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宫八卦拳基本功法

 天地虚怀xia 2014-01-28

九宫八卦拳基本功法(车星辰 杨树藩)


 
一、桩 功

  
  (一)动桩功
  动桩功是九宫八卦拳的桩功系列功法,原传名为“揉球功”,亦称“云球功”,共八式。此功是在练好静桩功,获得充足内气后,在内气的催动下以意念传神达形,引动手臂带及身体,云球打圈,行气传力,外动内静的内功功法。


  动作歌诀曰:舒顺自然,妙生意趣,静动慢快,刚柔相济,拧摇翻展,缓中寓急,内气运行,乾坤坎离。


  1、狮子滚球(狮子滚绣球)

   
  面南背北,自然站立,身形中正,心静体松,凝神息意,静站片刻。接着左足向左轻轻分开,与右脚平行站立,两脚之间距如肩宽。两手掌指自然微分,手心涵空,劳宫相对。此时丹田内气鼓荡,劳宫穴相吸相引,两手开始轻轻左右转腕揉球,小臂也随之微微拧动,幅度由小逐渐到大,目视前方(图1)。
  两掌揉球幅度继续加大,在身形中正、沉肩坠肘、松腰活胯的基础上展臂左右摇动,进而加大幅度使身体向右转动,同时右臂内旋,在腰的带动下与肩肘一起向右云带,手心向下。左掌在腰的带动下,边外旋小臂,边在右掌下向右抄抱,手心朝上,与右掌相对,目随势动(图2)。
  身体向左转动,同时左臂边内旋边上升,同时与肩肘一起往左云带,右臂边外旋边下沉边在左掌下向左抄抱,形成左掌心向下、右掌心向上,左转体45度的抱球势(图3)。
  如此连绵不断地左右滚球打圈,在内气的催动下,以腰脊为轴以掌运圆,以肘运圆,以肩运圆,仔细体会螺旋缠绵、裹抱挤顶的刚柔劲路,缓急变化。
   

  据杨树藩恩师讲,师爷杨子君当初传授此功法时说,此为古太极功法,至简至真,无中生有,以致越练越多,生出无穷变化。

      


  2、熊猫洗脸

  站法如前,两臂屈臂垂肘、掌心向里自然举起至面前,不停,左掌往左平摆微开,右掌往左掩肘,使右掌经脸前以气摩左脸而下(图4)。
  不停,右臂松臂使右掌经左胸向腹前弧线下落,与此同时,左掌往右掩肘横裹,使左掌经脸前以气摩右脸而下,此时的右手在左手右掩的同时,已从腹前翻掌外展至右肩外侧,形成与图4相反的姿势。上势不停,左掌自右胸前弧线向腹前下落,并继续从腹前翻掌外展至左肩外侧。右掌同时往左掩肘横裹,掌心经脸前以气摩左脸而下。
  如此重复上述动作反复练习,并要注意腰身相随,全身各处协调配合,动作舒顺自然,劲力连绵不断。


  3、顺风摆柳

  接上势,左腿往左开步,两足距约2尺,重心右移至右腿,成右腿曲膝,左腿蹬伸的右横弓步。同时两臂自然松垂于右膝前,两掌涵空,劳宫穴相吸相捧,两掌距约1尺,手指自然分开,指尖向下,有意力入地之意。身体微前倾,敛臀顺脊,松腰沉气,目视右前方(图5)。
   
  上式略停,右脚蹬地,重心左移成左腿曲膝弓腿,右腿蹬伸的左横弓步。同时双臂自然往左荡摆至左膝前,两掌涵空,劳宫穴相吸相捧,两掌距约1尺,手指自然分开,指尖向下,有意力人地之意。
  上式不停,左脚蹬地,重心右移成右腿曲膝弓腿,左腿蹬伸的右横弓步。同时双臂自然往右荡摆至右膝前,两掌劳宫穴相吸相捧,距约1尺(图5)。
  如此以身带臂在体前左右荡动,劲力松沉柔和,丝丝不断,目随掌动。习之日久,自会感到下盘稳固,两足生根,气力由内而外,由外而内随摆荡传送。
  日久功深,可鼓荡腰腹以丹田之力促使身体与两臂逆式摆动,可通利诸脉,滑利关节,使百骸活顺,五脏坚实。


  4、壁虎爬墙(爬墙)

  接上势,左脚回收半步,恢复到两脚同肩宽的站法。然后,右臂从身体右侧屈臂弧线上举,上举过程中手心自然转向前,不停,当右手略高于头时,右掌经脸前向头部左侧经左胸继续下抹至腹前自然转腕成手心向下;与此同时,左臂从身体左侧屈臂弧线上举,上举过程中手心自然转向前,不停,当左手略高于头时,左掌经脸前向头部右侧经右胸继续下抹至腹前自然转腕成手心向下,而此时的右臂在左臂运行的同时已从腹前如前法弧线上旋举起至头部右侧(图6)。
  此桩之两手运行须连贯协调,不可停顿、断劲,眼神要自然随掌而动。两手在体前旋转平抹,要以肩为轴,在沉肩坠肘的基础上两肘既有下垂之意,又有外顶之意。练习速度要适中连贯,缓中寓疾。当手掌旋抹下拉时,身体应有上挺拔高之意,并使劲力节节攀升,意力连绵不断。
   


  5、童子拉钻(拉钻、捻桩)

  站式如前,两掌缓缓上抬至腹前,掌指朝前,掌心相对相抱,两掌之间距约一掌左右,小臂与大臂之间的夹角略大于90度,腋下与肋间要留虚,并须沉肩坠肘,松腰沉气,立身中正。
  练习时意想两手之间似扶一钻,以腰催左手前插,右手后拉,继而又以腰催右手前插,左手后拉,如此反复,似有将两手之间所扶之钻旋搓捻挤入地之意(图7)。
  此式体用结合,练习时丹田抱气,并与命门相吸相引,在松腰坐胯的基础上可聚力发劲,鼓荡出惊弹冷脆的爆发内劲。两掌出中人中,也可化为两掌上下回环交叠搓擦虎口的“锦鸡争斗”或两掌旋转前发的“猛虎推山”,要求夺中直进,缓急随心,进退自如。
   
  此桩内蕴深厚,变化无穷,习之日久,自会感到三盘齐旋,身脊如钻,旋挤入地。


  6、银蛇缠身(云臂)

  站姿如前,两臂屈肘在体前正中缓缓上举,掌指朝前,两掌内涵,劳宫穴相对,距约拳余(图8)。

  两掌保持上述相抱姿势不变,手臂缓缓向左平摆45度,然后徐徐收臂,两掌折肘回抱,十指相对,掌心朝身,两肘外张。收臂的同时腰胯向右转动,两掌在腰胯的带动下从左胸向右胸以劳宫穴之气拂摩,至右胸外时,两掌随两肘内收慢慢变成同前边一样的掌指朝前,掌心相对的虚合掌。不停,两臂向身体右前方前伸云摆45度(图9),云摆的同时腰胯从右往左转动,带动双臂继续从体前平行云摆至左前方45度位,再如前述两掌折肘回收,十指相对,掌心朝身,在腰胯的带动下以劳宫之气摩胸往右云摆。如此反复,是从左向右云摆的“银蛇缠身”桩式,然后再练习从右向左的云摆姿势,练法要领同左式,唯方向相反。
  此功初练时应循规蹈矩,云臂和腰胯转动同向同步运动,习之纯熟后,也可按练习要领做云臂和转腰胯逆向同步运动的动作,使身形如蛇之蠕动,内劲螺旋传递到身躯上下。


  7、鹞子钻天

  站姿同前,两手十指相对,掌心向下自然虚拢于丹田前,要沉肩坠肘,腋下放空并使两臂松圆。然后右掌微外旋使掌心朝内从身体中线往上钻穿,到面部时,边上钻边内旋小臂,使掌心朝外继续向头顶钻穿,但仍须保持沉肩坠肘的松沉姿势(图10)。
  上势不停,右掌臂外旋使掌心朝下、掌指朝左从前胸中线抓落至丹田前。与此同时,左臂微外旋使掌心朝内从身体中线往上钻穿,到面部时边上钻边内旋小臂使掌心朝外继续向头顶钻穿,至头顶时仍然保持沉肩坠肘的姿势。接着再上穿右掌,下落抓收左掌,如此反复练习。

  此式引臂以掌指向上钻穿时,应微扣拇指内合劳宫穴,向下抓收时应拢指含吸劳宫穴。

      

  8、锦鸡撒膀(伸翅)

  在上述站姿的基础上,左脚向左横跨半步,使两脚之间的距离略宽于肩,自然站立。右脚蹬地,身体重心移向左腿,与此同时,右掌自下向上从身体右侧折收小臂至掌心对左胸时,不停,右手曲腕卷指,五指从右胸腋处摩胸擦肋伸指反插至右大腿外侧,掌心朝外。右掌摩肋下插的同时,左掌自下从身体左侧曲臂折收至头部左侧,掌心朝内(图11)。
  上势不停,左脚蹬地,重心右移,同时左掌右移至右胸前,后曲腕卷指,五指从左胸腋处摩胸擦肋伸指反插至左大腿外侧,掌心朝外。左掌摩肋下插的同时,右掌自下从身体右侧屈臂折收至头部右侧,掌心朝内。接着再做重心左移,右掌摩肋下插,左掌曲臂折收的动作,如此反复练习,如鸟之左右伸翅。
  此桩练习时两掌的动作要与重心的左右移换,腰胯的拧旋摇转协调配合,使柔韧劲力连绵不断,头颈也要随势自然转动,眼神左顾右盼随势而动。


  (二)行桩功


  行桩功原传名为分水转龙,亦称青龙转身,是由静生动,由动生变,使浑身内外上下产生螺旋力的转掌基本功。

  面向南方,两脚自然分开松静站立,两臂松垂于体侧,掌心朝里,五指自然弯曲,手心涵空形如抓球,二目向前平视。如此静站片刻,两臂外旋使掌心朝上、十指向前,从体前缓缓屈臂托起至肩高(图12)。


  上势不停,两臂屈肘使两掌向面部慢慢靠拢,然后往两侧微分至两耳侧后屈腕折指立肘使两掌五指向下、靠虎口一侧之掌背从胸前贴胸下滑至两肋后再摩肋继续下插,从肋部边下插边内旋拧滚两臂,至胯旁时,两掌掌心朝外,十指向下,距胯一拳左右。两掌摩肋下插的同时,应松腰屈膝往下蹲身,边蹲边使腰向左转,目向左视(图13)。


  上势不停,右腿着力右胯后坐使身体继续向左旋转,旋至极点时,不停(不丢旋劲),左脚提起随身体的旋劲掠地外摆落地,五趾抓地,使左足跟与右足尖对指成角八步,两腿夹剪,两膝前顶,目向左前方平视(图14)。


  身体向左旋转之力不断,起右脚擦左足踝往前内扣落地,五趾抓地,右足跟与左足尖对指,成角八步(图15)。

  接上势,左脚擦右足踝向前摆脚上步,右脚再擦右足踝随身体左旋向前扣脚上步,目视左前方(图16)。
  如此连续不停、旋劲不丢地沿圈逆时针向左行步走圈,如膛泥涉水,不可掀蹄亮掌,两脚尽量平起平落,起脚不要高过另一足的足踝;两脚应始终摩胫而行,使两腿之间的夹剪力和整个身体的螺旋力不丢不断;身形始终要保持中正自然,不可左歪右斜,前俯后仰;两臂始终在放松的基础上往里旋拧,有拧旋提插之意力,如此习之日久,筋骨可易,拳劲可得。两臂的旋拧还能使两肩自然内扣,前胸自然空松内涵,后背自然横阔拔圆,小腹自然沉实松圆,气力自然下沉于腰腹之间。


  走圈时步幅的大小与蹲身的高矮可灵活掌握,一般来讲,初练者可走小步的上盘转圈,慢慢过渡到步幅逐渐加大的中盘走圈,最后可蹲身走颇吃功夫的下盘转圈。走圈的大小也可灵活变通,但一般来说初练时可走较大些的圈,以后逐渐缩小转圈幅度,最后随着功夫的加深可团身原地旋转。但无论何时,必须要保持头正项直,腰如轴立,两目向圆心平视的中正姿势。


  由上述向左走圈姿势变为向右走圈姿势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当向左走转至左脚在前时,往左脚前上右脚扣步落地,扣的幅度越大越好,使两脚形成丁字步。然后左脚往中宫(圆心)摆脚上步,右脚随即紧跟着从左脚踝旁摩胫向左脚前摆脚落地,使左脚尖和右脚跟对指成角八步。接着左脚再从右脚足踝处摩胫向前扣步落脚,再上右脚摆步落脚,如此从中宫开始向右走小圈,从里到外、由小到大层层延旋进行走转,逐渐走成三尺余的大圈;另一种方法是在向左走圈的过程中逐渐向内旋缩走圈幅度,最后旋缩至在中宫团身原地转圈时,再按第一种方法往左脚前扣步(是指左脚摆步至右脚前时)落右脚,再在原地摆步上左脚,然后右脚再往左脚前摆脚落地,随即扣步上左脚于右脚前,右转身从中宫往右由小到大地层层延旋进行走圈,由小圈从中宫逐渐延旋走转成三尺余的大圈。


  收势时也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在走转的过程中(以向左走圈为例),当左脚在前时,右脚往左脚前上步扣脚成丁字步,然后左脚向中宫摆脚落步,紧接着右脚从圈外往左脚内侧上步落脚成两脚平行站立(中间有一竖脚长的距离)的姿势时,自然外旋两臂恢复到起势时的姿势;另一种方法是在走圈的过程中(仍然以向左走圈为例),逐渐向内旋缩走圈幅度,最后旋缩至在中宫团身原地转圈时,当左脚摆步落脚在前后,右脚向左脚前扣步成丁字步,然后左脚自然摆步落脚成与右脚平行站立(中间有一竖脚长的距离)的姿势,外旋两臂恢复到预备势即为收势。

  恩师杨树藩先生说,此桩在走转中两手似舵,如在水中分水导流,渐成旋涡。恰似古人传说中的螺舟,如《拾遗记·秦始皇》:“……乘螺舟而至,舟形似螺,沉行海底而水不能人……”。一语道破此功之内涵与意境。
  
  二、内 功
  
  九宫八卦拳属道家原传拳功,其动静功法皆不离道家理论的指导。太阳功和月亮功便是本门招摄天地精华、采集日月之气的内功功法,是纯纯正正的道家丹功。
  人的生命现象及人与天地(自然界)之间的密切关系,是一个十分复杂而神秘的过程。人类不能离开大自然,大自然的变化又时刻影响着人体。天人之间存在的这种共同规律,是古今中外皆难否认的真理,如《黄帝内经·灵枢·岁露论》曰:“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故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肌肉充皮肤至……至其月廓空,则海水东盛,人血气虚,其卫气法,形独居……”。又如《灵枢·顺气一日分时篇》中说:“朝则人气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所以说,自然界的四时节律与昼夜节律均与人的生命活动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同步性与统一性,人的生死盛衰都受到日月循经度数和向背(向者吸引力大,背者吸引力小)的影响。
  九宫八卦拳的太阳功和月亮功,其实就是通过人体穴窍采集日月之气(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太阳和月亮的辐射能源),填补人体正气,使精、气、神内积,三华聚鼎,为以后的拳功打下深厚的内功基础。


  (一)太阳功


  此功应在晴天有太阳的早晨练习。当太阳从东方刚刚露头时,习者面对太阳(最好在空气清新的旷野)自然垂手站立,两脚自然分开,立身中正,心静体松,齿闭唇合,两眼微闭(露一线缝隙)。静站片刻后,微开嘴唇用嘴对着初阳缓缓吸气,同时意想眼睛和嘴源源不断地将日光吸人。吸足气后略停,将吸人的初阳之气向下吞咽,以意送人丹田,同时以鼻缓缓呼气。如此反复,待太阳露圆便停止采练。

  (二)月亮功


  此功应在每月十五前后的晴天月夜练习。练习时对月而立,站法要领与太阳功相同。惟在练习时要睁眼、仰头,面对月亮用鼻缓缓吸气,同时意想鼻子与眼睛将月亮之精气源源不断地吸入。吸足气后略停,将吸入的月亮之精气向下吞咽,以意送人丹田,同时用嘴徐徐吐气。如此反复练习,时间不限。


  练习上述两种功法一段时间后,便会玉液满口,香甜可口,百脉和畅,万孔生春,自感妙用无穷。


九宫八卦拳基本功法 - 八卦掌 - 武艺堂

http://www./thread-16215-1-1.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