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懦弱型人格:永远不敢展翅高飞 暴君型人格,眼中空一切

 青衣问道 2014-01-29
懦弱型人格:永远不敢展翅高飞






胆小怕事、遇事躲闪,易屈服于人,甚至是逆来顺受而无反抗精神。无进取心、意志不坚定,畏惧困难,遇到苦难束手无策。情感脆弱,担负不了挫折和失败,这就是胆怯与懦弱为主的性格缺陷,这就是懦弱型人格。


不要认为怯懦型人格的人只会唯唯诺诺,欺软同样是一种怯懦。遇到弱者,并不同情和怜悯反而讥笑和打击,面对强者,则瑟瑟发抖如履薄冰。欺软怕硬的根源就是对自己不自信,从强人那里倍感失落,因此要通过打击幼小来弥补。





性格怯懦与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孩子经常受到大人的恐吓。为了制止孩子胡闹家长经常报以“狼来了”等粗暴手段和方法,虽然这样可以使孩子实现一时的安静,却会给辨识能力不强的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灵创伤。


家长经常训斥孩子。当孩子达不到家长期望时,就会严厉苛责,甚至打骂孩子,从而严重挫伤孩子的自信心及自尊心。同时,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利用时间好好学习,把孩子管得死死的,剥夺了孩子除学习以外的所有自由时间。长期发展下去,孩子的活动范围就越来越小,甚至不敢和人打交道,怯懦的性格也就慢慢形成了。



家长喜欢灌输“卑微”的思想观念。他们经常对孩子说:家境不好、没权没势、本事不高,要少与别人结怨,夹着尾巴做人是正常的。长此以往孩子会感觉十分自卑,认为自己总是比别人矮半截。


怯懦性格还与从小饱受家庭溺爱、过分袒护娇生惯养有关,也受缺乏意志力锻炼的影响,性格偏内向、感情偏软弱的人如果得不到正确指引和有效锻炼,性格就容易转向怯懦。



为了矫治这类性格缺陷,首先要不怕失败。许多人之所以怯懦,无非就是怕失败。害怕会束缚手脚,不敢行动,越是不做就越害怕,一经进入这样的循环往复,怯懦就会进一步加深。根治怯懦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实践,虽然每个怯懦的人都清楚地知道人要靠自己的力量生活,可他们却还是怯于行动。最后要学会用自我加油、自我鼓励、自我暗示等方法来培养自己无所畏惧的气质。



与人交谈时坚持盯住对方的鼻粱位置,使对方明白你在正视他的眼睛。学会面对面地迎着他人走上前去。开口说话时声音洪亮掷地有声,结束时也会很有力度。反之,若开口讲话就是柔弱无力,结束时也会显得很软弱。学会适时地保持沉默,将说话的压力推给别人。当你准备去见一个不太熟识的人时,事先找好话题并列好单子。将演讲的开头和结尾熟记于心,这样交谈起来才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精通本职工作,有能力才会有信心,也才能感到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人的价值。




早懂心理学,早过好日子

●胆小怕事的人内心是非常痛苦的。

●欺软怕硬的行为同样是懦弱心理作祟。

●一个心理健全的人会不阜不亢地面对成败,

本文摘自于《早懂心理学,早过好日子》











谦虚被人误解为懦弱怎么办?


    善意与谦虚被人误解为懦弱。这样的事情,放在任何人身上都会让人很郁闷和苦恼。不过,苦恼与郁闷并不能帮助摆脱这样的处境。其实,谦虚只是一种心态,拥有这种心态,我们就应该知道自己的所能和所不能,就应该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就应该能够深刻体会“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于是,我们就会从内心里产生不断自我提高的意愿和动力,并戒除自己的轻浮和躁狂。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谦虚并不一定意味着谦让,更不等于谦卑。这个大学生在公司的表现或许是过于谦卑了,这样就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误以为他很软弱、懦弱等,并定下其无法担当重任的“结论”。


职场新人,往往毫无经验,总希望通过自己的表现特别是谦卑的表现得到别人的好感与“同情”,并在别人同情的目光下,逃避责任或压力,从而为自己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职场环境。这虽然短期内可行,但并不是长久之计。在职场得到尊重的方法只有一种——赢。所谓赢的心态,并不意味着你马上就可以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但是,你必须在内心里这么要求自己,必须把自己看得和别人一样,哪怕你在专业技能上依然不如别人,但是在自尊上和自我要求上一定要是平等的。这个时候,即便你是在请教别人,那也是借用它山之石为己攻玉,而不是拜师学艺,更不是祈求别人的恩赐与施舍。你必须有足够的执行力、推动力,为此,你甚至不得不争论,不得不“骂人”。敢于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才会让别人认为你是有思想的人。



刚刚进入公司没多久的大学生,还处于学习、实习阶段,别人对你的印象也仅仅是“第一”印象,并不能把你直接定性了。不过,如果别人的这种误解一直延续下去,对你将会是非常不好的事情。要知道,无论你多有能力,如果一味地请教别人,就会显得能力不足。自己要学会“偷学”。“偷学”就是暗中观察和学习别人的经验、长处,这样暗暗积蓄力量,既避过了别人轻视的目光,也获得了真经。更重要的是,还要偷偷地多看有关的专业书籍,偷偷地多钻研工作上的高难度问题。等钻研透彻了,在关键时刻,显露两手。这就会使别人认为你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奇才从而真正地佩服你。



总之,要明白“争”与“不争”的关系,“不争”是为了化解矛盾,积蓄力量,防止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小事上。“争”是 为了显示自己的价值,获得他人的尊重。把握好了两者的关系,我们在工作中才能游刃有余








是不是觉的我很懦弱




  别人说:越挫越勇,我是越挫越没自信!现在感觉整个人萎靡不振的,没有朝气了!怎么办啊?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化整为零,一步一个脚印;不要一口想吃个胖子.不要制定力不能及的目标.日积月累,由多个小成就感组成大成就感.
  
  
  越挫越勇这个词实际上是用来安慰人的,不代表任何。
  从实际来讲越挫就离完就快了。那伤的可是心呀。
  没信心。颓废。是受挫的基本表现。
  解决方法很简单(告诉自己我会越挫越勇的。)没事现在你只是承认你受挫了。过两天就好了。这是受挫后的基本心理波动。
  人不是与事都是先往坏处想在往好处想的吗。我记得你是记得的呀。
  
   不要太为难自己,你的眼睛不能老盯着自己,建议你定一个具体的短期目标,坚持在一段时间只做一件事,相信你的状态会越来越好。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被软弱的性格所困扰,怎样战胜懦弱的性格呢?心理学家提供的对策是:
   1,重塑性格。任何人都可以养成坚强的性格。软弱的人大多是内向的气质,养成外向型坚强性格确很困难,但是内向型坚强性格是可以锻炼出来的。内向型坚强性格有三个特点,不锋芒毕露但有韧性;不热情奔放但有主见;不强词夺理但能坚持正确主见。
   2,坚持自己。战胜懦弱心理的基础就是自己要看得起自己,敢于坚持自己,尤其是面对飞扬跋扈所谓“强人”的时候。
   3,敢于反击。先是学会发怒。懦弱的人多没有当众发脾气的体验,而习惯于沉默忍受。坚持自己就要敢于适时发怒,可以逐渐学起。
   4,直接反驳。懦弱者对于别人的误解与无端在责难总是习惯妥协,战胜懦弱就要学会直接反驳,不做妥协。
   5,行为武装。心理学家认为改善行为可以改善心理素质,你知道你懦弱就得从行为上这样来武装你自己:
   a,遇见你有点害怕的人,不要绕道走,径直迎着对方过去,
   b,身体站直,挺起胸脯与对方讲话。
   c,讲话时盯住对方的眼睛,开始做不到就先盯住他的鼻梁。
   d,声音洪亮。如果对方声音超过你,就突然把声音变轻。
   e,保持对话时的沉默间隔,不要急不可耐。
   f,不轻易用'对不起’之类的话。
   这样强化了自己的行为,你就会感到自己突然变得坚强胆壮了。







暴君型人格,眼中空一切


  具有狂妄暴君型人格的人,他们的劣根行径主要有:每当指出他的不是,他都会不停地推卸责任;愤怒之时,脸红青筋暴;如果没接到他的电话,等你回电过去时,根本不听你解释;他说的永远是真理,他做的永远是优秀范例。

  中央集权制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神经异常敏感,极易愤怒而暴躁。在中国,受到几千年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制影响,有许多处于支配地位的人都具有这种暴君型人格,比如主管,比如老师,比如家长,比如丈夫,每个人都该警惕自己是否成了别人眼中的暴君。


  对于那些具有暴君型人格的家长来说,他们信奉的是“棍棒底下出孝子”。老师家访最怕这类家长,一旦触及孩子的缺点时,家长当着老师离面对孩子又打又骂,造成学生对老师的逆反心理。孩子与同学发生矛盾,家长不问青红皂白一顿痛打,激化了与孩子间的矛盾。孩子的生活琐事种有不从就非打即骂。考分稍有“闪失”便遭父母双打。这种对孩子动辄猖咎过苛的惩罚,其结果孩子不是谨小慎微、自卑,形成逆反心理,逃离瘃庭;就是形成暴力、残忍、自虐等恶劣行为。班里的“痞孩子”多是在疗力中长大的孩子。有的家长虽打出分数上的“才子”,却是人格上的“边子”。北京动物园狗熊被泼硫酸事件,即是“高才生”残忍行为。


  这样的家长,一定要从心底清楚:什么样的家长就会教出什么样的孩子。家长的暴力行为会养成孩子不必为自己行为负责的坏习惯。



好学生何以成“暴君”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在家庭环境内所进行的暴力行为,以往常见的家庭暴力常为丈夫虐待妻子、父母殴打孩子,但如今孩子对父母的暴力行为却屡见不鲜。”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翟静接受笔者采访时这样说,“前不久,我们曾对两所中学的1585名初中生及其家庭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初中生存在敌对、攻击行为的占5.1%,这些孩子在学校里多是讨老师喜欢的乖孩子或优秀学生,但是在家中却是小暴君,剖析暴力行为的原因,不难看出其根源是父母教育的失误。”




  过分溺爱酿成恶果

  小明是14岁的男孩儿,上初二。在学校是老师和同学公认的好学生,从小在6位长辈的溺爱下长大,在家成了“小皇帝”,他需要什么必须马上满足,否则大发脾气。小明上学后,母亲对他过度保护,不许干这干那,唯恐干活影响学习,小明十岁时,母亲帮他默写生词,常嫌母亲念得快而谩骂母亲,有时出手打母亲,母亲却不以为然。小明升入初中后,感到自己适应能力方面不如同学而心情苦闷,回想起母亲从小不让自己干活,以后如何去适应社会,为此情绪一落千丈,无心再学习,成绩从原先的班级拔尖成了倒数。

母亲开始唠叨,甚至骂他。小明见到平素对自己百依百顺、唯命是从的母亲对自己这样而火冒三丈,家庭暴力就开始了。每天让母亲叠被子,叠不好,就扇耳光,打得母亲鼻青眼肿;更严重的是在房间内画上圆圈,逼母亲站在圈中,不许挪动,否则就一顿拳打脚踢。但是,如有人敲门或电话铃响,暴力行为立即停止,恢复正常。





  家庭关系不良成导火索

  亮亮在一个关系不合的家庭中长大,虽然父母双全,但母亲性格强悍,父亲懦弱,在妻子面前唯唯诺诺,经常在孩子面前被妻子数落,丈夫感到无法忍受,夫妻之间时常拳打脚踢。母亲对孩子则倍加关注,孩子从小缺乏父爱,性格变得格外内向、孤僻。初中毕业后,升入高中,在校寄宿与同学交往困难而产生自卑,想到自己将步入成年期,担心自己遗传了父亲内向、懦弱的性格而紧张焦虑、内心矛盾重重,又无法向父母倾诉。某日离家出走,整日沉湎于网吧中,后被母亲领回家中。从此把怨恨发泄在母亲身上,每晚令母亲下跪,不服从则是一顿拳打脚踢。






  学习压力导致


  孩子暴力行为

  十六岁的东东,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对孩子的教育十分严格,甚至苛刻,孩子上学后,就让孩子参加各类辅导班,上初中后,要求孩子各门功课都在九十分以上,以后考重点大学。孩子偶尔考试成绩不好,则冷嘲热讽,并在孩子面前说单位同事孩子学习成绩如何好,为此东东的压力不断加大,心情十分苦闷,无法与父母交流,在某次考

  试失利后,受到母亲挖苦,东东忍无可忍,开始辱骂父母,既而对父母实施暴力行为。

  专家点评

  青少年心理健康心理咨询教授翟静做了如下点评:

  对于孩子出现的暴力行为,主要是父母对孩子不正当的养育造成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心灵塑造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孩子进入青春早期后,随着身体的成长,第二性征急速发育,这些生理变化使其开始出现性冲动,精神上的攻击性增强,由于被父母过度保护,导致独立生活能力差,社会适应能力以及人际交往力和技巧不足,当孩子进

  入到集体环境中,感到自己是弱者,导致自卑、烦恼和苦闷。为消除烦恼而厌学,因父母劝其上学而产生暴力行为。另外,父母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容易使孩子养成不健全的人格,表现为以我为中心,人际关系差、情绪不稳定、不易适应环境、遇事优柔寡断、自私、任性。

  如今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孩子背负着繁重的学习任务,父母关心的是孩子的考试分值,忽视了孩子对父母的感情和心理支持的强烈需求,久而久之使孩子出现情绪障碍,心烦和苦闷,道德规范和约束力降低,严重者出现暴力行为。

  总之,孩子出现的暴力行为,不但是一种医学问题,而且是一种复杂的社会问题,出现暴力行为后,父母往往怕家丑外扬,不愿声张,但自己又无法解决,致使孩子的不良行为得不到矫治,如何防治孩子的暴力行为?翟教授认为,父母应正确教育和对待自己的子女,对子女教育要从小开始,坚持一贯严格要求,要有相对稳定的“家”、

  “家法”,从小加强训练和培养,使孩子养成服从道理,讲究礼貌,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从小培养孩子健全的性格,使孩子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如孩子出现不良情绪和行为,应及时找心理医生进行矫正,可减少来自孩子的家庭暴力。




怎样的婚姻才安全?——门当户对新论


婚姻从没有像今天那样不安全,但是我们追求安全婚姻的心从未改变过……
 

个案阅读:迟到的爱情

    林先生很着急地约我为他做咨询。


    五年前林先生从中国西南部城市靠着特优成绩拼入美国法学业,在那里完成学业娶妻生子,今年四月又“衣锦还乡”,落户在上海蒲东,进外企做法律顾问。妻子小晚比他晚回上海三个月,没多久她却提出了离婚的要求。林先生认为更多可能是妻子的娘家人在干预他们的婚姻,因为岳母曾经和他们共同生活过,对他的印象不好,而妻子也似乎默认了这样的说法,于是他很努力地想要挽回关系。小晚认为离婚是她必定坚持的,之于离婚后怎么样还要看情况的发展,林因此懊丧万分。



    让林自己分析妻子要离婚的原因,他只能提供很简单的事实:在美国时,妻子怀孕后,林被调动到另一个城市去工作,而妻子则因为工作不好找而只能留在当地打工。当时林面临的选择是要么放弃原来工作留在妻子身边,重新找工作,要么把怀孕的小晚只身扔在那个城市自己远走高飞。焦虑不堪的林选择了离开,他背负着更深层次的生存压力,忍痛离开了妻子。他知道妻子的艰难,在异国他乡怀着孩子孤独地学习和工作,但是他坚持了自己的选择。

    直到分娩前夕,小晚才转移到林那个城市“坐月子”。把母亲从国内接来,照应她们母子俩所有的饮食起居事项,而林仍然在为自己的事业拼搏,几乎完全忽视作为一个丈夫应该负的基本的责任。林反思自己在那个阶段的表现是极其不称职的,由于生活负担的加重他变得更焦虑了,态度生硬,脾气很暴躁,不但帮不上忙,还嫌别人烦,而小晚则总是承受,没有语言冲撞,也不摆脸色,偶尔悄悄地落泪。

 
    第二次他们一起前来。小晚是一个非常典雅的女人,她的着装看上去很随意,却处处透露着精致,从式样到色彩都是我喜欢的。小晚回国后在大外企工作,其工作强度压力之大不是我们一般可以想象,她说话的声音之柔和温煦也大出我的意料,她是一个成功而可爱的女人。




小晚提出要单独咨询,林先生让道在另一个房间看电视听音乐。细细地听她道来,竟是别一样心情,她的苦衷更是感人。在美国才认识他,感觉他是个很男性的男人,迅速地爱,迅速地性又迅速地结婚,最意外的,他们竟是双方的“唯一”!如此高龄的“金童玉女”实属罕见,他们彼此大为唏嘘,然而婚姻也因此产生诸多不便。即使是在还没有分开的日子里,小晚一面是对林的依恋,一面却是胆怯,在她的眼中,林是个“暴君”,他可以无缘无故地发火,也可以没有来由地“爱你”“性你”,他是完全自我的,根本不顾她的感受。女儿平时很受气,女儿不说,母亲也不说,但是短短一个月母亲发现了很多;女儿的心情总是很压抑的,而林却是完全自我,为所欲为的。这也就罢了,最伤心的是林时常有“暴力”行为,遇他心情不好,一言不和,他就动手,然而动手过后他就真诚地忏悔,对她越发地好。在美国时,小晚表现了最大的容忍和耐心,她从不对家人说,可是母亲在的时候,他居然也忍不住“暴力”。这不仅伤害了小晚还伤害了家人,但是,林却根本不知道她究竟的想法,他们从不沟通。

 
    按林的意思,是小晚听从了父母的意见要离婚,而他认为他们是非常合适的好夫妻,小晚不过是迫于压力而已。但是小晚认为并非是那样。父母确实有过建议,然主要还是她自己的主张,她理解自己的感情:虽然他很自私很暴力,但是自己还是被他吸引。不愿意离开他,忍受他是因为爱他,离婚是为了更合理、更公平、更自主地爱他。小晚在提出离婚的同时也表示过,假如他愿意,他们可以在离婚后同居,一起生活一起抚养孩子……
林惊呼:这是何苦来哉,既然在一起又何必离婚,完全是多此一举!




    小晚却认为这里面有很大讲究:离婚是一张罚牌,通过把他罚下场,给他一个机会,看他能否痛改前非不再“暴力”。假如如他所说他是爱妻爱子爱家的,他会珍惜同居的机会并努力改正,假如他不想同居或者同居后依然自我,解除同居关系比离婚容易得多。离婚后再同居在形态上看是一样的,但是在心理上感受上却有很大区别,离婚使她更多的安全感,她可以随时退出。在当前,她是以同居和可能复婚作为离婚的承诺,小晚认为假如现在不趁势把婚离了,假若今后再提出会很困难,因为她对这婚姻很矛盾,确实感觉到了婚姻对她的伤害。小晚虽然眼泪涟涟对离婚有不忍之心,但是她的离婚的决心是坚定的,而林为了表达自己对她的爱,也同意离婚,但是他们都很苦恼。







 
心理探索:身世差别和人格冲撞

我为林和小晚做了整整十次的咨询,为他们找出了生活中严重冲突和不和谐的因子,并同他们探讨产生这些分歧的基础:他们源于相差甚远的家庭和由此产生的认知和生活习惯,同时也肯定强化他们之间能够相处相爱所有的可能性。



    我认为本案的全部焦点在于林的“暴力”行为,而这并非是如小晚主观上所想象的那样,靠离婚或者同居的约束可以矫正。林的心理行为和他的生活环境有直接关联。林的智能很高,雄性系数也很高,但是他却是一个性格偏激,具有侵犯性的,轻微人格障碍者,这和他的成长路径有关。他出身于西南小城普通市民家中,父亲是车间里的工段长,母亲是家庭妇女,父母关系失和,情绪长期低落沮丧,他们自顾不暇,完全没有心思去关爱自己的孩子,林是在被忽视,被冷落,长期压抑的环境中成长,所以他没有爱他人的体验和能力。加之他是初恋成婚,对女人对家庭只按照本能和习惯行事,唯一的参照是他的父亲。



所以他是粗野的,自私的,在感情上离文明很远。小晚和他正相反,其父是当地最大企业的懂事长,且是性情中人,对家人有强烈的责任心,对儿女过分保护和宠爱,以至使女儿很优雅很懦弱又很依赖。遇见“粗野”的林,很快就被吸引,以至于放弃自我保护。他们的性格是“东风压到西风”的组合,以一方的容忍和一方的霸道为契合,假如没有暴力,再中庸一点,也许也是一种愿打愿挨的平安结合,但是他们都太偏向两极了,所以“压迫和反压迫”就发生了。在他们这样的婚姻,危机是迟早要发生的。
 







心灵密码:门当户对和婚姻安全


    爱情不会永远停留在迷人的颠峰。在寻求婚姻安全的时候,人们很自然认为关键在于“门当户对。事实上,除了门第,决定两性关系和谐于否,还有许多其他指标;个体性格、生活兴趣、文化倾向、处世观念、价值判断、消费方式、心理能量、性品位、性向度、性频率等等。虽然我们把它分解成许多向度,但是,仔细分析,仍然可以发现,这其中的生活兴趣、文化倾向、处世观念、价值判断乃至性品位等项,基本上都受到门第的制约。同一个阶级、阶层可能拥有更多的共同语言,这是农业和工业时代的特征,然而在信息和科技时代,超阶级乃至超国界、超现实的认知和行为都可能发生和存在,而且现代社会财富流动的频率大为加快,一夜成为富豪的神话变成了现实,旧有文化在急剧地瓦解,新生活方式此起彼伏,门当户对的内涵也因此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综合起来。怎样才是“门当户对”呢,我们从经济、地位和个人能量上概括:收支平衡、地位相当、均势力敌大约可算是门户相当了。在婚姻安全和门当户对这方面我们没有做过确切的调查,但是从感觉上判断,有更多持久而安全的婚姻是建立在门当户对的基础上的。
 


    我们都渴望爱情不但安全更要精彩浪漫,然而浪漫爱情基本都是以反门户为前提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反差越大,互补性越强,吸引力越大。王妃戴安娜虽是贵族出身,事实上早已是小家碧玉,她以其女性的财富——绝色美貌而令查而斯王子倾倒。在他们,美貌和权贵是一种平衡,但是美貌会受到时间的制约而不可能持久,事实上戴安娜是个灰姑娘,现代王子和灰姑娘的故事足够浪漫,曾经举世瞩目,然而时间去却使得戴妃的痛苦在几年后同样也举世瞩目。因为戴妃在“扬长”时没有或者不可能同时做到“补短”,所以她灰飞湮灭;西拉里和克林顿无论在气质上、形象上、智能上都可算是天造地设的一双,但是克林顿照样使西拉里蒙尘。身为总统为什么还会这样?因为男人和女人一样强大男人的心态便已经失衡,因为人们都习惯女人比男人稍逊一头。宝玉和宝钗虽是同一阶级,宝玉不爱她是他们志趣相差太远,黛玉和他意气相投又略微逊色,完全符合宝玉心意所以宝玉如获至宝。巴黎圣母院中的美女艾丝米拉达和敲钟人卡西莫多平衡在两极——极美和极丑,柴太来夫人和守林人因为激情和性的需求而结合——极度的性饥渴幻生出了爱;而《飘》中的郝思佳终于未能如愿嫁给卫西礼,是因为她的性格比卫西礼不知强硬多少倍。对于郝思佳,卫西礼唯一和最大的价值是一直没有动摇不娶郝思佳的决心,假如他娶了,说不准第二天她就腻味。至于三毛的那个荷西,也许是被三毛“爱”死的;她把荷西当成了小猫小狗,整天皆拿捏搓揉,尽情宣泄亢奋的情绪……



    所谓的门当户对只是一个基础,和谐快乐的婚姻要细心栽培,任何婚姻在形式上都有相配或是向背的可能,但是在本质上相同点多一些,保险系数就大一些。



 
 婚姻的几种类型

    同向型婚姻;是一种高度默契的、完全放松的、也是基本安全的组合,如《飘》中的媚兰妮和卫西礼,这类婚姻日子过得平静安逸,但是却可能因缺少激情而容易受到婚外诱惑。

    互补型婚姻;所谓的“互补”仅仅是在性格和其他一些形式上而已,躁动的和沉默的,兴奋的和稳定的,事业型的和生活型的,理智型的和冲动型的,在内涵上却要保持基本一致,否则,在婚姻生活中就会有举步维艰的感觉。

    战争型的;相好的两个人,却争吵了一辈子,在一起时烦,不见面又想,打了一生一世又没分出个输赢,所以他们意犹未竟,谁也离不开谁,人们称之为“欢喜冤家”。郝思佳和船长白瑞得先生之间就有些类似。

    互相欣赏型;这是一种相敬如宾式的婚姻,因为有适当的距离,所以有一定的保留,因为没有死去活来,所以对另一方没有过高的期望,而是常有一种欢喜的感觉,婚姻因此有持久的魅力。

利益型婚姻;假如夫妻之间有较牢固的利益关联,对婚姻的稳定是有较大的作用的,经济上的“均势力敌”对家庭的完整有很大的制约作用。
    偶像型婚姻;一方完全拜倒在另一方的脚下,这类婚姻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平衡,除非有意外情况发生;天上突然掉下金元宝之类的事。因为对显然的低势者低头是很容易的,两人间心理等级明显有利于家庭稳定。

    婚姻安全的类型举不胜举,婚姻中最忌讳的,是在恋爱的高峰期结合。婚后的日子任怎么努力,也难超过恋爱颠峰,因此形成巨大反差,女性因此常常抱怨;为什么你和婚前不一样了?所以,我的建议是,在爱得死去活来时别结婚,过了之后还有感觉、还不讨厌,也许你可以入“城”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