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中的毒素和危害
酒精是一种毒品和致癌物
病理学资料和临床观察表明,每公斤体重每天可处理的酒精量的安全上限是一克。也就是说,体重60公斤的健康人每天可以处理不超过60克的酒精。在摄氏20度时,纯酒精的比重是0.789,60克酒精相当于76毫升酒精。按每杯125毫升、酒精含量14%计算,4杯葡萄酒含酒精70毫升。如果你每天喝4杯葡萄酒,其中的酒精含量(70毫升)已经接近这个安全上限(76毫升)。
另外,从生理学的角度,有研究认为,一般人的肝脏每小时可以处理10毫克左右酒精,但完全代谢需要4-6小时。如果以每4小时彻底分解10毫升酒精计算,一个人每天可以摄入酒精量的上限是60毫升,或者近50克。
总结当前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一个人每天可以摄入的酒精量上限约在50-60克左右,或60-70毫升上下。但是,人体处理酒精能力的个体差异很大,且与性别和人种密切相关。根据《哈佛健康饮食忠告》提供的资料,美国等国的科学家发现:
对于男性来说,一项接一项的研究显示,一天喝1-2杯酒的男性与一点儿都不喝的男性相比,前者患心脏病的比率要低30%-40%。… 那些患糖尿病的男性,他们患心脏病的危险程度很高,而一天喝1-2杯酒,就可以降低30%-40%患心脏病的概率。一天喝两杯以上的酒,能进一步加强对心脏和中风的保护,但同时也会增加饮酒损害健康的机会。
女性也能从饮酒中获益,可以提高高密度脂蛋白,防止形成结块。但是,护士健康研究和其他研究已经显示:一天喝两杯酒能增加20%-25%患乳腺癌的机率。
在《食物是最好的医药》一书中,日本学者阿部博辛也指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酒精的伤害。男人通常饮酒20年后得病,而女人饮酒时间只要有男人的一半(约10年)就会出问题。所以,她建议广大女性千万不要借酒消愁。在2007年颁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中国营养学会忠告说,男人每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人不超过15克(约为男人的60%)。
综合已有的观察和研究,我估计女人的酒量约为男人的一半或多一半。另外,东方人的酒量可能只有西方人的一半或者多一半。即使人种和性别一样,有些人的酒量可以是另外一些人的几倍,甚至十几倍。为什么在不同性别、不同人种以及不同个体之间,酒量有如此大的区别呢?
原来,酒精在体内的代谢有两个关键步骤:乙醇在乙醇脱氢酶(ADH)的作用下氧化分解为乙醛,乙醛在乙醛脱氢酶(ALDH2)的作用下再氧化生成乙酸(醋酸)。与乳糖酶的情形一样,每个人体内合成乙醇酶和乙醛酶的能力差异很大。有研究发现,白人和黑人都不缺乏乙醛酶ALDH2,而许多亚洲人缺乏,近五分之一的中国人缺乏这种酶,以广东人比例最高(近三分之一)。
酒精是糖或淀粉的变种,但不再是食品,而变成一种毒品。因为它可以破坏细胞,刺激神经,损害大脑,使人先兴奋,而后抑郁,最后上瘾中毒。美国营养学家Artemis Simopoulos 等人报告说,酗酒和抑郁往往会携手而来,有16%-50%的酗酒者有抑郁症。豪饮之所以和坏情绪有关联,是因为酒精会夺取大脑中的DHA,特别是在低脂饮食情况下。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动物实验表明:让老鼠食用一年的低脂饮食,它们的寿命就会减少一半,但它们死亡时大脑中DHA的数量与实验开始时相同。但一旦让它们喝酒,几个小时后它们大脑中的DHA就会减少。在猫和猴子身上,研究人员发现类似的结果。试想一下,人喝酒后大脑中会发生什么事情?法律又为什么禁止酒后驾车?
酒精可以在人体内产生热量,但不能用于运动做功。因为酒精无法转化为生物能ATP,也不能被合成脂肪储存起来。人类饮酒的历史不过五六千年年,喝蒸馏酒的历史只有千余年,我们的身体还不能充分适应、代谢和利用酒精,乙醇及其中间产物乙醛会对人体造成许多伤害。喝酒后头晕、脸红和恶心,就是乙醛在作怪。
酒精具有溶解和腐蚀作用,首先会损害消化器官,包括食道、胃肠、胰腺和肝脏,特别是肝脏,过量会造成胃炎、胰腺炎、脂肪肝、肝炎和肝硬化。中国营养学会报告说,在每天饮酒的酒精量大于50克的人群中,10-15年后发生肝硬化的人数每年约为2%;肝硬化死亡的人当中,有40%由酒精中毒引起。其次,酒精会妨碍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尤其是维生素B族(特别是叶酸)、维生素C、钙、镁、锌和DHA等。最后,酒精还会进一步入侵造血系统、骨骼系统和神经系统,过量将导致贫血、白细胞减少、骨质疏松或抑郁症。
此外,研究表明,酒精也是一种致癌物。长期过量摄入会增加患消化道癌症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风险。
葡萄酒中有酸雨和雾霾成分
酒精是酒中的主要毒素,但酒的问题不限于此。以口碑最好、世人皆爱的葡萄酒为例,如今通常被生产者添加了二氧化硫。煤炭燃烧产生二氧化硫,形成可恶的酸雨、雾霾或PM2.5的主要成分之一。人们通常对这种污染物避而远之,而商家们却把它用作防腐剂,添加到食品或饮品里。
硫的固体粉末俗称硫磺,非常容易燃烧,所以被用作制造火药。硫磺有毒,可以杀虫止痒和消毒灭菌,因此也被当作药材。硫磺燃烧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硫遇到水后形成亚硫酸,其酸性超过碳酸,是弱酸中的强者。二氧化硫或亚硫酸既有防腐功能,又有漂白作用。中国人喜欢用硫磺熏食物、茶叶、药材或一次性筷子,就差没有用它来漂白女孩子。西方人干脆把这种防腐剂放到饮品里,现在我们也跟着做,在葡萄酒和果酒中注入二氧化硫。
然而,把一种燃煤产生的气体,可以用作火药、杀虫剂、防腐剂和漂白剂的中强酸,天天放到肚子了,可不是什么好主意。研究表明,二氧化硫是一种具有刺激性的有毒气体,过量吸入可以损伤呼吸道粘膜,引起呼吸道炎症,严重时出现肺气肿甚至死亡。食入二氧化硫及其形成的亚硫酸或亚硫酸盐,会刺激和损伤消化道,引起胃肠不适。长期过量摄入还可能损害肝脏,引发癌症。饮用添加了二氧化硫的酒,会加速上头、醉酒和损害肝脏。
朋友们,含有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酸雨会破坏森林、草原和农作物,使土壤和江河湖泊酸化,鸟类和鱼类死亡。试想一下,当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随着空气、食物、酒、茶、药材和筷子等进入身体后,你身体的内环境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95%国产啤酒含甲醛?
葡萄酒中添加的二氧化硫固然可恶,但与啤酒中添加的甲醛比起来,是小巫见大巫。在《问题食品100种》一书中,万宝国和《新闻晚报》的记者们报道说,
2003年3月,深圳金威啤酒宣布在产品中不再使用“有害助剂”甲醛,并声称自己是全国第一家不添加甲醛的啤酒企业,引起业内骂声一片。
……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副理事长顾国贤教授指出,现在有些大啤酒厂已经不用甲醛了,而众多的中小型啤酒企业依然在产品里普遍使用甲醛。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秘书长杜津君认为,就产量比例来看,95%的国产啤酒都加了甲醛。
原来,啤酒在制作和储存过程中会形成毛絮状沉淀物或悬浮物,看起来混浊不清。为使啤酒看上去清澈透亮,厂家需要使用稳定剂进行处理。西方人曾经用甲醛做稳定剂,但后来出于安全考虑,如今都改用PVPP(不溶性聚乙烯吡咯烷酮)。可是,PVPP的价格比甲醛要高出几十倍。如果从成本考虑,你作为厂家会选择哪一种稳定剂呢?
在中国和欧洲各国,甲醛曾经是一种合法的食品添加剂,可以作为食品和饮品生产的加工助剂使用,广泛用于酒类、肉类、牛奶及其制品。直到2011年,甲醛才从我国的食品添加剂名单里被正式除名。朋友们,你还相信国家或国际组织允许添加的东西是安全的吗?如今,甲醛依然可以被合法添加在化妆品、纺织品和装修材料里。
从刚装修房子的刺鼻气味中,大家已经很熟悉气体甲醛。甲醛的水溶液叫做福尔马林,医学院用它来保存标本。甲醛之所以具有防腐作用,是因为它能够使蛋白质凝固而失去活性。但如果正常人体的蛋白质被甲醛所凝固,就会发生组织坏死和器官损伤,直至个体死亡。即使没有眼前的生命危险,甲醛是举世公认的一类致癌物,长期接触可以导致鼻咽癌、白血病、骨髓瘤和淋巴瘤等恶性肿瘤。
令人惊讶的是,甲醛的杀菌防腐能力异常强大,五万分之一即可防止细菌繁殖。与此同时,它对人体细胞的杀伤力也极其恐怖。日本曾经报道,只要在牛奶中加入万分之一的甲醛,婴儿连服20天即可造成死亡。
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我们每天都从多种渠道接触或食入甲醛。这既包括许多装修材料、化纤服装和化妆品,又包括不合格的血豆腐、水发产品和国产啤酒等。我们每人每天到底摄入了多少甲醛,只要上苍知道。于是,在不知不觉中,许多人不是猝死,就是患上绝症,包括越来越多的儿童和青少年。
100%国产白酒含塑化剂?
2012年11月19日,酒鬼酒被检测出含有塑化剂,超标2.6倍。紧接着,茅台、五粮液和洋河梦之蓝等多款国产名牌白酒全部榜上有名,且塑化剂含量被爆超标10-20倍。中国酒业协会承认,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最高含量超过国家规定8倍,最低起码也超过1.7倍。
白酒生产厂家纷纷站出来发誓说,“只有傻瓜才会往酒里添加塑化剂!”于是,人们觉得酒中有“鬼”:酒鬼酒等国产白酒中的塑化剂到底从何而来呢?
中国酒业协会认为,白酒产品中的塑化剂主要源于塑料接酒桶、成品酒塑料桶包装等。但是,溶进白酒塑化剂最高值的是酒泵进出乳胶管,目前所有白酒企业都在使用这一设备。而塑化剂加入白酒之中,会使酒类粘性更强,留香时间更久,看上去和闻上去提升了白酒的档次和品质。反过来讲,越香的白酒里塑化剂含量可能越多!但是,喝下去呢?
我们知道,塑化剂是一种环境雌激素,即使极低的剂量,就可能会损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伤害免疫和消化系统。而我们每天摄入塑化剂有N种渠道,除了白酒,还有前面提到的水和后面即将要说的食用油,以及指甲油和数不清的塑料制品,从地膜到保鲜膜,从食品袋到血液袋,从塑料餐具到塑料玩具等。
用工业酒精勾兑假酒
在人体内,甲醛可以还原为甲醇。正如甲醛比乙醛更毒一样,甲醇也比乙醇更具毒性。在有机化学里,“甲”表示化合物碳链上有一个碳原子,“乙”代表碳链上有两个碳原子。通常碳链越短,有机物的活性(毒性)就越高。人饮用10毫升甲醇就会失明,再多(30毫升以上)就会致死。甲醇在体内不易排出,会发生累积,长期微量摄入可造成视力障碍,体弱贫血,月经紊乱,妊娠异常,以及引发癌症。
我们摄入的部分甲醛在体内转化为少量甲醇,但更大更直接的甲醇来源是饮用假酒。万宝国和《新闻晚报》的记者们报道说,
1996年6月15日,云南省会泽县的李荣平、蒋红梅从某化工公司购买甲醇3300公斤,兑制成散装白酒1万多公斤,销往本县的大井、者海等乡镇,造成33人饮用后甲醇中毒身亡,100余人致伤。
时隔二三十年后,完全用甲醇勾兑假酒的悲剧没有重演,但假酒范围扩大到了洋酒,部分地区白酒的合格率只有三成左右。请继续看他们的报道:
2006年的冬至前夜,广东省打假办突袭了广州六大娱乐场所,一下子查获了近700瓶假酒,涉及品牌之多让人叹为观止:从一百多块钱的芝华士到一千多块钱的轩尼诗,再到近万元的路易十三,再到国内品牌的白酒、红酒,应有尽有。
……
2007年2月,烟台水城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干红和甜酒两种葡萄酒被曝光,称并非是用100%葡萄原汁酿造,而是用水、酒精、色素以及一部分葡萄原汁勾兑的。
……
2008年1月29日,四川省工商局对外公布了白酒质量抽检情况。抽检结果显示,在抽查的40个批次的瓶装白酒中,有26个批次的白酒质量不合格,合格率仅为35%。此次抽查主要针对白酒的酒精度、甲醇等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卫生、生理指标等进行了抽查。
用酒精勾兑假酒并非中国人的发明和专利,而是一个世界性的饮品安全问题。早在1981年,日本畅销书《买不得》作者船濑俊介就揭露说,当时大部分日本酒都是利用工业酒精制成的假货,即使在日本盛销的威士忌中,原酒(麦芽)含量也不超过27%。2006年,中国国家检验检疫机构检出一批德国进口白兰地甲醇超标。
为什么假酒比真酒含有更多的甲醇呢?原来,酒精的制作有两种方法:发酵酿造和工业合成。因为酿造酒精价格较高,勾兑假酒通常采购工业酒精。工业酒精一般用石油裂解气制成,其成本很低而产量很大。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分是乙烯,但同时含有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因此,虽然工业酒精的主要成份是乙醇,但也含有较多的副产品甲醇。
不用说,假酒千万不能喝!那么,真酒该不该喝,喝什么,怎么喝,喝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