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268张中医处方分析

 11jiuge 2014-01-22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268张中医处方分析




作者:陈海委 胡小兰    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06级研究生 杭州 310053  浙江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辨证论治 频数分析法

本文就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治疗慢性乙肝的268张中医处方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处方收集  收集杭州市第六医院慢性乙肝中医治疗处方268张,结合治疗慢性乙肝的主要方法,分析治疗慢性乙肝的主要药物,并根据辨证分型探讨各主要药物治疗慢性乙肝的机制。

    1.2  辨证分型  中医对慢性乙型肝炎主要从症状、体征、病因和病机等方面进行辨证分析,将慢性乙型肝炎分为肝郁脾虚型、湿热中阻型、瘀血阻络型、肝肾阴虚型4种类型。

    1.3  统计方法  采用频数分析的数理统计方法,并结合Excel进行排序,得出各药物在治疗慢性乙肝时出现的使用频率。

    2  结  果

    在慢性乙肝的各个证型中,各种药物的运用不尽相同。肝郁脾虚型,柴胡的运用几率很高;湿热中阻型,茵陈的使用频率处于领先地位;郁金在瘀血阻络型中占到了较重要的地位;茯苓在肝肾阴虚型使用频率较高,见表1。表1  各证型前10位药物使用情况统计

    肝郁脾虚型药物次数湿热中阻型药物次数瘀血阻络型药物次数肝肾阴虚型药物次数柴胡72茵陈62郁金41茯苓58茯苓43金钱草58柴胡37白术55郁金37虎杖42垂盆草36柴胡28蛇舌草36蛇舌草37金钱草34茵陈27米仁34垂盆草30丹参31米仁25白术32泽泻27虎杖27白芍21白芍27半枝莲25大黄25郁金20党参24大黄23白术24泽泻16泽泻24白芍22泽泻22当归15茵陈23车前子21茯苓20黄芪14

    柴胡、茯苓、茵陈、金钱草、白术、虎杖、郁金、垂盆草、泽泻、白花蛇舌草出现的频数居各药物出现频数的前10位,见表2。表2  268张中医处方中各种药物使用频数统计  次

    药物频数药物频数药物频数柴胡147党参49丹皮22茯苓133赤芍49岩柏21茵陈129北沙参47山药19金钱草119半边莲47仙灵脾18白术117桃仁46元胡16虎杖96川朴43益母草15郁金95苍术42石斛15垂盆草87枳壳38姜半夏15泽泻85黄芩38败酱草14蛇舌草82猪苓36麦冬13车前子77杞子36苦参13米仁76栀子35附子13丹参76白茅根33葛根11白芍76夜交藤32川连11半枝莲74猫人参32地鳖虫10大黄66泽兰31土茯苓9川芎65制香附30砂仁9当归62六月雪27怀牛膝9黄芪60连翘27玄参7炙鳖甲59地黄26天竺黄7蒲公英58广木香25升麻6板蓝根56五味子24远志5

    3  主要药物的作用机制

    3.1  柴  胡  柴胡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味辛性寒,入经于肝、胆、脾、胃、三焦,《本草纲目》中记载“治阳气下陷,平肝、胆、三焦、包络相火,及头痛,眩晕,目昏,赤痛障翳,耳聋鸣”,功能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柴胡还有抗病毒、抗肝损伤及抗肝纤维化等作用,可保护肝细胞膜,提高细胞膜磷脂含量。柴胡在肝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除单用有效外,常作为疏肝解郁方剂主药,如小柴胡汤,并常在各种证型肝病中配伍用之。柴胡主要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型。

    3.2  茯  苓  茯苓性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功能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宁心。慢性肝炎往往脾不健运,气血亏虚,故常用健脾益气养血法治疗,所谓“见肝之病,当先实脾”。茯苓还具有护肝作用。茯苓主要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型和肝肾阴虚型。

    3.3  茵  陈  茵陈性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功能清利湿热,退黄疸。《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名医别录》云“遍身发黄,小便不利,除头痛,去伏瘕”。茵陈可保护肝细胞膜、防止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茵陈有效成分Ⅱ、Ⅳ、Ⅴ、Ⅵ对四氯化碳损伤的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都有保护作用[3]。茵陈主要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湿热中阻型。

    3.4  金钱草  金钱草性甘、咸、微寒,归肝、胆、肾、膀胱经。有清热利湿、通淋消肿的功效,广泛用于治疗黄疸、尿赤、痈肿、肝胆结石、尿路结石等症。金钱草主要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湿热中阻型。

    3.5  白  术  白术味甘微苦,性温,功能健脾利水,燥湿和中。其主要成分苍术酮和苍术醇具有显著的利尿及提高白蛋白、降低球蛋白的作用。腹胀多由于肝脾肾脏腑功能失调,使气血凝于腹中,水湿久聚而不化。用白术可以攻补兼施,在临床上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疗效。白术可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型、湿热中阻型及脾肾阴虚型。

    3.6  虎  杖  虎杖味微苦,微寒,归肝、胆、肺经。具有抗菌、抗病毒及保肝作用。临床用于治疗湿热黄疸、疮痈肿毒,水火烫伤,跌打损伤等。它对乙型肝炎抗原的抑制作用,与其含有的蒽醌类物质及抗病毒作用有关。虎杖煎剂具有改善肝组织微循环,抑制白细胞、血小板与肝脏内皮细胞的黏附,促进肝细胞再生、修复损伤的能力[2]。虎杖主要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湿热中阻型。

    3.7  郁  金  郁金性苦寒味辛,归心、肝、胆经。《本草备要》载郁金有“行气解郁、泄血、破瘀”之功,入气分能疏肝行气解郁,入血分可活血祛瘀止痛。兼有凉血清心、利胆退黄之功效,常与茵陈、山栀等配伍,可增强利胆退黄之功。郁金可用于淤胆型肝炎的各个病机环节,实为治疗淤胆型肝炎之要药[3]。郁金主要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型和瘀血阻络型。

    3.8  垂盆草  垂盆草味甘、淡、性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排脓生肌之效。主治丹毒溃疡,小便不利及急、慢性肝炎等。临床广泛用于各种急、慢性肝炎。垂盆草含有的垂盆草苷有促进肝细胞内的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及提高解毒功能,对肝细胞有保护作用[4]。垂盆草可配伍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各种证型。

    3.9  泽  泻  泽泻性寒,味甘、淡,归肾、膀胱经。具有利水渗湿、泄热之功效,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等症。泽泻提取物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动物脂肪肝均有良好效果,对CCl4所致急性肝损害亦显示保护作用,能抑制肝内脂肪堆积,并能改善肝功能。泽泻主要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湿热中阻型。

    3.10  白花蛇舌草  白花蛇舌草味酸,性寒。归胃、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痈的作用。用于痈肿疮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以及热淋小便不利之证。外用治水田皮疹、丘疹、湿疹、中耳炎,外伤出血[5]。白花蛇舌草可配伍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各种证型。

    通过对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268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医处方主要药物的分析,可以看出,疏肝健脾、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是治疗慢性乙肝的常用治法,其处方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药物,对临床辨证用药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熊玉兰.茵陈有效成份对四氯化碳损伤的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的作用.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2,(1):32

2 洪照友,高 毅,詹兴海.中药虎杖对大鼠肝脏缺血性损伤保护的形态学观察.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8(2):162164

3 姜宏伟,叶 虹.郁金治疗淤胆型肝炎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4):433434

4 郭 辉,张 玲.垂盆草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食品与药品,2006,8(1):1922

5 马 超,朴惠善.白花蛇舌草的研究进展.时珍国医国药,2006,17(2):26927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