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隐公九年

 传统文化网站 2014-01-16

 

【原文】九年春,王三月癸酉,大雨霖1以震,书,始也。庚辰,大雨雪,亦如之。书,时失也。凡雨,自三日以往为霖。平地尺为大雪。

夏,城郎2,书,不时也。

宋公不王。郑伯为王左卿士,以王命讨之,伐宋。宋以入郛之役怨公,不告命。公怒,绝宋使。

秋,郑人以王命来告伐宋。

冬,公会齐侯于防,谋伐宋也。

北戎侵郑,郑伯御之。患3戎师,曰;“彼徒我车,惧其侵轶4我也。”公子突曰:“使勇而无刚者尝5寇,而速去之。君为三覆6以待之。戎轻而不整,贪而无亲,胜不相让,败不相救。先者见获必务进,进而遇覆必速奔,后者不救,则无继矣。乃可以逞。”从之。

戎人之前遇覆者奔。祝聃逐之。衷7戎师,前后击之,尽殪8。戎师大奔。十一月甲寅,郑人大败戎师。

【译文】九年春,周王三月癸酉日,大雨久下不停并伴有雷震,记载,这是第一次。庚辰日,有大雨雪,也是这样。记载,但时间没记住。凡是下雨,三天以上称名霖。平地雪深一尺为大雪。

夏,在郎地筑城,记载,不适时。

宋殇公不去朝见周王。郑伯担任周王的左卿士,以周王之命声讨,征伐宋国。宋国以外城那次战役怨恨鲁隐公,不来报告。鲁隐公发怒,断绝与宋国使者的来往。

秋,郑国人以周王命令来告知要伐宋。

冬,鲁隐公在防地会见齐侯,谋划共同伐宋。

北方戎国侵犯郑国,郑伯抵御。担忧戎国军队,说:“他们是徒步我们是兵车,害怕他们侵犯突击我们。”公子突说:“派遣一些勇敢而不刚强的人试探敌寇,见面即速退走。君主带兵三次反复以等待。戎军轻率而不整肃,贪婪而不互相亲近,取胜各不相让,打败各不相救。走在前面的见到有收获必然致力于前进,前进遭遇反复必然急速奔逃,走在后面的人不相救,那么就没有后继的了。您就可以得逞。”郑伯听从。

戎国人前哨部队遇到反复之军就奔逃。祝聃追逐。从中截断戎师,前后夹击,全部杀尽。戎师拚命奔逃。十一月甲寅日,郑国人大败戎师。

【说明】本篇所记之事发生在公元前714年,周桓王六年期间。主要记述了三件事,周历以子月为正月,三月即是寅月,我们现在使用的是夏历,以子月为十一月,三月即是辰月,已是初春,有雨雪不足为奇。而周历三月即是寅月,还在深冬,有大雨就不正常了。宋国不去朝见周王,也不正常。戎国人侵犯郑国,也不正常。

——————————————————

【注释】1.霖:(lín)久下不停的雨。《晏子春秋卷一·内篇谏上第一》:“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左传·隐公九年》:“凡雨三日以往为霖。”《庄子·大宗师》:“子舆与子桑友。而霖雨十日。”《国语·楚语》:“用汝作霖雨。”《说文》:“霖,雨三日以往也。”

2.郎:(láng)古地名、古邑名。春秋鲁邑。在今山东金乡县境内。《左传·隐公元年》:“夏四月,费伯帅师城郎。”《说文》:“郎,鲁邑也。”

3.患:(huàn)《管子·大匡》:“夷吾之所患者,诸侯之为义者莫肯入齐。”《易·既济·象》:“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论语·学而》:“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国语·晋语》:“患货之不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患秦兵之来。”《说文》:“患,忧也。”这里用为担忧、忧虑、害怕之意。

4.轶:(yì艺)《左传·隐公九年》:“惧其侵轶我也。”这里用为突击之意。

5.尝:(cháng)《左传·襄公十八年》:“诸侯方睦于晋,臣请尝之,若何?”杜预注:“尝,试其难易也。”《韩非子·说难》:“论其所憎,则以为尝己也。”《韩非子·内储说上》:“倒言反事以尝所疑,则奸情得。”《鹖冠子·泰录》:“范无形,尝无味,以要名理之所会。”《小尔雅·广言》:“尝,试也。”《史记·张耳陈余列传》:“乃使五千人令张黡、陈泽先尝秦军,至皆没。”《广韵·阳韵》:“尝,试也。”这里用为试探之意。

6.覆:(fù父)古通“复”。还,返回。《鬼谷子·忤合》:“反覆相求,因事为制。”《汉书·冯唐传》赏赐决于外,不从中覆也。”

7.衷:(zhōng)古通“中”。《左传·闵公二年》:“佩,衷之旗也。”《左传·昭公十六年》:“发命之不衷。”《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服之不衷。”这里用为中心、中央之意。

8.殪:(yì义)《书·康诰》:“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诗·小雅·吉日》:“殪此大兕。”《国语·晋语》:“殪以为大甲。”《楚辞·九歌·国殇》:“左骖殪兮右刃伤。”《汉书·司马相如传》:“蓺殪仆。”《字汇》:“殪,杀也。”这里用为杀死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