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麻黄汤

 学中医书馆 2014-01-14
麻黄汤 ’ 方剂来源 汉。《伤寒论》。 组成与用法 麻黄9克 桂枝6克 甘草3克 杏仁9克 水煎服。 功效与主治 功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脉浮紧。 现代临床 常用于治疗感冒或流感属于风寒表实者,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小儿发热。肩凝症;也可用于治疗鼻炎,鼻衄,荨麻疹,小儿银屑病,失音,目病,冻疮,癃闭,痛经,麻疹等病症。例如: (1)流行性感冒 本方治疗流行区域中青壮年患者,一般服药2 —3剂,即汗出热退而愈(《新医药资料》i975年第4期)。 (2)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治疗受风寒后即恶寒而咳,遇寒尤甚之老年患者。初服三拗汤,3剂无效;改用本方, 3剂寒除咳止(《吉林中医药}1981年第1期)。 (3)小儿发热 治疗167例。患者均因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发炎所致,其中体温在38--39。C者134例,39。a以上者33例。服用法:1— 3岁,原方每味药各6克,水煎2次,分3次温服;4—7岁,每味药各8 克,服法同上,8岁以上,每味药增至10克,服法同上。结果:91例于服药1一3次后痊愈;65例子服药4—6次后痊愈;另11例服药6次后,体温仍在38。Q以上,主症未消失(《新中医》1985年第9期)。 (4)肩凝症 本方加薏仁、白芍、秦艽、半夏、制川乌治疗,并用食盐、米糠、生姜各适量,炒热,酒喷布,趁热外熨患部,每晚睡前工次。结果;连治1周而愈(《福建中医药》1987年第1期)。 (5)鼻炎 本方加黄芪、苍耳子、白芍、辛夷花,白芷治疗。连服6 剂,并用生葱头削一切口,塞于鼻孔内。结果告愈(《福建中医药》1987 年第工期)。本方加徐长卿、桔梗内服或熏鼻,亦有较好疗效(《吉林中医药》1981年第1期)。 (6)鼻衄 本方治疗。患者感受风寒后恶寒无汗,头痛,周身关节疼痛,鼻流血盅许,先后3次。结果:服药2剂后,得汗而解(《吉林中医药》1981年第1期)。 (7)荨麻疹 本方加黄芪、白芍、荆芥、蝉衣治疗。患者曾用各种抗过敏药物治愈而又复发。改服上方,复取微汗。结果;连服5剂而愈,未见复发(么福建中医蓟》1987年第1期)。 (8)小儿银屑病 本方合四物汤加减,治疗10例。如鳞屑多而痒甚,去杏仁,加乌蛇、全蝎、丹参,白鲜皮;损害处红肿毒盛者,去杏仁,加土木鳖、白鲜皮、丹参;损害以头部为主者,去杏仁,加羌活;损害以四肢为主者,去杏仁,加威灵仙。此外,如泽泻、萆藓、金银花,渗湿解毒之药,应随症酌加。患儿分别服药4—49剂。结果:2例皮损全部消退无痕,只遗留一时性色素性斑点;5例皮损基本消退; 2例皮损80%以上消退, 1例皮损部分消退或转淡(《浙江中医杂志》1956年第2期)。 (9)失音 本方加荆芥、前胡、桔梗、蝉衣治疗。患者素有咳嗽,感受风寒后则咳嗽加剧.继则失音,此次失音已工周,痰白,苔薄白脉濡。结果:连服3剂而愈(《福建中医药》1987年第1期). (10)目病 本方治疗目暴病太阳,白珠血丝呈淡红色,涕清如水,泪涌如泉,畏光甚,无眵,两眉头痛者,颇有良效(《吉林中医药》1981年第1期)。 (11)冻疮 本方加附子、黄芪、红花、干姜、细辛,治疗连续3年冬季发作冻疮者。结果;连服8剂而愈;后以黄芪、当归炖鳗鱼内服。1年后冬季随访,未复发(《福建中医药}1987年第工期)。 (12)癃闭 本方加怀牛膝、葱白,治疗因肺受风寒、宣肃失司、通调无权所致的急性癃闭患者。结果;1剂尽而小便通畅(《福建中医药} 1987年第1期)。 (13)痛经 本方加白芍、当归、黄芪、吴茱萸、干姜,治疗素体虚衰,又复感寒邪而致病者。结果:服蓟1剂,霍然而愈(《福建中医药》 1987年第1期)。 (14)麻疹 本方加蝉蜕、升麻,对治疗麻疹初起,发热、疹出不齐,有良效(《吉林中医药净1981年第工期)。本方加黄芩、白芍,治疗麻疹见点后忽退隐、高热无汗而喘,有并发肺炎倾向者,往往可得麻疹复显、喘急自平之效(《经方应用}宁夏人民出版社)。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寒,毛窍闭塞,肺气不得宣通之证。方用麻黄发汗解表以散风寒,宣利肺气以平喘咳;佐以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阳,既增强麻黄发汗解表主力,又解除肢体之疼痛;配以杏仁宣肺降气,协麻黄平喘之效;共成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为其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恶寒甚而全身关节疼痛严重者,加附子、细辛;鼻塞而流清涕、头痛者,加川芎、苍耳子、白芷3咳痰粘者,加前胡、苏子,气喘胸闷者,加干姜、五味子、白芥子。 本方为辛温解表之剂,风寒表虚证当忌用,温病表证更须禁用。本方发汗力强,故对失血者、新产后、表虚自汗、体虚外感者,均不宜服用,以免重伤阴液。《伤寒论)有“淋家”、“疮家”、“衄家”、“亡血家”以及血虚而见。尺中脉迟。。阳虚而见。心悸身重”是汗法的禁忌,也是麻黄汤的禁忌。本方只宜暂服,不可久服,一服汗出则不须再服。再者,本方煎煮时.必须麻黄先煮,去上沫,否则有令人心烦的副作用。 麻黄加术汤 (《金匮要略》),即本方加白术组成;功能解表散寒,除湿蠲痹,主治湿家身烦疼者。 历代方书中与本方同名者,尚有: . (1)<备急千金要方}麻黄汤,有两方:1.即本方桂枝易桂心,加大枣、茯苓、防风、白术、当归、升麻、川芎、芍药、黄芩、麦门冬组成;功能辛 温解表,祛风除湿;主治恶风毒气,脚弱无力,顽痹,四肢不仁,失音不语,毒气冲心。2.由麻黄、升麻、葛根、射干、鸡舌香、甘草、石膏组成,功能宣毒发表;主治小儿恶毒丹及风疹。 (2)《证治准绳》麻黄汤,也有两方:1.由麻黄、升麻、炒牛蒡子、蝉蜕、甘草、腊茶叶组成;功能宣毒透疹;主治小儿发热六七日,麻疹伏而未出者。2.由麻黄、黄连、蛇床子、艾叶、乌梅组成,水煎外洗;功能宣散邪毒,杀虫止痒;主治妇女阴肿或疮烂者。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1)本方具有解热,促进腺体分泌功能的作用。因汗腺上存在()C一受体,属于交感一胆碱能神经支配。麻黄中含有拟肾上腺素能效应成分,其作用可直接兴奋(,C一受体,并可间接促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腺体分泌增加,使正常皮肤温度降低,达到解热的目的。(2)本方具有镇咳祛痰,扩张支气管作用。实验显示麻黄汤能促支气管腺体分泌,抑制粘膜上皮纤毛运动及扩张支气管。因为麻黄碱属拟肾上腺素药,因此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而发挥止喘作用。杏仁在体内分解产生氢氰酸,可抑制呼吸中枢和咳嗽中枢,起到镇咳作用。(3)麻黄汤中麻黄与桂枝相配,经实验证明有协同发汗的作用。有学者采用汗液着色和汗腺上皮组织形态学观察的方法,观察了麻黄配桂枝对大鼠足跖部汗腺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味麻黄对汗腺兴奋作用有限。而麻黄配桂枝对汗腺有明显兴奋作用,能使汗液分泌增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