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矩敏主编:《沧浪一页——纪念苏州美术馆建馆80周年》编委会,安徽美术出版社,2007 序 之为中国绘画之都——“东方的佛罗伦萨”。 美术是最富于世界性的,无需翻译即可以获得理解和共鸣,“美术文化”的营养流淌在城市文明的血液中,它所释放的文化能量于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苏州市民的文化素质,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质。在苏州所有的文化名片中,“美术文化”这张名片含金量最重,甄别性最强。作为苏州文化精神载体的美术文化,它是一面旗帜,是时代的风帆,引领着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 苏州美术馆及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大事记 1922年 7月,颜文樑创办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创办时称苏州美术暑期学校,校址在海红坊苏州律师工会会所。教师有胡粹中、朱士杰、顾仲华、程少川4人,分中、西画两组,招进学生100余人,学习2个月结业。普遍反映,学习时间太短。 9月,成立苏州美术学校,学制2年。第一期招生,入学学生14人,分别为张紫玙、张念珍、龚启锐、钱永禄、诸长珍、张杰、黄觉寺、程慈、曹克崇、徐晋韶、徐传扬、姚企鹏、吴怀高、沈飞。同时聘请顾公柔、金东雷分别教授国画和文学课,雇工友1人。时校址已迁至沧浪亭对面县立中学校舍的一部分(9间平房),设中国画和西洋画2科。 1923年 学生人数渐增,又租赁沧浪亭西部、中州三贤祠河南会所房屋3间为西校,原附设县中校舍为东校。第二期招生,改4年毕业。录取学生十余人,其中首次招收女生1人(徐慧珍),为苏州学校男女同学之始。男学生中有严振东、蔡鸿斌、高奎章、陆传纹、花农、胡佩先等。 1924年 第三期招生,录取40人,其中有女生10余人,特辟东校校舍3间为女生宿舍。 1925年 第一期毕业同学,大多志愿留校任职。根据具体情况,最后受聘的有黄觉寺、张紫玙,任西画教师;张念珍、徐晋韶分任事务、校务工作。这时太仓省立中学毕业的陆寰生来校任研究生。陆善读古书,兼管教务,后专任校长室秘书之职。 1927年 颜文樑应苏州公益局聘,任沧浪事保管员,并受命筹建苏州美术馆,陈列当代中西画家作品。美校也经公益局和教育局批准,由县中迁移至沧浪亭内,从此一直定居其中。 沧浪亭为吴中历史名迹,具山水泉石之胜。然年久失修,庭园荒废。这时美专求读人数日众,校务相应扩大,苦于经费严重不足,就发起社会人士资助修葺。上海来青阁书坊主人杨寿祺素与颜文樑相处友善,决定每年资助美校60元;苏州名绅首富兼国画家吴子深,早在1914年与颜文樑相识,一见如故,从此交谊日笃,过往甚密。他重义疏财,慨然对颜文樑说:“你办学,我出钱。”即出千元用以修理沧浪亭。在此基础上,由学校出面,建立校董会,由苏州地方知名人士张仲仁、叶楚伧、朱梁任、朱文鑫(贡三)、金天嗣(松岑)、汪懋祖(典存)、王誉(佩铮)、许厚基(张明)、龚鼎(耕禹)、徐嘉湘、章骏(君畴)、赵昌(眠云)、陶小淽及吴华源(子深)14人为校董会董事,推吴子深为主席校董,委以重任。与此同时,曾几次集合京沪线各地艺术家联合举办美术展览,以及邀请在苏著名书画家60余人举行“吴中书画家联欢会”。此时沧浪亭畔,艺术气氛极为浓厚,而美专学校更为社会人士所重视。 秋天,中央大学美术系主任徐悲鸿携夫人蒋碧薇来校,竭力赞赏颜文樑的办学精神并高度评价他的绘画作品,称他是“中国的梅松尼埃”,并力促颜文樑去法国深造。 冬天,因吴子深出巨资已把沧浪亭修葺一新,获得社会赞扬,学生读书其中,无不感到心旷神怡。学校威望日高,报名入学人数激增。又向吴县教育局租借已停办的商业学校全部校舍为第二院。 1928年 9月颜文棵去法国巴黎留学,参观卢森堡美术馆,访问美术大师大耐·布凡;后在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教授罗朗斯的指导下专心学习西画。 这时,苏州美专由胡粹中代理校长之职,教职员有张宜生,张紫玙、朱士杰、严大钧、黄乃振、黄觉寺、顾彦平、颜纯生、王选青、蔡宸渊、朱竹云、朱梁任、蒋吟秋、黄颂尧、戴逸青、陆寰生、张念珍、王心涵、戴濂等。 是年组办了高中艺术师范科,学制3年。第一期招进学生有钱延康、王栖霞、汪企舜、徐京、周家鼎、李家颐等24人。第二年又招进戴苍奇、管韶九、史群、徐琦、徐恭寅、李江等25人。以后年年有所招生,如钱家骏、陈志华、毕颐生、江载曦、范敬祥、白岚、杨祖述、凌暂型、华文龙、孙葆昌、杨宏才、许大卫、费以复、李炎、陶敏荣、杜学礼等都毕业于此科。但其中尚有不少学生在高中艺术科毕业后又转至本校专科继续学习,如钱人平、王栖霞、徐京、戴苍奇等等为数不少。 1929年 3月,在法国的颜文樑以粉画《厨房》、《画室》与油画《苏州瑞光塔》送巴黎春季沙龙评选,均获入选。6月,《厨房》被评为荣誉奖。图上标以金签,并授予奖状。授奖仪式隆重,由法国教育部长亲自主持。 9月,吴子深去日本考察,《苏州明报》于12日以《吴子深观光三岛》为题进行报导,文曰:“沧浪亭美专学校,自开办迄今,力图进展。去年颜校长以考察艺教赴英法各国,今岁吴校主又将赴日本三岛考察文化艺术。将来考察归国,以谋改革……”10月28日吴子深归国前,因见东京美术学校校舍庄严美奂,设备齐全,造福学子,深为所动。在返苏后立即召开董事与校务联席会议,决心购下早在颜文樑出国前初步商议的沧浪亭东侧徐姓的4亩土地。会上,他当场签票捐资3万元,以扩建美校新校舍。胡粹中、朱士杰闻之大为高兴,立即电告颜文樑。之后,工作进展顺利,胡粹中总管基建设施,食宿在校历2年多时间,连婚期都推迟了。 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校刊《艺浪》创刊。 1930年 7月,举行第五届专科生毕业典礼。又赴镇江写生并在赵声公园举行作品展览,颇受好评。 12月,颜文樑由欧洲返校。《苏州明报》以《美专欢迎颜校长》为题予以报导:“留法画家苏州美专校长颜文樑,业已由西伯利亚铁路,绕道德、俄各国考察竣事,三日乘大连丸抵沪,备受各界欢迎。闻刻已定本日(八日)抵苏。本埠美专全体校友,均往车站迎候。下午在沧浪亭开会欢迎,并举行话剧等,以助余兴云。”颜文樑在欧洲期间节衣缩食,并把举办画展所得,先后购置并陆续寄回大小石膏像460余座,图书1万余册。石膏像的质量与数量为当时全国美校所瞩目。 1931年 因颜文樑提倡美术,苦心办学,得政府赠大银杯一只,并具文曰:“不思不勉。” 7月,举行专科第六届毕业、高中艺术师范科第一届毕业典礼,同时举行学校第十六届成绩展览会。 10月,举行新校舍奠基典礼,校刊《艺浪》第八期作如下报导,题为《新校舍奠基典礼之一瞥》,文曰:“二十年十月一日,本校新校舍举行奠基典礼。是日出席有校董教职员学生三百余人,除颜校长报告经过情形外、,有吴校董,教员蒋吟秋、顾彦平、张紫玙先生等之演说,对本校将来之发展进步,均抱无穷希望,末由吴秉彝、吴似兰二先生摄影而散。” 1932年 8月,新校舍建筑就绪,由上海工部局建筑师吴希猛按照罗马建筑之式设计图样,投标承造,得标者为苏州张桂记营造厂。建成后,共耗费5.4万银元,所有费用全由吴子深所出,颜文樑等感叹不已。新校舍列柱拱廊,宏伟宽敞,共50间房屋。布局合理,采光科学,其规模为当时全国美术学校之冠。 10月,教育部批准苏州美校以大专院校立案,正式定名为“苏州美术专科学校”,简称“苏州美专”。立案后,国家每年拨给辅助经费,第一年得6万元,第二年1.6万元。 12月9目至12日,学校举行新校舍落成及建校10周年纪念庆祝活动,盛况空前。《苏州明报》于11日以《美专新舍落成》为题作了如下报导:“昨日到机关团体代表、京沪各艺术名家来宾及校友同学等约八百余人,由校主吴子深报告新屋建筑经过,次张云博演讲,上海新华艺专教务长汪亚尘演说。是时,适中大艺术系主任徐悲鸿携夫人蒋碧薇女士莅场参加典礼,颜校长即请登台演说,对于文艺复兴运动颇多发挥,并勉力该校同学:‘要刻苦磨砺,痛下切实功夫,将来负起真正复兴之责任……”’同时在校内又陈列了中西古画及师生书画作品达2000余件公开展览,一时沧浪亭畔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竟日不绝。教育部代表徐悲鸿、吴县县长邹敬公、吴县教育局代表潘皆雷、苏中校长胡焕庸、振华校长王季玉以及学生家属,对美专的建设,对师生的作品都给予较高的评价。《苏州明报》又于12日为文祝贺,名为《美专之美》,对美专前途寄予极大的希望。 1933年 因徐悲鸿应邀赴法、苏等国举办画展,行期有一年多时间。就委请颜文樑兼任中央大学美术系主任教职。颜每周去南京3天,为中大学生讲授素描及油画课。 1934年 9月,增设实用美术科,并自辟印刷、铸字、制版、摄影工场,为中国实用美术培育人才。同时出版由自己排版印刷的美专校刊《艺浪》,十六开本,铅字精印,图文并茂,有论文、随笔、文艺小品、校训,并精印三色版画照,选刊教师学生作品及中外名画。以后年年出版,由黄觉寺主编,张念珍负责制版印刷。在这之前,曾出版《沧浪美》校刊三期,画集一卷。由苏州文新印刷公司承印。 1935年 梅兰芳来苏演出,访问吴子深于桃花坞寓所,并由吴子深陪同去美专参观,与颜文樑合影于面水轩。 1936年 4月21日,南京中国文艺社春季游行团徐悲鸿、汪辟疆、徐仲年等50余人特至美专参观,对美专之办学精神与建筑规模极尽褒扬之词。 这时,整个校舍面积已达70余亩。沧浪亭西部房屋为古典式园林建筑,有明道堂(大礼堂)、清香馆、沧浪亭、面水轩(会议室)、藕花小榭、翠玲珑、闻妙香室、见心书屋、瑶华境界、钓鱼台、看山楼、印心石屋等,分为办公、宿舍和读书休息之地。内部各处均回廊相通,外则荷池环绕。东部为西式建筑,计3层,底层为理论课教室;中层为办公室、石膏室、美术馆陈列室;上层为中国画实习室、图案室、西画人体教室。 抗战前先后聘请的教职人员除上述外,尚有:章钦亮、马曾桂、余觉、顾松林、张卓、胡奇如、冯仁宽、洪驾时、章守成、顾寅、高元宰、叶仲亮、吴秉彝、吴似兰、沈寿鹏、张星阶、范承炽、顾西林、凌立如、张新域、于中和、陈碧筠、陶又点、许祖翼、戴国栋、杨履中、傅朝俊、黄金韶、许道传、孙留保、陈伯宾、陈韶宾、陈长辛、秦立凡、徐则安、徐念祖、陆序伦、段励深、吴孝培、王品臣、平留道、汪家光、尤法、徐康民、刘静源、王佩周、陈摩、王元禄、李宜瑢、夏佩萱、戴雅贞、袁鸣秋、王山泉、周鼎和、徐慧珍、高奎章、严振东、周礼洛、吴桐、夏云奇、李曼莲、邓志良、刘熙、汪怡之、潘剑秋、章赋浏、郑午昌、吕斯百等。 1937—1943年 抗战军兴,日寇进侵苏城。美专辗转迁移至上海,租借王家沙小学教室一间作为分校,学生30余人。至秋天,迂至四川路企业大楼7楼上,学生增至40余人,分国画和西画两组,并设研究科。校务由颜文樑及陆寰生兼理。1938年聘任上海中国化学工业社广告主任、水彩画家李咏森为副主任。教授有朱士杰、张念珍、黄觉寺、吴秉彝、张新域、丁光燮、承世名、江禄煜(载曦)。学期终了,借大新公司举办苏州美专沪校师生画展。 这几年中,生活极其艰辛,教授们多为义务教学,不拿工资,仅得几个车马费,企业大楼房金月月加租,颜文樑等售画所得,亦不敷支出。加上原任日本政府派驻苏州领事、时任上海兴亚会会长的日本人松村雄藏以关心办学为名,予以诱胁。不得已,为缩小影响,取消分校,名为画室。学生毕业,仅学校开一证明,不发毕业文凭,因文凭必须送伪教育局盖章。 1944年 临时设立宜兴分校,由美专教师储元洵负责,聘请教师孙文林、王佩南等共襄其事。一年后迁至苏州与总校合并。 1945年 8月抗战胜利,分散各地的师生陆续返校。美专成立复校委员会,推选胡粹中、朱士杰、黄觉寺、吴似兰、王士敏、杜学礼为委员,颜文樑任主任委员。接受沧浪亭后一面从事整修,一面开始招生。吴子深此时已在上海鬻画为生,特地赶来苏州,主持召开校董会。 1946年 沪校改为研究科,有研究生53人。由原住上海的李咏森等继续教授。 秋天,专科、高中艺术师范科、实用美术科招生。专科:高中毕业为3年学制,初中毕业为5年学制;高中艺术师范科:3年学制;实用美术科:3年学制。 1947年 校刊《艺浪》复刊。主编及印刷仍由黄觉寺、张念珍分别负责。校刊出版,行销全国,以图文并茂、精美印刷获得好评。纵观写稿较多的有颜文樑、黄觉寺、黄颂尧、蒋吟秋、王栖霞、许大卫、徐京、尢玉淇、陈志华、吴似兰、缪宏、金松岑、杜学礼等;刊登画件较多者有颜文樑、吴子深、颜纯生、胡粹中、朱士杰、吴秉彝、黄觉寺、顾彦平等。 1948年 在校学生280余人,分别就学于专科(国画系与西画系)、高中艺术师范科、实用美术科。历届毕业生有1300余人,均服务或继续研究于国内外。教职员42人。校长颜文樑往来于苏沪两校。总务主任胡粹中、校务主任黄觉寺、训务主任商家堏、事务主任朱士杰、舍务主任储元洵、校董代表吴似兰、秘书陆寰生、文书顾友鹤,暨钱定一、李霞城、陆昂千分任会计、出纳、书记。教授方面由颜文樑、胡粹中、朱士杰、黄觉寺、孙文林、徐近慧、陆国英教授西画及理论。吴似兰、张星阶、钱夷斋、朱竹云、张宜生、凌立如教授国画及理论。黄恭誉、黄恭仪教授英语,袁刚中教授法文,顾叔龢、沈勤庐教授国文、金石,包希望教授艺术解剖,杜学礼教授色彩学,陆宣景教授公民,商启迪教授图案,王之机教授音乐,程鸣盛教授体育等。 复校后第一届专科毕业生有杨大年、陈雪盦、朱清远、高逊、车溯一(国画系),仅5人,足见抗战胜利后第一年招生办学的艰辛情景。 在建校多年时间中,学校的文艺社组织较多,丰富了业余生活,现列表如下:
美专同仁在服务学校的同时,对社会美术事业也多加提倡,主要表现有三: 一、组织与参加历届“苏州美术画赛会”。1919年颜文樑与东吴大学杨左匋共同发起组织,尚有葛赉恩(美国人,东吴大学校长)、潘振宵、徐咏青、金松岑等赞助。征集当代苏州和全国各地中西画家作品陈列,这开了国内美术展览的先声。每年举办一次,每次陈列2星期,自新历元旦至15日为止,历20余年未间断。团体加入者有北大画法研究会、东大飞飞画会、中大及苏州各中等学校等。胡粹中、朱士杰在第二届画赛会时加入组织工作,使会务更顺利发展,而美专教授如吴子深、颜纯生、顾彦平等30多人均有作品参加,影响较大。 二、组织美术会。画赛会闭幕后,由画会发起人组织美术会,以期永久。至1922年,美专教授顾公柔等假怡园为会址,征得会员70余人,刊印美术半月刊广为宣传。1923年新建美术会馆在铁瓶巷落成,又重征会员得300余人。内部组织分绘画、雕刻、音乐、诗歌、刺绣、演讲六部。1924年公推胡粹中为主任。 三、建立美术馆。1927年为建美术馆公举黄觉寺为筹办主任。得吴子深资助,历时130多天,终于在1928年建成开幕。学校教师和地方知名人士以吴子深独资修缮沧浪亭,其功不可没,于是发起植碑于沧浪亭内,作为纪念。金松岑撰文记其事。美术馆开放后,常陈列中外名作,活跃了吴中画坛。 1949年 4月,苏州解放,人民欢呼,美专喜获新生。调整和充实教职员工队伍。组织“沧浪业余剧团”,演出歌颂新中国的节目。第二年排演五幕话剧《黄金梦》,颇获好评。 1950年 创办动画科,招生40余人,学制2年,由教授钱家骏、副教授范敬祥负责创建工作。并建立制片室,开展动画制片摄影业务。先后在制片室工作的有吕敬棠、吕晋、杭执行、高步青、钱兴华、李新、王吉、刘剑青、施有成等1O余人。动画科中造型基础课由毕颐生教授,电化教育课由戴公亮负责,素描课由胡久安辅导。 1952年 动画科第一届学生毕业,分别被安排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北京八一电影制片厂、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工作。比较著名的有徐景达(阿达)、严定宪等。 秋天,全国高等院系调整,苏州美专并入华东艺术专科学校,即今之南京艺术学院。原苏州美专教授如朱士杰、孙文林、徐近慧、陆国英等大部分分配于此。校长颜文棵调任浙江美术学院副院长。 1997年 1月18日苏州美术馆复馆,重新对外开放。 |
|
来自: 苏迷 > 《苏州美专、颜文梁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