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美英:让缂丝技艺更好传下去

 苏迷 2014-01-29
苏州从业人员从数万降到百余人,她想到了招收残疾人
陆美英:让缂丝技艺更好传下去
  陆美英在织造缂丝织物
陆美英展示缂丝织物的两个面(反面露出来的线剪掉后就完工了)
  苏报记者 施晓平 文/摄
  作为中国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缂丝”最近10多年遭遇了众多瓶颈,其中之一是从业人员逐年减少。落户于光福中国工艺文化城的“钰锦苑”负责人陆美英对此计划,通过招收残疾人这一办法,既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又解决这一技艺的传承问题,让缂丝技艺长时间熠熠发光。

  自豪:苏州早就是全国缂丝业中心

  陆美英是高新区东渚镇姚岗村人,祖母就从事缂丝业。陆美英从小耳濡目染,“长大后也要做缂丝”的想法就这样潜滋暗长。
  17岁时,陆美英跟李金生等缂丝工匠学艺,次年进入东渚工艺厂,继续学习这门技艺。凭着悟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她很快崭露头角。几年后,最初一起学艺的人中只有两三个修成“正果”,陆美英就是其中之一。
  为进一步提高技艺,陆美英又来到城北公路旁的苏州缂丝厂,拜王金山大师为师,在那里学到了缂丝技艺的精髓。1987年,她开设了自己的第一个缂丝作坊。到目前为止,陆美英已经吃了30多年缂丝饭,成为苏州市民间工艺家、省高级工艺美术师,对缂丝艺术可谓知根知底。
  她说,缂丝是一种织物,以较细的生蚕丝为经线、较粗的彩色熟蚕丝为纬线,用缂机织成。因为织物上的图案花纹与织物之间、色与色之间有一些断痕,看上去像用刀刻过的样子,所以又叫“刻丝”。织出来的产品两面都有花纹,而且一模一样,富有双面立体感,呈现雕琢镂刻的效果,所用彩色纬丝颜色多达6000种,所以色彩绚烂,是我国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这种织物厚度大,不容易坏,被誉为“千年不坏的艺术织品”。
  在介绍缂丝织物的织造方法时,陆美英说,那是采用了“通经断纬”的办法,就是用纵向的经线穿通织物的整个幅面,横向的纬丝仅在图案花纹需要处跟经丝交织,不贯通全幅。
  据考证,我国的缂丝织物远在彩陶土器时期(公元前2500年左右)就已出现,到后来,缂丝成为皇权的象征。陆美英说,明清时期皇帝穿的龙袍、代表官员品级的“官补”等,无不是缂丝织物。但因织造过程复杂,加上流传下来的精品不多,因此缂丝织物价格昂贵,有“一寸缂丝一寸金”和“织中之圣”的说法。如今做工较细的缂丝织物,每平方厘米的单价可达数十元,一幅当代作品动辄几万、十几万、几十万。古代精品更贵,2008年1月6日北京文久国际拍卖的《乾隆缂丝梵字陀罗尼黄经衾》,成交价高达7205万元。
  作为苏州人,陆美英一直为苏州缂丝业的辉煌历史和人才辈出而自豪。她说,南宋以后,苏州缂丝就享誉全国,逐渐成为全国的缂丝业中心,工匠们主要分布在今天的相城区元和街道、吴中区光福镇、高新区的东渚镇等地。
  就苏州的缂丝名人而言,南宋的沈子蕃,明代的吴圻、朱良栋、王统等,都曾名噪一时。当代苏州缂丝业仍不乏名家。陆美英说,像她的师傅王金山,曾用三年多时间,先后复制了北京故宫珍藏的一批缂丝作品,包括沈子蕃的《梅鹊》、《青碧山水》和朱克柔的《牡丹》、《蝴蝶山茶》等,复制作品与原件难分真假,受到专家的高度赞扬。1992年,王金山被国务院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批准的政府特殊津贴,是响当当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痛心:从业人员从数万锐减到百人

  不过,历史上苏州缂丝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时起时落,最近几十年更是出现了大起大落。陆美英说,20世纪80年代是苏州缂丝业的黄金时期。那时候,日本商家以较高的价格,向我国订购大批和服、腰带和贵袈衣(日本和尚高档礼服性袈裟)、唐卡(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而这些产品都离不开缂丝,因此,苏州一带缂丝厂家和作坊像雨后春笋一样纷纷冒出来,其中仅当时的苏州市区和吴县,就先后建立了苏州缂丝厂、吴县东山缂丝厂、蠡口缂丝厂、黄桥缂丝厂、陆墓缂丝厂等五大龙头厂,再加上遍布乡村的作坊,苏州的缂丝从业人员一度达到数万人,缂机上万台,织造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许多作品摘下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金杯奖、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等大奖,在省、市级比赛中摘金夺银的更是难以计数。
  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金融危机让日本等主销区的缂丝产品需求量猛然下降,苏州和兄弟城市的缂丝业务遭遇“滑铁卢”,大量产品只能堆在仓库里,大部分缂丝企业陷入亏损,只能停产、转行,从业人员也大量流失。陆美英掐指算算,如今苏州只剩六七个缂丝工厂(作坊、工作室),从业人员加起来也只有100多人。
  对缂丝始终怀着难舍之情的陆美英,多年来一直苦苦坚守着。她招收了一批又一批工人,亲自抓配色、设计稿样等关键步骤,织造过程中又悉心指导、把关;还成立了兰亭缂丝艺术设计制作中心,根据现代人需求开发缂丝新产品,诸如当代服饰、钱包、香袋等,并恢复一度淡出市场的名人字画,唐伯虎、张大千等人的山水、人物画纷纷走上缂丝织物。
  实践中她发现,用缂丝制作名人字画中的水墨画难度比较大,其他人很少做,就瞄准这一空当,专攻这一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陆美英说,缂丝作品都是纯手工织造,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像仿名人书画的缂丝织物,往往比原作还要精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出大价钱购买这种高级工艺品,因此她相信,缂丝业一定会迎来她的第二春。

  展望:招收残疾人或有助于传承技艺

  对于缂丝业最近10多年出现的困境,政府部门十分关注。2006年5月20日,苏州缂丝织造技艺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2009年9月,苏州缂丝(打包进入中国蚕桑丝织技艺)成功入选世界级非遗名录,更坚定了陆美英的从业信心。
  保护非遗,传承人是核心。在苏州缂丝(织造技艺)成为非遗的同时,2007年6月5日,文化部将王金山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09年,苏州技师学院也开出“苏州传统工艺技术传承”专业,培养缂丝、刺绣、玉雕等专业的人才。
  但缂丝技艺后继乏人的现象依然没有改变。像苏州技师学院的缂丝专业,4年时间只招到4名学生。也有的人虽然学了缂丝技艺,但最终还是没有从事相关工作。陆美英对此分析,这里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是缂丝织造工序繁多,技艺复杂,比刺绣要繁琐得多,即使有点天赋,也要三个月左右才能学会基本功。
  其次,织造很吃工夫,至今尚无法实现现代机器生产,只能用脚踩的方式,通过“翻头”让经面形成“上翻”和“下翻”两个面,再用装有各种颜色丝线的舟形小梭,依花纹图案在两个面之间的“弄堂”里穿梭。织造一幅作品,往往需要更换数以万计的梭子,时间要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
  再次,长时间织造不但枯燥乏味,眼睛也吃不消。陆美英说,她的眼睛就因长时间织造而变坏,以致熟人在不远处跟她打招呼,她都看不清,人家还以为她不理人,“所以虽然收入不算低,但现在的年轻人还是不愿意做!”
  这样下去总不是个办法!陆美英觉得,在培养缂丝业新生力量上,光靠政府部门、学校、王金山师傅等显然还不够,她也可以参与。因此,这些年她坚持正常招工,还计划着招收能从事缂丝织造工作的残疾人,拓宽从业人员的来源渠道。“残疾人不一定就什么都不行,相反,许多残疾人还很心灵手巧,而且不会频繁换工作”,陆美英说,她希望试一试,既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也更好地传承古老而优秀的缂丝技艺。
  与此同时,陆美英还与上海丝绸集团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正通过展销等渠道,让更多人了解缂丝这门传统工艺,接受缂丝产品,“有了市场,技艺自然就有人愿意传承,就能实现生产性保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