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经汤 方剂来源 汉。《金匮要略》。又称大温经汤。 . 组成与用法 桂枝9克 吴茱萸3克 川芎9克 当归9克 芍药9克 生姜2片 丹皮9克 麦冬9克 半夏9克 人参9克 甘草6克 阿胶(烊化)9克 水煎服。 功效与主治 功能温经散寒,养血化瘀。主治妇女瘀血阻滞,冲任虚寒所致月经不调,或前或后,或多或少,或逾期不止,或淋漓不止,或少腹冷痛,久不受孕等病。 现代临床 常用于治疗不孕症,子宫功能性出血,闭经,痛经,月经延期,子宫发育不良,卵巢囊肿,带下;又有用于治疗老年性阴道炎,外阴瘙痒症,新生儿硬肿症等病症。例如。 (工)不孕症 治疗u例。其中输卵管不通者4例,子宫发育不良者3例,无排卵性月经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原发性痛经土例。结果。治愈6例;治愈期最短2个月,最长工3个月(<中医研究》1990年第 1期)。治疗s2例。结果。怀孕19例,其中3—5年不孕者19例中已孕工4例,5--~8年不孕之u例已孕5例,表明不孕期限越长,治愈率越低(《渑南中医学院学报》,1988年第4期)。 (2)子宫发育不良 本方加减,治疗子宫发育不良伴有不孕症25 例。其中婚后10年以内22例,10年以上3例。肾阳虚,加淫羊藿,肾阴虚,去桂枝,加首乌,肝郁,去桂枝,加柴胡、佛手、香附,血瘀者,加泽兰、王不留行;痰湿者,去阿胶,加茯苓、苍术。结果;19例怀孕,辨证为肾阳虚怀孕率为91.7%,瘀血型怀孕率为80%(<新中医净1988年第12期)。 (3)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治疗u例。本方按比例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9克,每服1丸,日服3次,并忌食生冷,1个月为1疗程。结果。痊愈(服药1周内血止,1个疗程后恢复正常)6例,显效(服药半个月内血止,2个疗程形成月经周期)4例,好转1例(《黑龙江中 医药》1989年第3期)。 (4)崩漏 本方加减,治疗8例。结果:均获痊愈;服药最少3剂,最多10剂,平均止血时间6天。随访半年以上未再复发(《河北中医} 1985年第6期)。 (5)月经后期 治疗40例。其中未婚10例,已婚30例。月经延期最少8天,最多90天,在月经后2周左右连服3-4剂。结果;痊愈 28例,显效7例,无效3例,2例中断治疗,服药最少6剂,最多15剂 (《河南中医》1988年第6期)。 (6)闭经 本方治疗。患者因流产后出血过多而致冲任受损,复加中焦虚寒,生化乏源而致闭经。结果获愈(《浙江中医杂志》1983年第n期)。本方治疗功能性闭经。结果;服药9剂而愈(《陕西中医3 1983年第2期)。本方治疗卵巢性闭经。结果;服药后月经正常(《云南中医杂志》1984年第2期)。 (7)痛经 本方加三七等,治疗膜样痛经。结果:服药5剂,阴道排出大小呈片状瘀块,腹痛大减;守方加减,再服5剂,腹痛消失;以乌鸡白凤丸巩固疗效,尔后月经正常,未见再发(《中医杂志》198 5年第10 期)。治疗重症痛经。痛时捧腹哭叫,呕泄并作。结果:治疗5个月经周期;病愈而孕(《山东中医杂志》1987年第4期)。 (8)卵巢囊肿 本方治疗。患者右侧卵巢肿块3 X 3×3厘米,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结果:服药数剂,痛经消失,B超复查示肿块明显缩小(《四川中医》1985年第1期)。本方治疗。患者经检查发现右侧穹窿如柑大肿块,表面光滑、活动、无压痛,诊断为右卵巢囊肿。结果;服药半年后复查,囊肿已消失(《中医杂志》1965年第工期)。 (9)带下 本方去麦冬,加苍术、白术治疗。患者带多。颜色白多黄少,腹痛喜温。结果获显效(《陕西中医>>1983年第2期)。 (10)阴道炎 本方按比例炼蜜为丸,治疗老年性阴道炎和外阴瘙痒症45例。日服3次,每服2.5克,连服2周。结果:自觉症状均明显减轻,特别对瘙痒感有较显著疗效(《中成药》1990年第1期)。 (u)先兆流产 本方去半夏,加杜仲、桑寄生、苏梗治疗。结果。服 药3剂后,血止、胎安(《陕西中医》1983年第2期)。 (12)不育 治疗精少不育症。患者精液常规检查为精子数 0.3×10。毫升,活动率30%。结果。调治2月,女方已受孕(<河南中医》 1985年第6期)。 (13)疝气 本方加减治疗。患者因本病所致睾丸冷痛。结果。服药10余天,病愈(<<河南中医》1985年第6期)。 (14)遗尿症 治疗夜间遗尿伴月经不调。患者面色淡白,口干多梦,手掌心热等。结果;服药10余剂,诸症悉除,遗尿未见(《河南中医》 1988年第3期)。 (15)新生儿硬肿症 本方治疗。患儿出生3天即见大腿、臀部皮肤变硬,体温不升。本方浓煎频服,药渣再熬水外洗,并注意保暖。结果:2剂后,体温回升,诸症悉除(《四川中医》1990年第工期)。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所致月经不调、不孕等病症。方用桂枝、吴茱萸等温通经血以散寒,佐以当归、白芍、川芎活血调经,人参、阿胶补养气血以固本;刚柔相济,重在温经,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月经不调、少腹冷感,为其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气虚,加黄芪,重用人参,血虚,加首乌、熟地,经少痛经,加桃仁、红花、益母草;腰酸,加杜仲、牛膝、续断;白带多,加煅牡蛎、煅龙骨、乌贼骨、淮山药;气滞,加乌药、香附;寒甚,去丹皮、麦冬,加小茴香、艾叶。 更年期患者,除注意结合调理肾阴肾阳外,尚须经妇科检查,排除肿瘤等疾病。血热者慎用。 历代方书中与本方同名者,尚有。 (1)《圣济总录》温经汤,由炮附子、杜仲、牛膝、炮姜、肉桂、川断、补骨脂组成,功能温经散寒,补益肝肾;主治肾虚内寒所致的腹胀、腰痛等病症。 (2)《妇人良方》温经汤,由当归、川芎、芍药、肉桂、莪术、丹皮、人参、牛膝、炙甘草组成;功能补气养血,活血温经;主治血海虚寒,血气凝滞所致的月经不调,脐腹作痛等证。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有调节性激素、促进新陈代谢、改善末梢循环等作用,方中当归对子宫有兴奋和抑制的双向调节作用,并有抗维生素E缺乏症的功能,可能还有促进子宫发育作用。吴茱萸则有收缩子宫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