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秦人的故事】2、庄公小霸(中)

 金色年华554 2019-01-04

5、平定外患

1、宋国

宋穆公卒,公子冯奔郑。(《郑世家》)

这个宋穆公是很有意思的人,据《史记》记载

穆公九年(公元前720年),这一年是郑庄公二十四年,鲁隐公三年。郑庄公刚刚发生周郑交质的事件。

宋国的前一任国君是宋宣公,据《史记》记载

宣公有太子与夷。十九年,宣公病,让其弟和,曰:“父死子继,兄死弟及,天下通义也。我其立和。”和亦三让而受之。宣公卒,弟和立,是为穆公。

宋宣公有两个儿子,宋宣公病重,他怕传位给儿子,主幼国疑,儿子太小。就想让给弟弟,他对弟弟说:”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我把位子让给我弟弟和“,和(宋穆公)就接下来这个重担。

穆公到了执政的第九个年头,一看自己要追寻哥哥于地下去了,就要指定接班人。按道理讲反正你是国君,传给谁,别人也没法说。一般人有私心,必然传给自己的儿子,但是毕竟是自己哥哥传给自己位置,理应传给自己的侄子。

于是穆公就和大臣孔父商量,他说”我哥哥看重我,为了国家,不传给他儿子。我怎么能违背他,如果传给自己儿子,天下人怎么议论我?我愿意把位子传给自己的侄子。“

按道理讲,国君都讲了,愿意传给哥哥的儿子,大臣插嘴什么?但是很可惜这是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的人他想的事情跟秦始皇专制社会完全不同。因为家国一体的观念是深入人心的,看起来是国君私事,其实也是国家大事。所以对于接班人,大臣们是可以发言的。

孔父就说:”我听说大臣们都愿意立你的儿子公子冯啊“,

宋穆公老实人啊,说:”不行,我怎么能违背我哥哥?必须立我侄子“

于是为了堂兄弟夺位这件事发生,他命令自己的儿子公子冯去郑国。

这样宋穆公侄子,宋宣公儿子,夷登上了这个位子,是为宋殇公。这件事情当然值得表彰了,所以儒家思想对这件事情不遗余力的表扬。你看看同样是做兄弟,这差距怎么这么大呢。看看那个讨厌的姬寤生,再看看宋宣公和宋穆公哥俩儿。

《左传》评价道

君子曰,宋宣公可谓知人矣,立穆公,其子飨之,命以义夫,商颂曰,殷受命咸宜,百禄是荷,其是之谓乎。

宋宣公善于识人,这是出自道义的行为啊。

当然我们知道兄终弟及,是继承方式中最危险的。你宋穆公是大仁大义,你儿子怎么想?那个位子要是努一努力,咬一咬牙,不就抢过来吗?搞得现在流落到郑国。

本来没有郑国什么事,人家的选继承人,管你怎么着啊。关键是公子冯现在在郑国,就为郑国和宋国的关系埋下了伏笔。

2、卫国

郑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719年),卫国公子州吁弑君自立。这件事情怎么回事呢?

卫庄公五年,卫庄公春风得意,因为这年他有了一位妻子,是齐国人,名为庄姜。这个女人不寻常,为什么呢?

一、是漂亮,漂亮到什么程度呢?据《诗经·卫风》记载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大意就是说,庄姜身材修长,纤手好像嫩芽,肌肤好像凝脂一样白皙。脖子十分柔软,牙齿齿白,笑的时候十分醉人。

可以讲,作者不啻把所有美好的词汇集于庄姜身上。

二、才气

据《诗经》记载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不及,泣涕如雨。

这首诗就是庄姜所做。

但是这么完美的人,有没有缺点呢?有,这项缺点十分重大,就是庄姜不孕。

没辙,卫庄公只能再娶一位夫人,是陈国人。这位夫人倒是给他生了一个孩子,但是生下来是生下来,结果夭折。卫庄公就急啊,当年陈国这位夫人过来顺便还陪嫁了她的妹妹。庄公跟她倒是生了一个儿子,就是公子完。然后把公子完相当于过继给庄姜,立为世子。

庄公有一天宠幸一位侍女,结果生了儿子,为公子州吁。连史书都没记载这个侍女的名字,可知这个人地位有多低。

但是反正不知道怎么着,这个卫庄公就是特别喜欢这个儿子。

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左传》)

卫庄公十八年,庄公让他率领军队。石碏(què)就来劝谏卫庄公,意思就是自古以来都是太子领兵打仗,现在公子州吁不是太子,你现在让他掌握军事,这个祸乱可就要生起了。

《左传》这一段描写也算是名篇可以读读,

石碏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泆,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将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犹未也,阶之为祸,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鲜矣,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

我听说爱护孩子,你应该循循善诱,教以正道。骄傲,奢侈,无度,放荡,这四种品行是把一个人搞坏的原因。现在如果你要立州吁,你就赶紧立。要么,不立他的话,干嘛给他率领军队啊。受宠不骄傲,骄傲却能安于地位下降,下降了没有怨恨,有这样的人吗?年少之人欺负年老之人,离间亲密,新人离间旧人,弱小的欺负强大的,淫欲破坏道义,这是六种逆理啊。

国君命令臣下遵从,父亲慈爱儿子孝顺,兄弟之间和睦这是六种顺理之事。作为国君应该去逆理去顺从顺理。现在倒好,加速逆理的发生。

结果不听。卫庄公不听,也就算了。结果石碏的儿子石厚,觉得公子州吁是个绩优股,说不定哪天会上位,于是就靠近公子州吁。

这里就有疑问了?石碏既然看出了公子州吁此人必有反叛之心,他怎么能允许儿子和他交往呢?不知道,我个人认为是这样的,跟郑庄公的原因一样,逼你反,然后除之。

其实石碏的说法跟一个观念有关,就是名正言顺。虽然春秋开始,礼崩乐坏,但是长久以来的这种观念还没有完全解题。石碏说要么你立他为太子,让他享有太子的名分和权利。要么就别理他。

结果这倒好,公子州吁没有名分却掌握实权。一旦太子登位,太子怎么对付州吁。所以这就是权力和名分的关系。权力的边界在哪里,就在名分,这个名分就是合法性证明,可以由法律、礼制去体现。比如公权力的边界在哪里,就是法律,一旦公权力超越法律边界,就是不合法,祸乱就由此诞生。

卫庄公二十三年,卫庄公撒手人寰,太子完即位,是为卫桓公。

卫桓公二年,公子州吁,还是那样放荡不羁。结果哥哥就罢斥了她。卫桓公十三年,郑伯克段于鄢,这样共叔段和公子州吁结交为友。接着公子州吁弑君夺位。

据《左传》记载

鲁隐公四年,戊申,卫州吁弑其君完。

这里用的是”弑“,何为弑?下对上的为弑。这个公子州吁就是一个低配版的共叔段,他就没有好好学习领会郑庄公的精神。郑庄公为什么要忍着,共叔段来打自己啊?就是为了名分上好看。结果公子州吁没有想过,江山是打下来了,怎么堵住悠悠悠悠之口?所以中国古代的君王但凡弑君夺位,这心里总有负担,总觉得”有刁民要害朕“,导致治理国政也好,挑选接班人也好出一堆麻烦事。

公子州吁即位以后,为共叔段要讨回公道了,联合宋、陈、蔡都来,为什么要打仗啊?

其一、公子州吁好兵

其二、转嫁一下矛盾,跟二战前的日本非常相似(二二六兵变)

这样一来打吧,据《左传》记载

宋殇公之即位也,公子冯出奔郑,郑人欲纳之,及卫州吁立,将修先君之怨于郑,而求宠于诸侯,以和其民,使告于宋曰,君若伐郑,以除君害,君为主,敝邑以赋,与陈蔡从,则卫国之愿也,宋人许之,于是陈蔡方睦于卫,故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围其东门,五日而还。公问于众仲曰,卫州吁其成乎。对曰,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夫州吁弑其君,而虐用其民,于是乎不务令德,而欲以乱成,必不免矣。

就告诉宋殇公:”看,郑庄公收留公子冯,不仅如此,还想拥立他为国君,跟您过不去,打不打“,最后决定打。

殇公元年,卫公子州吁弑其君完自立,欲得诸侯,使告于宋曰:“冯在郑,必为乱,可与我伐之。”宋许之,与伐郑,至东门而还。二年,郑伐宋,以报东门之役。其后诸侯数来侵伐。(《宋微子世家》)

其他比如陈、蔡、的军队基本就是凑热闹。

看起来兵力非常多,但是陈、蔡两国跟郑庄公有什么仇。而且公子州吁内部不稳,他拿什么来打?

把郑国的东门围了五天,就撤走了。鲁隐公就问大臣们,”公子州吁自立能成功吗?“

大臣们回答说:”公子州吁用作乱的形式想要转嫁矛盾,怎么会成功呢?他用作乱的方式越理越乱。依靠兵威就会失去人心,安于残忍就会丧失亲信,最后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公子州吁弑君夺位,不去想试行仁政去安抚老百姓,结果去消耗民力,必然失败“

秋诸侯复伐郑,宋公使来乞师,公辞之,羽父请以师会之,公弗许,固请而行,故书曰,翬帅师,疾之也,诸侯之师,败郑徒兵,取其禾而还。(《左传》)

这年秋天(鲁隐公四年),诸侯军再次出发,宋殇公请求鲁国出兵,被拒绝。羽父自行去帮助诸侯军。最后把郑国步兵打败,割了人家谷子,走了。

这场仗就结束,公子州吁那是”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赔了夫人又折兵“。

目的没有达到不说,卫国和郑国是撕破脸了,国内大家都不支持他,民调连续下滑,怎么办?

据《左传》记载

州吁未能和其民,厚问定君于石子,石子曰,王觐为可,曰,何以得觐,曰,陈桓公方有宠于王,陈卫方睦,若朝陈使请,必可得也,厚从州吁如陈,石碏使告于陈曰,卫国褊小,老夫耄矣,无能为也,此二人者,实弑寡君,敢即图之,陈人执之,而请莅于卫,九月,卫人使右宰丑,莅杀州吁于濮,石碏使其宰獳羊肩,莅杀石厚于陈,君子曰,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石厚跟着公子州吁混,他就问石碏。石碏一听,这好办,你不就是想要名分吗?

指了指上面,找周王啊。石厚一听,茅塞顿开,对啊。

但是石碏又说了一句,”你们啊,毕竟是弑君夺位,周王怎么会支持你们“

石厚说:”那怎么办?“

石碏说:”这样,你们去找陈国,陈桓公现在受周天子宠幸,你们去找他,他会帮你的“

石厚一听,马上去找公子州吁,两个人一谋划,石碏说得好啊。

只能说这两个人智商不在线啊,你公子州吁夺了谁的位啊?可是太子完。太子完他妈哪国人?陈国人。

好嘛,现在直接去找陈桓公,这不死有鬼啊。但是这有个疑问,这个计谋一看就是要制这二位于死地。石厚可是石碏的儿子,公子州吁现在可是石碏的主子,要是杀了这二位....

甭管怎么着,这二位就去陈国了。这是第二步错棋,你都知道国内不稳,公子州吁怎么心这么大,自己亲自去陈国。万一国内发生政变,君何以自存啊?

第三点,有人曾说过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你只要内部稳定了,才去搞什么名分。名分很重要但是不是现在关心的。

石碏此时也赶紧派人写信给陈桓公,告诉他这两个人是卫国的逆贼,望君上把他们杀掉。

陈国人按照计划,扣留了这两个人。接着卫国人派了两个人,一个是卫国的右宰叫丑,到了濮地杀了州吁。另一个人是石厚的家臣獳羊肩到了陈国杀了石厚。这在历史上被称为大义灭亲。

但是疑问就来了,干嘛派两个人,而且这两个人身份可不一样?原因就在于家国同构的观念。

所谓历史,就是去考察各种各样的关系。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四种关系,血缘关系,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这四者关系不是截然分立的,而是相互交叉。

三代至春秋时期,血缘观念浓厚,家国是一体的。用卫国的官员去杀州吁此乃国事

这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就是石碏此举不是犯上作乱。为什么呢?因为州吁不合法在先,它是没有执政合法性的,我杀了他,就消解了政治合法性。也不是不能用血缘关系杀了州吁,但是这只是剥夺了血缘的权力,而没有消解政治合法性。

用家臣去杀石厚此乃家事也,因为前面州吁的合法性没了,自然石厚的政治合法性也不存在了,就没必要去用这个理由杀他,而用处理家务事的方式去处理此事。这是大义灭亲,也就是血缘关系上的类似于法律意义上的生杀予夺的权力。

最后迎立公子完的弟弟公子晋,这就是卫宣王。

6、结交斡旋

1、鲁国

二十九年,庄公怒周弗礼,与鲁易祊、许田。

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

鲁隐公五年(公元前718年),鲁隐公要去视察一下捕鱼的情况。很有意思啊,《史记》、《左传》都记载了这事情,这么大名头的书怎么记载这么小的事啊?

据《左传》记载

五年,春,公将如棠观鱼者,臧僖伯谏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乱政亟行,所以败也,故春蒐,夏苗,秋獮,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鸟兽之肉,不登于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则公不射,古之制也。若夫山林川泽之实,器用之资,皂隶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公曰,吾将略地焉,遂往陈鱼而观之,僖伯称疾不从,书曰,公矢鱼于棠,非礼也,且言远地也。

鲁隐公要去看捕鱼,大臣臧僖伯就劝,国君不能不务正业。何为正业?在祀与戎(祭祀和打仗)事物不合正轨,这就要败坏政事。而捕鱼之事是官吏管的事情,这不是君主应该涉及的。

故《谷梁传》说

礼,尊不亲小事,卑不尸大功。鱼,卑者之事也

按我们现在的话讲,政治家不应该去插手具体事务。政治家去插手这些事,从事这些事的人积极性就不高。

公元前715年,郑鲁两国交换了祊和许田。祊是郑国人去泰山祭祀时待着的地方。许田是鲁国人去朝觐天子时待着的地方。

郑庄公就向鲁国提出要求说:”反正如此,不如我不祭祀泰山,我在我那里祭祀周公,怎么样“

鲁隐公一听,假牙都快乐掉了,为什么啊?祭祀泰山是多大的恩宠,陪着天子,那是多大的政治资本。

鲁隐公一看,郑庄公这是送礼来了,两人心照不宣。

接着

郑伯请释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以泰山之祊易许田,三月,郑伯使宛来归祊,不祀泰山也。

三月,郑伯使宛来归祊,庚寅,我入祊。

公元前715年,郑伯派人来办过户手续,办完以后,祊就是鲁国的了。

这样顺水推舟就把礼物送给鲁公了。所以杜月笙说人生有三碗面最难吃——人面、情面、场面。 这个送礼也是一门学问啊。

其实郑庄公为什么要跟鲁隐公达成这个协议?一个原因就是郑庄公跟周桓王赌气,因为周朝的土地都是天子的,诸侯是不能私自交换的,现在郑庄公跟鲁国交换,就是示威于天子。天子当然气得要死。

四年以后,公元前711年,鲁隐公已经死了,鲁桓公元年

郑伯以璧假许田。假,不言以,言以非假也。非假而曰假,讳易地也。

郑伯用增加玉璧来交换许田。四年以后,说白了,原来那块许田之地白白给鲁国四年,这也算郑庄公给鲁国的福利了。

这样一来,自然鲁国成为郑庄公的盟友了。

2、卫国

但是事情没完,公子州吁围了我郑国五天,这事情就完了?

在公元前718年,

四月,郑人侵卫牧,以报东门之役,卫人以燕师伐郑,郑祭足,原繁,泄驾,以三军军其前,使曼伯与子元,潜军军其后,燕人畏郑三军,而不虞制人,六月,郑二公子以制人,败燕师于北制,君子曰,不备不虞,不可以师。

郑国人去攻打卫国的边界,卫国人率领燕国的军队伐郑,郑国的祭足,原繁,泄驾三人,率领三军袭击燕军的前面,派公子忽和公子突(郑庄公两个儿子)暗中袭击燕军的后面。燕国人的眼睛都盯着前面,没想到后面被人包抄,大败。

这个战略就是吸引敌方主力,用机动部队迅速包抄。

3、宋国

上面讲到宋国跟着卫国的州吁打劫了郑国,郑庄公是个好惹的主吗?于是在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718年

二年,郑伐宋,以报东门之役。其后诸侯数来侵伐。(《宋微子世家》)

据《左传》记载

宋人取邾田,邾人告于郑曰,请君释憾于宋,敝邑为道,郑人以王师会之,伐宋,入其郛,以报东门之役,宋人使来告命,公闻其入郛也,将救之,问于使者曰,师何及,对曰,未及国,公怒,乃止,辞,使者曰,君命寡人,同恤社稷之难,今问诸使者,曰,师未及国,非寡人之所敢知也。

宋国人攻占了邾国的土地,邾人就请求郑国援助,就说:”希望君上能帮帮我,我愿意做向导“,郑庄公正想睡觉,刚好送枕头来了。急忙攻打宋国,这是新债旧账一起算。很快攻进了宋国的外城。宋国人已经去请求鲁国出兵。

鲁隐公一看,就问使者”郑国和邾国打到宋国哪里啦。“

使者骗鲁隐公说:”还没有到都城“

鲁隐公一看好小子,竟敢骗我,既然没有打到都城,说明情况不危及,那么就不出兵了。

这样就有问题了,一方面鲁隐公知道使者骗他,说明他知道真实的战况,既然如此何必多此一问呢?另一方面使者为什么要撒谎?

我个人猜想,就是鲁国压根就不愿意跟郑国打。去年公子州吁那档子事情,他就不想过问,这回更不想,于是随便找个理由搪塞过去,也就罢了。

而使者觉得,如果把战况说的太危险,鲁隐公未必会出兵。这样才有这么一个奇怪的问答。

这年,宋国又来攻打郑国,来报仇。

宋人伐郑,围长葛,以报入郛之役也。(《左传》)

4、陈国

我们知道郑庄公跟周天子不对付,而陈桓公跟周天子很好,自然陈桓公跟郑庄公就不对付。

公元前717年,郑国攻打陈国,这回因为什么呢?

五月,庚申,郑伯侵陈,大获,往岁,郑伯请成于陈,陈侯不许,五父谏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君其许郑。陈侯曰,宋卫实难,郑何能为,遂不许。君子曰,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长恶不悛,从自及也,虽欲救之,其将能乎。商书曰,恶之易也,如火之燎于原,不可乡迩,其犹可扑灭,周任有言曰,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

郑庄公前年的时候,因为公子州吁那档子事情,被人围了5天,当时郑庄公就派人去陈国,陈国当时不是看热闹了吗?就要去和陈国求和,结果陈桓公不许。

当时大臣陈五夫就劝:”亲近善人,和睦友邦,你应该答应求和“

陈桓公说:”不行不行,郑国无非是个小国,而宋、卫是大国,让寡人怎么办?“

这样一来,站错队了,郑庄公就要去报复。

《左传》在这里记载很有意思,他发表了一番议论

说,有恶行必然要去扑灭他,有善行必须助长他。助长恶行不去改正,就会自遭祸殃的。

第二年(公元前716年),郑陈关系改善。据《左传》记载

陈及郑平,十二月,陈五父如郑莅盟,壬申,及郑伯盟,歃如忘,泄伯曰,五父必不免,不赖盟矣,郑良佐如陈莅盟,辛巳,及陈侯盟,亦知陈之将乱也。

郑公子忽在王所,故陈侯请妻之,郑伯许之,乃成昏。

陈国和郑国媾合,陈国五夫来参加结盟。结果歃血为盟的时候,心不在焉。泄伯说:”陈五夫完了,他不认为结盟是对国家有利的行为“

郑国良佐去陈国结盟,也看出陈国必然有乱。

郑国的公子忽,和陈国的女儿订婚。

结果第二年(公元前715年),公子忽和陈国嫁过来的妻子完婚。结果公子忽太着急了,还没有祭祀祖庙就享受云雨了。陈针子说:”这怎么能行呢,没有祭祀祖庙,怎么能怀孕呢“

四月,甲辰,郑公子忽如陈,逆妇妫,辛亥,以妫氏归,甲寅,入于郑,陈针子送女,先配而后祖,针子曰,是不为夫妇,诬其祖矣,非礼也,何以能育。

5、会盟

公元前716年,

秋,宋及郑平

宋郑两个达成盟约。

第二年,公元前715年

八年,春,齐侯将平宋卫,有会期,宋公以币请于卫,请先相见,卫侯许之,故遇于犬丘。

齐国希望撮合宋国、卫国、郑国达成盟约。

齐人卒平宋卫于郑,秋,会于温,盟于瓦屋,以释东门之役,礼也。

齐国完成”月老“的使命,郑,宋,卫三国在瓦屋会盟,去消解公子州吁那档子事。

并且这件事就给齐国一个信号,你看我是看在你的面子上和宋、卫达成协议,我很看重你的。

冬齐侯使来告成三国,公使众仲对曰,君释三国之图,以鸠其民,君之惠也,寡君闻命矣,敢不承受君之明德。

接着齐僖公来告诉鲁隐公,我已经解决了宋、卫、郑的矛盾。鲁隐公说:”君侯此举,大仁大义,我怎么不会接受你的美意呢?“

什么美意呢?齐侯就是告诉鲁国,你看宋、卫、郑三国消解矛盾了,现在你也应该好好跟郑国处好关系。鲁隐公巴不得这件事情,很爽快就答应了。

7、初见桓王

二十七年,始朝周桓王。(《郑世家》)

据《周本纪》记载

原来因为周郑交质,导致周室的太子亲自视察了郑庄公的工作,把自己视察死了。不得已立平王之孙为王,是为周桓王。

自然周桓王对于这个郑庄公心生厌恶。

周桓王三年(公元前719年),郑庄公才姗姗来迟地参加周桓王,想着去缓和一下关系。

当时大臣周公就劝谏周桓王说:”我们周王室动迁,就是依靠晋国和郑国(好像没有提秦国)。你应该好好对待人家郑国,如果不加礼遇的话,人家就不来了。“

郑伯如周,始朝桓王也,王不礼焉,周桓公言于王曰,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善郑以劝来者,犹惧不蔇,况不礼焉,郑不来矣。

结果周桓王不买账,未能以礼节相待,周郑矛盾计划。

8、天下霸主

1、讨伐宋国

郑庄公在干了上面那些事情后,隐隐有了霸主位置。

这里可以解释一下,何为王,何为霸。王专指天子,其余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比如鲁国为公爵国,故称鲁隐公。而郑庄公其实是伯爵,只能称为郑伯。齐国为侯国,故称齐侯。楚国为子爵,故称楚子(当然他自封自己为王爵)。许国为男爵。

《史记》描写没有完全按照这种说法,但是《左传》是必须的。

其实所谓的王,就是名义上的老大,为什么是名义上的?不是他不想有如同秦始皇的权力,而是做不到。

其一、这种关系三代皆有,并没有发生一场巨变去改变他,从下而上都认同这种观念。

其二、经济发展水平过低,而要统治的土地和人民过高,只能折中,选一个方案,就是你承认我是老大,其他的你国内的内政我不管。

所以为什么强调,名分?就在于只能用名分去牵制诸侯。

而霸主,就是在承认天子地位的同时,各个诸侯国的推举出来的”老大“,基本谁实力强,谁就是。霸主代替周天子一部分权力,比如调和调和战争,搞搞外交。

说白了就是周天子是有名分的老大,霸主是有实力的老大。那么谁能活的长?看起来是霸主,实际上天子。所以日本历史上天皇万世一系。

这是春秋时期,到了战国,周天子实力继续下滑,各个诸侯国开始称王。这就是僭越,彻底的礼崩乐坏了。

宋公不王,郑伯为王左卿士,以王命讨之,伐宋,宋以入郛之役怨公,不告命,公怒,绝宋使。

公元前714年,郑宋的关系刚刚缓和。结果宋殇公不去朝觐天子。朝觐天子是义务,如果不去朝觐,那就是不承认他是老大了。郑庄公一看我是周王的卿士啊,我要代替周天子去讨伐他。郑国和宋国又爆发战争,但是这个战争和原来的不一样,现在我是属于清君侧啊。

宋国因为当年被郑国打进外城,结果鲁国不来救援,就不告诉鲁隐公。鲁隐公大怒,就不理使节。

这样一来,鲁国不参与宋国,而且郑庄公用天子之命,忽悠了一大堆诸侯国一起组成联军,攻打宋国。

这就很奇怪,不是刚刚跟宋国达成协议了吗?怎么郑庄公又要打宋国?

其一、宣扬霸主地位,我是奉天讨不义

其二、宋国是公爵国,春秋是一个典型的身份社会,而郑庄公再牛也是一个伯爵,去打宋国,可以让各个诸侯国看看。

但是尽管这样,身份社会还没有完全消解,蔡、卫等国压根就没理郑庄公,不派军迎战。

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713年,郑庄公带着自己两个盟友,鲁隐公、齐僖公二位,在邓地约定出兵的日期。

接着鲁国大夫羽父先跟齐、郑攻打宋国。

这么多人,自然宋国连连败退,把宋国的郜、防二地打了下了。现在就是郑庄公的表演时间了。

既然是郑庄公奉天讨不义,胜利果实应该怎么分配呢?按理说那肯定郑庄公占大头,其余依次分。但是郑庄公把这两块地全给了鲁国,鲁隐公热泪盈眶,这么好的大哥太少了。

十年,春,王二月,公会齐侯,郑伯,于中丘。

夏,翬帅师会齐人,郑人,伐宋。

六月,壬戌,公败宋师于菅,辛未,取郜,辛巳,取防。

十年,春,王正月,公会齐侯,郑伯,于中丘,癸丑,盟于邓,为师期。

夏,五月,羽父先会齐侯,郑伯,伐宋。

六月,戊申,公会齐侯,郑伯,于老桃,壬戌,公败宋师于菅,庚午,郑师入郜,辛未,归于,庚辰,郑师入防,辛巳,归于我。

《左传》里面忍不住为郑庄公大唱赞歌说

郑庄公于是乎可谓正矣,以王命讨不庭,不贪其土,以劳王爵,正之体也。

郑庄公好人啊,奉天讨不义,不贪恋土地,来犒赏周王(其实就是鲁国)。都不提郑伯了。

这样一来,笼络了鲁国。

这一年,郑庄公又干了一件事,他去讨伐

冬齐人,郑人,入郕,讨违王命也。

他去讨伐了郕(chéng),原因是什么呢?

蔡人,卫人,郕人,不会王命。

就是郕国,没有号召周王命令去讨伐宋国。我要来打你。郕国只是一个很小的国家,很轻松就打下来了。

打完郕国,他又看许国不顺眼。

2、攻伐许国

于是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712年

夏,公会郑伯于郲,谋伐许也,郑伯将伐许,五月,甲辰,授兵于大宫,公孙阏与颍考叔争车,颍考叔挟輈以走,子都拔棘以逐之,及大逵,弗及,子都怒。(《左传》)

这年,郑庄公要去打许国。

这天在郑国的祖庙前按例分发武器,结果郑国大夫颍考叔和公孙阏(yān)争战车,颍考叔急急忙忙的把车辕夹在腋下就跑了,公孙阏就追,追不上,公孙阏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秋,七月,公会齐侯,郑伯,伐许,庚辰,傅于许,颍考叔取郑伯之旗蝥弧以先登,子都自下射之,颠,瑕叔盈又以蝥弧登,周麾而呼曰,君登矣,郑师毕登,壬午,遂入许,许庄公奔卫

这一年秋天,跟齐国、鲁国这两个小弟一起攻打许国,打得正激烈的时候。但见颍考叔拿着郑庄公的蝥弧(军旗)爬上城楼,一支暗箭就从公孙阏的箭中射出,嗖的一声,刺向了颍考叔。郑庄公此时目瞪口呆,怎么还没打,自己先乱了?赶紧派另一个郑国大夫瑕叔盈拿着蝥弧登上城楼,大家齐声喊道:”国君登上来了,国君登上来了“,郑国士兵一个接一个登上城楼。这天攻占许国都城,许庄公逃奔到了卫国。

接着郑庄公按照惯例,只要你们承认我是老大,老大发压岁钱。

结果给齐国,齐僖公不要,让给鲁隐公。鲁隐公也说:”君侯你说许国不给周王进攻,我才跟着你去打许国,现在许国既然已经认罪。我可不敢听从你接下来的命令“,于是许地就让给了郑庄公。

诶,怎么上一次鲁国那么痛快的就要了,这回怎么退让起来。看了地图才知道。

其一、宋国和鲁国是接壤的,所以上一次,很痛快的就要了

其二、这一回,许国的都城在现在的河南许昌,跟齐鲁大地压根没关系,他们就算要了也很难治理,还不如顺水推舟。

而郑庄公早想这块地了,当年为什么和鲁国交换许田,许田靠近许国,打许国调兵也方便。

但是这回郑庄公知道,这要脸的,本来说好的是奉天讨不义,结果把土地归到自己家去,说出去不好听。于是跟许国大夫百里说

天祸许国,鬼神实不逞于许君,而假手于我寡人,寡人唯是一二父兄,不能共亿,其敢以许自为功乎。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糊其口于四方,其况能久有许乎?吾子其奉许叔,以抚柔此民也,吾将使获也佐吾子,若寡人得没于地,天其以礼悔祸于许,无宁兹许公,复奉其社稷,唯我郑国之有请谒焉,如旧昏媾,其能降以相从也,无滋他族,实逼处此,以与我郑国争此土也,吾子孙其覆亡之不暇,而况能禋祀许乎,寡人之使吾子处此,不唯许国之为,亦聊以固吾圉也,乃使公孙获处许西偏,曰,凡而器用财贿,无置于许,我死,乃亟去之,吾先君新邑于此,王室而既卑矣,周之子孙,日失其序,夫许,大岳之胤也,天而既厌周德矣,吾其能与许争乎

就是说,许国这回我不要了,我连弟弟都弄不好,怎么治理许国呢?公孙获(郑国的大夫)派驻到许国,帮助你们治理。然后告诉公孙获说:”你的物品不要放在许国,我死了,马上撤离许国。“

这样一来,许国还有推辞的余地吗?

1、动之以情。

天祸许国,鬼神实不逞于许君,而假手于我寡人,寡人唯是一二父兄,不能共亿,其敢以许自为功乎。

是老天降祸于许国啊,而让我去惩罚他,我怎么能把这件事情当成功劳呢?你说对不对,在场的人谁敢说不对,连忙说对对对,君侯说的对。

2、胁之以威

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糊其口于四方,其况能久有许乎?

你看寡人有共叔段这么一个弟弟,结果被我干掉了,连弟弟都处理不好,怎么治理许国呢?在场的人无不骇然,他连弟弟都杀啊,杀我们许国,这是手起刀落啊。

3、晓之以理

吾子其奉许叔,以抚柔此民也,吾将使获也佐吾子,若寡人得没于地,天其以礼悔祸于许,无宁兹许公,复奉其社稷,唯我郑国之有请谒焉,如旧昏媾,其能降以相从也,无滋他族,实逼处此,以与我郑国争此土也,吾子孙其覆亡之不暇,而况能禋祀许乎,寡人之使吾子处此,不唯许国之为,亦聊以固吾圉也,

我是想让百里你好好治理许国,并且我希望我的郑国大夫公孙获一起来治理许地。行不行啊?那当然行了,谁敢说不行啊。

但是一旦我死了,自然公孙获的使命也就完成了,那时自当还政于许君。但是希望你们能够看在此事的份上,如果郑国有需求,你们像对待老亲家一样,给我们帮助,也就行了。这点小小的条件,你们不会不答应吧。

许国人民当然”万岁万岁万万岁“了。

而郑国大夫公孙获表示不解,凭什么,为什么打下来的土地,君侯你死后,就撤走啊。

吾先君新邑于此,王室而既卑矣,周之子孙,日失其序,夫许,大岳之胤也,天而既厌周德矣,吾其能与许争乎

他解释道:”我的先祖在郑国定居,而周室衰微,我怎么能去与许国相争呢?“

什么意思?为什么完全看不懂。我猜想

其一、郑庄公心里很明白郑国所处的位置,尽管现在人五人六的,实质上郑国所处的这块地就决定了郑国的发展瓶颈。

其二、太史伯曾经不是和郑桓公(郑庄公的爷爷)有过一番畅谈,预测未来谁会强大吗?

但既然如此,何必去打许国呢?

对啊,既然郑国的地理环境决定了郑国只能称为小霸,以后春秋到战国,郑国就是挨打的份,难道就不活了吗?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为大丈夫。尽管前途是黑暗的,既然生为人,还要去奋斗,尽管这种奋斗是无效的。这就是英雄式的悲剧人生。

《左传》评论此事

君子谓郑庄公于是乎有礼,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许无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可谓知礼矣。

都是好词,还是脱不了吃人家嘴软的嫌疑。

接着郑庄公做了一件事

郑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鸡,以诅射颍考叔者。

郑庄公叫人拿出猪、狗、鸡来,干吗呢?诅咒射颍考叔的人。这也很有意思,射颍考叔的人不就是公孙阏吗?干嘛不去惩罚他,去诅咒啊。

因为公孙阏是公室的人,刑不上大夫啊,所以搞搞这种幺蛾子了。

《左传》对此严重批评

君子谓郑庄公失政刑矣,政以治民,刑以正邪,既无德政,又无威刑,是以及邪,邪而诅之,将何益矣。

他说这种掩耳盗铃的行为,既没有政治上教化的意义,也没有法律上纠偏的意义。属于掩耳盗铃。

那我们不妨问问颍考叔为什么有如此下场呢?颍考叔首先出场于掘地见母事情中,《左传》说他纯孝也。二次见于此事,这事情重在一个”让“字。如果当时颍考叔能让一让,此事便化为无形之中。如果进一步问,怎么让啊?

其实在名分或者制度之下,争是没有问题的。怕就是在丛林法则下,去争,必死。颍考叔他争战车,完全是丛林法则,要么有制度他无视制度行事,要么没有严格的制度下去钻空挡,那必然有生命危险。在丛林法则下,因为要解决暴力,只能用暴力。

3、大战、小战

攻伐许国的战役是鲁隐公、郑庄公、齐僖公三位结盟的战役,接下来还有大大小小的战役。

同一年,也就是公元前712年。

王取邬,刘,蒍,邘,之田于郑,而与郑人苏忿生之田,温,原,絺,樊,隰郕,攒茅,向,盟,州,陉,隤,怀

周王从郑国割取邬,刘,蒍,邘,之田,然后把田,温,原,絺,樊,隰郕,攒茅,向,盟,州,陉,隤,怀给了郑国。

《左传》评论说

君子是以知桓王之失郑也,恕而行之,德之则也,礼之经也,己弗能有,而以与人,人之不至,不亦宜乎。

君子知道周桓王要失去郑国了。为什么呢?按照恕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去行事,是德行的准则,礼仪的法规,自己不能占有,拿来送给别人。别人不再来朝觐,那不是很应该吗?

还是看不懂,什么意思呢?原来周天子给郑国的十二块地不是周王的,是司寇苏忿生家族的,他拿别人的土地去交换。

随后,

郑息有违言,息侯伐郑,郑伯与战于竟,息师大败而还,君子是以知息之将亡也,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徵辞,不察有罪,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这回息国攻打郑国,结果息国大败而归。《左传》说息国不去衡量自己的德行和能力,不去亲近亲戚,不去审查言辞,不去查看有罪,违背这五条,结果去攻打别人,死的太好了。

虽然《左传》说的这五条,说的比唱的都好听,但是这有点成王败寇的嫌疑吧。

这年冬天(公元前712),郑伯虢师伐宋。

又跟宋国杠上了,大败宋军。为了什么呢?

冬,十月,郑伯以虢师伐宋。壬戌,大败宋师,以报其入郑也。宋不告命,故不书。凡诸侯有命告则书,不然则否。师出臧否,亦如之。虽及灭国,灭不告败,胜不告克,不书于策。(《左传》)

为了报仇宋军攻入郑国。《左传》后面说因为宋国不来通报此事给鲁国,所以《春秋》不记载此事。所以《春秋》不像《史记》那么有大局观。

9、犬戎之祸

上面讲的都是郑庄公去平定各个诸侯国。当然此时的国家并不是处于分裂状态,上面还有个周王。对于周王朝最大的外患,还不是下面小弟闹事情,而是犬戎。

公元前714年,也就是郑庄公假命伐宋的那一年。北戎人侵袭郑国。郑庄公就很害怕,因为戎人跟中原民族不一样,他就把他的忧虑告诉了臣子。

”戎人用步兵作战,我们用战车,我怕车战难以进退,被戎人凌厉的侵袭去击溃“

郑庄公的儿子公子突就说:”我们应该选几个敢死队,去试探敌人,诱使敌人去进攻我们。我们埋下伏兵。因为戎人一看有利可图,他们来就是因为抢掠,这样他们军心一乱,队伍也就不整齐了。他们就会冒进,此时伏兵四起就可以击溃戎人。”

郑庄公一听有理,依计而行。

果然戎人中计,郑国大夫祝聃追击戎人,包围,前后夹击,大败戎人。

北戎侵郑,郑伯御之,患戎师曰,彼徒我车,惧其侵轶我也。公子突曰,使勇而无刚者,尝寇,而速去之,君为三覆以待之,戎轻而不整,贪而无亲,胜不相让,败不相救,先者见获,必务进,进而遇覆,必速奔,后者不救,则无继矣,乃可以逞,从之。戎人之前遇覆者,奔。祝聃逐之,衷戎师,前后击之,尽殪,戎师大奔。十一月,甲寅,郑人大败戎师。

公子突这一招,最关键就是看透戎人意图所在,犬戎他不可能占领中原地带,他的目的就是四处抢掠。此时引诱它,去破坏它的阵型,敌军必破。

10、菟裘归计

鲁隐公作为郑庄公的忠心小弟,郑庄公很看得起鲁隐公,结果在公元前712年。也就是郑、齐、鲁三国伐许的那一年,鲁隐公被弑。

为什么呢?

十一年冬天,羽父谄媚鲁隐公说:“百姓都认为你当国家很好,要不你就别代理,做个正式的国君好了”,什么?鲁隐公不是正式国君,是代理的?

这是还得回到《春秋》开篇,

元年,春,王正月。

这是《春秋》的开篇,什么事情都没有,就一个日期。有人就要骂了,这也叫编年体史书,后人知道啥啊?且慢,听我细细道来、

1、何为元年?这不简单,就是国君即位的第一年。确实如此,但有个疑问,就是只有天子能称为元年,诸侯怎么能称?而孔子做《春秋》怎么会这么不严谨呢?

所以历朝历代解释这句话,解释颇多。

有人认为这种说法就是僭越,另一种说法说这个就是正本。最后还有一派说,这就是孔子照抄鲁国的史书,没有什么意思。

当然上面都是经学的概念。从历史上看,这就是鲁隐公即位第一年。

2、何为春?是一年的开始

3、何为王正月?王指的是周武王,表示这是周代的历法。

为什么要强调这是周代的历法,是因为夏商周三代各有其历法,分别是夏历、殷历和周历。

中国古代讲究正朔,什么叫正朔?就是政权的合法性。

商朝把夏朝规定的十二月算作每年的第一个月,而周朝又把十一月算作每年的第一个月。就是推迟一个月,来表明正朔。

当年鲁惠公的元妃孟子,没有为鲁惠公生下一儿半女。没办法,又娶了一位,叫声子。声子生了一位叫做息故,这就是鲁隐公。

但是这个声子,没有被立为夫人。鲁惠公又娶了一位仲子,这个时候鲁惠公已经很大年龄了,按理说还娶什么呀。但是这位仲子,生下来有神迹,手掌中写着“为鲁夫人”,没跑了,这就是鲁惠公前世的爱人啊。就只能嫁给鲁惠公了。

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继室以声子,生隐公,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为鲁夫人,故仲子归于我(《左传》)

仲子给鲁惠公生了一个儿子。现在又面临这个问题,仲子是夫人,那自然他生下来的儿子就是嫡长子,继承王位。但是鲁惠公快死的时候娶了仲子,仲子生了儿子以后,鲁惠公就死了。

那幼子怎么即位,主幼国疑,朝政不稳。最后决定,原来声子生的儿子,也就是隐公摄政,等到公子允(仲子所生之子)长大了,即位。

说白了这个事情,就是无理取闹。鲁隐公如果不还怎么办。难道公子允会撼动鲁隐公吗?可惜鲁隐公是郑庄公的小弟,没有郑庄公的不近人情。

鲁隐公老实人,在位11年,也该谈谈这个问题了。

这个时候羽父来找他去商谈这个事情,羽父说:“我拥立你为正式的国君,你让我为宰相如何?”

鲁隐公不答应,他说:“先君立公子允为嫡长子,我只是摄政,既然我弟弟长大了,我也应该还政于他。你不要再说了”

羽父,小人啊。就去找公子允去了。他去找公子允有两个原因

其一、害怕鲁隐公因为此事杀了自己

其二、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就跟公子轨讲:“完了,我听说鲁隐公不愿意把位子交给你,怎么办”

公子允一听,怎么办啊?他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

羽父说:“莫急,我为你杀了鲁隐公”

公子轨:“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当年鲁隐公还是公子之时,和郑国作战,结果不幸被俘。郑国人把他囚禁于郑国大夫尹氏那里。后来鲁隐公贿赂尹氏,并向尹氏的祭主祷告,于是和尹氏一起回鲁国立了钟巫(尹氏的祭主神)的神主。就是说用金钱和信仰收买尹氏,这样隐公逃出来。

隐公十一年(公元前712年),鲁隐公祭祀,住在寪(wěi)氏。晚上刺客潜入,杀死鲁隐公。

接着立公子轨为王,是为桓公。这件事情,谁埋单啊?自然是寪(wěi)氏,讨伐他。

这件事情就很难评价,比较王位本来就是人家公子允的。用弑君不合适吧,但是鲁隐公毕竟是原来的执政人。

最后也没有用国君的规格举行丧礼。

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继室以声子,生隐公,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为鲁夫人,故仲子归于我,生桓公而惠公薨,是以隐公立而奉之。(《左传》)

鲁隐公这么一个厚道人,怎么会下场这么惨?在《左传》中隐公真是兢兢业业,试举几例。

冬十月,庚申,改葬惠公,公弗临

隐公元年,他即位的第一年,因为他爸爸不是死了吗?举行丧礼,没有来。为什么不来?表示自己没有抢夺位子的野心,因为自己不是合法继承人。

众父卒,公不与小敛,故不书日。

跟上面一样,不来参与小敛。

夏,君氏卒,声子也,赴于诸侯,反哭于寝,祔于姑,故曰薨,不称夫人,故不言葬,不书姓,为公故,曰君氏。

鲁隐公三年,隐公母亲声子去世,他也没有给诸侯发讣告,一切从简。

总之这十一年国君当下来,除了看捕鱼那一次,被人说了以外。甚至非常有政治智慧

十一年,春,滕侯,薛侯,来朝,争长,薛侯曰,我先封,滕侯曰,我周之卜正也,薛,庶姓也,我不可以后之,公使羽父请于薛侯曰,君与滕君,辱在寡人,周谚有之曰,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寡人若朝于薛,不敢与诸任齿,君若辱贶寡人,则愿以滕君为请,薛侯许之,乃长滕侯。

鲁隐公最后一年,滕侯,薛侯来到鲁国朝见鲁隐公,结果因为排位子的原因,结果闹翻了。薛侯说:“我国是在滕国之前分封的,我应该在前面”,滕侯说:“我的祖先做过周天子的卜正,而薛国是异姓国,所以我应该在前面”

鲁隐公说:“首先感谢两位君侯不远万里来看我,周人有个俗语:’到别人的那里做客,应该遵守主人的礼节“,周室的结盟规矩说同姓在前,异姓为后。如果寡人到了薛国,我也不会跟薛国去争。希望卖我一个薄面,让一让滕侯”

这种外交智慧,那是老外交家的风范。

内政外交没有大的失误,怎么就被杀了。

后世有人评价是这样

鲁隐公真的只是摄政?我们常说中国古代是一夫多妻制,这种说法是错的。妻只能一个,而妾可以多位。鲁惠公的妻应该是第一位妻子,就是孟子。其余声子、仲子都是妾,既然是妾,而孟子生不出孩子来。那么无嫡立长,即位理应是鲁隐公,不应该是摄政。所以前面讲的都是桓公即位以后编出来的。

我们先不管鲁隐公到底是真国君还是摄政的,假设他就是摄政,那么他怎么就落得如斯田地呢?

我觉得有这么几点,

其一、猜疑,其实鲁桓公应该很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鲁桓公什么政治资本都没有,用什么跟隐公争,要是隐公铁了心不给,他也没办法。

我们看看,羽父忽悠鲁桓公的时候,他不是先提出怀疑。《史记》记载

子允许诺

可以看出他心里面很想把隐公除去。

其二、隐公太厚道了。他就压根没有想过鲁桓公会害他,他觉得我什么事情做的都对,我自己也没有争权夺利的野心。但关键是你不想,不代表别人不想。

那有没有办法可以除去鲁桓公呢。有啊,跟郑庄公学嘛?但鲁隐公不是郑庄公。

那好人就没有好报了吗?我们可以读读《伯夷列传》

那作为鲁隐公的老大,郑庄公听到此事,有什么态度呢?

元年,春,公即位,修好于郑,郑人请复祀周公,卒易祊田,公许之,三月,郑伯以璧假许田,为周公祊故也。

公元前711年,鲁桓公刚刚登位,为了解决政治合法性问题。于是跟郑国修好。郑庄公答应原来鲁郑换地一事。

夏,四月,丁未,公及郑伯盟于越,结祊成也,盟曰,渝盟无享国。

这年,郑庄公跟鲁桓公会盟,说:“违背此盟约,不能享有国家”

冬,郑伯拜盟。

郑伯来鲁国拜谢结盟之事。

这就是事实,在政治家眼中,什么感情都是骗人的。所以本杰明·迪斯雷利说

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是时代改变这些人,还是这些人改变那个时代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