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芍药知母汤 方剂来源 汉。《金匮要略)。 组成与用法 桂枝9克 芍药9克 知母9克 麻黄9克 生姜 3克 白术9克 甘草6克 防风9克 附子9克 水煎服。 功效与主治 通阳行痹,祛风逐湿。主治肢节疼痛,身体羸弱,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舌偏红苔白,脉濡数。 现代临床 常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痛,坐骨神经痛,腰腿痛;又用于治疗麻疹并发肺炎,气管炎,肺源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深部组织炎等。例如: (1)类风湿性关节炎 治疗32例。发热,加生石膏、苡仁;血虚肢节肿大,加鸡血藤、鹿含草、白芷,湿盛关节肿大,加萆藓、泽泻、汉防己,气虚,加生黄芪。结果:痊愈14例,显效6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有效病例中类风湿因子转阴性,抗“0”滴度下降,全血粘度(比)、血浆粘度(比)、红细胞电泳时间(秒)均明显下降,但血沉未见明显下降。平均服药21.6剂(《中医杂志》]981年第1期)。本方以川乌易附子,去生姜,加两面针、青风藤为基础方,治疗28例。关节酸痛、游走不定,加秦艽、穿山甲;关节红肿,加生石膏、黄柏;肢端麻木,加细辛、巴戟天,关节变形,加蜂房、全蝎,体虚,加当归、牛膝。结果;显效12例,有效16例; 疗程最短22天,最长154天(《福建中医药)1990年第4期)。治疗23 例。遇寒冷掣痛难以屈伸者,倍附子、麻黄,加全蝎、姜黄;肢节发热疼痛者,加生石膏;肢体重着肿胀者,倍白术、甘草,加防己。将各药研成细末,每服5克,日服2次,以当归生姜羊肉汤150毫升送服。结果:临床治愈12例,显效6例,好转3例,无效2例(<湖南中医杂志)1989年第5期)。 (2)风湿性关节炎 本方加味,治疗103例属寒热错杂痹,症见关节肿痛、遇冷加重者。结果:痊愈36例,显效S6例,进步31例(《新疆中医药》1989年第3期)。 (3)痹证 本方加减治疗40例。寒偏胜者,去知母,加细辛、威灵仙、秦艽,湿偏胜者,去甘草、知母,加苡仁、木瓜、防己、地龙;气血两亏者,去麻黄、附子,加人参、黄芪、当归;肾虚者,去麻黄、知母,加桑寄生、续断、杜仲;有瘀血者,去麻黄、附子、甘草、芍药,加赤芍、桃仁、红花、茜草、牛膝、姜黄;湿热者,去麻黄、附子,重用知母,加延胡、苡仁、木瓜;有结节红斑者,加连翘。结果:基本痊愈24例,显效7例,进步8例,无效 1例((辽宁中医杂志》1966年第5期)。 (4)坐骨神经痛 本方加减治疗30例。寒偏胜者,重用附子;湿偏胜者,加苡仁、木瓜,蚕砂;热偏胜者,减附子量,加黄柏;阳虚者,加仙茅、巴戟天;阴虚者,加石斛、天冬、龟板;气虚者,加黄芪、党参;血虚者,加当归、首乌、鹿角胶;有瘀血者,加乳香、没药、桃仁、红花、苏木。结果:痊愈18例,好转工。例,无效2例({湖北中医杂志》1989年第4 期)。 (5)麻疹并发肺炎 本方去生姜、白术、防风,加五味子,前胡、麦冬、茯苓、山药、党参,治疗小儿麻疹并发肺炎。结果:服药3剂后,症状减轻,原方去知母、附子,前胡,加谷芽、地骨皮,再3剂后痊愈(《陕西中‘ 医>1982年第3期)。 (6)气管炎 本方去生姜、防风,加厚朴、莱菔子、杏仁、半夏、苏子、白芥子治疗。结果。服药3剂,诸症消失((陕西中医}1982年第3 期)。 (7)肺源性心脏病伴心力表竭 本方去防风,加防己、大腹皮、秦艽、葶苈子治疗。结果。服药3剂后,诸症减轻;原方加桑白皮、五加皮,服药1个月而愈(《陕西中医}1982年第3期)。 (8)深部组织炎 本方去附子、生姜,加白芥子、银花、天花粉、当归、半夏、茯苓治疗。结果。服药5剂后,诸症消失(<陕西中医}1982年第3期)。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流注筋脉,日久化热伤阴,肢节疼痛。方用桂枝、麻黄祛风通阳,附子温经止痛,合以知母、芍药养阴清热,清热与温经同用,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关节疼痛、肿胀,为其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风偏胜者,加秦艽、独活,寒偏胜者,加苡仁、车前子、泽泻;热化火伤津者,加生地、玄参、麦冬,湿热下注者,加防已、萆藓、海桐皮;胸胁满闷者,加柴胡、黄芩,口渴欲饮者,加石斛、天花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