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炎
慢性宫颈炎是宫颈炎的一种,慢性宫颈炎可通过中医来治疗,治疗慢性宫颈炎是采取内、外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内治即辨证分型论治,外治包括局部上药、熏洗及阴道冲洗等。 慢性宫颈炎的内治法: (1)脾虚型:治以益气健脾,除湿止带为原则。 处方: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苍术、甘草、陈皮、黑荞穗、柴胡、车前子等。 若带下绵绵不断者,加金樱子,芡实,龙骨以固涩止带;若伴有小腹冷痛,加艾叶,乌药以温经散寒。 (2)肾虚型: ①肾阳虚型:治以温补肾阳,固涩止带为原则。 处方:熟地、鹿角胶、菟丝子、杜仲、肉桂、制附子、补骨脂、黄芪等。 若大便溏薄者,可在上方中加肉豆蔻以温肾止泻。 ②肾阴虚型:治以滋补肾阳,清热止带为原则。 处方:熟地、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丹皮、知母、黄柏、枸杞子等。 若带下量多,加芡实,乌贼骨固涩止带。 (3)湿热型:治以清热利湿止带为原则。 处方:山药、芡实、黄柏、车前子、白果、丹皮、茵陈、牛膝等。 若有脾虚者,加黄芪,炒白术以健脾益气。 慢性宫颈炎的外治法: 局部上药治疗慢性宫颈炎 处方①:墓头回60克 连翘60克 枯矾30克 将上药共研成细粉备用。用时将阴道分泌物擦净,将药粉约1克放在消毒棉球上,送入阴道,紧贴宫颈,一般3天上药1次,3次为1疗程。 处方②:金银花 甘草等量 将药物研成细粉备用。用时先清洁阴道分泌物。用消毒棉团蘸药粉,塞入阴道,第2天取出,连用7次为1疗程。 此外,也有将西瓜霜或双料喉风散等喷涂于宫颈,治疗慢性宫颈炎。 慢性子宫颈炎的治疗]: (1)中药辩证治疗: 中医对慢性宫颈炎的认识: 慢性宫颈炎属中医妇科学中"带下病"的范畴。它的发病机理是因湿邪为患,影响任、带二脉,以致带脉失约,任脉不固而为病。湿邪的产生或因脾虚失运,水湿不化;或因肾虚失固,封藏失司;或因摄生不慎,感受外来湿邪。故本病可分为脾虚、肾虚、湿热和脾肾两亏。四型。 ①脾虚型:症见带下量多,绵绵不断,色白或淡黄,质粘无臭味,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纳少便溏。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或腻,脉缓或弱。中成药:止带丸,每次3~6克,每日2~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 ②肾虚型:可分为肾阳虚和肾阴虚。 (1)肾阳虚型:症见带下量多,淋漓不断,色白清稀,腰酸如折,倦怠无力,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茸坤丸,每次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2)肾阴虚型:症见带下量多,色白质粘,五心烦热,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或数。 湿热型:症见带下量多,色黄或夹有血丝,质粘稠,其气臭秽,小便短黄,大便粘腻不爽,肛门灼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数或滑数。知柏地黄丸,每次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3)湿热下注型:带下量多,色黄白或为脓性,或带血丝。性交痛或性交后阴道出血。腰酸坠胀,腹胀下坠,或有小便频数疼痛、阴痒,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腻,脉弦滑。中成药:①妇炎平胶囊,每次4~6丸,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②子宫丸,每次9克,每日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③中草药简易治疗: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马齿苋30 败酱草18 紫花地丁18 白花蛇舌草20 甘草10 仙鹤草12 蒲公英20 白术12 黄芪20 连翘12 紫草20 云苓20 泽泻15 (用量 克) (4)脾肾两亏型:带下量多清稀,绵绵不断,食少神疲,腰膝酸软,面色无华,或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或腻,脉濡缓。中成药:①止带丸,每次3~6克,每日2~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②茸坤丸,每次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两药合用。 (2)食疗方法 食疗仍可作为辅助治疗。下面介绍几个食疗方。 处方① 雄乌骨鸡1只 莲肉 白果 粳米各15克 胡椒30克 将乌骨鸡洗净,再将上药放入鸡腹内,放砂锅内煮烂熟后空腹食用。本方具健脾利湿止带的功效,适用于脾虚型。 处方② 韭菜根50克 鸡蛋2个 白糖50克 同煮汤食,连服数天。具有温补肾阳,固涩止带的功效,适用于肾阳虚型。 处方③ 刺苋根30~60克 冰糖适量 将刺苋根洗净切碎,放砂锅内煎取汁液,去渣,调入冰糖饮用。本方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止带的功效,适用于湿热型。 处方④ 扁豆花9克,椿白皮12克,均用纱布包好后,加水200亳升,煎取150毫升,分次饮用一般1周取效。(2)新蚕砂30克(布包),苡米30克,放瓦锅内加水适量煎服,每天1次,连服5~7天。 处方⑤ 鹿茸6克,白果仁30,淮山药30克,猪膀胱1具。先将猪膀胱洗净,将诸药捣碎,装入猪膀胱内,,扎紧膀胱口,文火(小火)炖至烂熟,入食盐少许调味,药、肉、汤同服食。 处方⑥ 杜仲30克(布包),粳米30~60克,同煮为粥,去药渣,食粥。每天1剂,连食7~8剂。 (3)自我疗法 ①推摩:先把手掌搓热,然后用手掌向下推摩小腹部数次,再用手掌按摩大腿内侧数次,痛点部位多施手法,以有热感为度。最后用手掌揉腰骶部数次后,改用搓法2~3分钟,使热感传至小腹部。 ②敷贴:①苦参栓,每粒重1.2克,每晚1粒,塞入阴道深处。②妇宁栓,每粒重1.6克。睡前冲洗阴道,将妇宁栓一枚送入阴道深部,而后用核桃大小的无菌棉球送入阴道口,以防药液外流。以上方法适用于白带粘稠,色黄者。 ③裹塞:枯矾3克,蛇床子6克,共研细末,用蜡调和成丸,如弹子大小,以消毒纱布包裹塞入阴道,每天1换,至愈。用于白带量多清稀,久治不愈者。 ④熏洗::蛇床子30克,苦参30克,枯矾15克,黄柏10克,水煎,先熏洗后坐浴阴部,适用于白带粘稠,色黄者。 (4)生活调护 治疗后2~3天,阴道会有较多量的血性样或黄水样分泌物排出,常需应用卫生巾,一般3周左右停止。阴道分泌物过多,刺激外阴局部不适时,可用温水或1∶5000高锰酸钾液清洗外阴,早晚各一次。平时要穿着全棉织品的内裤,勤换洗以保持外阴清洁。暂禁房事1~2个月。勿进游泳池游泳。 益气固摄汤 [药物]生黄芪、煅龙骨、煅牡蛎、凤尾草、红藤各 30 克,制黄精、 金樱子、芡实、乌贼骨各 15 克,炮姜炭 3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分早晚眼。7 剂为 1 疗程。在冷冻术后第 1 天 开始服药。 [疗效]此方治疗慢性宫颈炎冷冻疗法后,阴道流水 60 例,全部有效。 [病例]王×\u65292X女, 40 岁。因白带量多 3 月余就诊。妇科检查宫颈中 度糜烂,附件无异常。白带常规检查亦正常。于月经干净后第 4 天行宫颈冷 冻术,术后予益气固摄汤 14 剂痊愈。 [来源]刘晓荣,浙江中医杂志 宫颈炎熏剂 [ 药 物 ]仙 人 掌 肉 质 茎 块 或 连 同 果 实 鲜 品 80 克 , 瘦 猪 369 肉 60~90 克。 [用法]上 2 味药加烹调佐料入钵中,隔水炖服。另以仙人掌鲜品全草 每次 100 克,捣碎,加食盐少许煎液,先熏后洗。10 天为 1 疗程。经期停用。 [疗效]此方治疗宫颈炎 2 例,均治愈。分别用药 16 天和 23 天。 [来源]顾铭康,浙江中医杂志 玉红宫糜油 [药物] 紫草根 9 克,黄柏、生大黄各 15 克,芝麻油 150 克。 [用法]将前 3 种药物放入麻油中浸泡半天,再倒入小锅中炸枯去渣, 待药油温后装瓶。另以消毒脱脂药棉做如荸荠大小之棉球 10 个,并以消毒棉 线扎好,分别将棉球放入药油中浸泡 1 天后备用。每晚临睡前取药棉球 1 个, 塞入阴道深部宫颈处,留长线在外,并用消毒药棉堵住阴道口,以月经带护 之就寝,翌晨拉出药棉球。 [疗效] 此方治疗宫颈糜烂 80 例,全部有效。 [来源] 查纬民,等。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糜烂粉 [药物] 冰片、麝香各 1 克,雄黄 5 克,儿茶、乳香、没药各 10 克, 白矾 500 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未,过筛,分包,每包 2 克备用。使用时备好直径 约 4 厘米的扁圆形消毒棉球,将 1 包药粉撤在棉球中央,直径约 2 厘米。用 窥阴器暴露宫颈,用于棉球将宫颈粘液擦挣,然后将带药棉球贴在宫颈糜烂 面上,棉球的外缘包在宫颈周围。慢慢取出窥阴器。每天换药 1 次,5~7 天 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宫颈糜烂者 204 例,其中重度 130 例,治愈 114 例; 中度 56 例,治愈 53 例;轻度 18 例,治愈 18 例。 [来源]王桂珍.山东中医杂志 注:重度糜烂有接触出血者,应排除宫颈癌后方可用药。另经后 3 天开 始用药,用药期间禁性生活及盆浴。 宫糜灵 [ 药物]生石膏 100 克,硼砂、炉甘石各 60 克,青黛、黄柏、山栀子 各 20 克,人中黄 50 克,冰片 10 克。 [用法]上药共研末,过 80 目筛,以“O”号胶囊分装,每粒重约 0.4 克,袋装备用。每晚临睡前于阴道清洁后,将药物塞入后穹窿。每次 2 粒, 10 晚为 1 疗程。月经期停用。 [疗效]此方治疗宫颈炎 64 例,治愈 28 例,好转 21 例,无效 15 例。 [来源]江石民,等,上海中医药杂志 五鱼散 [药物]五倍子 150 克,黄柏、金银花、鱼腥草、野菊花各 154 克,海 螵蛸 64 克,枯矾 196 克,冰片 18 克。 [用法]将前 6 味药烘干研末,过 120 目筛。再将枯矾、冰片研未过筛。 全部药未混合拌匀装瓶备用。用时先以窥阴器暴露宫颈,拭净分泌物,消毒 宫颈及阴道后,再用带线大棉球蘸药粉压盖于糜烂面,线头留在外阴部。取 出窥阴器。嘱 24 小时后自行取出棉球。于月经净后 5~7 天用药,隔天换药 1 次,6 次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宫颈糜烂 103 例,痊愈 84 例,显效 12 例,好转 5 例, 无效 2 例。 [来源]张剑秋.湖北中医杂志 注:经期、孕期、产褥期及疑宫颈癌患者禁用;患滴虫性、霉菌性阴道 炎应先治愈,后才用本法;治疗期间及治愈后 2 个月内禁止性交。 治宫颈炎妙方 1侧柏樗皮丸 【来源】明·李《医学入门》 【歌诀】侧柏樗皮用黄连,香附白术黄柏投, 再入白芷白芍药,清热燥湿止带神。 【组成】樗皮60克,侧柏叶15克,黄连15克,香附30克,白术30克,白芍药30克,白芷9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粥糊为丸。每服9克,日服2次,米汤送服。或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酌减。 【功效】清热燥湿止带。 【方解】方用樗皮、侧柏叶清热除湿,收敛止带;配以黄柏、黄连清热泻火;白术健脾燥湿;香附理气;白芍养阴柔肝;白芷祛风胜湿。合而用之,共奏清热燥湿,收敛止带之功。 【主治】白带过多、质黏气秽、苔黄、脉濡数者。可用于慢性宫颈炎、慢性阴道炎等病症。 【加减】若见白带色黄、阴痒、小便短赤湿热证者,本方改汤剂,加茵陈、栀子、猪芩、茯苓;兼头晕、烦躁易怒等肝火上炎证,加龙胆草、黄芩、木通、车前子。 【附记】凡白带清冷、质稀薄、小腹冷感、小便清长、舌淡、脉沉迟之肾阳虚证,带下赤白、质黏、舌红、脉细数之肾阴虚证,均不宜应用本方。
2愈带丸 【来源】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原名“樗树根丸”) 【歌诀】愈带丸中椿根皮,白芍黄柏良姜入, 清热利湿止带下,黄白赤带病可痊。 【组成】椿根皮45克,白芍6克,良姜炭9克,黄柏6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面糊为丸。每服9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或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 【功效】清湿热,止带下。 【方解】方用椿根皮清化湿热,固涩止带;配以黄柏清热利湿;白芍养阴缓急;并以辛热散寒止痛的良姜炭为反佐。合而用之,共奏清湿热,止带下之功。 【主治】黄白赤带下、淋漓不断、质稠秽味、舌红苔黄、脉弦数者。可用于宫颈炎、阴道炎等病症。 【加减】如见胸胁胀满、口苦咽干等肝经火热证,加龙胆草、山栀、黄芩、木通;带下赤色者,加生地、阿胶、丹皮、牛膝;带下色黄绿黏稠、小溲短赤之湿毒下注者,加土茯苓、苦参、泽泻、车前子。 【附记】凡由脾气虚弱或肾气不足所引起的白带过多者,均不宜应用本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