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情剥削”亲友,“自恋”症误己害人 7号人格——享乐主义者

 青衣问道 2014-01-16
“感情剥削”亲友,“自恋”症误己害人





自恋和自我为中心的上升幅度令人震惊,当今美国大学生的“自恋分数”比19年前高出65%
      




问卷:哪些陋习最令您难以忍受?

http://www.xinhuanet.com/mrdx/diaocha/diaocha21.htm

    越来越多研究表明,极度自我欣赏可能演变成心理疾病。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难以正常处理人际关系,也令他们的伴侣和亲人深受其苦,严重者甚至会杀人。

我自恋,我陶醉

    现年46岁的舒穆尔·萨姆·瓦克宁是一个典型的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他大方承认病情,近20年来出书著文,以自身病例向人们提供建议和帮助。但他解释,这样做不过是为了博得尊敬和崇拜,更好满足自己不断膨胀的自恋心理。

    瓦克宁在26岁时被诊断为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此后近20年里,瓦克宁发表了不少文章,在互联网上开辟个人网页,还出版小说,题材全与自恋型人格障碍有关,而主人公大都是他本人或以其为原型创作。

    1995,瓦克宁因为操纵股价在以色列入狱,在狱中开始写作《恶性爱自己——再访自恋》。在这本大部头著作中,瓦克宁较为全面地展现了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的典型症状。

    一方面,他迷人、自信,言语浮夸却又刻意讨好读者,还不时伪装脆弱博取同情。他吹嘘自己是经济学家、获奖作家、诗人、哲学家、记者和财经咨询师。另一方面,瓦克宁对自己深为不满,不愿面对假想与现实中自己形象的差距。“与自己的潜能相比,我是个失败者。”他在书中写道。

    美国精神病学家亚历山大·勒温1985年写书分析自恋型人格障碍,认为此类心理疾病患者的典型症状之一是拒绝承认自己的真实形象。他写道,自恋者对自己形象的认识与现实差距较大,部分原因是对自己的真实形象不满。

感情上“剥削”亲友

    除了假想、吹嘘自己的光辉形象,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还试图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中得到自我肯定,因此害苦了他们的伴侣和亲人。

    勒温说,病态的自恋者善于从感情上“剥削”自己的亲友,无度索取对方的关爱满足自恋心理,却无法予以同等感情回报。

    埃里克是勒温曾经治疗过的自恋性人格障碍患者。在与女友贾尼斯恋爱过程中,埃里克展现出迷人一面令对方爱上自己,但感情发展稳定之后却只关注自己,对伴侣的感受不闻不问。

    临床经验证明,自恋症患者的“感情剥削”还适用于对待他们的父母或儿女,如果亲人不配合他们对自己形象的幻想,往往做出令对方伤心的行为,甚至可能发展为暴力事件。

摩登疾病?

    对于心理疾病的界定,医学界向来谨慎。直到最近20多年来,自恋型人格障碍才被部分国家医学界界定为心理疾病,随之出现越来越多患者。一些专家因此认为,自恋型人格障碍是一种“摩登疾病”,是工业社会发达的副产品之一。不过,也有研究表明,在非洲和亚洲等不发达地区也有自恋型人格障碍病例存在,“摩登疾病”理论因此难以成立。

    美国州立圣迭戈大学去年年初发表研究结果表明,患有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患者近来显著增加。自恋和自我为中心的上升幅度令人震惊,当今美国大学生的“自恋分数”比19年前高出65%。

有分寸的爱能够防患于未然

    如何预防正当的自信、自我肯定演变为病态的自恋?心理学专家认为,有分寸的爱能够防患于未然。美国心理学者杰弗里·扬认为,关键在于“父母给予孩子爱,但同时应包括公平、明确的限定和始终如一的原则,并抵制任何溺爱倾向。”

    治疗过程中,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大体被分为两类。一类为“纯粹”自恋者,此类患者幼年大多被宠坏,在毫无原则的溺爱中形成极度自恋的性格。第二类患者的情况则完全相反,童年时缺少关爱。

    杰弗里·扬认为,如果是后一种类型的自恋症患者,只要接受定期治疗仍然有望康复,但前一类的治愈几率则较低。





判断自恋型人格障碍准则

    美国精神病学协会1994年发表《精神障碍手册》,其中列出判断自恋型人格障碍的9条准则,如果满足其中5条,即有患上这种心理疾病的趋势。

    1、强烈自负,例如夸大自己的才华和成就,期待被认可为杰出人士,即使缺乏与之相称的成绩。

    2、专注于幻想获得无休止的成功、权力、才华、美貌或理想爱情。

    3、坚信自己与众不同、独一无二,只有权威人士或机构才能了解自己,只愿意与这些人或机构来往。

    4、渴望过度的赞赏。

    5、觉得自己有特权,无理地期待特别照顾,或者期望别人对自己百依百顺。

    6、善于在人际关系中“剥削”他人,通过占别人便宜达到自己的目标。

    7、缺乏同情心,不愿意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8、经常嫉妒别人,或者以为别人嫉妒自己。

    9、言行举止自大、傲慢。

 






7号人格——享乐主义者


  7号的特征
  7号是多面手、鉴赏家。7号什么都懂,懂得评价东西和鉴赏东西。7号什么都快,说话快,行动快。7号的快不是雷厉风行,而是他喜欢什么,就“嗖”地立刻行动了。
  7号的基本恐惧是怕被剥削,被困于痛苦之中。7号还怕没钱,怕自己在物质上被人压榨。
  7号的基本欲望是追求快乐、满足、得偿所愿。只要7号看中的东西,他一定会弄到手。心理学上说,如果人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具有攻击性。这一点在7号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其他的号码也许还会压抑一下,而7号不会,7号会对自己说,如果我得到了我需要的一切,我就OK了。7号需要的是和快乐有关的物质层面的东西。
  7号是非压抑性的人。在任何条件下他都不会压抑自己的欲望和需求。这是区分3号和7号的特点之一。假如3号和7号一起学习打高尔夫球,期限为两个月。期间无论日晒雨淋,3号都会坚持下来,他的目标特别清晰,而7号一遇到困难就不去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7号见闻广博,但他的知识却不一定深。
  7号是100%的物质主义者。如果他跟你谈精神方面的东西那也是因为潮流和时尚。7号喜欢探索新鲜事物,而且从小到大都懂得自娱自乐之道。
  顺境中的7号奔放快乐,拥有鉴赏力。他对投资项目、股市行情、市场上流行的话题等也都了解一点。在团队中,7号是桥王,灵感创意对7号来说是强项。
  7号的人生丰富多彩。7号多才多艺,有多方面的特长。逆境中的7号要么没有自由,要么兜里没钱。这时他非常痛苦,因而会粗鲁无礼,对人具有攻击性。每个人只要需求得不到满足都会具有攻击性,只是有的人会把它压抑下来,而有的人会立刻反击。
  7号是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人。7号开玩笑经常是践踏别人。当他开玩笑践踏了你,而你还击了,他立刻就会变本加厉地攻击你。他不会压抑自己,让自己不舒服,让自己不爽。他以自我为中心,这使他极度自恋,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不惜伤害别人。
  7号的人生就是为了追求快乐,所以他在处理感情的时候经常是逃避痛苦,任何痛苦和空虚他都不愿面对。
  7号喜欢多元化的工作环境。他点子特别多,是名副其实的“点子大王”,他会用自己的创意和灵感给企业带来财富。假如有一个项目,大家都不知道往哪个方向发展,觉得没有实施的可能性时,你可以听听7号的想法。7号往那儿一站,洋洋洒洒就能说上一大堆。这时你要注意把7号说的要点记下来,说不定从中就可以找到一条出路。
  7号的想法天马行空、不拘一格、无拘无束,是跟1号完全相反的两种人。7号工作不喜欢被约束。7号常说“管他呢,爽了再说”。
  7号的情感生活与适配号码
  7号的爱情是韦小宝式的爱情。他可以拥有很多伴侣,而且这些伴侣他都会非常喜欢。韦小宝是很典型的7号,是很纯粹的物质主义者,他对自己喜欢的女人也是物质性的,所以,即使他喜欢的女人不喜欢他,他都要追求到底。他明明知道阿珂喜欢郑克塽,方怡也曾经有刘师兄,他却并不伤心,并且永不气馁。《鹿鼎记》的喜剧气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韦小宝的这种乐观。
  7号一旦爱上了你,他就会想方设法,甚至是死皮赖脸地追求你,直到把你追到手才罢休。就像韦小宝对阿珂一样,特别执著,尽管韦小宝实在是很无赖,甚至是卑劣,但最后的结果是阿珂终于投向了他的怀抱。
  7号的“爱情”是博爱的。在他的眼里,每个女人都有可爱的一面,所以每个女人都是可爱的,因而他都想拥有。可是他的“爱情”也是轻浮和靠不住的,是物质性的。对谁他也不会付出全部,不会负起全部责任。在7号看来,对某个人做出承诺会限制他拥有其他罗曼史的可能,对他来说,享受一顿大餐的魅力远远比不上对未知的美好事物的尝试。
  7号是快乐至上的人,正因为他的享乐主义精神,才使他魅力非凡。7号的情感优势是无论做什么事,他都能带给别人快乐。他非常善于让情绪不佳的伴侣重新快乐起来,因为他能够随时随地找到快乐,并且能与伴侣共分享,这容易让伴侣忘掉不高兴的事情。
  从某种意义上说,7号并没有生活在真正的情感关系中,因为他们的内心总是充满了关于情感的种种想象和预设。他希望伴侣带给他的信念是“生活是美好的”,希望双方是因为快乐才在一起的,没有任何约束和限制。如果他的伴侣缺乏快乐精神,或者陷入忧伤中无法自拔,使这种美好的想象无法实现的话,他就会选择离开,而且他会把离开当做对彼此关系的理性思考。
  7号理想的爱情模式是:他的伴侣能够参与到他喜欢的活动中来,他能和伴侣共享每一刻快乐时光,没有拘束,没有痛苦。
  7号对感情十分决断,不会拖泥带水。喜欢了就不顾一切地追求,痛苦了就决绝地离开。对7号来说,对未知情感的美好想象一生都会如影随形,所以他会乐此不疲地追求刺激冒险的关系。也因此,韦小宝才会在通吃岛住了五六年之后就腻味至极了,就算身边有七大美人相伴也无济于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