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化桥:识别股市的地雷(12.9.22)

 顾界秘籍 2014-01-26

烂股就犹如爱情骗子一样,经常甜言蜜语,编出各种动听故事使投资者入市,每次投资者都失望而回,最后分手离场,而愈迟退出者则伤痕愈深、痛苦愈大

  香港有剩女,股市有剩股。截至2011年底,香港的上市公司达1496家,其中主板占88.6%,创业板占余下的11.4%。根据彭博(彭博社)数据,有证券分析师追踪及作投资建议的上市公司约540家(它们大部分市值都高于3亿美元),换句话说超过六成多的上市公司都是不被机构投资者为意的剩股!

  剩股的特色是三低:1. 市值低(通常低于1亿美元);2. 成交低(通常接近零或最多平均不到数十万港元一天);3. 人气低──少人拜访,少人建议。基金嫌弃它们没有流通量,所以没兴趣拜访。因为缺乏成交量,投行分析师没诱因去追踪及撰写报告,而销售部同事也不会容许他们去做无利可图的投资建议。成交低所以没有人留意,没有人留意即是没有人买卖,所以就越加没有成交。

  冷落剩股三大原因

  20年的投资及研究生涯中,笔者拜访过大小不下一二百家这类缺乏成交及不为市场留意的剩股,有的可能因业绩增长而有幸短暂脱离剩股行业(通常都是只可维持一两年,业绩一倒退又打回原形),但大部分包括很多基本因素不俗的公司始终都无人垂青。笔者归纳有以下三点原因:

  1.管理被动缺乏公关活动或不愿投放资源在投资者关系上。笔者认识过最主动的管理层(某公司首席财务官)在高峰时花差不多一半的工作时间做路演推广。一个电话或电邮查询,他就不辞劳苦立刻由老远的九龙工业区跑到中环登门拜访,对大小基金和证券商都一视同仁;

  2.业绩缺乏稳定性或派息欠奉。剩股业绩通常都很飘忽,行业周期上扬时就赚钱,反之不是盈利大幅倒退就是亏损。长线基金一般都不喜欢这类缺乏增长持续性的公司,所以就算它们某年赚大钱,但市盈率仍旧可能非常低迷。另外有一类资产估值大折让的公司(通常是三四线的香港地产股),它们经常以保留现金作发展为理由不愿派息,就算愿意派息,派息比率都偏低(通常15%都不到)。这类股票估值一般对资产值都有平均60%~80%的折让;

  3.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很多估值便宜吸引的剩股继续廉宜,因为基金投资者知道公司有管治问题或者质疑其财务真确性,所以敬而远之。前者一般是大股东有欺骗或误导投资者的往绩,最常见的是管理层把前景夸大,吸引基金投资。财技了得的屡屡在股市高峰或业绩见顶时趁高位减持或配股,之后业绩立刻走样无以为继,然后在股市低潮或股价低残时作大折让供股增持甚至私有化。

  假若大股东素有榨取小股东利益或其他不良声誉,这些剩股基金通常都会避之则吉,所以估值很难作大翻身。现在坊间很多所谓股神和专家都喜欢在媒体上推介这类表面超值但内里有管治问题或财务有水分的小型股。单凭年报上的表面数字去判断估值便宜而作出投资建议是一个危险的决定。

  股票和男女关系最相似的地方是大多数上市公司都希望被基金追求及持有,但只有少数的蓝筹股、高增长股和高管理质素公司会被长线基金挑选中。有很多由小型股成长为中大型的基金爱股其实也经历和基金约会恋爱一段长时间,建立互信关系后才能成为其投资组合中的一部分。

  10个上市公司老板9个都认为自己的股票价值被市场低估,但大部分都是孤芳自赏,不明白市场的四高要求(高流通量、高持续性、高增长和高派息)。市场上有接近1500只股票,基金组合一般只持有20~60只,所以三四线公司一定要懂得打扮包装推广才会突围而出获得基金青睐,否则很难脱离剩股一族身份。

  好股,坏股,烂股

  民企造假,谈股色变。由民企主导的中小型股板块从2011年中开始就坏消息一个紧接一个,令投资者焦头烂额,身边不少的基金朋友也决定短期不碰这类股票,就算估值再便宜也不作考虑。而事实上,假若公司决意造假账,任何有经验的审计和分析师也没可能在短期内察觉出来。笔者一直认为要确认一家上市公司的真实性与业绩基础,一定需要观察管理层一段较长时间,最好是经历起码1~2个行业和股市低潮。稳定和较高的现金派息率永远是上市公司货真价实的最佳保证。但也不一定!笔者以前在瑞士银行研究部旧同事张化桥最近在他的博客中就指出公司分红和回购股份并不代表公司账目一定真实,因为管理层可能只不过利用配股集资的一小部分资金回馈小股东。用小股东的一小部分钱换取更高估值和市值,然后又可在更高位配股集资,除笨有精。

  一家日本股神长期建议的中国消费概念股票就是采用这种模式在资本市场操作:公司上市10年有5年派息(平均派息率为14.9%),但每年配股或供股接近一次(过去10年8次在二级市场集资合共17.8亿港元,另IPO集资5000万港元),每年的资本开支都十分巨大(10年合共约24.1亿港元),纯利虽然有增长,但每股盈利经摊薄后一定原地踏步或倒退(2011年的每股盈利比10年前倒退了近17%),同期股本收益率由32.7%下滑至只有4.4%。这表示公司的投资愈多回报就愈低。今天的股价只比10年前的招股价略升不到17%,现在市值只有11亿港元,比在市场集资的总金额还要少!基本上这是一家不停摧毁股东价值的公司,所以基金早已敬而远之(笔者认识曾长线持有的基金大部分最后都止蚀离场)。从更坏的角度看,公司根本是透过不停的集资再投资,然后把股东的钱消耗掉和转移到管理层自己的口袋(透过昂贵的收购、扩产或开支),一旦集资游戏中止,业绩和现金流能否维持将会是一个疑问。

  长线投资股票最重要的是押注在有质素及稳健的管理上。香港的小型股当中有好些是上市经年、业绩和派息稳定而又估值便宜的公司。

  低管治,低估值

  有一家上市11年的小型石化公司和上面谈及的消费股可说是难兄难弟,两者都是香港人做大股东及高级管理,两者都是中国概念股,后者数年前兼且曾一度持有前者超过13%的股份。两者最雷同的地方就是在市场集资次数很频密。

  石化公司在过去11年里配股或供股共10次,加上IPO的集资金额达18.6亿港元,它今天的市值只有不到1.2亿港元。在11年里,资本开支和投资总额达31亿港元,它的股本收益率由上市初的33.5%下降到2011年只有3.1%,每股盈利同期倒退78.5%,更甚的是它过去9年从未派息,现今市账率只有0.04倍!换句话说,市场认为它现在96%的资产值都可以作废。如果按IPO价买入这只股票并持有至现在,账面上亏损达91.3% !在以往8次(最近一次供股仍在进行中)集资认购而持有至现在者都要亏蚀,最少的亏85.5%,最多的亏达96.4%,亦即是接近全部报销。

  这些公司管理最常见的伎俩通常是把公司包装成价值股,将前景描绘得非常秀丽,例如未来市盈率只有5~6倍而盈利增长有30%以上,但需要扩展产能或作新投资,所以有必要集资。它们的借贷比例很多时候都偏低甚至没有,表面上看来非常健康,但实际上可能根本没有银行愿意贷款,更可能它们一心只是为了在市场集资,然后透过资本开支把资金消耗掉。因为对很多上市大股东而言,资本市场集到的资金是公司的钱,而公司的钱亦即是等于自己口袋里的钱。而向银行借贷的钱,就算利率怎样的低,有一天终归要偿还,所以最好是集街外钱作投资。

  奇怪的是为何一家不停摧毁股东价值的公司,仍然能够在市场集资?理由颇多,第一,市场上不断有新进场的投资新手,可能是刚学投资的散户,也可能是刚投资中国的基金经理和分析师,他们对公司以往的历史不熟悉,没有太大的包袱去抗拒。第二,市场上永远有一些价值投资者被低迷的估值吸引,向高难度进发,总认为自己的目光比人强,眼光比人准,这次的投资论点和以前的不一样。第三,每次牛市重临,鸡犬皆升之际,必定有财经媒体推介一些落后股或超值股,贪婪的投资者往往因股价突然大升而跟风追入,而烂股就把握时机在高位配股。第四,公司在每次高位配股前必定有新的故事告诉投资者,可能是业务转亏为盈,可能是物色到新的投资项目,可能是收购合并,总之要令投资者觉得这次和上次不一样,这次是进入收成期,以往都是投资期。第五,每次配股总是有一些中小型的本地投行为了赚取较高的包销费用而愿意协助推介给新的投资者。

  烂股就犹如爱情骗子一样,经常甜言蜜语,编出各种动听故事使投资者入市,每次投资者都失望而回,最后分手离场,而愈迟退出者则伤痕愈深、痛苦愈大。分手后,爱情骗子又会寻觅下一个对象,按股市周期,循环不息。这些个案告诉投资者买进一只小型股时,要清楚知道股东及管理者的背景,艺高人胆大者如果硬是要和爱情骗子一类交往,最多也只可发展极短线的爱情,绝不能交心。

  (摘自《避开股市的地雷》,原文有删减,丛佳佳整理)

 

如何选对股票?读《避开股市的地雷》(12.9.24)

 

 

投行承销团的主打是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它响应说,这次IPO所遵循的程序跟任何其他IPO的程序是一样的,因此无可厚非。那么,投行一般遵循什么样的程序呢?

散户与基金公司的不平等待遇

在美国,以及其他股市,投行在承销一单IPO之前,一般要获得研究部的同意。也就是说,他们的行业分析师(准确地说,是即将写研究报告的那位分析师)和研究委员会必须对这项IPO持正面积极的态度。当然,这个态度在IPO之

前和之后可以有微调,甚至可以有很大的变化。不管这种态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分析师都会积极主动地跟大基金保持沟通。另外,投行的股票销售部和股票资本市场部也会主动用电话、电邮和口头的方式,跟大基金公司保持联系。监管当局规定,研究员要想公开发表研究报告,必须等到上市四十个工作日之后。但是,基金公司可以合法地收到分析师的IPO研究报告(不公开的),并且在IPO之前跟分析师面谈,这叫预路演(pre-marketing)。这种厚此薄彼的不公平行为天天发生,大家习以为常。

以香港为例。对于一个IPO,投行的各个部门都会把各种有关信息传达给基金公司。拟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也会不遗余力地面见大基金公司,详细阐述公司的业务前景和风险。投行的分析师也会拜会大基金公司,详细讲解拟上市的公司的情况和行业的情况。当然,散户没有这种待遇。他们最多只有一个大型的午餐会,或者只能读招股书。我觉得散户最好的保护是,不买IPO,等到公司上市一年之后再做分析。有些聪明的基金管理公司规定,只能投资上市三年以上的股票。我觉得这条规则很适合于散户。

2.02 股民要从愤怒中走出来

过去十多年,全球股民都亏了钱,这还不包括通胀对购买力的侵蚀。未来十年看起来也不妙,大家很愤怒,于是怪政府,怪投行,怪贪婪和欺诈的企业家,还有怪自己。

这很不健康。我们退一步,看看应该从中学点什么。我觉得有两点特别重要: 一是股民的独立性,二是政府的政策调整。简言之,我们要从愤怒和指责中走出来。

一、股民的独立思考

分析师要独立于投行业务。

分析师要独立于上市公司。

分析师要独立于昨天的自己:你昨天看错了,你不需要死撑。你只需要说一声:“我变卦了!”或者“我以前看错了”。能做到无包袱,自然一身轻。

基金经理的独立。不要因为你满仓就不肯认错。不要因为你持有某个股票就害怕别人唱淡。好的说不坏,坏的说不好。

股民的独立:不要一厢情愿。你希望股市怎样走,跟预测股市怎样走是两回事。

二、我给政府的三点建议

大幅提高股市交易的佣金和印花税,鼓励大家减少交易,因为频繁交易有害身体健康、回报率和投资心态,只是有利于券商(而已)。你想想,如果商品房也可以单击计算机的按钮就可以买卖,大家在过去十年就不会赚那么多钱,只有税务局会赚钱。拉弗曲线就是这样;

实行T+3交割模式(当天买入,三日后才可以卖出)或者T+5。让大家慢下来,欲速则不达。

买了股票以后强制实行一个月禁售期。大家买之前多想想,卖之前全家商量,加上街道委员会,或者市政府金融办公室(金融局)批准,等等。这是好事,虽然听起来很坏。上市公司的董事们被迫赚钱,就是因为限制很多。私募股权基金的人们为什么赚钱?因为他们赢在了起跑在线。二级市场的人们滥用随时可艾萨克腿就跑这个权利(和便利),反而不赚钱。

三、各种资产的横向比较

股票只是许多资产中的一种。这些资产包括债券、存款、实业投资、理财产品、房地产、古董、农产品、石油、矿产等。各种类型资产中的回报率有相关性,但是这些相关性不稳定。各种股票之间的相关性也不稳定。不仅中国人抱怨投资管道太少,美国人同样抱怨。家乡偏好到处有:韩国人喜欢买韩国股票,德国人偏好德国股票,算不上奇怪。

2.12 如何避开股市的地雷

公司因为做假帐而出问题。常见的地雷包括如下几种:

一、企业的大股东暗中“补贴”上市公司,推高企业的销售、利润率和净利润,从而推高股价,并从股价中获益(倍数效应)。

二、在结账日(比如,6月30日和12月31日),通过跟银行和关联公司的巧妙安排,降低实际的负债率数字。过了结账日,再反向操作。

三、在结账日,把企业的产品推到销售信道里,以降低库存数字。

 

四、隐瞒负面消息和“或有风险”。

五、偷窃企业资产,比如通过资本支出(基建、维修、扩建工程)把钱从公司偷走。

六、直截了当地做假帐。

有朋友问我,如何从企业的报表中发现问题。我回答,那是不可能的。报表都是专业人士做的,怎么会有问题呢?为了发现问题,你必须到企业去,跟上下游谈,跟竞争者谈,跟监管部门谈,用点常识和坚持怀疑的态度(宁可信其坏,不可信其好)。

中国企业做假帐的比例非常高。所以上述地雷我们谁都可能碰到。而且,你信不信:绝大多数假帐永远不会曝光。也就是说,我们股民长期被骗,还在夸奖公司管理层。他们听了夸奖都悄悄地脸红。那么,假帐最终如何被消化呢?我发现,它们中有些企业是通过对未来业绩的人为降低来消化的(比如撇帐、减值、重组、重列、出售、并购)。有些年份,生意本来很好(利润增长了40%),但是,企业报告出很一般的业绩(利润增长只是10%而已),让股民惊诧。不少受人尊敬的公司也曾经在某个阶段做过假帐。不敢相信?但是千真万确。作假帐的公司有民企,也有国企。

如何避开地雷?长期以来,我太相信公司报出来的数字,现在我的笨办法是先把官方数字砍一半,再分析。如果企业说,去年的利润比前年增加30%,我把它当成是差不多没增长。也许去年还不如前年。

负债太多的危险

我们学经济学或财务的人一般有个信仰:负债比较便宜,股本太贵,要把生意做大,就必须提高杠杆率。在“正常情况下”,这是对的,因为负债利率大大低于股本应有的回报率。而且,财务成本可以在税前抵扣。不过,当你的贷款利率或者发债的利率超过10%甚至15%的时候,传统的理论就开始有点问题了。

你想想,你的负债减少了你的企业的很多自由(借债的条款限制)。在借款和发债时还有费用。融来的钱并不见得马上能用上(闲置),海外筹集的钱还有汇入境内的麻烦,还款之前半年,你又必须想办法筹集新钱归还旧债。如果你把这些费用、焦虑和自由度的丧失加以量化,借款和发债实在不值得。

我做个事后诸葛亮:我们国内陆产公司的负债率都太高。国内信托资金的成本(15%以上)太高。到海外发债的成本也太高(普遍10%以上)。如果地价房价不能大涨,这种负债很伤害企业的内涵价值。虽然它不至于把公司弄垮,但是,它很容易把千亿市值的公司变成百亿市值的公司。

基于这种想法,我这几年一直持有一家净现金的地产公司(手持现金多于银行负债):宝业(2355.HK)。它是绍兴的一家地产和建筑公司,我一直仰慕他们,自从2003年上市以来,它的股价上升了210%,加上分红,股东的回报率大约高达3倍。现在的息率还有5.5%左右,市盈率3.5倍。有另外两家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地产公司虽然也是3倍左右的市盈率,但是他们的负债很多:不仅危险,而且,当你把净负债加上市值以后,你发现它们的“企业价值”(Enterprise Value,EV)很大。也就是说,它们的股票很贵:10倍以上。

虽然地产行业形势不好,但是,如果宝业地产现在突然决定用目前的股价退市,我依然很乐意做小股东。我信任管理层的人品和能力。如果一家公司突然决定用目前的股价退市,我依然很乐意做小股东,那才是真正的,没有焦虑的投资。

文/张化桥

人,生来爱凑热闹。IPO就是一个大热闹。券商把公司的亮点都挖掘完了,还有多少空间留给散户呢?即使我在投资银行工作的那十五年,我也一直觉得买IPO不够明智。我自己没有买过IPO,我最反对的是散户买IPO。这里,我举两个真实的例子。

2009年,本人在瑞士银行投行部工作,有幸跟其它3家投资银行一起担当一家红筹公司的IPO主承销商。当时市场气氛不错。全世界人民刚刚从金融海啸中爬出来,感到无比幸运。这家公司的董事长说,过去几年的上市努力都失败了,原因在于市场气氛不好,被迫延到现在,必须打一个漂亮仗。他还说,定价必须非常激进,"以充分反映公司的优点"。在确定价格区间的那个星期六,我很着急。我听说董事长想把价格区间定在明年预测利润的 13倍到16倍,而且明年预测利润在今年的乐观预测的基础上又高出了40%!我知道这个价格很贵,但是哪家投资银行反对,很可能就被迫出局(也就是不能参加IPO路演和这项承销商业务)。对投资银行来讲,那可不行。过去两年,我们的IPO团队千辛万苦,好不容易熬到现在,到嘴的肥肉可不能让它飞了。

到了周六下午开会的时候,董事长带着他的管理团队,跟四家投资银行的代表,几家律师事务所的代表和公关公司的主管坐满了大会议室。董事长很兴奋,先祝贺各家中介机构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然后,他给大家打气。最后轮到四家投资银行的代表发言。我不知道说什么好,所以想等别的投资银行先讲。可谁敢说负面的话?二级市场哪里有什么风险?某投行的一位董事总经理开始发言。他先说了几句好听的话(无非是拟上市的公司的优秀品质),然后他建议,"我们还是希望留点碎银在桌子上给投资者,leave some change on the table。也就是说,不要把价格定到太高,留点空间给二级市场。

董事长嘿嘿干笑了两下。会议室的气氛非常紧张。我就坐在那位投资银行的董事总经理的"大佬"的对面,我看到这位"大佬"脸色通红,用脚踢了他的董事总经理一下,开始发言,以求补救。他说,"这样吧。我们把定价区间弄得宽一点。让公司管理层在路演时的精彩表现来决定最终IPO价格。我建议13倍到17倍。行吗?"。董事长当然高兴。他环顾四周。谁也不敢反对。一片赞成的声音。我听到自己也咕哝了一个,"好!"。后来,我怕大家没听见,清清嗓子,又大声说了一遍,"好!"。这样,不到一刻钟,价格区间就定下来了。上限定在了8港元(明年预测利润的17倍)。我坦白,我是提心吊胆:这样高的价格怎么卖呢!

我的新的担忧来了。各家投资银行必须挣表现。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卖力气安排高质量的基金公司跟拟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见面。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把大单子拿回来。订单。买股票的订单。基金经理们虽然也跟散户一样盲从和跟风,但是他们特别讨厌:他们喜欢分析来分析去。说服他们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在有些IPO上亏了大钱,他们会怪罪投资银行推荐的公司太烂,或者IPO 定价太高,或者IPO之后没有扶持(研究报告和推广不利之类)。所以,这里有点约束机制。投资银行如果想持续地把IPO卖给基金经理们,必须掌握一个平衡点。不能不兼顾投资者的利益。但是,投资银行毕竟是投资银行。一单生意就是一单生意。做了这单生意再说。于是,短期行为和一锤子买卖的心态还是占上风的。

没有悬念,这家公司的IPO后来就定在每股8港元。从IPO以来它就一直往下跌(第一天就跌点7%)。四年后的今天,它的价格2元有找。投资者们欲哭无泪。在股票跌倒5元左右时,董事长虽然也象征性地回购了一些股份,但那是杯水车薪。

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另外一个例子。某公司2009年上市。公司不大,但是贪欲不小。它的IPO定价定到云端之上去了。由于公司董事长跟某美国投资银行的主管有几十年的交情,而且该投资银行还为该企业做过IPO之前的融资,立了汗马功劳。所以,这家美国投资银行主持这家民营企业的IPO工作。当时,几家没有入局的投资银行都想挤进承销团(当然也包括鄙人供职的投行),分一点承销费。另外,在计算各家投资银行的市场份额时好看。所以,各大银行所承诺的IPO包销价格比那家美国投行定的IPO价格(本来已经很高)高出几乎三分之一!那就意味着额外圈钱10亿港币啊!

那家美国投行坚决反对把IPO价格提高三分之一。不过,... 在10亿港元钞票的面前,交情算得了什么!那位董事长坚持要那家美国投行采用我们几家"搅局者"的报价,否则,董事长绝对不会让友情影响他的商业决定。他明明确确地,斩钉截铁地说,谁的价格高,谁就做账薄管理人(主承销商)。最后,这家美国投行只好屈服。它把IPO价格提高了三分之一。四年后的今天,这只股票还比IPO价格低60%!

多数IPO交易(或者债券发行)都有大量投资银行充当"搅局者",因为搅局的代价太低了。A银行花了半年甚至几年的时间做尽职调查,设计交易结构,梳理拟上市的公司的资料,获取证监会和交易所批准,但是,到了临门一脚的时候,其它银行来了。如果运气好,搅局者可以加入承销团,甚至把"原配"投行挤掉,独家把这单生意卖掉。如果运气不好,反正没有成本。所以,股票市场好的时候,IPO的价格容易放大。市场不好的时候,大多数IPO都卖不掉。在这两种情况下,股民都是弱势群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