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张天岸马 奇异人中龙 ——著名吉祥榜书书法家傅开江印象

 率我真 2014-01-29
开张天岸马 奇异人中龙 ——著名吉祥榜书书法家傅开江印象 - 石墨閣 - 石墨閣
 新春佳节,笔者巧遇傅开江老师。这位吉祥榜书的书法家,以专精行草,尤擅榜书,独辟蹊径,自出机杼的一系列作品,让各界人士一见倾心。龙年写龙,傅开江老师笔下的“龙”字,点画生动,生机勃勃,龙头昂扬立定,龙身龙尾一气呵成,形态抖擞,形神兼备,赋予龙字丰厚的文化底蕴,喻示中华民族奋进不息的精神。这位1954年生于山东德州的书法家,身为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自幼酷爱书法,数十年临池不辍,矢志不渝。初习唐楷,后博涉行、草、隶、篆书法,融碑之拙,贴之韵为一体,形成浑厚质朴、恬淡清雅的艺术风貌。专精行草,尤擅榜书。几十年努力,创造了属于自己富有想象力和生命力的象形鹤、马、龙、虎及(大字)榜书。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书法大展,屡屡获奖,曾应邀赴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展出,赢得普遍赞誉。

  艰苦跋涉 追求艺术

初见傅开江,即为其艺术家的气质和朴实真诚的人品所打动。从他拿出的一摞摞书法作品,足见他艺苑中艰苦跋涉所付出的汗水和心血。傅开江自幼家境贫苦。但是,对人生成功的梦想,激励他不甘平庸,努力奋斗。童年放猪时,他抽空就用树枝在地上写写划划,苦练不休。那时,他最崇拜的,是毛主席的行草。上学、参加工作后,他便节衣缩食,觅字帖,买文具,废寝忘食地研习。因家境贫寒买不起纸张,他就用笔蘸水,在水泥地上反复练习,年深日久,水泥地都被毛笔磨得露出了砂子。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多年磨练,傅开江书楷、草、隶、篆、行诸体无不精通。特别是对“二王”、张旭、孙过庭、怀素、黄庭坚等大家的草书,临池作品达到了形神酷肖的境界。其行草融汇了诸家之长,独具一格,可谓飘若浮云,矫若游龙,既有“二王”的流利飘逸,又有碑帖的刚健奇崛。

  艺无止境 清心悟道

傅开江多年临池,功力深湛,在草书方面尤其得心应手。按说,书法写到这个程度,足以卓立书坛了。可是,傅开江丝毫不满足。他认为,艺无止境,如过早投入到商业化操作中,对于艺术是一种伤害。因此,这些年来,他一直低调,终日默默习书。由于工资收入有限,贵重的宣纸、笔、墨,使得他常常捉襟见肘。有一次,他本来要到市场买菜,一摸兜里只有10块钱了,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拐进书画店,买回两张宣纸。面对这两张纸,他端详、比量了半天,久久舍不得下笔……

经过多年习练,傅开江的书法已臻心手相应之境。古人认为,万物皆为师,强调要“格物致知”,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所有这些,都给傅开江以深刻启迪。于是,他开始作出了人生中的最为重大的抉择——专攻榜书。

榜书,又称“擘窠”大字,书写时须运全身之力、之气。由于大字难以把握,古人向来以写榜书为难事。而对于身材瘦小的傅开江而言,写这种大字则更难。但是,他是个不达目标不罢休的人。为练习榜书,他到处游历,观看名山大川的大字精品;他精读法帖,废寝忘食地习练,常常通宵达旦;他用心揣摩万物,鸢飞、鱼跃、枝摇、草动、流水、落花……无一不给他以深刻的艺术启迪。

  独树一帜 驰誉书坛

  天道酬勤。苦练加悟性,使得傅开江在榜书艺术的道路上一日千里。

对于榜书的创作,傅开江别有体会。他在书法中全心身地灌注了灵魂和血肉,灌注了激情和创造,其书法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字”,而真正成为了艺术品。

  经过艰苦的艺术探索,傅开江逐渐将自己的榜书定位为“吉祥榜书”。

开张天岸马,奇异人中龙。古往今来,仙鹤是长寿、富贵、吉祥的象征。傅开江的“鹤”字,将造型与寓意巧妙结合,清新别致。他写的“佛”字,既有“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之禅境,又有静穆、祥和、平安之意味。他的“寿”字,上部是“青”字上半部,下部是草书的“少”字,寓意“青少年状态即是'寿’”,令人莞尔。此外,其“虎”“福”“剑”“武”等字,也都有着独特的象形造型、深刻的哲学寓意和丰富的生活内涵。它们既是艺术品,也是吉祥物,形神兼备,雅俗共赏。高深的书法功力和独特的艺术见解相结合,成就了傅开江独步书坛的“吉祥榜书”艺术。他被书界誉为“吉祥榜书第一人”。(抒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