菌及副大肠杆菌等,少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病毒及支原体等。泌尿道的先天性畸形、尿路梗阻、尿反流、结石是小儿易发生感染的原因。

根据尿路感染的症状、尿常规检查可作出初步诊断。进一步应作尿培养及菌落计数,以确定病原。对反复尿路感染者应作超声波检测、X线造影、肾图及肾功能检查。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早期主要采用抗生素,如磺胺药、呋喃妥因、卡那霉素。吡哌酸、氟哌酸等。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根据不同抗生素调节尿的酸碱度,以增强抗菌药物的疗效。对慢性泌尿道感染宜联合用药或轮替用药,疗程较长。

泌尿道感染属于中医的“淋证”范畴。祖国医学认为淋证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感受湿热之邪,蕴结于下焦,使膀胱气化功能失常所致。淋证又可由肝脾不调、脾土受损,或脾肾两虚,致脾虚不能运化精微、分清泌浊,致水道不清而来。


1.[处方名称]三草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通利湿热。主治小儿泌尿道感染证属湿热下注型者。


[处方组成]凤尾草15克、旱莲草15克、车前草1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小儿泌尿道感染60例,服药3-5剂症状消失,化验小便恢复正常,全部治愈。


[处方来源]安徽省合肥市郊区人民医院张孟林。


[处方备注]本方凤尾草消炎解毒;旱莲草清热养阴止血;车前草清利湿热。方剂组成简单,疗效明显

治泌尿系统感染妙方

1小蓟饮子

【来源】宋·严用和《济生方》

【歌诀】小蓟饮子药清凉,热结血淋最堪尝,

归栀生地炙甘草,竹藕滑通炒蒲黄。

【组成】生地24克,小蓟15克,滑石12克,木通6克,炒蒲黄9克,淡竹叶6克,藕节9克,当归(酒浸)6克,炒栀子9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凉血止血,利尿通淋。

【方解】血淋为五淋之一,以小便涩痛有血为主要临床特征。小蓟饮子适用于瘀热蕴结下焦所致的血淋。方中生地、小蓟、藕节清热凉血止血,且生地又能滋阴养血,以防利尿伤阴;木通、滑石、淡竹叶清热利尿通淋;栀子清三焦之火,引热下行;蒲黄活血祛瘀;当归养血活血,兼能化瘀;甘草泻火,缓急止痛,并能护中调药。诸药合用,凉血止血寓以化瘀,泻火通淋兼养阴血,止血不留瘀,泻火不伤正,使下焦瘀热俱去,自然小便通畅,血止痛除。《医方论》云:本方能“清心与小肠之热,滋肾水而通膀胱,自可以止淋而止痛”。

【主治】下焦热结血淋症,症见尿血、小便频数、赤涩不畅热痛、舌红、苔薄白、脉数。可用于急性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急性肾炎、蛋白尿以及血尿、血精、肾结核等病症。

【加减】若见血多痛甚者,可另吞参三七、琥珀粉;尿道结石,疼痛难忍者,加金钱草、海金砂、鸡内金;腰腹酸痛者,加芍药、甘草;急性肾炎,加紫浮萍、白茅根、银花、连翘,或钩藤、夏枯草;血精,合二妙散;蛋白尿,加荷蒂;尿路感染,加白茅根。

 

2清肠汤

【来源】明·龚廷贤《寿世保元》

【歌诀】清肠汤中生地黄,当归栀子黄连襄,

瞿柏苓芍甘知母,麦灯乌梅蓄木通。

【组成】当归、生地黄、炒栀子、黄连、芍药、黄柏、瞿麦、赤茯苓、木通、萹蓄、知母各3克,甘草15克,麦冬3克,灯芯15克,乌梅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清热通淋,凉血止血。

【方解】方用当归、生地、芍药滋阴凉血活血;配以黄柏、黄连、栀子清热泻火燥湿;麦冬、知母养阴清热;瞿麦、萹蓄、赤茯苓、木通通淋利尿;灯芯清心火;乌梅敛阴以调寒热;甘草泻火,并调和诸药。综观全方,清利之中,寓以养阴,凉血之中寓以止血,共奏清热通淋,凉血止血之功。

【主治】下焦血热、尿血、淋症。可用于尿路感染、肾盂肾炎、乳糜尿、前列腺炎、口腔炎等病症。

【加减】原书注称:“溺血茎中痛,加滑石、枳壳,去芍药、茯苓”;若见尿道剧痛,加琥珀粉、海金砂;少腹急痛,加桃仁、石韦;尿血不止,加白茅根、小蓟草;腰痛,加杜仲、川断、桑寄生;浮肿,加车前子、泽泻。

【附记】凡虚寒性出血者,忌用本方。

 

3黄芩滑石汤

【来源】清·吴鞠通《温病条辨》

【歌诀】黄芩滑石茯苓皮,猪苓蔻通大腹皮,

泌尿感染湿热重,清热利湿效堪奇。

【组成】黄芩9克,滑石9克,茯苓皮9克,大腹皮6克,白蔻仁3克(后下),通草3克,猪苓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清热利湿。

【方解】“方中黄芩清热燥湿;滑石清热利湿;茯苓皮、通草、猪苓淡渗利湿;大腹皮燥湿行气,使气行则湿易祛;白蔻仁辛温芳香,有醒脾胃,开湿郁之功。诸药相配,化湿清热,宣通气机,气机通畅,则胶着之邪可分消而解。本方用药,以滑石、茯苓皮、通草、猪苓淡渗通利;以大腹皮、白蔻仁行气。其组方立意,旨在畅气机、通三焦、利小便,使湿热胶着之邪,从小便而祛。正如吴鞠通所说:‘共成宣气利小便之功,气化则湿化,小便利则火腑通而热自清矣。’”(《温病纵横》)。

【主治】湿温发热身痛,汗出热解,继而复热,渴不多饮,或竟不渴,苔淡黄而滑,脉缓。可用于泌尿系统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病症。

【加减】若兼烦躁不安,可加黄连、木通;兼有暑湿,加鲜藿香、鲜佩兰;寒热反复或朝凉暮热,加青蒿、白薇。

 

4大分清饮

【来源】明·张介宾《景岳全书》

【歌诀】大分清饮用茯苓,泽泻木通与猪苓,

栀子枳壳车前子,清热利水通淋良。

【组成】茯苓9克,泽泻9克,木通9克,猪苓3克,栀子3克,枳壳3克,车前子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清热利水通淋。

【方解】方用木通、车前子、泽泻、茯苓、猪苓清热利水通淋为主;配以栀子清热泻火;枳壳行气以助水道通利。通淋、泻火、行气同用,共奏清热利水通淋之功。

【主治】积热夹湿、 蕴结于里、 小便不利、 淋沥涩痛, 或溺血、 腰腹疼痛、 黄疸、 舌苔黄腻。可用于泌尿系统感染、 肝炎、 尿闭症、 精浊症、 腰痛、 疝气等病症。

【加减】原书注称:“如内热甚者,加黄芩、黄柏、龙胆草之属;如大便坚硬、腹满者,加大黄二三钱;如黄疸、小水不利、热甚者,加茵陈二钱;如邪热蓄血腹痛者,加红花、青皮各一钱五分。”

 

5栝楼瞿麦丸

【来源】汉·张仲景《金匮要略》

【歌诀】栝楼瞿麦是丸方,茯苓山药炮附子,

炼蜜为丸梧桐大,润燥通淋此方施。

【组成】天花粉60克,茯苓90克,淮山药90克,炮附子15克,瞿麦3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丸,日服3次;无效,渐增至7~8丸,以小便利,腹中温为度。或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酌定。

【功效】润燥化气,利水通淋。

【方解】方用天花粉(即栝楼根)润燥生津;合以附子温肾化气,山药滋肾健脾,瞿麦、茯苓利水通淋。综观全方,润燥以资上源,温肾以助气化,而达通淋之效。

【主治】下焦阳虚、小便不利、腹中冷、口渴者。可用于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尿路结石、前列腺炎等病症。

【加减】若见气虚,加黄芪、党参;蛋白尿,加鹿含草、莵丝子;浮肿,加泽泻、赤茯苓、猪苓。

【附记】凡热毒内盛者忌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