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验录(5)针灸发汗二例,

 道不在远 2014-01-13

针 灸 验 录(5)


五、针灸发汗二例


邻人严某,年60余,1970年冬月,患头痛身痛,恶寒无汗,时见微热微咳。自购安乃近等西药,三服未病如故。次日招余诊,症状如昨。脉沉细而缓,舌苔薄白而润,诊为风寒感冒。疏荆防败毒散加减,两服仍未得汗,诸症无一稍减。晚饭后,其妻来询:“可有发汗止痛针药乎?”余曰:“我只中医,不懂西药。”曰:“他爹头身痛甚,今晚难熬啊。”余曰:“一试银针若何?”彼诺之。乃取针包随去其家。遂补其合谷,约十余分钟恶寒稍减,再泻复溜,得气后又强刺数分钟,严曰:“背部热矣。”与饮热米汤一碗,汗出如雨,诸症随之而解。


按:《玉龙歌》曰:“伤寒无汗泻复溜,汗多宜将合谷收。”《拦江赋》亦云:“无汗更将合谷补,复溜穴泻好施针。”余常以二穴配伍治外感恶寒无汗或壮热汗多。若发热汗多者,又当补复溜,泻合谷,反以行之,每收良效。至于二穴针刺先后次序,笔者以为无关紧要。


数日后有邻人文某者,年三十余。一日头痛甚剧,伴发热恶寒。见余以银针治愈严某之感冒。亦求以针刺治之。为针印堂,进针二分,沿皮透达山根,针感达于鼻尖。留针约三分钟头汗出,渐次胸背腰腹汗亦出,周身顿觉轻松。休息半日而愈。


冬季感冒,多因风寒束于外,故恶寒;阳气遏于内,故发热。风寒踞于头部,经气受阻,气血不畅,故见头痛。印堂虽为经外奇穴,实与督脉有内在联系,督脉能总督一身之阳经。取印堂,既是就近取穴,又有通畅诸阳经之功效,沿皮向山根进针者,随而针之也。《灵枢·小针解》曰:“迎而夺之者泻也;追而济之者补也。”随经而针,助其阳经之气也。阳气得以外伸,故能作汗而祛邪,愈其感冒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