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生【德国人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小跳蚤58 2014-01-26

    德国有这样一个恰当的比喻:教育孩子像是驾驶汽车一样。为了能够驾驶汽车进专门的学校,学习交通规则,考试合格后才可以得到上路的许可——而教育孩子比这更要复杂和困难。所以一些不懂教育的成年人的举止行为就像没有驾驶执照又被蒙住双眼的汽车司机一样,他们还要在上下班的交通高峰期驱车穿过大都市。

    孩子需要成年人培养他聪明的才智,但同时他也需要您为他树立起爱心、自信心、独立精神、责任感、对美的感悟等一系列的情操品质,不仅仅让孩子成为一个才华出众的人,他同时要拥有健康而美丽的心灵世界,有力量、有爱心,要使孩子成为一个平衡的优胜者,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真正目的。(如果做不到可以不要孩子,一是对自己负责,二是对下一代负责,不产生恶性循环,三也可以减少中国人口,传宗接代不是什么光荣了不起的事情)

    19世纪初期普鲁士进行德国李尚上最重要的依次教育改革而是德国逐步成为欧洲教育的中心,国王在发表的宣言中强调公民素养对国家前途的重要性,并声称:“古往今来,从没有听说哪个国家是因为办教育而衰亡的。”(德国的教育确实是世界上最好的,从诺贝尔可以看出来)


第一章 成功的意识

    德国心理学家艾克里森把人生分为八个阶段,不同阶段的人们要面临各种挑战,作为儿童早提的4-5岁被成为“主动——内疚”的挑战,他认为家长如果在这一时期肯定孩子的主动性和想象,孩子就会赢得主动的心理优势,而相反,如果孩子在这一时期面临“内疚心理”的挑战失败,其精神世界就常会笼罩着自卑的阴云。从5-11岁属于“勤奋——自卑”的阶段,如果孩子能在鼓励和关注之下把事情完成的出色,他会逐渐与昂成勤奋的品质,而如果在次期间孩子作的事常受到冷遇和指责,他就会觉得自己很差劲,而避免接受新的工作。成年人对待工作的态度和习惯可以溯源到以上的阶段。

    教育心理学家罗森为证实“成就动机”是一种源于儿童早期的需要,与1959年曾作过这样的实验:他们在对儿童进行测试的同时设计了家长的参与,他们发现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成功给予希望、并不断给予孩子鼓励或提示积极的建议,他们的孩子会由此得到不断克服困难追求成功的强大动力,——这种教育心理学上称为“成就动机”,它是指人们在完成任务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因素,是人们自己认为重要、有价值的时期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部推动力。而在类似的实验中我们还看到,如果父母对孩子能否完成任务期望值不高,总是试图为孩子做主,而且当孩子做不好时就激动不安,他们的孩子绝大部分对成就需要低,竞争意识不强,缺乏尽全力追求成功的意识。

    正因为孩子是稚嫩的状态存在在这世界上,所以他需要的才不是一味的呵护,而是面对世界、面对自己未来道路的有力支撑。“宝贝,你不能做这个,让我来做。”诸如此类的做法给孩子造成的心理暗示就是:“我不能单独作这个。其他的人必须帮助我。——如果我得不到不帮助,那就全完了。”


第二章 诗与真

    孩子的年纪越是小,就越缺乏独立分析思考的能力,他们就越容易全盘地接受成年人的权威观点,在他们的世界只有单纯的两端,他们决定自己对别人友善的同时,也预期了别人对他们的感情。

    在成长的道路上等待孩子们的不一定都是优美的时期,同时还会有不高尚、不公正、不友好,要告诉孩子这些都是显示的存在,这些也是生活的“真”。孩子要投入生活,“诗”与“真”自然都要接触到,都要理解。这样他就不会怨天尤人,不会在心理上一败涂地,对他所遭遇的事情能够坦然而平和地接受,以至于以后才会拥有超越挫折的能力。


第三章 上帝的礼物

怎样发现有天才的人呢?
    实验内容包括对社会的态度、学习速度、注意力、可塑性、学习的强度、概括水平、独立思考能力等等。

德意志民族系向来并不缺乏出众的天才,但与此同时,德国人似乎更注重勤奋坚毅的精神与后天的投入。因为这些是使庸才变为天才,使常人获得卓越成就的关键力量。

在教育学上有一句名言:“婴儿降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就迟了两天。”

    德国著名的音乐教师弗雷德克里·维克一心想把自己的女儿克拉拉培养成为音乐神童,但他同时也非常注意不让克拉拉进行超负荷的练习,他认为那样会抹杀孩子爱对于音乐的感觉。“我需要的是自己的灵感与深刻的理解,没有这些的艺术家只剩下可怜的满足感——对自己能够灵魂而机械地重复的满足感。”


第四章 丹尼尔的选择
    在一次覆盖全球许多国家作的关于“你最希望早就下一代什么样的品质”的调查中,素以尊师重道而享誉世界的德国人却把“注重学识”这一点排在最后。但仔细想想也不难理解,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外在的知识量不断猛增,知识是传授不完的。所以在现代德国教育的价值取向中,重视的是孩子自身的主体性,唤醒他们处于自然状态的灵魂,陶冶他们的精神,最终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全面发挥出来,才是教育的首要任务。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可以更充分地吸收学识,而且可以创造新的学识。

    教育的目的不是传授或接纳已有的东西,而是要从人生命深处唤起他沉睡的自我意识,这也是人作为个体的创造力、生命感、价值感的觉醒。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从外部解放成长者,而且要解放成长者的内部力量,这才是成功的教育。

    婴儿身边照料他们的人会把自己的愉快、气氛、焦虑等情绪直接感染给婴儿,也就是说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卷入了家长的喜怒哀乐之中。

    黑格尔断言:“伟大的人们立定了志向来满足他们自己,而不是满足别人。”


第五章 大自然的力量

    只要不把孩子关闭在不透空气、不见阳光的环境中,那么,纵然是贫乏的大自然,也能使儿童的心灵得到欢乐,受到感染。


第六章 前瞻与后顾

    要如何面对过去的错误,即使错误已不可挽回?要怎样面对现实的真相,即使真相是异常残酷的?

这段话在德国家喻户晓:“你若失去了财产——你只失去一点;你若失去了荣誉——你就丢掉了许多;你若失掉了勇气,你就把一切都失掉了。”


第七章 妈妈是球迷

    德意志的母亲不停地忙里忙外,直到把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条,达到自己严格的要求为止。孩子们受到母亲们的态度的耳濡目染,也促使他们形成勤奋与一丝不苟的精神。

第八章 每个孩子都有一双翅膀

    现代学者们有这样一种观点:未来社会将淘汰另一种“文盲”,他们并非目不识丁,其中一部分可能还有很高的学历,但他们的能力封闭在被灌输的知识领域当中,不会进行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这种现象在知识量迅速猛增的社会更具有普遍意义。

    “从众”的人们相当一部分都包括这样的性格特征:“缺乏自信、情绪不稳定而且容易焦虑、过分依赖他人、重社会秩序与权威,以及喜欢墨守成规或息事宁人。”由此可以看出对创造力的锻炼不仅仅是一个关乎智力水平、思维方式的问题,而且又回到人格与心理的培养上来。


第九章 精神的魅力

    教育最终是要让学生掌握丰富的学识,这些人类已有的财富;还是要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然后他们会把蕴藏在深处的潜能积极地发挥出来,调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不断探索,不断追求,这种可贵的主体性,正是人类无穷无尽的宝藏,也是德国现代教育所强调的核心问题。


第十章 爱心的花蕾


第十一章 背后的父亲
    在孩子的婴儿时期,与他最为接近的人通常是母亲,所以自然而然,孩子就形成了原始的对母亲的依赖关系。母亲在孩子身边,孩子会感觉安稳舒适,但伴随着这种情绪而产生了另外一种情绪,即孩子在单独面对陌生的外部世界的时候,难免会产生恐惧和焦虑。这时候会伸来父亲强有力的双手,带领孩子接触、探索和认识新鲜的世界。相反可以看到如果缺少父亲的陪伴,就很容易使孩子害怕接触家庭以往的事物,——这种感觉甚至会一直延续至成年时期。

    古希腊名言:“不受惩戒者也就是不可教育者。”

    孩子要懂得遵守纪律和养成健康的习惯必须要经过指点,需要有人来告诉他们,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哪里是不可逾越的雷池。

    严格管理当然不是冷酷的和迂腐的管理,更不是粗暴的和大发雷霆的管理,而是以严肃的手段和坚定的意志引导儿童到达目的,这种目的是儿童从心中承认恰恰是他们自己应到达的。


第十二章 现代文明里的孩子
    孩子走在大小博物馆的络绎不绝的参观者的人流当中,很快会被人们严肃认真的求知态度所感染,由此我们能够看出社会环境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意义:孩子身边的成人是重物质享乐、还是重精神学识上的收获,通常会影响到孩子的价值取向。

    德国教育学家洪堡曾说过:“先教育自己吧,然后再用你成为的样子去影响别人。”

    父母对孩子的精神关怀所带来的幸福感和安稳感是任何物质的东西所不能代替的。与孩子的沟通不能只依靠冰箱上的便条,父母与孩子平常投入地谈心、游戏和手拉手等交流是孩子不可缺少的心理营养。


第十三章 条条道路通罗马

    因为教育归根结底是以促进社会发展为其目标的,因此教育研究者们自然而然会把教育——劳动——经济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考察他们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德国素以重视办教育而著称,但德国教育所努力的方向并不是要把所有的孩子都送进大学。因为大学作为学术研究和教学综合的统一体,它与具体的职业训练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距离。

    职业教育为劳动者带来的是娴熟的技巧和强烈的职业道德意识,因此它被成为是德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这同时也使得德国与其他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失业率一直保持在低水平。

    因为在德国人的观念当中,普通教育如果没有包括手工艺的培训的教育,就不能完善地发挥出教育的效能,而一个能工巧匠在任何生活环境中都是宝贵的财富,同时朴实无华的手工艺常常使人头脑冷静,谦逊有礼。

    德国人特别注重实干多带来的物质价值与精神效果,这也证实德国人普遍具有高度的职业荣誉感的源泉。德国人的那种追求纪律性、凡事皆求完美的品质更在职业教育中得以继承和发扬光大。因此他们强调对孩子进行劳动技能的锻炼,这种传统意识使德国很多孩子从小经经常摆弄和操作物体、从事构造模型、进行科技活动、修理家具或电器,这也锻炼了孩子们的应用知识能力,技术活动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

    青少年们也受到了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谨慎的感染,他们在心理上也罢自己当中有职业责任心和荣誉感的成年人来要求,激励做到精益求精、追求完美,——这种角色上的人体可以使青少年们更快地成熟起来。


第十四章 游戏的庭院


第十五章 心灵的乐感
    德国人的观念当中,一个人如果不懂得欣赏音乐,不具备普通的音乐知识或者不掌握一门乐器,就会被认为是文化修养上的一大缺憾。


第十六章 我们开了一个家庭会议
    心理学家们的提议是,要建立一种积极健康的家庭沟通交流的关系,应该改变父母是决策人,孩子是接受者这样僵化的家庭角色的分配。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懂得进行角色交换,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可以对他表述的愿望予以积极的辩解。当孩子能够参与讨论家里的通常是成年人的问题时,他们才能够更好地理解父母,而父母一方面可以调动孩子的主动性,使自己清楚地认识到孩子的才干,另一方面可以得到有关自己教育的反馈信息。

孩子从三岁起就可以加入类似与家庭会议这样的活动,“其他群体成员所讨论的东西,尽管孩子还不能每一个字都懂,但是孩子已经注意到,发生了什么事,人们互相间怎样交谈,解决一个问题需要具有什么样的能力。”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成功的家庭沟通,应该注意一下因素:理解、关怀、接纳、信赖和尊重。理解要求父母子女双方能够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关怀不但要存于内心,更要切实付诸于行动;接纳要求考虑到每个人的个性,懂得欣赏人们身上的优点;信赖是要做到既信任别人也信任自己;而尊重是指尊重他人、特别是孩子的权利,尊重他们的意见和选择。


第十七章 大学生们


第十八章 理智与情感
    美国的心理专家在研本国青少年犯罪问题时发现,这些孩子中的许多人来自富裕的有产阶级家庭。他们之所以走上歧路,就是因为太能轻易地获得一切,——以至于他们没有“界限”的概念,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在他们的头脑中缺乏清醒的分寸。

    曾有人问过德国的学生关于逃学的问题,那些孩子的回答是:“学生不上学?除非不想活!”在这一点上德国人的看法是一致的:只要有一个孩子不接受教育,社会将来就会多一个祸根。所以万一真有孩子逃学,成年人看到后会对其严厉呵斥,警察会将他扣留,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此的态度非常严格,会令孩子马上返校,而家长还要受到罚款或加税的处分。所有这些都是让孩子意识到,在上不上学的问题上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

    随着父母对正确行为的反复迅雷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思想教育,时间一长成为自然,孩子就会把遵守这些规则当作自己的本分。于是物理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都把维护公共纪律,爱护公共环境,在各种场合讲究文明和直线成为无可置疑的事情。在德国常可以看到人们在耐心地排队等候,或是为他人,为公众着想的举动,全社会形成一种高度自觉、井然有序的文明道德风尚。

    惩罚之前应该先对孩子予以警告,在孩子犯错以后就一定要言出必行,而且一定要对他讲清楚家长的要求和实施惩罚的原因,惩罚的开始和结束要明确,不要让家中一整天都弥漫着怨愤的气息。

    很多人在潜意识当中都会有把责任归咎于他人的念头,这在他们遭遇到个人的麻烦和挫折时尤其会显露出来。不成熟的人往往不去反思挫折和不想的真正根源,而是寻找一个代替的对象把责任推给它,比如孩子在考试不及格以后,认为问题完全出在老师和教育的身上,而即使是父母又是也会对孩子说,如果不是因为照顾你们和这个家庭,我早就取得事业上的成功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