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花园

 红瓦屋图书馆 2014-01-29

小花园


  □张新颖
  上海译文出版社的朋友告诉我,诗体《莎士比亚全集》很快就要印行,这是第一套全诗体汉译莎翁全集。这让我想到主译者方平先生,已经不在五年多了。当时看到他去世的消息,猛然想起十多年前老人曾邀我去他的小花园坐坐,而我竟然没有前去拜访,懊悔不已。人在年轻的时候,不知道自己会错失什么,这也是年轻的一个意思吧。
  方平先生年轻的时候是个诗人,1947年出了一本诗集《随风而去》,那年他二十六岁。也是在这个时候,他开始翻译莎士比亚的故事诗《维纳丝与阿童尼》,从此放下了诗歌创作,转而从事翻译。那一本薄薄的《维纳丝与阿童尼》,他前前后后花了六年时间,五易其稿,才算译定。这一方面说明译诗之难,也说明在那个年纪,方平先生就是一个多么认真耐心的人。
  方平先生晚年,倾全力以诗体主译《莎士比亚全集》,不可不谓一个壮举——虽然他一生平淡谦抑,不会把“壮举”这样的词用到自己身上。要他自己来说,也许只会说是实现一个心愿。1944年,曹禺为成都的一个剧团以诗体翻译了《柔蜜欧与幽丽叶》,这是第一个莎剧诗体译本。方平先生谈到曹禺的诗的语言,总是赞叹;此后,又有孙大雨、卞之琳、吴兴华和方平的诗体莎剧译本。到七十多岁,方平先生可以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心愿上了。
  1996年一月或二月,我那时还在《文汇报》工作,写了一篇专稿,介绍方平先生的诗体翻译。稿子在《文汇报》发出来后,《作家文摘报》转载,我把转载的报纸寄给了方平先生。方平先生写了封回信:
  新颖先生:
  新春好!
  承特地寄赠《作家文摘报》,已于上月中旬收到,甚谢!
  做一个文学翻译工作者已习惯于在默默无闻的工作中寻找自己的乐趣,求得心之所安,我常说这是坐冷板凳的事业。蒙美意以较高的规格专栏介绍,使文学翻译工作者感受到亦有机会受到社会上的关注,那是十分感谢的。
  鼠年春节,我几乎没有什么走动,埋头以诗体翻译《理查二世》,莎翁的这一著名历史剧,可说是我翻译的十八个莎剧中难度最大的一个,甚至超过了《哈姆莱特》。
  舍间有一小花园,春暖花开后,得暇盼光临一叙。祝
  编安!
  方平
  1996.3.2
  方平先生住在太原路那一块儿;没去小花园听老先生说说话,听他谈谈“心之所安”的“乐趣”,是多么不经心、不懂事的错误。2000年,《新莎士比亚全集》出版,主译和修订的方平先生既欣慰又有些许遗憾。八年后方平先生去世。
  方平先生一生钟情莎士比亚,但别的译作也很多,《十日谈》、白朗宁夫人的《抒情十四行诗集》等都是名译。我听导师贾植芳先生说起过,方平先生是邵洵美的女婿,做媒的是我的师母任敏先生。有一次开会贾先生碰到方平先生,说我夫人给你做媒,我很喜欢你译的《十日谈》,请你送一本。方平先生当然很快就送了来。
  有一本弗罗斯特的诗集《一条未走的路》,在方平先生的翻译里面不算常常被提起的,我大学同班同学给我一册,我很喜爱,至今时不时要翻翻读读,读译诗,也读他每首诗后面都写的阐释。他做了一辈子翻译,却屡屡谈起自己翻译时“心虚胆怯”;他深知翻译的先天性遗憾,却从不因此而懈怠译者的责任。老翻译家有时诚惶诚恐得像个小学生。每次拿起这本《一条未走的路》,总想起我没去过的小花园。
  2014年1月15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