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史上的今天——1月17日

 老庄. 2014-01-17

  • 1912年1月17日

    斯科特队登临南极极点


  • 1912年1月17日,斯科特(Robert Falcon Scott,1868.06.06-1912.03.29)率领的英国探险队,忍受着暴风雪、饥饿和严重的冻伤折磨,以惊人的毅力终于登临南极极点。整个探险队成员在归途中全部牺牲。


    19 世纪英、美、法等国探险家们在南极探险方面展开竞赛,并取得了很多骄人的业绩,也在世界探险史上写下了不可磨灭的篇章,并进一步激发了各国对这块冰雪大陆 的高度关注。到了20世纪初,各国开拓者更是争先恐后地向南极进发。这时候探险家们的目光已经从海域、岛屿和陆地转移到南极科学考察方面。斯科特率领的英 国探险队是这一时期比较著名的探险队之一。

    1901年8月,英国王家海军中校,研究鱼雷的军事专家斯科特受命率领探险队开始登极之行,他们到达距离南极点350千米处遇到了恶劣天气,食物和燃料也消耗殆尽,队员伤病严重,不得不中途折返。

    8 年后,1910年6月,斯科特又率领一支65人的探险队卷土重来,但此次任务进行的很不顺利。在选择兽力方面,他决定使用西伯利亚矮种马而不是爱斯基摩 犬。这个选择是致命的,它直接导致了此次探险最后的惨剧。由于马力不支,他们只好在崎岖不平的冰原上用人力拖着笨重的雪橇徒步行进,凭着毅力和决心,付出 了巨大的代价。

    当他们登上极点,准备欢庆胜利的时候。突然发现挪威探险家阿蒙森(Roald Amundsen, 1872.07.16-1928.06.18)等人留下的帐篷。在劳累、饥饿、低温、暴雪的夹攻下,斯科特探险队在距离营地17千米处,结束了他们可歌可泣的人生历程。

    8个月后,搜索队找到了他们的帐篷和遗体,人们在斯科特身边发现了18千克岩石和各种化石标本,他至死都没丢下这些用队员生命换来的科考成绩。







  • 1857年1月17日

    法国发明家欧仁·奥古斯丁·洛斯特出生


  • 法国发明家欧仁·奥古斯丁·洛斯特(Eugene Augustin Lauste,1857.01.17-1935.06.27)出生。





  • 1834年1月17日

    德国生物学家魏斯曼出生


  • 1月17日是德国生物学家魏斯曼(August Weismann,1834.01.17-1914.11.05)出生纪念日,他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之一。恩斯特·迈尔(Ernst Mayr,1904.07.05-2005.02.03)将他列为19世纪第二个最显着重要的进化理论家,仅次于达尔文(Charles Darwin,1809.02.12-1882.04.19)。魏斯曼曾任弗赖堡动物学研究所主任和第一动物学教授。他的主要贡献是提出种质学说。19世 纪,拉马克(Jean-Baptiste Lamarck,1744.08.01-1829.12.18)提出获得性遗传;孟德尔(Gregor Mendel,1822.07.20-1884.01.06)提出了他那著名的豌豆实验;魏斯曼提出种质说。

    魏斯曼对蝇类的进化、水蚤的生 殖行为、切割鼠尾对遗传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他反对拉马克的获得性遗传学说,提出了相反的种质连续学说。认为生物体由专司生殖机能的“种质”和专 司其他机能的“体质”所组成。种质世代相传不受体质影响。体质是由种质分化来的,随着个体的死亡而消失。获得性状是体质的变化,是不能遗传的。他以种质学 说为基础,提出生物进化是由于两性混合所产生的种质差异,经自然选择所造成的结果。这一学说因特别强调种质的变异及达尔文提出的自然选择在进化上的作用, 所以又称为“新达尔文主义”。

    魏斯曼的种质连续说在生物史上第一次区分了种质和体质,并强调种质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对遗传学发展起了一定的 推动作用。但过分强调种质在生物体内的独立性,忽视了种质与体质的相互作用关系,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把种质局限在性细胞里,这与体细胞也有遗传物质的事实 是不相符的。





  • 1831年1月17日

    伽罗瓦提交关于代数方程的论文


  • 1831年1月17日,天才数学家伽罗瓦(évariste Galois,1811.10.25-1832.05.31)再次向法国科学院提交关于代数方程的论文。

    这 位英年早逝的天才数学家最主要的成就是提出了“群”的概念,用群论彻底解决了代数方程的可解性问题。然而他的工作和思想被人们理解、接受却大费周折。 1828年,伽罗瓦开始研究方程理论,1829年5月25日和6月1日,他先后将两篇关于方程求解的论文递交法国科学院。然而,这两篇论文却被数学家柯西 (Augustin-Louis Cauchy,1789.08.21-1857.05.23)遗失了,直到今天还没找到。1831年1月17日,伽罗瓦再次向法国科学院提交关于代数方程 的论文《关于方程根式解的条件》。由于这篇论文太过简略,负责主审的数学家泊松(Siméon Denis Poisson,1781.06.21-1840.04.25)给出了“不可理解”的评语,建议伽罗瓦给出进一步说明,并作出详细工作叙述。就这样,伽罗 瓦的论文再一次被搁置。在伽罗瓦与人决斗的前一天,伽罗瓦将他在数学方面的工作整理、概述出来并托付给他的朋友舍瓦列耶,这个概论被保留了下来。

    伽罗瓦生前的论文直到1846年才由数学家刘维尔(Joseph Liouville,1809.03.24- 1882.09.08)整理发表并产生了影响。可以说是刘维尔的出色工作才使伽罗瓦的群论思想得以发光。

    伽 罗瓦在1829年至1831年间完成的几篇关于代数方程可解性的论文,利用群论彻底解决了一直困扰着数学家们数百年的难题。但群论思想的意义远非如此,它 构成了近世代数的开端。引入群概念导致了代数学在对象、内容和方法上的深刻变革。“群的概念是近世科学思想出色的新工具之一”,对于近世代数、物理学、化 学等学科的发展,甚至对20世纪结构主义哲学的创立和发展,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 1706年1月17日

    美国科学家、政治家富兰克林诞生


  • 美国科学家、政治家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01.17-1790.04.17)诞生。富兰克林发明了避雷针,曾参加修改《独立宣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