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0万张火车图片,一个不彷徨的青春

 红豆居士 2014-01-24

2014年1月24日   10:10-周末·纪事     作者:任春

王嵬


  本报记者 任春

    中国式“春运”里,火车,功不可没。

    搁在平时,提及火车,人们也许只是将其视为一种交通工具,更多地联想起的,是远方,是风景;每当春节来临之前,火车似乎成为一种返乡的代名词,成为人们心中一条充满期盼的感情通道,在火车的那一端,是家,是温暖,是团圆。

    而在王嵬的青春辞典里,火车,俨然是最重要的词汇,烙刻着他的喜怒哀乐,成为他生命中的必须。拍火车,于他,是责任,是使命。

    这位来自北京的90后小伙,9年来足迹遍及中国大部分地区,拍摄了近30万张火车及铁路的图片。许多人看了他的图片,由衷赞叹:火车,原来这么美!

    绿皮火车昂着头,一声长啸从远处驶进站台,“特帅”

    2014年1月9日,23岁的王嵬背起相机开始了他的新年第一拍——一位内蒙古的火车司机朋友提供了一条线索:当地的蒸汽机车即将退役,由内燃机车取而代之。得知消息,王嵬便兴冲冲出门了。

    如画风景中的火车,冰天雪地里的火车,月夜星空下的火车,呼啸奔腾的火车,静静停靠的火车……只要能捕捉到关于火车的那动人一瞬,所有线索都成了王嵬为之奔波的发令枪,为此,他义无反顾——难怪有人戏称王嵬是中国火车最铁杆的粉丝。

    王嵬的家,在北京西直门,贴着北京北站,离火车道很近。

    京张铁路,中国自己修的第一条干线铁路,从王嵬家的窗户中望出去便可以看见。

    每当绿皮火车昂着头,发出一声长啸,徐徐地从远处驶进站台,在年少的王嵬看来,都犹如威猛的将军,“特帅”。

    踩在小板凳上、趴在阳台边瞅火车,是王嵬童年的一大乐趣。每次从幼儿园回来的路上,他都要求爸爸带他走到火车道旁,等着看一会儿火车。

    上小学后,王嵬开始学画画。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只爱画火车。现在翻翻他小学时的各科课本,还能找到他当年的涂鸦之作。

    2000年11月,王嵬记得很清楚,那时自己刚上小学四年级。妈妈带着他参观了国际轨道运输技术装备展。就在那次展览中,他第一次接触到专业摄影师所拍的火车图片:“太震撼了,火车原来可以拍得这么美!”

    王嵬 “受刺激了”。“我也要拍!”2002年暑假,王嵬从家里偷偷取了奥林巴斯傻瓜相机,跑到北京北站的站台上,第一次用镜头记录了他最喜爱的伙伴——火车。

    “当时拍的是东风4型内燃机车,绿色的火车头,特别端庄有范儿”。那天下午,王嵬拍了20多张胶片,特别满足。洗出来看照片时,王嵬心想:拍火车多好,想看火车随时就能看到。

    从此,一发不可收。

    从15岁开始,历时9年,行程近30万公里,王嵬一共拍摄了中国几十条铁路沿线风光及运行的各型火车。中国内陆的省份,几乎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在他眼里,火车是有生命的,如温婉的江南女子,似刚猛的北方汉子

    在一般人眼里稀松平常的火车,在王嵬的图片中,光芒四射。

    许多人看到王嵬的火车摄影作品,通常的第一反应:这么美?!

    前景是灿灿油菜花,后景是皑皑雪山,红色车身的火车一线笔直飞驰,犹如一名气质高雅的摩登女子;崇山峻岭之中,河流奔腾不息,火车气定神闲地穿梭着,又似一位开疆辟壤的猛士;漫天大雪之中,冒着热气亮着探照灯的火车,让人感受到一种生命蓬勃的张力;深夜的隧道口,当火车吞吐着如蘑菇云般的烟雾呼啸着从远方驶来,仿佛能从那一声声震天动地般的长鸣中,听到一位有生活阅历的智者对岁月的解读与喟叹。

    火车,怎么可以这么美?!

    不吃点苦,可拍不到火车的这些“身姿”和“表情”。

    王嵬是个非常执著的人,他认定的事,就会克服各种困难坚持,有时候甚至冒着生命危险。

    2002年开始,王嵬在“北京铁路车迷网”、“海子铁路车迷网”上结交了一群火车摄影爱好者朋友。正是这些朋友,坚定了他对火车拍摄的追求。

    刚开始,这个网络社区里唯一的90后还只是跟在叔叔辈摄友的屁股后面,在北京北站、南站周边转悠,积累一些拍摄火车的感觉。

    2005年,王嵬买了第一台数码相机之后,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远行拍摄。在一个开火车的朋友帮忙下,他实现了坐火车头的梦想。

    记得那天夜里十点多,他们俩从丰台站上车,沿着京原线到山西灵丘。夜幕里借着月晕,如同领航员般穿行在崇山峻岭中的感觉,留给王嵬无比深刻的印象。

    2009年,王嵬和摄友陈培阳结伴同行,去拍滇越铁路的人字桥。那是个开车极难到达的地方,王嵬居然决定坐在货车车顶,到人字桥那里跳车后拍摄。时至今日,陈培阳想起王嵬的那次疯狂之举都有些后怕。更让“小伙伴”佩服的是王嵬在东北的一次拍摄经历:“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天气下,他几小时守在一个塔上拍行驶过的火车。”

    为了选一个拍摄火车的最佳角度,王嵬曾独自走过15公里的夜路;为了能表现火车穿越峡谷弯道时的全景效果,他爬山踩点时磨破脚跟,血渗出了袜子;为了深入大山拍到鲜为人知的火车美景,他在贵州时曾凑合在猪圈旁的简陋木棚里住了一宿而毫无怨言;有时,火车会因为天气或者其他不可预测的原因临时改变行程,“猫”在一个地点等上一整天也看不到一辆火车,也是常事。

    在别人眼里的辛苦和不容易,在他心里,只要能拍出满意的照片,这些辛劳都是小事。只因为,喜欢。

    当一个个精巧构思的图像在王嵬的手里定格,当越来越多的人在网上赞叹着王嵬对火车对铁路不一样的“发现”眼光,当国家铁道局官方网站将他的火车摄影作为背景图……平日里追拍火车所有的苦累,都化为他心里沉甸甸的满足。

    举起镜头,看到的是有历史价值的画面

    王嵬并非专业摄影出身。初中毕业后,他上了职高,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多媒体艺术专业。

    学校的课程不多,他利用时间翻阅了大量有关火车方面的书与图册。

    刚拍火车的头两年,他特别追求画面的好看;但自己的照相机里尽是好看的图片,却又令他感到一种“单薄”。

    有位老师得知他特别喜欢拍火车,建议他多拍点即将消失的东西——这种抢救性拍摄,更有历史价值。老师的这个建议,奠定了王嵬拍摄火车的新思路。

    京包线上的卓资山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中南部,多山、多丘陵、少平川的地理特征,令铁轨依山傍水而建,火车如同钢铁巨龙般蜿蜒行驶于山水之间,成为摄影迷的圣地之一。2007年,中国铁路完成第六次大提速,这一路段最终要被穿山隧道取代,美景亦不复存在。

    2007年国庆假期,王嵬与张焕等同道中人奔向了梦想中的卓资山。由于经验不足,他第一次去卓资山时只在铁道周边的山上俯拍了几张,没有拍出让自己满意的照片。回家后,王嵬反复琢磨,终于发现在北端的高山上有一个地方,可将整个“S”形大曲线尽收镜头。2008年7月,王嵬再赴卓资山。站在高山上的那个机位,当红色火车呼啸着驶过大曲线,在山谷中画出一个大大的“S”,交错跌宕的画面所产生的张力令他激动落泪。

    这一年的8月和10月,他又去了两趟,不再单纯冲着美景,而是有意识地将卓资山大曲线的各个角度都拍到,为即将消失的大曲线留下史料。

    横贯内蒙古东西腹地的集通铁路,王嵬已经跟拍了好几年。2005年12月,内蒙古集通公司宣布将蒸汽机车全部更换为内燃机车,那一年,所有的蒸汽机车全部熄火停运。之后,每年年底会有两台蒸汽机车临时“返聘”,在集通线的某个风景如画的区段上跑上几天。在这一经典区段中,热水河大桥、大坝梁隧道和司明义大桥一线是拍摄火车的最佳“背景板”。

    2011年冬天,王嵬第四次来到了内蒙古的热水小镇,追拍冬日晨曦中驶过热水河大桥的蒸汽机车,捕捉火车行驶途中的唯美画面。

    列车驶出热水,便开始翻越大坝梁。蒸汽机车翻越大坝梁时需要开足马力,轰鸣着钻出隧道,迸发出直冲云霄的烟柱。正逢太阳升起的时候,金色烟雾带来的凌云气概,让人联想起蒸汽机时代的辉煌。驶出大坝梁隧道,穿越美丽的谷地后,便是司明义大桥了。大桥连接了两道山梁,周边的坡道、高桥、峻峰,配合得相得益彰。那里,王嵬总结了好几套拍摄模式:仰拍可淋漓尽致地展现蒸汽机车横空出世的霸气,俯拍可现铁路轨道线百转千回的曲线之柔美,横拍显示出山峰峻险巍峨,侧拍则一展高架桥气势如虹。季节、光影、色彩、角度不同,火车的“表情”也各自迥异。

    不仅去远方追拍并保留火车珍贵资料,身边的变迁,王嵬也用心地用镜头一一记录。他花了4年的时间,在八达岭上同一地点,拍摄到京张铁路某段四季不同的景象。

    自小住在北京北站附近的王嵬,对北站有着深深的感情:“老北站非常古朴,尤其是百年前的站房、天桥、雨棚、水塔和折返段。”在他幼年的记忆里,北站还是非常繁忙的。后来随着公路的逐渐发达、京包列车绕开关沟段而走丰沙线以及城里厂房的外迁,北站变得逐渐安静了,车最少的时候,每天只有五对客车。

    2005年的5月,北站开始改造,王嵬拿起相机开始记录。2009年春运前夕,新站房投入运营,富丽堂皇的新站房与超大的无柱雨棚被他摄入镜头;2011年,北站老站房修葺一新,王嵬又拍摄了许多“大片”;加上改造之前曾站在北站的百年老天桥上拍摄的站房全貌,北站十年的变迁,包括进出火车机型的更迭,都在王嵬的图片档案里。

    9年来,他用近30万张有关铁路和火车的照片,记录了火车从蒸汽时代、内燃时代、电力时代到动车时代所经历的四个时代的变化:“现在中国运行的机车型号基本上都拍全了”。

    2014年,有出版社约请他出一本关于拍摄火车的书,央视纪录片频道将播出他拍火车的片子。23岁的王嵬, 青春的脸庞上依然有些稚气,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腼腆地笑笑:“我打算和火车耗上了。今后多拍一些反映火车和人之间关系的画面,为国家的铁路文化事业做点踏踏实实的事儿——这个项目可以干个一辈子。”

记者手记

    23岁的王嵬给我的第一印象:文静。手放在膝盖上,挺配合采访;但不主动说话。

    可当话题一进入到火车,他如同换了一个人,眼神亮亮的,手随着叙述挥舞起来,有激情,有主见。

    “我和火车,大概要死磕到底了。”这话听着暴烈了点;但真的能感受到小伙子那颗滚烫的心。

    10年前在铁路车迷网上和王嵬相识的禹航,虽然比他大了17岁;但每每看他一路拍来的图片常常激动不已:“小兄弟比我厉害!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能这么多年坚持干一件事,还干出了名堂,我佩服。”

    王嵬现在任职的传媒公司老总招他的理由,便是看中了这小伙子身上那股子“劲儿”:“很多孩子在王嵬拍火车那年龄还在家里蜜罐中泡着呢,不会像他那么肯吃苦。他能徒步、蹭车地追拍火车这么多年,必能成器。”

    而王嵬自己,倒没觉得自己干的事儿有多么不容易。他坦言:“刚开始就是喜欢,到后来发现,中国拍摄火车和铁路的摄影师还真不多,那我就坚持干到底了呗。”

    做好自己的公众微信,在网上热心地给喜欢火车摄影的朋友们答疑解惑,出书、办展览……王嵬的未来,“无限开放式”。

    这个年轻人的成长曲线,没有模式化:

    专科毕业后,他没有选择再深造。原因很简单:“真想学习,老师都在网上呢。我没上过什么专门的摄影班,都是在实践中琢磨出来的。”

    工作后,因为实在不喜欢公司分派给他的任务,他辞职了:“我浪费不起时间,我要把时间花在自己的理想上。”

    名校、高薪……这些不是他的追求。“我觉着,没有什么岗位是绝对稳定的。有能力,就是最大的稳定。”

    (图片均为王嵬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