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文教育的意义

 老刻刀 2014-01-26

来源:《做人与处世》   来稿者:张汝伦  

  华东师范大学的同学们:
  通识教育也叫博雅教育、通才教育、全面教育等等,其实质是人文教育——以人格的培养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最近频繁发生的几件惨案,药家鑫案、中南大学的杀人案等,暴露出当下教育某些方面的严重缺失。
  现在的教育,偏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却忽略了人格的培养;只关注学生将来是否能找份好工作,却淡化了对其灵魂的塑造。导致有些学生受教育但没教养,有知识缺素质,严重者就堕落成为社会的敌人。论自然天赋,人类不如很多的动物。但只有人类发展出文明,成为地球的主人,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能够通过教育,将前人积累下来的智慧、经验、知识、技能继承并发扬光大。同时传承的,还有人类立身、立国、立于天地间最根本的道和理,及对终极价值的追问和对生命意义的认同。
  “学”这一词语,在古今有不同含义,班固《白虎通义》曰:“学之为言,觉也;以觉悟所不知也。”用“觉悟”的“觉”来形容学习,意味着“学”不是指学客观知识或技能,而是完善自己的一个必要步骤,这与西方的人文主义所讲,教育就是完善自己、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不谋而合。《大戴礼记·保傅篇》讲:“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小艺”指文字,“小节”指洒扫应对。学习“洒扫应对”,首先是学习怎样有礼貌地对待人,其次是怎样约束自己,人正是通过这类从小事做起的教育,培养待人接物最基本的文明态度,悟到社会除了自己之外还有别人存在的道理。
  古人还认为,受教育并不是纯粹的知性活动,它更是生命的实践。中国传统思想讲究“知行合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说明古人把个人的完善。及天下的完善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古时的教育工作者有经师与人师之分,经师主要传习“专业知识”,人师除此之外还要教学生如何为人,所以“经师好找,人师难为”。对于受教育者来说,经师固然重要,但受人师教导“觉悟”成人更为重要。
  曾担任清华校长的梅贻琦先生说过,人文教育要培养学生的人格、个性和各种能力,尽可能让学生的“知、情、意”得到全面的发展。坦率地说,今天大学里有些纯知识、纯技能的课程如会计学、无机化学等,并不能诠释人文教育的特性,只有以文史哲经典和人类精神文明类为核心的课程才能担此重任,使人超出狭隘物质生存的考虑,进入到高尚的精神世界,养成良好的人格、理想、教养、品德。
  但人文教育绝不是道德灌输,它是用人类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精神财富去启发、感召、提升人们;它不是说教,它是让人看到人之为人应该懂得的道理,让我们看到自己的庸俗和渺小,从而存向善之心。孔子有做官做得很成功的学生,有外交方面非常有成就的学生,有经商非常突出的学生,但是他最推崇的还是颜回,虽然颜回无官,也无突出才能,但他有高洁的人格。颜回去世后,孔老先生“哭之恸”,发出“噫!天丧予!天丧予!”的悲号,可见他对人格品行的看重。
  现代教育常以实用为目的,这容易使受教育者丧失远大理想。前几年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党委分别在两所学校做调查,询问学生的人生理想。大部分学生都说想当外企白领,这一结果令人非常震惊。理想是人类一切伟大事业的必要条件和动力,没有远大理想就走不远。无论是对新思想领域的开拓.还是对知识的追求、对未知世界的探寻,人类靠的都是一股理想主义精神。大学应培养出一些“傻瓜”,他们能不为外在物质利诱所动,行事时只考虑事情本身的意义。爱因斯坦拿了两次诺贝尔奖。第二次获奖时正值壮年。如果之后他选择一个能较快出成果的研究方向,也许能很快拿第三次诺贝尔奖。但他铁了心要把下半生交给统一场论的研究,只因为他认为这个理论很美。坚持理想不为功利所动,这才是大科学家的真正气度。中国缺乏类似的大家,不是输在“硬件”上,而是输在“软件”上:中国人智商不比外国人低,但就是缺少那么点理想主义精神;中国不是没有人才,但还少一把理想主义的圣火。大学里聪明者不乏其数,可这些聪明者没有为某种理想奉献一生的精神,于是难以成就伟大的事业。
  我觉得,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应该是教人以理想。古时司马迁在身心受到摧残的情况下,尚有决心和意志写成伟大的《史记》,现代人更不应该在锦衣玉食、糖衣炮弹中“丢盔弃甲”、抛弃理想。现代教育,专识有余,通识不足。大学应该既有专识教育也有通识教育,梅贻琦先生一再强调通识比专识更重要,他说:“社会生活大于社会事业,事业不过为人生之一部分,其足以辅翼人生、推进人生,固为事实,然不能谓全部人生寄寓于事业也。通识,一般生活之准备也,专识,特种事业之准备也,通识之用,不止润身而已,亦所以自通于人也,信如此论,则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西方爱因斯坦也有类似的见解,“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现代教育的毛病就是专识有余通识不足,培养出来的人有脑无心。专业很行,心很毒,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就百倍于常人。如果教育只重客观知识的灌输,连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都做不到,也就更谈不上使他们正常的“情”和“意”得到发展。传统教育里同声相求、同气相投的师友关系,在现代学校里根本不存在,“以人鉴人,如对古人”的人文环境也不可能存在。梅先生说,古人拜师叫从某某游,这个“游”字用得很好,老师像大鱼,学生像小鱼,在知识和真理的海洋中自由地航行,慢慢地,小鱼就会变成大鱼。“游”要有从容的心态,但现在学生就是赶着修学分,赶着实习、毕业、找工作。
  人们会讲现在的人素质下降,我觉得其中有一个偏向,是把素质理解成了技能。比如家长认为让孩子学钢琴、练书法、学外语就是提高素质,其实这些只是技能。你可以不会弹钢琴,字写得不漂亮,也不会说外国话,但举手投足非常有修养,有内涵。这才是素质。人文教育应该加强学生的人文修养,补充人文知识,培养社会责任感。
  蔡元培先生讲人文教育事关国家昌隆,这不是小题大做、故作惊人之语,现代社会的某些功利趋向使人只重看得见的东西:家长只关注孩子上学将来找份好工作,社会上对学校的评价也是看出了多少高官、多少大企业家,这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提升、人文修养的塑造无疑是极大的障碍。谢谢!
  也许,只有当“以人为本”真正成为社会评价人的最高价值取向、成为一切活动的基本准则后,人文教育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2011年5月11日,复旦大学教授张汝伦在华东师范大学发表演讲,有删节)
摘自:《做人与处世》 原文链接是:http://www./a/zrycs/34339_2.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