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烟花三月”扬州、镇江行

 灵魂出窍KKK 2014-01-24

“烟花三月”扬州、镇江行

点击此处查看:华东地区其他游记

   晚上7点30在万丽泰达酒店欣赏了旅美女高音歌唱家高曼华女士泰达专场音乐会
“烟花三月”扬州、镇江行


   
早上8点和朋友一起,从泰达自驾车前往扬州。走京沪高速,一路比较顺,晚5点半到达扬州。京华酒店安顿下住宿,选择了大运河旁边的酒店美食一顿。

  
“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这是扬州人生活的生动写照,早上的茶,晚上的澡堂是他们一天中最重要的两件大事。同样是闲适的生活,但扬州与四川有着极大的差别,扬州人安静、含蓄、精致的享受生活的安逸,四川的安逸与扬州相比就要喧嚣的多。

   
扬州除了琼花出名之外,扬州三把刀(剪发刀、扦脚刀、厨刀)同样是名扬天下。头发不长,不用理发。到扬州自然要体验其沐浴文化,泡个澡可谓一大享受。用过晚餐,前往众人推荐的巨浪潮洗浴中心。


  
早上泡富春茶社,这是是喝早茶的好地方,百年老店。

  
国庆路上寻“扬州制造”,从富春茶社出来,钻出教场迷宫似的小巷就是国庆路,解放前也叫教场街,诞生了不少响当当的扬州老字号。

  
大麒麟阁:最有名的是佛手、粉菊、香蕉等“小八件”,做工精细,可以买3块钱一小盒的,尝个鲜。

  
谢馥春:百年品牌的扬州香粉,1915年曾拿下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银奖。鹅蛋粉、鸭蛋粉,小巧玲珑,芳香四溢,售价20元左右。

  
紫罗兰:扬州现存最老的理发店,鼎盛时期是上世纪50年代。资格最老的师傅姓高,70多岁,带过100多个徒弟,除了剪很传统的发式,他还会用烧红的大铁钎子烫头。理发5元。

  
路上途经文昌阁,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因是扬州府学的魁星楼,故名“文昌阁”。阁高24.25米,八角三级砖木结构建筑。阁的底层四面辟有拱门,与街道相通。文昌阁不仅是著名古建筑,也是扬州城市的重要地标。
“烟花三月”扬州、镇江行

  
第一站前往大明寺,始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大明年间(公元四五七--四六四年)故称“大明寺”,又称“栖灵寺”。唐时,栖灵塔毁于雷火,宋代重建,不久又毁。于后,寺名亦由栖灵寺复名大明寺。到了清代(1765年),乾隆皇帝南巡,看到“大明”二字很不高兴,认为扬州人思念大明朝,故敕名为“法净寺”。这样一直延续到一九八零年,鉴真大师的塑像从日本“回国探亲”,才得以恢复原名“大明寺”。

大明寺正门
“烟花三月”扬州、镇江行

栖灵塔
“烟花三月”扬州、镇江行

淮东第一观
“烟花三月”扬州、镇江行

   瘦西湖离大明寺很近,一处自然的河道,因了洛杉矶纤细如的少女,而被文人骚客冠以“瘦西湖”。一个瘦字,让从古至今的游人趋之若鹜。江南的景致一般都少不了人工的雕琢,所以对于这种景致少不了见人见智的评价,但无论如何,到了扬州就是不能错过瘦西湖。
“烟花三月”扬州、镇江行

   从瘦西湖出来已经中午,前往福满楼用餐。下午从扬州驱车前往镇江,30分钟车程。


   镇江金山位于市区西北约2公里,海拔43.7米,占地面积10公顷。金山原是屹立在长江中的一个岛屿,唐朝张祜的诗句“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
闻”就是当年金山的写照。由于沧桑变迁,长江改道,至光绪年间金山逐渐与南岸相连。当年东坡居士笔下“不如金山去,清风半帆耳”的水上风光演变成了陆上胜境。“骑驴上金山”风行一时,成为清末民初朝山观光者的一种奇妙享受。清康熙帝于1687年秋登临金山,因观其上接苍冥,下连洪流,江天一色,故赐名“江天禅寺”并沿袭至今。


   金山风景区建筑风格独特,殿宇厅堂,亭台楼阁,全部依山而建,加之慈寿塔突兀拔起于金山之巅,故以“金山寺裹山,见寺,见塔,不见山
”的风貌而蜚声海内外。整个金山风景区计有30余处景点和古迹,而每一处都有一段动人的神话和传说。如白娘子水漫金山寺,梁红玉击鼓抗金兵,岳飞金山寺详梦等等,令人回味无穷。


从慈寿塔上观金山寺庙群
“烟花三月”扬州、镇江行

大雄宝殿内的佛像
“烟花三月”扬州、镇江行

   金山寺出来后,前往西津渡古街西津渡古街是镇江文物古迹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地区,是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所在。六朝时期,这里的渡江航线就已固定。规模空前的“永嘉南渡”时期,北方流民有一半以上是从这里登岸的。东晋隆安五年 (401) ,农民起义军领袖孙恩率领“战士十万,楼船千艘”,由海入江,直抵镇江,战略目标就是“鼓噪登蒜山”,控制西津渡口,切断南北联系,以围攻晋都建业(今南京),后被刘裕率领的北府兵打败。公元 684 年,唐高宗李治驾崩以后,皇后武则天临朝称帝,徐敬业、骆宾王等在扬州发动武装暴动,骆宾王写下了传诵千古的著名檄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一时天下震动。兵败后,徐敬业、骆宾王等渡江“奔润州,潜蒜山下”。宋代,这里是抗金前线,韩世忠曾驻兵蒜山抗御金兵南侵。千百年来,发生在这里的重要战事有数百次之多。西津古渡依山临江,风景峻秀,李白、孟浩然、张祜、王安石、苏轼、米芾、陆游、马可 " 波罗等都曾在此候船或登岸,并留下了许多为后人传诵的诗篇。
 
   西津渡古街全长约 1000 米,始创于六朝时期,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建设,留下了如今的规模,因此,整条街随处可见六朝至清代的历
史踪迹。西津渡,三国时叫“蒜山渡”,唐代曾名“金陵渡”,宋代以后才称为“西津渡”。这里原先紧临长江,滚滚江水就从脚下流过。清代以后,由于江滩淤涨,江岸逐渐北移,渡口遂下移到玉山脚下的超岸寺旁。当年的西津古渡现在离长江江岸已有 300 多米距离。
 
  三国时期,这里曾驻有孙权的东吴水师,唐代以后这里更是专门派有兵丁守卫巡逻。宋熙宁元年 (1608) 春,王安石应召赴京,从西津渡
扬舟北去,舟次瓜洲时,即景抒情,写下了著名的《泊船瓜洲》诗: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元朝时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 " 波罗从扬州到镇江来,也是在西津渡登岸。由此可见,至少从三国时期开始,西津渡就是著名的长江渡口
。镇江自唐代以来便是漕运重镇,交通咽喉。西津渡则是当时镇江通往江北的惟一渡口,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自三国以来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陆游途径西津渡时,曾对渡口每日运送上千的兵源感叹不已。


昭关
“烟花三月”扬州、镇江行

古街即景(1)
“烟花三月”扬州、镇江行

古街即景(2)
“烟花三月”扬州、镇江行

   西津渡古街出来后就是镇江博物馆,来到时以近闭馆时间,很是遗憾。


   回到扬州,晚上前往冶春茶社。这里据说是是看夜景的最好去处,茶社坐落在冶春花园内靠外城河,紧邻乾隆水上游线起点“御码头”,在这
里乘船可以通到瘦西湖。入夜临窗而坐看掩映在湖光翠柳之中的风景,清静幽雅。扬州素有“中国的月亮城”之称,古人有诗云:“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嶷是扬州”。


   早上8点起来,前往位于新城区的扬州博物馆,非常遗憾,周一不开放。


扬州博物馆外有不少扬州名人雕像
“烟花三月”扬州、镇江行

博物馆旁边是扬州国际会展中心,有点香港浅水湾的感觉
“烟花三月”扬州、镇江行

   博物馆不开放,那就前往何园何园可谓是清代后期扬州园林的代表作,何园以复道长廊为特色,曲径通幽,石桥凭拦。园内藏有韩琦、苏轼、唐寅、郑板桥、刘墉等人的真迹值得细细品赏。


何园入口处
“烟花三月”扬州、镇江行

何园一角
“烟花三月”扬州、镇江行

   从何园出来,前往扬州八怪纪念馆。“丑八怪”这个词与清代的扬州八位人物有着不可分的关系,最值得后人记住的是,他们对中国文化所产生的影响,扬州八怪纪念馆是最好的课堂。


八怪纪念馆内景
“烟花三月”扬州、镇江行

   天宁寺离八怪纪念馆很近,这里可以淘大江南北货天宁寺原是扬州市博物馆所在地,现在每逢周末就会变身为古玩市场,玉石、漆器、古玩、字画……天南地北的各种宝贝齐齐现身古刹。据说不少“高人”会来此闲逛。
“烟花三月”扬州、镇江行

  
 不知不觉以近中午,到该返回的时候了。从扬州返回,晚10点回到泰达。

  
在扬州的几日感觉天气和天津没有什么区别,来前想当然的“烟花三月下扬州”,少带了衣物,后来想起古人的烟花三月指的是阴历,自然每年的4、5月才是扬州最好的季节,那时正是扬州琼花盛开的时候,当然那里也是扬州的旅游旺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