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季休养生息三字经

 老刻刀 2014-02-09

冬季休养生息三字经
来源:《莫愁·天下男人》2010年第12期   来稿者:仲小景  

-
  人也需要冬眠
  
  作为万物之首,人类虽然没有像某些动物一样选择冬眠的方法来休息,但是人与天地相应,自然界气候变化,也对人体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人体的生理机能也随着冬季的寒冷而减缓新陈代谢,阳气内潜,这有益于精气的积聚。所以冬季需格外注意身心的保养调理,经过整整一个冬天的休整,才可以在来年春回大地之时,使身体更加健康。
  如何在冬天保持健康良好的身体状态?一定要记住这三个字:防、藏和养。 防是指在疾病来临发作之前,做好防护保健工作;藏的是人体的精气,一切功能(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 )放慢,以便休养生息,为来年的生发、生长打好基础;养是指累积储存,通过保养、饮食、运动等形式,调养身体,养精蓄锐。
  
  防:内外兼顾
  
  入冬以后,天气寒冷,不少人往往生冻疮。冻疮预防应从秋末冬初开始,容易发生的部位要提早保暖,可在皮肤上涂些油脂,以减少皮肤的散热;要增加手脚的活动量,加速血液循环,鞋子穿得不宜过紧。平时可用冷水洗脸、洗手、洗脚,以增强这些部位的抗寒能力。
  若已发生冻疮,不妨多按摩手脚以促进血液循环,特别是毛细血管内的循环,使血不淤滞,从而加速痊愈。如手部按摩:两手合掌、反复搓摩,使其发热,然后左手紧握右手手背用力摩擦一下,接着右手紧握左手手背摩擦一下。
  在情绪方面,由于冬季天冷,人体的外环境(特别是阴天)和内环境阳气都不足,所以人们容易因触景生情而情绪低落,滋生一种季节性情感失调症,尤其老弱多病之人,情绪变化更为明显。因此,冬季保健首先要特别注意精神调养,在精神活动方面保持心情的愉悦,善于及时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以尽快在受到刺激后恢复心理平静,做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不要使情志过激而扰乱潜伏的阳气,而保持身体健康不生病、少生病。
  
  藏:收敛精气
  
  立冬标志着冬季的开始,自此开始草木凋零,寒气袭人,万物生机伏藏,阴阳消长代谢处于相当缓慢的状态。所以养生的关键就是要顺应冬季“藏”的特点,在饮食起居等方面做出一系列的调整。尤其是老年人,更要敛阴护阳,预防疾病的发生。
  冬天,藏阳气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阳气是人体的一切精华所在,具有温养全身组织、维护脏腑功能的作用,可以说是生命的动力。进入冬天,自然界阳气闭藏,天气寒冷,叶落虫匿。顺应这一趋势,人体的阳气亦潜藏于内,以蓄积能量以待来年进一步地成长、壮大。生活起居方面,要注意趋阳避阴,防寒保暖,早睡晚起。洗澡不要过勤,一般一周一次就足够了;每天晚上临睡前用热水泡泡脚,可有效改善血液循环,解除疲劳。
  另外,精神情志方面的“藏”是不可忽视的。为避免扰动阳气,最好能做到内心沉静,减少不切实际的欲望,避免急躁恼怒。这就要求我们生活规律,张弛有度,通过运动、音乐等方式为自己积累的压力找到合适的宣泄途径。
  
  养:养精蓄锐
  
  中医向来有“秋冬养阴”的说法,冬天在阳气内藏的时候,也必须蓄养阴精,为机体储存能量。
  一进入冬天,人们往往就忙着“进补”了,根据季节的特点,我们虽然提倡温补为宜,但具体补什么、怎么补,还是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健康状况来确定。中医所说的进补,其实是通过药物、食物来调整人体的阴阳气血,使其达到平衡的健康状态。例如一个阴虚的人,如果一味地吃人参、鹿茸等热性补品,恐怕会适得其反。正确的做法则是调理补充其不足的阴血,让阴血恢复到正常的生理水平,调整至阴阳平衡。所以,冬季虽可适当进补,但最好能在医生帮助下明确自己身体亏虚在哪里,再做出相应的补充调整。
  冬季饮食应遵循“秋冬养阴”、“养肾防寒”、“元忧平阳”的原则,饮食以滋阴潜阳、增加热量为主。应该主要关注肾的调养,注意热量的补充,要多吃些动物性食品和豆类,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狗肉、羊肉、鹅肉、鸭肉、大豆、核桃、栗子、木耳、芝麻、红薯、萝卜等均是冬季适宜食物。
  俗话说得好:“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这说明冬季坚持体育锻炼,非常有益于身体健康。
摘自:《莫愁·天下男人》2010年第12期 原文链接是:http://www./plus/view.php?aid=994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