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脂肪肝健康设计

 养心怡神888 2014-01-26

肝细胞内脂质积聚超过肝湿重的5%,称之为脂肪肝,并具有肝损害的临床表现。我国脂肪肝发病率逐年上升,脂肪肝患病年龄呈现下降趋势。肥胖人群与型糖尿病患者中脂肪肝的发病率约为50%;嗜酒和酗酒者脂肪肝的发病率约为58%;在经常失眠、疲劳综合症、胃肠功能失调的亚健康人群中脂肪肝的发病率约为60%。脂肪肝如不加以控制,肝脏功能受到损伤,会导致肝硬化、脂肪型肝炎、肝癌等疾病。脂肪肝也是胆结石、胆囊炎、心血管疾病、代谢病等诱因之一。



肥胖、酗酒、营养不良、代谢紊乱、药物、妊娠、肝炎等慢性感染性疾病、缺乏运动等都可能引发脂肪肝。怡嘉宜尔健康设计之脂肪肝健康设计,以膳食管理、氧化压力管理、草本养补和别样茶管理来规划生活方式,调节血脂、改善肝功能,减轻肝脏损害的程度,延缓肝脏的病变进程。



膳食管理



脂肪肝人群的膳食原则是低脂、低热量、高膳食纤维、适量蛋白质。



低脂低热量的食材主要有粗杂粮、薯类、新鲜蔬菜、豆类、脱脂奶、鸡蛋白、精瘦肉、菌菇类、藻类等。主食可选荞麦、燕麦、小米、玉米、薯类、南瓜配合少量米面。蔬果可酌情多食。不宜选用含脂肪高的食物,如动物脂肪、重油糕点、煎炸食品。少吃甜食,可选优质蛋白,如低脂奶、鱼类、豆类及其制品。三餐分配应“朝四暮三”,即按早4、午3、晚3的比例分配三餐,做到“早吃饱、中吃好、晚吃少”。睡前别喝奶,以免导致热量过剩,可把牛奶或豆浆放到早餐时饮用,不要把含脂、含糖乳品当饮料。



适量补充维生素C、A、B2、B6、B12、E、叶酸、胆碱、肌醇、锌、硒、多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素。维生素C可促进肝细胞再生,增加肝脏解毒能力,改善肝脏代谢功能。新鲜蔬果富含维生素C,可生食或榨汁。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可防预防肝纤维化;维生素B2、B6、B12及烟酸可调节脂代谢,防止肝脂肪变性,维生素B12还有助于从肝脏移去脂肪;维生素E亦参与肝脏的脂肪代谢,并对肝细胞有保护作用,美国一项研究显示,维生素E将成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有效“新武器”。这项研究对274名成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进行随机分组,研究后发现,超过4成的患者脂肪肝程度得到了明显改善,而没有服用维生素E的患者脂肪肝程度几乎没有任何好转趋势。



肝病患者与正常人相比,血清锌明显降低,在治疗和饮食方面注意及时补充锌有利于病人的康复,锌元素主要存在于海产品、动物内脏、瘦肉中。补硒可以使肝病的发病率明显降低,并可保护肝细胞,改善肝功能,使体力增强,食欲增加,腹水减少或消失,使转氨酶等指标较快恢复正常,减少肝癌的发生。含硒丰富的食物有紫薯、蘑菇、蛋类以及虾类,葡萄科植物显齿蛇葡萄中的硒含量也非常的丰富。脂肪肝者应限制膳食中的钠盐,一般控制在5~6g/日。全面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考虑选择螺旋藻、盐藻、雨生红球藻等藻类食材。



营养素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通过调控转录因子,抑制胆固醇合成及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建议脂肪肝患者可酌情应用鱼油、亚麻籽油、月见草油、大蒜油、御米油、山茶油、橄榄油等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



氧化压力管理



从医学角度分析,脂肪肝的形成与脂肪过氧化有十分重要的关系,活性氧自由基引发的氧化应激是多种肝病发病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氧化应激主要通过启动膜脂质过氧化改变生物膜功能、与生物大分子共价结合及破坏酶的活性等,在细胞因子的共同作用下引起不同程度的肝损伤。为了保证肝细胞的正常生理活性,脂肪肝者应该补充一定的抗氧化食物。但有些抗氧化食物糖分很高,如葡萄、蓝莓,葡萄中富含白藜芦醇和原花青素,蓝莓中含花青素,同时,葡萄糖含量也高。一般都建议通过膳食补充剂补充抗氧化剂,如碧萝芷、虾青素、白藜芦醇、蜂胶、茶多酚、原花青素、花青素、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辅酶Q10、硫辛酸等。碧萝芷是法国松树皮提取物,富含原花青素,是目前发现的、天然的、水溶性强抗氧化复合物。碧萝芷可以减少脂质过氧化,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运载能力,增强肝脏的解毒代谢能力,防止肝脏自身合成过量的胆固醇,改善脂肪肝。虾青素提取自雨生红球藻,作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强的脂溶性抗氧化剂,虾青素可抑制由四氯化碳引起的小鼠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硫代巴比妥活性物质活性升高,提高小鼠肝脏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和刺激细胞抗氧化系统来阻止四氯化碳引起的肝脏损伤。研究揭示,口服虾青素72小时后,肝脏中虾青素的水平比血浆中水平大得多,提示虾青素作为抗氧化剂对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实验表明虾青素可能通过抗氧化途径改善酒精性肝损伤。有研究表明,白藜芦醇不仅能预防甚至可以扭转滥用酒精在肝脏中聚集脂肪对身体造成的伤害,有利于改善肝细胞脂肪化的现象。辅酶Q10是细胞自身产生的天然抗氧化剂,能抑制线粒体的过氧化,在保护和修复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可抵抗实验性四氯化碳造成的肝损伤,对肝细胞修复、增加肝糖原的合成及增强肝脏对毒物的解毒能力均有作用。对于服用他汀类降脂药物的人群,需要加服辅酶Q10以保护肝肾功能。



草本养补



脂肪肝属中医“肝癖”、“积聚”范畴,是因肝失疏泄,脾失健运,痰浊瘀积于肝,以气滞血瘀为本,以肝胆湿热为标。中医药改善脂肪肝以疏泄为主,治疗脂肪肝有疗效稳定、持久、不良反应少等优势,故而中医范畴的草本药物在脂肪肝中的应用非常多。



草本药物中的植物多糖、黄酮类、酚酸类、木脂素类(如芝麻素)等对于防治脂肪肝、保肝抗纤具有良好的辅助效果。虫草多糖、香菇多糖、灵芝多糖、魔芋葡甘聚糖等草本药物活性多糖可调节免疫,减少肝脏细胞脂肪化,抵抗炎症,并有抑制肿瘤、抗纤维化作用。二氢杨梅素(显齿蛇葡萄提取物)、槲皮素(山楂提取物)、水飞蓟黄酮、荷叶黄酮、大豆异黄酮等,对于脂肪肝有良好的预防作用。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存在于许多草本植物中,具有抗氧化、抗炎、保肝、降血糖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等作用。富含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草本药物包括仙草、木瓜、女贞子、夏枯草、白花蛇舌草、山楂、山茱萸、余甘子等。



近年有研究百合中含脱甲秋水仙碱,对防止肝细胞纤维化、肝硬化有一定的阻抑作用。草本药物中,如何首乌和山楂能降低血脂,防止胆固醇在肝内沉积。



别样茶管理



从脂肪肝的病理来讲,适当饮茶可以降低胆固醇,但是茶碱的过多摄入对于肾脏的新陈代谢会有影响,脂肪肝患者可以选用一些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黄酮的别样茶。如荷叶茶、青钱柳茶、藤茶(显齿蛇葡萄茶)、黄芪茶、决明子茶、罗布麻茶、绞股兰茶、金银花茶、苦丁茶、凤尾茶(东紫苏)、药王茶(金露梅)、石崖茶等。以上的别样茶中大多含有植物多酚类成分,特别是黄酮、鞣质和酚酸等成分含量较高。以茶饮的方式调整生活方式,既容易接受,又能够有效改善脂肪肝症状和调节血脂,在脂肪肝人群中有良好的可行性,建议培养通过饮茶来达成养生的习惯。



怡嘉宜尔健康设计警示






怡嘉宜尔健康设计之脂肪肝健康设计,以膳食管理、氧化压力管理、草本养补和别样茶管理为出发点,减少肝细胞的纤维化和发展进程,改善脂肪肝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体选择哪种方法,一定要咨询医生或营养师。怡嘉宜尔不鼓励根据本文所提供的信息自我治疗、自我保健。



为了完善怡嘉宜尔健康设计体系,欢迎专家对怡嘉宜尔健康设计体系多提意见、建议,联系邮箱:eair@vip.163.com,联系电话:022-60987654。



文/耿灵莉



作者:耿灵莉


                                                                               

                    netease 本文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