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酒,还是不喝为好

 刘远景 2014-01-22

酒,还是不喝为好

/刘远景

喝酒,至少有了4000年的历史。在古希腊色雷斯山地上,人们喝醉了酒,充分地发泄自己的激情,在这种欲仙欲神的半清醒状态,人们创作出了古希腊戏剧。不过,在古希腊,喝醉酒的通常都是女人。在中国,酒,据说是夏朝的杜康发明的,但是,似乎在尧舜时,中国就有人饮酒了。

酒,起源于发酵的水果,这种说法最可靠。不是哪一个个人发明的。

酒,其实是一种中枢神经抑制剂。一般在饮后四十分钟内,血中酒精就会到达最高浓度,并逐渐抑制大脑皮层之 “抑制作用”,使人呈现失去自我控制的兴奋状态,进而到达暂时疏解压力与不快的情绪。但这只是暂时的,所以会一再地以喝酒来逃避现实,所以说会造成酒瘾几乎是和心里因素有非常直接的关系。

很明显,酗酒对人的身体是有害的,所以,人们认为应该少喝酒。少喝,喝多少算是少喝?无法量化。一般认为是100克至150克(二到三两),还有人认为一个成年人一天喝50克足够了。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中药把酒纳入了医药的范围,有些中药的炮制需要酒作辅料。

其实,酒刚被生产出来,就有人反对饮酒。夏朝刚刚建立时,有个名叫仪狄的作酒献给大禹,请他品尝。大禹喝了一口,也觉得甜美,不过,大禹毕竟是天子,立即意识到,让人感觉享受的东西,往往能麻醉人的意志,失去艰苦奋斗的毅力。于是,就疏远了与仪狄的关系,下令全国戒酒。有人问为什么要戒酒,大禹回答说:“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意思是警戒天下,如果不戒酒,今后必定会有因酒肉而失天下的政权。

美国的《自然》(natural)杂志认为,酒,不是少喝为好,而是不喝为好。哪怕是5052度的白酒,或者一杯啤酒,对人体都有伤害作用。人的最佳清醒状态是气温1530摄氏之间,吃的饮食中不含任何乙醇并且脂肪酸不超过20%的食物(正常状态),没有疾病,情绪稳定的时候。人们的理想与现实总是矛盾的,当通过奋斗,理想仍然难以实现时,人的情绪总是“壮怀激烈”,眼前没有鲜花和红地毯,就用酒精麻醉自己,到虚幻的世界去寻找“黄金屋,千钟粟,颜如玉”。那黄金和美元,那欢呼和掌声…….。于是,人们感叹:醒了不如醉着好,活着不如死了好!

诚然,酒精的刺激作用,也能激发人们的创作灵感,历史上有陶渊明,李白,张旭等,都是大艺术家,也许他们不喝酒很难创作出那样好的作品。但他们依靠喝酒激发的激情灵感,无助于自然科学的研究,牛顿如果喝醉了酒,即使苹果砸破头,也不会发现万有引力。也许,失去自我控制的兴奋状态,对艺术创作有促进作用,但对于自然科学不会有任何作用。

酒中的酒精化学名称叫“乙醇”,化学组成是C2H50H。乙醇进入人体后,需要一种名叫“乙醇脱氢酶”来分解,从乙醇中分离出两个氢原子,分解后乙醇就成了乙醛,化学组成是CH3CHO,这时就需要一种“乙醛脱氢酶”来分解,再从乙醛中分离出两个氢原子,让乙醛化为水和二氧化碳,从尿液和身体外表排泄出来。这两个步骤都在人体的肝部进行,有的人一饮酒就醉,主要是他的肝脏中,“乙醛脱氢酶”少,酒精变成“乙醛”后,无法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排泄出来。那些酒量好的人,主要是他(她)们的肝脏中“乙醛脱氢酶”多,能够迅速分解乙醛。

即使是身体内“乙醛脱氢酶”多的人,也就是海量的人,喝酒多了也伤害身体。陶渊明,李白,张旭都能喝,两大瓶二锅头下肚照样写诗,作画。但是他们的儿子智商都不高。李白的儿子记载得不清楚,陶渊明的儿子是他自己记载的:

分别为陶舒俨、陶宣俟、陶雍份、陶端佚、陶通佟。在他眼里,五个儿子都不成气候。他在《责子》一诗中写道: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艺。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长子阿舒,懒惰到举世无双;次子阿宣,对应考没兴趣;阿雍和阿端是双胞胎,谁知笨得不认识六和七;小儿子阿通成天都在找果子吃。老陶我只好听天由命,管它三七二十一,喝自己的酒去。

其实,李白和张旭(唐朝的大画家,用自己头发作画的人)的后代都不聪明,因为他们名声大,总是有人给他们面子,他们的孩子蠢,也不能说他们傻。

所以,为了自己,为了后代,不要再喝酒了,把酒戒了吧!上帝创造人,不是让人来这个世界上享受的,是来受苦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