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思想”才能成就有效课堂

 平平平平 2014-02-05

有“思想”才能成就有效课堂 - 陶山愚公 - 陶山愚公的博客

一、有“思想”才能成就有效课堂。

创意使我们的课堂妙笔生花。

传统时代,不缺少思想,而缺少资料,因此我们珍视学问家;网络时代,不缺少资料,而缺少思想,所以我们呼唤思想家。

在中美一次中学生辩论会上,中国学生准备充分,引经据典,有理有据,慷慨激昂,但是裁判长却宣布中国队输了。原因很简单,裁判长说,都这么大了,该有自己的看法了。在我们的课堂中,我们往往寻求答案的唯一,向师性,学生没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只会看着教材全解去读,还读不熟。这样的课堂,缺乏思维的独创性,是不真实的课堂。这样的教师,是不尊重事实,是没创意的教师。

教学应该是智慧传递智慧的接力。

王冬梅老师感触颇深的是,同样的情景,不同的处理方式,效果会截然不同。记得有一次,天气不太好,在学生临近放学回家时,我来到班里给学生们布置家庭作业,发现学生大多数在听到放学铃声之后,已经收拾好书包准备离开。这时会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做法是:老师气不打一处来,就说“我原来是要给你们布置3道题的,看你们这么着急只是一心想着回家,我要惩罚你们,现在变成5道题。”学生会带着什么情绪回家?一肚子怨气。他们会对自己父母抱怨说:“我们数学老师真没道理,我们真倒霉,原来老师布置3道,现在变成了5道。”第二种做法是:老师并不生气,说“同学们啊,你们都整理好书包了,都还没有回家,还在等着老师给你们布置家庭作业,老师看了很感动!本来老师想给你们布置7道题的,现在看到你们这么乖,我要奖励你们一下,减去2道,布置5道题算了!”学生们听了高兴极了,回去就给父母说“我们今天本来要做7道题的,看我们表现这么好,老师立刻给我们减了2道,只布置了5道题目”。学生哪里知道,老师其实本来布置的就是5道题目。

教案可以下载,经验不可复制。

我们在讲优质课时,选用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甚至是用全国一等奖的教案来上,可往往效果并不尽人意。原因是我们缺乏优秀教师的经验,缺乏优秀教师的教育智慧。经验是什么,经验也是一种教训,是无数次跌倒后而又爬起来的勇气,是经历化蛹成蝶后的美丽。经验也是无数次试验后的结论,是水到渠成的成功。经验也是一种积累,是滴水穿石的锲而不舍,是蚂蚁搬家的艰辛执着。

张兆奎老师是老地理教师,临到退休还战斗在教学第一线,每年都送毕业班,教学成绩始终在全市第一,是真正的前茅。张老师的“纸条抽签”地理教学法,堪称一绝。张老师的课堂绝对是堂堂清,当堂达标,是“0”作业的课堂。张老师上课后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学让学生抽签纸条爬黑板答题,有错集体纠正,一堂课轻松完成任务。为什么成绩高?一是目标准确;二是学练结合;三是当堂达标。当然,这背后满含了教师的经验。

原生态的课堂不是原始态的课堂

经常,我们的课堂充满着随意性,本来一节课需要完成的任务,需要两节、三节,时间+汗水式,缺乏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教师盯上靠上,学生拼上豁上。这样的课堂“苦不堪言”。 其实,我们只要用心一点,每节课用上一点“教育学知识”,我们的课堂一定能“柳暗花明”。

教学应该是不断改进自己的改进的行动。

张甲峰教师是纸坊小学老校长,在2010年教育改革中到钱庄中学任教。当时张老师任历史,从未教过,但是张老师用了一个笨方法,把每节课学生该学的知识用填空、问答等方式课前写在小黑板上,一上课就挂黑板,学生自学,可以下位询问,然后学生相互检查,教师抽查。美其名曰“填空法”。最后全镇统考,张老师的两个班两次蝉联全镇一二名。

经常听课,发现我们的课堂“快”字当头:老师的问题随即一抛出,马上就会让学生回答,根本不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即使有的老师留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但只要学生思考时间稍长一些,学生还未思考成形,老师就急躁了,为了节约和控制时间,为了顺利完成自己的教学预设,老师开始掌控课堂,要么自问自答,要么将答案直接诱导、渗透给学生……其实,如果我们稍稍留有空白给学生1—5秒,你会发现学生的“思想”。

总之,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思维绑架现象严重。老师多是备教材、教法,设计出让学生行走的教学流程,而缺少真正的“备”学生、备学情。在课堂上,生硬的问题、固化的程式,框住了了思维,绑架了思想,孔老先生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的“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现在却成了某些教师的累赘。

教育呼唤创新,但我们在还未完成最基本的“扎根”,就谈“全面发展”,那就是拔苗助长,不但坑害了学生,我们也是“颗粒无收”。

让我们的每一节课都因教育思想使学生都有所收获而显得精彩。

二、有“数据”才能使课题结果“有话可说”。

要有调查测试量化标准。

要有真实的实验数据统计。

要有科学的数据结果分析。

如:孩子的神经系统还处在发育当中,所以,注意力不集中是所有孩子的共性,而且年龄越小,就越难控制注意。心理实验证明:3岁幼儿注意力可维持3~5分钟,4岁孩子10分钟,5~6岁儿童也只有15分钟,7~10岁20分钟左右,10~12岁25分钟左右,13岁以上30分钟。

延长理答时间1—5秒能使85%的学生学会。

三、有“积累“才能使课题研究“有据可查”。

积累学习资料。向名家学习。向同事学习。向学生学习。

积累过程资料。从课题开题要实验研究,到结论总结,每天积累,每周积累。

积累总结资料。从资料中总结;从事实中总结;从反思中总结。

研究是幸福的,研究能让人找到教育幸福的支点。当我们仰望时,我们会认为幸福在别人那里,其实,你的幸福也在别人眼里。卞之琳的《断章》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户,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当你沉浸在研究的幸福中时,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的人们,正仰望着你的幸福和对你的羡慕。有“思想”才能成就有效课堂 - 陶山愚公 - 陶山愚公的博客

一、有“思想”才能成就有效课堂。

创意使我们的课堂妙笔生花。

传统时代,不缺少思想,而缺少资料,因此我们珍视学问家;网络时代,不缺少资料,而缺少思想,所以我们呼唤思想家。

在中美一次中学生辩论会上,中国学生准备充分,引经据典,有理有据,慷慨激昂,但是裁判长却宣布中国队输了。原因很简单,裁判长说,都这么大了,该有自己的看法了。在我们的课堂中,我们往往寻求答案的唯一,向师性,学生没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只会看着教材全解去读,还读不熟。这样的课堂,缺乏思维的独创性,是不真实的课堂。这样的教师,是不尊重事实,是没创意的教师。

教学应该是智慧传递智慧的接力。

王冬梅老师感触颇深的是,同样的情景,不同的处理方式,效果会截然不同。记得有一次,天气不太好,在学生临近放学回家时,我来到班里给学生们布置家庭作业,发现学生大多数在听到放学铃声之后,已经收拾好书包准备离开。这时会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做法是:老师气不打一处来,就说“我原来是要给你们布置3道题的,看你们这么着急只是一心想着回家,我要惩罚你们,现在变成5道题。”学生会带着什么情绪回家?一肚子怨气。他们会对自己父母抱怨说:“我们数学老师真没道理,我们真倒霉,原来老师布置3道,现在变成了5道。”第二种做法是:老师并不生气,说“同学们啊,你们都整理好书包了,都还没有回家,还在等着老师给你们布置家庭作业,老师看了很感动!本来老师想给你们布置7道题的,现在看到你们这么乖,我要奖励你们一下,减去2道,布置5道题算了!”学生们听了高兴极了,回去就给父母说“我们今天本来要做7道题的,看我们表现这么好,老师立刻给我们减了2道,只布置了5道题目”。学生哪里知道,老师其实本来布置的就是5道题目。

教案可以下载,经验不可复制。

我们在讲优质课时,选用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甚至是用全国一等奖的教案来上,可往往效果并不尽人意。原因是我们缺乏优秀教师的经验,缺乏优秀教师的教育智慧。经验是什么,经验也是一种教训,是无数次跌倒后而又爬起来的勇气,是经历化蛹成蝶后的美丽。经验也是无数次试验后的结论,是水到渠成的成功。经验也是一种积累,是滴水穿石的锲而不舍,是蚂蚁搬家的艰辛执着。

张兆奎老师是老地理教师,临到退休还战斗在教学第一线,每年都送毕业班,教学成绩始终在全市第一,是真正的前茅。张老师的“纸条抽签”地理教学法,堪称一绝。张老师的课堂绝对是堂堂清,当堂达标,是“0”作业的课堂。张老师上课后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学让学生抽签纸条爬黑板答题,有错集体纠正,一堂课轻松完成任务。为什么成绩高?一是目标准确;二是学练结合;三是当堂达标。当然,这背后满含了教师的经验。

原生态的课堂不是原始态的课堂

经常,我们的课堂充满着随意性,本来一节课需要完成的任务,需要两节、三节,时间+汗水式,缺乏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教师盯上靠上,学生拼上豁上。这样的课堂“苦不堪言”。 其实,我们只要用心一点,每节课用上一点“教育学知识”,我们的课堂一定能“柳暗花明”。

教学应该是不断改进自己的改进的行动。

张甲峰教师是纸坊小学老校长,在2010年教育改革中到钱庄中学任教。当时张老师任历史,从未教过,但是张老师用了一个笨方法,把每节课学生该学的知识用填空、问答等方式课前写在小黑板上,一上课就挂黑板,学生自学,可以下位询问,然后学生相互检查,教师抽查。美其名曰“填空法”。最后全镇统考,张老师的两个班两次蝉联全镇一二名。

经常听课,发现我们的课堂“快”字当头:老师的问题随即一抛出,马上就会让学生回答,根本不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即使有的老师留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但只要学生思考时间稍长一些,学生还未思考成形,老师就急躁了,为了节约和控制时间,为了顺利完成自己的教学预设,老师开始掌控课堂,要么自问自答,要么将答案直接诱导、渗透给学生……其实,如果我们稍稍留有空白给学生1—5秒,你会发现学生的“思想”。

总之,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思维绑架现象严重。老师多是备教材、教法,设计出让学生行走的教学流程,而缺少真正的“备”学生、备学情。在课堂上,生硬的问题、固化的程式,框住了了思维,绑架了思想,孔老先生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的“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现在却成了某些教师的累赘。

教育呼唤创新,但我们在还未完成最基本的“扎根”,就谈“全面发展”,那就是拔苗助长,不但坑害了学生,我们也是“颗粒无收”。

让我们的每一节课都因教育思想使学生都有所收获而显得精彩。

二、有“数据”才能使课题结果“有话可说”。

要有调查测试量化标准。

要有真实的实验数据统计。

要有科学的数据结果分析。

如:孩子的神经系统还处在发育当中,所以,注意力不集中是所有孩子的共性,而且年龄越小,就越难控制注意。心理实验证明:3岁幼儿注意力可维持3~5分钟,4岁孩子10分钟,5~6岁儿童也只有15分钟,7~10岁20分钟左右,10~12岁25分钟左右,13岁以上30分钟。

延长理答时间1—5秒能使85%的学生学会。

三、有“积累“才能使课题研究“有据可查”。

积累学习资料。向名家学习。向同事学习。向学生学习。

积累过程资料。从课题开题要实验研究,到结论总结,每天积累,每周积累。

积累总结资料。从资料中总结;从事实中总结;从反思中总结。

研究是幸福的,研究能让人找到教育幸福的支点。当我们仰望时,我们会认为幸福在别人那里,其实,你的幸福也在别人眼里。卞之琳的《断章》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户,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当你沉浸在研究的幸福中时,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的人们,正仰望着你的幸福和对你的羡慕。

您可能也喜欢:
展示应突破的六个瓶颈 2012.03.16
展示应突破的六个瓶颈
课堂状态在于谁唱主角【原创】 2011.08.16
课堂状态在于谁唱主角【原创】
走出思想的沙漠
走出思想的沙漠
学校的管理是思想的管理
学校的管理是思想的管理
世界著名十大思想实验
世界著名十大思想实验
关键看思想的走向【原创】
关键看思想的走向【原创】
高效课堂相关标语
高效课堂相关标语
课堂的厚度看思维【原创】
课堂的厚度看思维【原创】
从课堂的流程再造开始
从课堂的流程再造开始
理想的课堂与课堂的理想 2011.08.16
理想的课堂与课堂的理想
高效课堂之我见
高效课堂之我见
课堂管理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 2012.03.23
课堂管理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
管理思想精华35则 2011.08.16
管理思想精华35则
孔子的教育思想 2011.08.16
孔子的教育思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