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防风根汤

 学中医书馆 2014-01-13
防风根汤 . 《杂病源流犀烛》 + 【组成】 防风根于术 当归姜黄生黄芪桑枝 【用法l原方未注明用量。药量可依病情而定。水煎服。 . 【功效】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 【主治】损伤后期,络虚痹痛。症见肢体肌肉关节疼痛,游走不定,以大关节为多见,活动受限。或有畏冷发热,舌淡苔滑,脉浮缓者。 【方解】 损伤后期,风邪乘虚而入,着于经络。风者善行而数变,故关节疼痛,游走不定,肌肤不仁。治当祛风除湿,活络止痛之法。方中防风、桑枝善祛风邪而舒筋络;黄芪、白术补气散湿;当归、姜黄活血通络。诸药合用,可使风邪去,经络通,则痹痛止。 【应用] , , (1)本方功专祛风通络。主治风湿痹阻经络之行痹证。 ‘ (2)加减应用上肢痛加桂枝、海桐皮;下肢痛加牛膝、木瓜、独活;头痛加自芷,川芎;湿盛加苍术、豆卷。。 (3)近代应用 肩关节周围炎,腰肌劳损,关节周围软组织慢性损伤等软组织劳损者。 . (4)区别应用 本方与乌头汤均有益气祛湿之功,以治风湿痹阻经络,关节疼痛之痹证。但前者功偏益气养血,适用于伤后气血不足之风痹证;后者功偏祛除寒湿,适用千伤后寒湿留滞之寒痹证。 【附方】 (1)防风汤(《宣明论方》) 防风 当归 赤茯苓 杏仁 黄芩秦艽 葛根 麻黄肉桂 生姜 甘草大枣 用法:药量适当,水煎服。功效:祛风通络,散寒除湿。主治:伤后行痹(风痹)证。 (2)大防风汤(《外科正宗》) 党参10 g 白芍1 Og熟地12 g 防风羌活牛膝附子 当归 杜仲 黄芪 川芎 甘草各6 g‘生姜三片 甩法:水煎服。功效:温经通络,祛风胜湿。主治:附骨疽、流痰而见皮色不变,漫肿痠痛,或腰部损伤后期。亦可用于治疗慢性风湿性关节炎、脊髓炎、半身不遂及产后下肢运动麻痹等属于正虚风邪入侵者。 (3)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羌活1 5 g 独活15 g 藁本15 g 防风1、5 g 甘草6 g 川芎lO g 蔓荆子10 g 用法:水煎服。药渣可煎水热洗患处。功效:祛风除湿。主治:伤后风湿邪客者。 (4)独活寄生汤(《千金方》) 独活6 g 防风6 g 川芎6 g 牛膝69桑寄生18 g 秦艽12 g 杜仲12 g、当归12 g 茯苓12 g 党参12 g 熟地黄15 g 自芍10 g 细辛3 g 甘草3 g 肉桂2 g(焗冲)服法:水煎服。可复煎外洗患处。功效:益肝肾,补气血,祛风湿,止痹痛。主治:腰脊损伤后期,肝肾两号,风湿痛及腿足屈伸不利者。 (5)三痹汤(《妇人良方》) 独活6 g 秦艽12 g 防风6 g 细辛3 g 川芎6 g 当归 12 g 生地黄l 5 g 芍药1o g 茯苓12 g 肉桂1 g(焗冲) 杜仲12 g 牛膝6 g 党参12 g 甘草3 g 黄芪12 g 续断12 g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功效:补肝肾,祛风湿。主治:气血凝滞,手足拘挛,筋骨萎软,风湿痹痛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