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禹安:文种临终顿悟死对头才是真知音

 联合参谋学院 2014-01-16

  小编注:陈禹安,心理说史首创者,心理管理学专家。在他看来:“所谓历史,其实是一间巨大的心理实验室,一打开门,看到的却是正在发生的现实……”新作《吞吴》是一部浓缩了背叛、坚忍、复仇、忠贞、信仰等的心理史诗。全书讲叙了春秋末期越王勾践吞吴复仇的故事,酣畅淋漓的报复,两情相悦的缠绵,痛失所爱的绝望,浴火重生的悲壮。

 

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怪!伍子胥明明是文种的死对头,可以说,伍子胥虽是夫差逼死的,但他的这条性命,实际上有一多半是丢在了文种手上。可为什么,临死之前,文种竟然以后人会将自己与伍子胥相提并论为荣呢?这还是与死亡突显性有关,下文有详细分析。

 

文种称病不朝,已有多日。这一日,勾践突然亲临文种府上探望。勾践当然不是出于对文种的关心,而是出于对他的担心。因为勾践听伯嚭等人说:“文种心怀怨恨,故意装病,消极怠工。”文种只能摆出一副病态,迎接勾践的来访。

 

勾践解下佩剑,坐了下来,与文种闲谈了几句。话头一开,勾践的怪问题又来了。

 

勾践说:“寡人听说‘志士不忧其身之死,而忧其道之不行’,你给寡人献了七个破吴妙策,寡人只用了三个,吴国就灭亡了。还剩下的这四个妙策,又用到哪里去呢?”勾践这是在睁着眼睛说瞎话。

 

文种是被气糊涂了,根本没在意到勾践为什么要先说“志士不忧其身之死,而忧其道之不行”。

勾践说:“寡人希望你剩下的这四个妙策,用于图谋吴国在地下的前人呢。”说完,立即离座起身而去。

 

文种突然发现勾践的佩剑还留在席子上,忘了带走。文种拿起剑来一看,发现这把剑并不是勾践平常佩带的“步光之剑”。这把步光宝剑,勾践曾经敬献给夫差。破吴之后,又物归原主。文种再一细看,看到剑上竟然铭有“属镂”二字,顿觉如坠冰窨,浑身冰凉。他又联想起勾践前面刚说的几句怪话,立即明白了勾践的真实想法!“属镂之剑”是吴王夫差赐死伍子胥所用的宝剑。破吴后,这把剑归了越王勾践所有。勾践故意把“属镂之剑”遗留在文种府上,他的用意不言自明!

 

文种心中凄苦万分,近四十年前,他主动放弃宛地县令之职,与范蠡一起入越,从此再未回过楚国。他为越国所做的贡献,也远远胜过对楚国的贡献。所以,与其说文种是一个楚国人,不如说他是一个越国人更为合理。文种在为越国拼死效劳后,也早就把自己当成了不折不扣的越国人。可为什么,到了勾践要赐死他的时候,他却将自己的身份定位为楚国之人呢?

 

伍子胥曾经因为父兄被楚平王冤杀,而自外于楚国人的行列。文种的心情与当初的伍子胥是一样的。他也是因为越国给了他极不公正的待遇,才自外于越国人的行列,从而在心理意识中恢复了自己的楚国人身份。当文种这么说的时候,他认为自己与越国之间已经毫无瓜葛了。

 

文种发出一阵大笑,说:“百世之后,人们必定会将我和伍子胥这样的忠直之臣相提并论,那我还有什么好遗憾的呢?”

 

当个体在明确知晓自己会在某一个时点死亡后,会产生一系列心理与生理反应。这是因为,死亡会影响到一个人的自我形象。如果死亡已经无可避免,那么,人们就倾向于让这死亡有助于提升自我价值感。

 

在一项心理学研究中,研究者们将信仰基督教的学生分为两组,其中第一组被分配到高死亡唤醒组。他们被要求写下他们死后将会发生的事情,并写下想象自己死亡的感觉。而另外一组被试则只是完成一份普通平淡的答卷。在这之后,两组被试都被要求给出对素不相识者的印象评价。

 

结果,第一组评估明显好于不信仰基督教的犹太人。也就是说,被高度唤醒了死亡意识的被试,显然更加喜欢那些与他们价值观一致(信仰一致)的陌生人。而另一组没有被唤醒死亡意识的被试则没有出现类似的偏差。

 

这一研究表明,为了实现临终前的价值提升,人们最容易做到的就是:喜欢那些认可我们价值观或与我们价值观一致的人,而不喜欢那些质疑我们价值观或与我们价值观相悖的人。

 

文种智谋过人,自视极高,而且确实也成就巨大。但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被越王赐死,极大地打击了他的自尊,引发了他对自身智慧的怀疑。伍子胥已经被世间舆论定义为忠贞之臣。文种当然愿意自己死后能够赢得同样的赞誉。所以,他突然间对于和自己价值观一致的伍子胥产生了强烈的好感,尽管他此前是自己的死对头。但此刻,死对头却才是真知音,文种不知不觉地将伍子胥视为自己最亲密的朋友。

 

回溯看专诸和要离这两个舍生取义的刺客。他们之所以慷慨赴死,也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死,和自己生前苦苦追求的价值观完全一致。他们的死,不但不会损伤他们的自我形象,反而会让自己的形象更加高大光辉。

 

心理感悟:人世间所有的追求,都可以归结为两个字——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