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变化运行的根本规律 阴阳四象双浪法则 作者:梁甫坚 一、概念的提出 名词解释: 1、阴阳:代表一切事物内部的相互对立面。其性质相反方向相反,双方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 2、四象:指少阴(未济G)、太阴(坤A)、少阳(既济C)、太阳(乾U),代表阴阳的不同阶段、状态和变化顺序。 3、阴阳四象双浪:指相连的带有同向等距双箭头的一个下跌浪和一个上升浪。阴向下,阳向上。双箭头中间的箭头是表示量变,不改变方向;末端的箭头表示质变,改变方向。 阴阳四象双浪法则:事物都是由阴阳组成,阴阳相互对立相互联系推动事物自身的变化发展。阴的方向朝下,阳朝上。事物的变化发展具有周期性,一个完整周期是按照少阴、太阴、少阳、太阳的四象顺序依次展开的(1×4=4),从而形成相连的带有同向等距双箭头的一个下跌浪和一个上升浪。参见图1,这就是事物变化运行的根本规律。 而且这四象本身也都按照四象顺序分成4×4 =16个卦象并形成4个“阴阳四象双浪”,我将其称为“十六卦八浪”。见图2,用
三、阴阳四象双浪法则对易经八卦的粗浅分析 我认为密码子表所揭示的阴阳四象双浪法则是宇宙事物的根本规律,即每个变化周期都必须按顺序包含阴阳四象双浪。这与易经两仪生四象的基本观点相符,本人采用了这一观点。但是,对于四象生八卦我是有疑问的。应该是4×4×4×…,即:四象生十六卦,十六卦生六十四卦,等等依此类推。 按照构成密码子的四种碱基化学结构的异同,四象的符号也应该表示出自身的性质和状态。密码子碱基排列是从左至右,阴阳卦象排列是从下至上。那么,参见图4,可以得出阴阳四象爻位及十六卦和六十四卦的象位叠放次序。四象中的每个象都有两个爻位,下爻表示该象的性质,上爻表示该象的状态。十六卦中的每个卦都有两个象位,下象位表示该卦的主要性状,上象位表示次要性状。同理,六十四卦的每个卦都有三个象位,在十六卦的基础上加一个更次要性状的象位。 四、阴阳四象双浪法则与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历史和思维的哲学方法,是一套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思想体系。唯物辩证法有三个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规律。矛盾(即对立统一)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认为:一切存在的事物都由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一对矛盾组合而成。矛盾着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从而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因此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质变量变规律认为:事物的属性具有质和量两个属性。量是指衡量事物处在的某种状态的数量或具体形式;质是指事物的性质或本质。量变是事物连续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的变化,是一种飞跃,往往表现为突变。量变是质变的准备,没有量变就不会发生质变;经过质变,在新质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推动事物无限地发展下去。因此说质变量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 否定之否定规
五、阴阳四象双浪法则与艾略特波浪理论 艾略特波浪理论是股票技术分析的一种理论。该理论是由美国证券分析家拉尔夫.纳尔逊.艾略特在分析道琼斯工业指数时发现的,并运用于股价趋势分析。该理论认为股价指数的上升和下跌将会交替进行,且不断重复一种模式,一个完整的循环周期包括八个波浪,即五个上升浪和三个下跌浪。波浪可合并为高一级的浪,亦可以再分割为低一级的小浪。跟随主流走的波浪可以分割为低一级的五个小浪,调整浪通常以三个浪的形态运行。黄金分割率是波浪理论的数据基础,经常遇见的回吐比率为0.382、0.5和0.618。 本人运用艾略特波浪理论的波浪分析方法结合易经阴阳观点研究密码子表的波浪走势,从而发现阴阳四象双浪法则,并认为这就是宇宙事物的根本规律。该法则与艾略特波浪理论的浪形结构惊人的相似,但两者在一个变化周期的划分上是有区别的。见图6。波浪理论认为一个循环周期包括八个波浪,即五个上升浪和三个下跌浪;而阴阳四象双浪法则认为一个完整的变化周期是严格的从上一周期的顶点下跌开始到本周期上升的顶点结束,阴阳十六卦八浪是先三个下跌浪后五个上升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