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绩效考核经典案例:指标的设定与导向的作用(2013.3.17)

 lzc_211 2014-01-23

绩效考核经典案例:指标的设定与导向的作用

 

                   一:唐僧取经团队的故事

 

 

唐僧团队是一个知名的团队,经常在讲课的时候都被作为典范来讲,但是这个团队的绩效管理似乎做得并不好。我们来看一下他们的绩效管理的故事。

 

话说,唐僧团队乘坐飞机去旅游,途中飞机出现故障,需要跳伞,不巧的是,四个有只有三把降落伞,为了做到公平,师傅对各个徒弟进行了考核,考核过关就可以等到一把降落伞,考核失败,就自由落体,自己跳下去。

 

于是,师傅问孙悟空:“悟空,天上有几个太阳?”悟空不假思索地答道:“一个”。师傅说,好,答对了,给你一把。接着又问沙僧:天上有几个月亮?沙僧答道:一个。好,也对了,给你一把。八戒一看,心里暗喜:啊哈,这么简单,我也行。于是摩拳擦掌,等待师傅出题,师傅的题目出来,八戒却跳下去了,大家知道为什么吗?师傅的问题是:“天上有多少星星?”八戒当时就傻了,直接就跳下去了。这是第一次旅游。

 

过了些日子,师徒四人又坐飞机旅游,结果途中,飞机又出现了故障,同样只有三把伞,师傅如法炮制,再次出题考大家,先问悟空:“中华人民共和国哪一年成立的?”悟空答道:“1949101日。”师傅说:“好,给你一把。”又问沙僧:“中国的人口有多少亿?”沙僧答道:“13亿。”师傅说:“好的,答对了。”沙僧也得到一把伞,轮到八戒,师傅问:“13亿人口的名字分别叫什么?”八戒当时晕倒,又一次以自由落体结束旅行。

 

第三次旅游的时候,飞机再一次出现故障,这时候八戒说:“师傅,你别问了,我跳。”然后纵身一跳,师傅双手合十说:“阿弥陀佛,殊不知这次有四把伞。”

 

 

这个故事说明:绩效考核指标值的设定要在员工的能力范围之内,员工跳一跳可以够得着,如果员工一直跳,却永远也够不着,那么员工的信心就丧失了,考核指标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很多企业在制订考核指标的时候,喜欢用高指标强压员工,这个设计的假设是如果指标值设定得不够高的话,员工就没有足够的动力。另外,用一个很高的指标值考核员工,即便员工没有完成100%,而只是完成了80%,也已经远远超出企业的期望了。这种逻辑是强盗逻辑,表现出了管理者的无能和无助,只知道用高指标值强压员工。殊不知,指标背后的行动计划才是真正帮助员工达成目标的手段,而指标值本身不是。其实,设定一个员工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指标值,然后,帮助员工制定达成目标的行动计划,并帮助员工去实现,才是经理的价值所在,经理做到了这一点,才是实现了帮助员工成长的目标,才真正体现了经理的价值!

 

 

                        二:制度的力量

 

 

这是历史上一个制度建设的著名例证。18世纪末期,英国政府决定把犯了罪的英国人统统发配到澳洲去。

 

一些私人船主承包从英国往澳洲大规模地运送犯人的工作。英国政府实行的办法是以上船的犯人数支付船主费用。当时那些运送犯人的船只大多是一些破旧的货船改装的,船上设备简陋,没有什么医疗药品,更没有医生,船主为了谋取暴利,尽可能的多装人,使船上条件十分恶劣。一旦船只离开了岸,船主按人数拿到了政府的钱,对于这些人能否能远涉重洋活着到达澳洲就不管不问了。有些船主为了降低费用,甚至故意断水断食。3年以后,英国政府发现,运往澳洲的犯人在船上的死亡率达12%,其中最严重的一艘船上424个犯人死了158个,死亡率高达37%。英国政府费了大笔资金,却没能达到大批移民的目的。

 

英国政府想了很多办法。每一艘船上都派一名政府官员监督,再派一名医生负责犯人和医疗卫生,同时对犯人在船上的生活标准做了硬性的规定。但是,死亡率不仅没有降下来,有的船上的监督官员和医生竟然也不明不白地死了。原来一些船主为了贪图暴利,贿赂官员,如果官员不同流合污就被扔到大海里喂鱼了。政府支出了监督费用,却照常死人。

 

政府又采取新办法,把船主召集起来进行教育培训,教育他们要珍惜生命,要理解去澳洲去开发是为了英国的长远大计,不要把金钱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但是情况情况依然没有好转,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

 

一位英国议员认为是那些私人船主钻了制度的空子。而制度的缺陷在于政府给予船主报酬是以上船人数来计算的。他提出从改变制度开始:政府以到澳洲上岸的人数为准计算报酬,不论你在英国上船装多少人,到了海湾上岸的时候再清点人数支付报酬。

 

问题迎刃而解。船主主动请医生跟船,在船上准备药品,改善生活,尽可能性地让每一个上船的人都健康地到达澳洲。一个人就意味着一份收入。

 

自从实行上岸计数的办法以后,船上的死亡率降到了1%以下。有些运载几百人的船只经过几个月的航行竟然没有一个人死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绩效考核的导向作用很重要,企业的绩效导向决定了员工的行为方式,如果企业认为绩效考核是惩罚员工的工具,那么员工的行为就是避免犯错,而忽视创造性,忽视创造性,就不能给企业带来战略性增长,那么企业的目标就无法达成;如果企业的绩效导向是组织目标的达成,那么员工的行为就趋于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分解组织目标,理解上级意图,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与经理达成绩效合作伙伴,在经理的帮助下,不断改善,最终支持组织目标的达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