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好中成药,温暖过寒冬、肾病常用中药谈(不妨一式)

 玫瑰钢琴9 2014-01-19
 
 

寒冬季节,寒证多发,温补药自然成为人们的首选,市面上的温补类中成药很多,我就为大家介绍一种常用的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为虚证类非处方药品,由制附子、党参、炒白术、干姜、甘草组成,具有温中健脾的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症。

附子理中丸适用于脾胃虚寒、阳气不足引起的脘腹冷痛、呕吐腹泻、腹胀肠鸣、不欲饮食、手足发凉等症及脾肾两虚、寒凝不化所致之精神倦怠、形寒肢冷、不思饮食、脘腹冷痛、大便溏泄、带下清稀等症。 附子理中汤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取得较好的疗效。有报导用附子理中丸治疗不同原因引起的腹泻,取得一定疗效。附子理中丸还可用于治疗窦性心动过缓、过敏性紫癜、复发性口腔溃疡等。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附子理中丸具有调节胃肠道运动、增强体力和抗寒能力的作用。

用附子理中丸忌食不易消化食物;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孕妇慎用;哺乳期妇女、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本品不宜长期服用;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肾病常用中药谈


肾病综合征简称肾病,是以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为主的症候群,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其临床特征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及全身水肿。本病属于中医“水肿”范畴,治疗上以发汗、利尿、泻下逐水为主,故临床用药一般佐以具有利尿作用的中药。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常用的治疗肾病的中药。

茯苓俗称云苓、松苓、茯灵,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产于云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茯苓味甘、淡,性平,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可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泄泻、淋浊、惊悸等症。现代医学研究: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临床上服用五苓散治疗肾病水肿具有一定疗效。

实又称鸡头实、水生鸡头、刺莲蓬实,为睡莲科水生草本植物芡的种子,分布于我国中南、西南、华东、东北等地,其味甘、涩,性平,归脾、肾经,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遗精、淋浊、小便不禁、大便泄泻等症。临床上服用芡实散30克,每天3次,连服10天,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习惯性腹泻疗效肯定。芡实配伍白果、糯米治疗肾病尿中有大量蛋白排出者具有一定疗效。

玉米须也称玉麦须,味甘、淡,性平,归肾、肝、胆经,具有利水消肿、利湿退黄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水肿、黄疸等症。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玉米须具有利尿、降血压、降血糖、利胆、止血、抑菌及增强免疫、抗癌等多种功效。临床上单用玉米须煮水服用可治疗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引起的水肿。此外,用玉米须50克、菊花10克,煎汤,分早、晚两次口服可治疗高血压所致的头晕头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