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学箴言之求真·务实

 大道至简64382 2014-01-21

 

道隐无名。①

《道德经》第41

名与身孰亲。②

《道德经》第44

生而美者,人与之鉴③,不告则不知其美于人④。若知之,若不知之,若闻之,若不闻之,其可喜也终无已⑤,人之好之亦无已,性也⑥。圣人之爱人也,人与之名,不告则不知其爱人也。若知之,若不知之,若闻之,若不闻之,其爱人也终无已,人之安之⑦亦无已,性也。

《庄子·刚阳》

名功相抱,是故长久。⑧名功不相抱,名进实退,是胃(谓)失道,其卒必口身咎⑨。

《黄帝四经·经法·四度》

鬻熊语文王曰⑩:自长非所增,自短非所损。⑾

《列子·力命》

实无名⑿,名无实。名者,伪而已矣⒀。

《列子·杨朱》

老子曰:名者实之宾。

《庄子·逍遥游》、《列子·杨朱》

鬻子曰:“去名者无忧”。

《列子·杨朱》

道不可以进而求名,可以退而修身。

《通玄真经·符言》

好誉而憎毁⒁,贤达之所不免;然审己无善而获誉者不祥,省躬无疵而获谤者何伤⒂。以此论之,得失在乎己,而靡由其他。故泰然忘情矣,恶不动乎衷者,至人哉!至人哉!⒃

吴筠:《玄纲论·真人为俦章》

名者,教也。……真理既绝于言象,至教亦超于声说。⒄理既常道不可道,教亦可名非常名,欲明理教、教理不一不异也。⒅

成玄英:《道德经开题序诀义疏》卷第一《略标理教》

古人质正,贵行贱言,故为政者不尚文辩,修道者不崇辞说。

《抱朴子内篇·勤求》

“道隐无名。”名者,伐身之斧。“善行无辙迹。”欲令人不见其踪迹,为道当治身养生求福耳。⒆

《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大道家令戒》

后生缘薄,率尔逐易,不寻高德⒇,苟贪受名,名而无实,望福得祸,祸加考深(20),宜慎之焉!

《正一法文太上外箓仪》

其唯无知也,是以不[我知(21)。知我者希(22),则]我贵矣。是以圣人被褐而为怀玉。

《道德经》第70

厦屋千间峻,泪田万亩平。自心非实相,他物是虚名。

丘处机:《磻溪集》卷四《示众》

堪叹世间名与利,朝贪暮爱没休时。悟来恰似观棋者,迷后浑如败者棋。

王喆:《重阳全真集》卷十《叹世》

大道无形,称器有名。名也者,正形者也;刑正由名,则名不可差。……世有因名以得实,亦以因名以失实。

                                                      《尹文子》卷上  

[升玄十一事,节选]四者,不求名誉,称亏若一也。

《无上秘要》卷 三十四《师资品》引《升玄经》

浩浩三天,并育万物。人好其华,我取其实;人取其文,我受其质。

《无上秘要》卷 四十二《修学品》引《洞神监乾经》

无使名过实,常教实若虚。藏机隐密恰如愚,闲问心王、何处用工夫?

马丹阳:《渐悟集》卷下《七夕吟》

禅道本来无辩证,皆因古圣强名。不须方外谩劳形,人人俱有分,个个总圆成。

五峰白云子王先生:《草堂集·临江仙·诫释道相辩》

学道无成天不铿,虚名滥占,实得应难。

尹志平:《葆光集》卷下《述怀赠程老先生》

誉人而过乎其实,标榜之风必起矣;毁人而过乎其实,求全之辈可诛矣。世人勉之、戒之!

《三丰全集·训世·毁誉篇》

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庄子·应帝王》

自然之法,乃与道连。守之则吉,失之则患(23

《太平经.虚无无为自然图道毕成诫》

心不疑乎手,手不疑乎笔,然后知书之道和畅非巧也。……神之所浴,气之所休,是故点策蓄血气(24),顾盼含情性(25),无笔墨之迹,无机智之状,无刚柔之容,无驰骋之象。(26

谭峭:《化书》卷四《仁化·书道》

无有入于无间(27),吾是以知元为[之有]益也(28)。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下希能及矣。(29

《道德经》第43

道恒无名。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辱。不辱以静,天地:将自正。(30

《道德经》第37

疱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疱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谷卩,导大家,因其固然。枝经肯紫之未尝微碍,而况大軱”乎!……(31

《南华真经》

是非,吾所谓情也。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32

《庄子·德充符》

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33)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矣。]34

《道德经》第48

不上贤(35),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36),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道德经》第3

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37),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庄子·应帝王》

无为者,体也;无不为,用也。(38

《犹龙传》卷一《见真身》

    希言自然。(39 

注释: 
①“道”幽隐而没有名称。
②声名和生命比起来那一样亲切?
③鉴,古代以铜为镜。
④美于人,比别人美。
⑤无已,不止。
⑥好之,喜好他的美。性,出于本性。
⑦安之,安于他的爱。
⑧名声与功劳相互符合,因此才能持久。
⑨卒,终。咎,害。□当是“遗”或“有”。
⑩文王,周文王。相传鬻熊为其师。

(11)自,自以为、名义上,道家认为,名是一种人为(相对于自然而言)的现象,除了言说、命名的含义之外,还有名誉的意思(名誉即是一种价值评断)。何晏《无名论》:“为民所誉,则有名者也;无誉无名者也。”
(12)实际的东西本无名,名是人为加与。
(13)“伪”从人从为,《荀子》说人为为伪。张湛注:“不伪则不足以招利。”
(14)喜好别人称赞而憎恶别人诋毁自己。
(15)省躬,反省自己。疵,小毛病。
(16)泰然,形容心胸宽阔。慢恶之情不在心中蠢动,这就叫“至人”。至人,最高尚的人。

(17)道教的“真”有原始(最初、淳朴)、真实,精诚等义,因此“真理”不仅仅是与事实相符合那种认识论意思。“至教”则是老子所说“不言之教”。
(18)《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不一不异,既不同又不异。
(19)高德,有高尚功德的法师,即高功。
(20)道教认为,有罪之人要受天曹地府阴司考问罪责。“考深”即罪深的意思。
(21)不我知,“不知我”的倒装句。
(22)希,稀少。
(23)患,凶,害。
(24)是故,因此。策,书法永字八法之一。短横画稍上仰,如策马驰驱,故名“策”。此处“点策”泛指笔画。
(25)顾盻,即顾盼。
(26)以上数句极言书写无做作痕迹,比喻人为事应顺自然。
(27)通常所谓“有”,竟为有形体的存在。唯“无有”不见其形,故能入于没有间隔之中普盖一切。老子教导人们深藏不露。
(28)吾,我。是以,因此。
(29)希,少。“无为”,从字面上讲是没有作为。但正如“不言”通于“希言”一样,老子的真实意思是主张不勉强妄为。
(30)若能遵守自然法则,行不言之教,使民复归纯朴状态,万物将自化,天地将自正。仍是强调了自发这一生活价值。
(31)“疱丁解牛”是一则讲厨役熟练衬牛割肉的著名寓言故事,它说明了顺乎自然的人生哲理。
(32)诸 
子百家各有其是非,不知以何者为标准,其实是感情在起作用。好恶使精神驰劳于外,会内伤身体。主张顺应自然而不趋利纵欲。

(33)学,学问。或说专指政教、礼乐之学,或说专指以情欲日益为目的的有为之学。学问天天积累,越积累越多。闻道者刚好相反,对于细枝末节的知识愈益消损。老子认为,细节知识妨害对于道的精要的把握。
(34)不勉强作为,就没有什么做不成的。
(35)上,通行本作“尚”,义相通,意为崇尚贤才,断绝争名利之心。
(36)贵,珍重。不珍重难得的财宝,断绝为盗之志。
(37)至人,道德最高的人,将,送。
(38)体,功用所凭借、依靠的本根。用,功用。这是解释“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39)希,稀少,少说话则自然,多言则适得其的,“多言数穷”,达不到预定的目的,反而将事情弄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