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摇身一变”是中性词

 云中上人 2014-01-21

“摇身一变”是中性词

 

《是“摇身一变”吗》(《咬文嚼字》2013年第一期)一文认为“摇身一变”是贬义词。用例是郭沫若《反正前后》中的一段话:“ 铁路总公司的第七次股东大会摇身一变就成了川汉铁路的‘保路同志会’。”但这段话我怎么看也看不出贬义来。“保路同志会”在“辛亥革命”中可是立了头功的。“股东大会”摇身一变成了川汉铁路“保路同志会”有什么不好?这是贬义吗?

带着疑问,我到网上查了一下。发现网上的确如是说,且用例都是郭沫若的这段话。但并不能说服我,于是找来辞书。《中华成语辞海》的解释是:“比喻人或事物改换面目和身份出现。”并未界定其褒贬。《汉语成语辞典》的解释是:“形容人的态度、身份一下子来了个大的改变。”亦未界定其褒贬。惟《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指明“现指坏人改变面目出现。”几相比较,我觉得《中华成语辞海》的解释比较准确;《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的断言比较武断。

连辞书都众说纷纭,我的疑问不能冰释。看来还得在用例上找依据。生怕自己造句没有说服力,还是在网上找一些用例吧:

用例1.在德国,常规的广告柱子摇身一变成为熄灭的巨型香烟,鼓励烟民戒烟。

用例2.短短一个世纪,中国从一文不名的穷小子摇身一变成了世界银行家,而欧洲正截然相反。

用例3.丝绸的柔软与线条的流畅相交融汇,羊绒的温暖与画面的密织交错结合,于是,艺术摇身一变,从远观欣赏成为颈间缠绕。

用例4.摇身一变,本是褐色的头发变得金光闪闪,名字改成了玛丽莲·梦露。

用例5.那个不务正业的二流子,怎么会摇身一变成为总经理呢?

这些用例,大约不都是贬义吧?用例1-3应该是褒用吧?用例4应该是中性吧?用例5倒有贬义的意思。这样看来,断言“摇身一变”是贬义词太过轻率。

综合词源、用例,我以为“摇身一变”一词应为中性词,可褒用,可贬用,亦可中性使用,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全赖运用者自身的情感取向。不知新版《现代汉语词典》对“摇身一变”的解释是否修改,如果没有,建议再出新版时改过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