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鸿飞谈易 2014-02-09
                        艾 灸 定 义 ?6?1 艾灸疗法简称灸法,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 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 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 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 病的一种治法。作用:有温经通络,升阳 举陷,行气活血,祛寒逐湿,消肿散结, 回阳救逆等作用,并可用于保健。 艾 灸 种 类 ?6?1 艾灸疗法是具体方法很多,常用者有如下数种。 一、艾炷灸疗法 艾炷灸施灸时所燃烧的锥形艾团称艾炷。常分直接灸, 又分化脓灸和非化脓灸,与间接灸两种。本疗法临床运用 广泛,既可保健,亦可治病,尤其适用于虚寒证,如哮喘、 胃肠病。 二、艾条灸疗法 以艾条于穴位或病变部位上施灸者即艾条灸疗法,操 作常分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等。主要用以治疗寒湿痹 证及其他多种虚寒性疾患。 三、药卷灸疗法 药卷灸是在艾绒里掺进药末,用纸把艾绒裹起来成为 药卷,点燃其一端而施灸。适应证大致同上两种灸法。 四、 温针灸疗法 先根据病性选穴施针,得气后留针,后将艾绒裹于针 柄上点燃,直至燃尽,使热力通过针体传入机体,达到温 经散寒等目的。 五、隔姜灸疗法 取约2分厚生姜一块,置于选定的穴位上,再将艾炷 ?6?1 1.根据所灸穴位,指导患者摆好体位,体位选择要以能较长时间治疗为原则。 ?6?1 2.艾条灸法温和灸: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2- 3cm左右,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7min,至皮 肤红晕为度。 ?6?1 3.艾炷灸法直接灸:将灸炷直接放在穴位皮肤上,点燃顶端,燃至患者有灼热感即 取下,另换一壮,一般连续灸3-5壮。间接灸:即在艾炷下放姜片、蒜片、附子饼、盐 等施灸。 ?6?1 4.温针灸法:毫针留针过程中,将纯净细软的艾绒捏在针尾上,或用艾条插在针柄 上点燃施灸。 ?6?1 5.一般每日1-2次,10次为一疗程。常与体针疗法配合应用。 ?6?1 艾条灸施灸的方法分温和灸和雀啄灸。 ?6?1 (2)温和灸: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2-3 厘米左右,进行熏烤。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7分钟, 至皮肤红晕为度。对于昏厥、局部知觉迟钝的患者,医者可将中、食二指分开,置于 施灸部位的两侧,这样可以通过医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的受热程度,以便随 时调节施灸的距离和防止烫伤。 ?6?1 (3)雀啄灸: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 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另外也可均匀地上、下或向左右方向移动 或作反复地施转施灸。 ?6?1 通经活络、 ?6?1 行气活血、 ?6?1 去湿逐寒、 ?6?1 消肿散结、 ?6?1 回阳救逆、 ?6?1 防病保健。 ?6?1 现代研究认为,艾燃烧生成物的甲醇提取物,有清除自由 基作用,并且比未燃烧的艾的甲醇提取物作用更强。施灸 局部皮肤中过氧化脂质显著减少,此作用是艾的燃烧生成 物所致。艾的燃烧不仅没有破坏其有效药物成分,反而使 之有所增强。艾燃烧生成物中的抗氧化物质,附着在穴位 处皮肤上,通过灸热渗透进入体内而起作用的。 ?6?1 研究证实,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是一种十分有效 并适应于机体治疗的物理因子红外线。根据物理学的原理, 任何物体都可以发射红外线和吸收红外线,人体也不例外。 近红外线对人体的穿透深度较远红外线深,最多可达 10mm,并被机体吸收。研究认为,艾灸在燃烧时产生的 辐射能谱是红外线,且近红外线占主要成分。近红外线可 激励人体穴位内生物分子的氢键,产生受激相干谐振吸收 效应,通过神经-体液系统传递人体细胞所需的能量。艾 灸时的红外辐射可为机体细胞的代谢活动、免疫功能提供 所必需的能量,也能给缺乏能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 而艾灸施于穴位,其近红外辐射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可 通过经络系统,更好地将能量送至病灶而起作用。 ?6?1 研究认为,在近红外线的辐射刺激下,也能够激发人 体本有的一种特殊的物质——“免疫激活素”。这种免疫 激活素具有免疫和调节的作用,它能够有效的调节女性的 荷尔蒙和雌性激素的分泌,能够增强卵巢的功能,消除和 改善女性的痛经、闭经、性冷淡、不孕症等等。也能够有 ?6?1 艾灸可以分为:艾炷灸、艾条灸、温灸。 ?6?1 ?6?1 ● 艾炷灸 ?6?1 艾炷灸是用艾绒捏成的圆锥体,点燃施灸的方法。又称为 “艾团”、“艾丸”、“艾圆”等名称。古代以艾炷灸最 盛行。一般艾柱可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大者如蚕豆 大小,中者为黄豆大小,小者为麦粒大小,皆为上尖下大 的圆锥体,便于平放和点燃。标准艾炷,其艾的直径为 0.8厘米,柱高为1.0厘米,艾柱的重量约为0.1克,可燃 烧3—5分钟。 ?6?1 艾炷灸分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种。 ?6?1 直接灸,又称明灸、着肤灸。是把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面 施灸的一种方法。古代称为“着肉灸”,如《千金要方》 记载:“炷令平正着肉,或势乃至病所也。”因直接灸对 皮肤的刺激程度不同,又分为瘢痕灸和无瘢痕灸。 ?6?1 间接灸,是在皮肤和艾炷之间隔上某种物品而施灸的一种 方法。又称“隔物灸”“间隔灸”。古代的间接灸法种类 ?6?1 常用于痹症、虚寒性胃肠病、遗精、阳萎、气喘、婴儿腹泻、中风脱证、虚 脱、晕厥、胎位不正、慢性肿疡、神经性皮炎、湿疹、胃下垂、脱肛等,亦 可用于防病保健。 ?6?1 艾灸的适应症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艾灸可以通过经络调整人体生理功能,促进新陈代谢, 增强血液循环,调整内分泌,提高机体免疫力和防病能力。中医认为其主要 作用是调和阴阳,扶正祛邪,,补气益血,温经通络、协调脏腑,从而达到 预防早衰,防治疾病的目的。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可以广泛用于 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对关节炎、颈椎病、高血压、 慢性胃炎、神经衰弱、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糖尿病等有特 效。其次,艾灸具有奇特养生保健的作用。人们无病施灸,可以激发人体正 气,增加人体抗病能力,以抵制病邪的侵袭。《扁鹊心书》云:“人于无病 时常灸,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中老年人多阳气衰退,应宜施 艾灸起到补火助阳,振奋精神的作用。 临床最常用的灸法。指以艾绒为材料,点燃后直接或间接熏灼体表穴位的一 种治疗方法。也可在艾绒中掺入少量辛温香燥的药末,以加强治疗作用。 ?6?1 对慢性虚弱性病症和风、寒、湿邪为患的疾病尤为适宜。 ?6?1 高热、急性化脓性疾病和里实热证,一般不宜用灸疗。 ?6?1 艾灸的禁忌证 临床上哪些疾病不能艾灸,首先要明确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作灸疗。 1.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邪热内炽等证,如高热、高血压危象、 肺结核晚期、大量咯血、呕吐、严重贫血、急性传染性疾病、皮肤痈 疽疗疖并有发热者,均不宜使用艾灸疗法。 2.器质性心脏病伴心功能不全,精神分裂症,孕妇的腹部、腰骶部, 均不宜施灸。 3.颜面部、颈部及大血管走行的体表区域、粘膜附近,均不得施灸。 ?6?1 艾灸禁忌: ?6?1 1.空腹,过饱,酒后,极度疲劳和一切热性红肿疾病者禁止艾灸, 防止晕灸。 ?6?1 2.婴幼儿、昏迷患者、感觉障碍、皮肤溃疡处、肿瘤晚期、糖尿病、 结核病、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急性期)、大量吐(咯)血、孕妇禁止 艾灸。 ?6?1 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邪热内炽等证,如高热、高血压危象、肺结核晚期、 大量咯血、呕吐、严重贫血、急性传染性疾病、皮肤痈疽疗疖并有发热者, 均不宜使用艾灸疗法。 ?6?1 器质性心脏病伴心功能不全,精神分裂症,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施 灸。 ?6?1 颜面部、颈部及大血管走行的体表区域、粘膜附近,均不得施灸。 ?6?1 施灸前要与患者讲清灸治的方法及疗程,尤其是瘢痕灸,一定要取得患者的 同意与合作。瘢痕灸后,局部要保持清洁,必要时要贴敷料,每天换药1次, 直至结痂为止。在施灸前,要将所选穴位用温水或酒精棉球擦洗干净,灸后 注意保持局部皮肤适当温度,防止受凉,影响疗效。 ?6?1 除瘢痕灸外,在灸治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艾火灼伤皮肤。尤其幼儿患者。如 有起泡时,可用酒精消毒后,用毫针将水泡挑破,再涂上龙胆紫即可。 ?6?1 偶有灸后身体不适者,如身热感、头昏、烦躁等,可令患者适当活动身体, 饮少量温开水,或针刺合谷、后溪等穴位,可使症状迅速缓解。 ?6?1 施灸时注意安全使用火种,防止烧坏衣服、被褥等物。 ?6?1 1.掌握热量,防止烫伤。尤其对局部皮肤知觉减 退及昏迷患者。 ?6?1 2.做好防护,以防艾火掉下烧伤皮肤与烧坏 衣褥。使用温针时,可用硬纸片剪一小孔,套住 针体平放在进针处,即可避免艾火直接掉落于皮 肤上。施灸后艾条必须彻底熄灭,以防失火。 ?6?1 3.艾炷灸容易起疱,应注意观察,如已起疱 不可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如水疱过大,经75 %乙醇消毒后用注射器将疱内液体抽出,外涂甲 紫,再用敷料保护,以防感染。妇女妊娠期间, 小腹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6?1 艾灸的注意事项: 1.施灸前要与患者讲清灸治的方法及疗程,尤其是瘢痕 灸,一定要取得患者的同意与合作。瘢痕灸后,局部要保 持清洁,必要时要贴敷料,每天换药1次,直至结痂为止。 在施灸前,要将所选穴位用温水或酒精棉球擦洗干净,灸 后注意保持局部皮肤适当温度,防止受凉,影响疗效。 2.除瘢痕灸外,在灸治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艾火灼伤皮 肤。尤其幼儿患者。如有起泡时,可用酒精消毒后,用毫 针将水泡挑破,再涂上龙胆紫即可。 3、偶有灸后身体不适者,如身热感、头昏、烦躁等,可 令患者适当活动身体,饮少量温开水,或针刺合谷、后溪 等穴位,可使症状迅速缓解。 4.施灸时注意安全使用火种,防止烧坏衣服、被褥等物。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艾灸疗效独特性的认识,艾灸疗法重 新得到了医学界重视,现代化研究的步伐也在加快。现代 化的艾灸治疗仪是传统艾灸材料与光电仪器的结合,在现 代新型热源的作用下(如红外线、磁疗)充分发挥艾的药 物效用,并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不会烧灼皮肤产生 疤痕的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艾灸在临床的应用必 ?6?1 艾灸注意事项: ?6?1 1. 客人在施灸之前要保持心情平静,大怒、大喜、大悲之后,不宜马上艾 灸。 ?6?1 2. 艾灸后,要乐观愉快,心情开朗,精心调养,戒色欲,勿过劳,清淡素 食,以助疗效。 ?6?1 3. 使用灸法调理要有耐心,勿急于求成,灸从久,要有长久坚持下去的信 心,这样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于养生保健,更要持之以恒。 ?6?1 4. 艾灸的时间,上午下午均可,一般阴晴天也不须避忌。失眠症在晚上 灸比较好。 ?6?1 5. 艾灸的不良反应,一般无不良反应,但由于体质和症状不同,开始施灸 可能引起发热、疲倦、口干、全身不适等反应,一般不需顾忌,继续施灸即 能消失。 ?6?1 6. 一般施灸后,要避免着凉,秋冬季待穿戴整齐后,头上和身上的汗出去 后,再出门。春夏艾灸后,也要注意保暖。施灸的当天不要洗澡,以免染上 风寒。 ?6?1 7. 一般客人在艾灸之前后,都要喝一杯温白开水,有利于艾灸后排毒。 ?6?1 · 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邪热内炽等证,如高热、高血压危象、肺结核晚 期、大量咯血、呕吐、严重贫血、急性传染性疾病、皮肤痈疽疗疖并有发热 者,均不宜使用艾灸疗法。 ?6?1 · 器质性心脏病伴心功能不全,精神分裂症,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均不宜 施灸。 ?6?1 · 颜面部、颈部及大血管走行的体表区域、粘膜附近,均不得施灸。 ?6?1 · 施灸前要与患者讲清灸治的方法及疗程,尤其是瘢痕灸,一定要取得患者 的同意与合作。瘢痕灸后,局部要保持清洁,必要时要贴敷料,每天换药1次, 直至结痂为止。在施灸前,要将所选穴位用温水或酒精棉球擦洗干净,灸后 注意保持局部皮肤适当温度,防止受凉,影响疗效。 ?6?1 · 除瘢痕灸外,在灸治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艾火灼伤皮肤。尤其幼儿患者。 如有起泡时,可用酒精消毒后,用毫针将水泡挑破,再涂上龙胆紫即可。 ?6?1 · 偶有灸后身体不适者,如身热感、头昏、烦躁等,可令患者适当活动身体, 饮少量温开水,或针刺合谷、后溪等穴位,可使症状迅速缓解。 ?6?1 · 施灸时注意安全使用火种,防止烧坏衣服、被褥等物。 ?6?1 具体取穴如下: 1.风池穴:从耳后骨突下缘向后摸,可以摸到一凹陷,这就是 风池穴,左右各一个。 2.风府穴:取穴时,顺着我们的后脑勺往下会摸到凹陷,这就 是风府穴。 3.合谷穴: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虎口”。 4.足三里:在小腿外侧。屈膝后,从膝盖下缘外侧的小凹陷处, 向下量出三寸,便是足三里。 点燃艾条后,悬于穴位之上,艾火距离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 每穴灸20分钟,各穴依次施灸。 注意事项: 1.风池、风府两穴都有头发覆盖,艾灸时应将艾条稍稍抬高, 并以另一手拨开头发。 2.艾灸治疗风寒感冒应越早越好。若出现高热、咽疼、流黄涕 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6?1 艾灸配穴:百会、风池、肩井、曲池、足三里、太冲、风 市、血压点。 配穴方解: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常 见慢性病,发病以中老年人居多。中医认为,高血压可分 肝阳上亢合肝肾阴虚,属中医“眩晕”范畴。临床表现头 痛,头晕,耳鸣,失眠,心烦,手指麻木。最大隐患是伤 及心,脑,肾,最大危害是脑血管意外发生病变。高血压 可分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高血压多由泌尿,内分泌, 颅内病变引起,病因复杂,坚持温灸可缓解症状,减少血 压突然急剧升高的危险。太溪穴可滋阴补肾,每天配合按 揉,效果更好。 注意事项:保持客观情绪,适当运动,减肥,饮食注意均 衡,清淡,少盐,有助血压的控制。 艾灸配穴:肝俞、胆俞、肩井、肩髃、肩 贞、曲池、外关、阿是穴。 配方解析:本病多发于50岁左右,发病原 因与劳损及感受风寒有关,所以温灸后要 注意保暖,免受风寒侵袭。施灸时先灸颈 椎第4-7节,然后灸患侧肩胛区痛处,灸 后帮助病人高举患肢向前后上下方向活动, 寻找痛点在进行温灸,常年坚持巩固疗效。 初期肩周炎温灸效果很好,但严重者应配 合其他疗法如刮痧,拔罐,推拿等。 ?6?1 、点燃的艾条如何熄灭? 1.将燃烧的艾条放入一个密闭的容器里,焖一会后,艾灸 由于没有了空气就会自动熄灭了。 2.将燃烧的艾条放入水中沾一下,要把火头都沾湿到水里, 但是别让艾条湿的太多,然后让它自然晾干或是在太阳下 晒干就可以再次使用了。 3.可以用刀子或利器直接切断火头,把烟灰弄灭,这样就 可以把艾火熄灭了。 ?6?1 艾灸治疗失眠有效? 艾灸治疗失眠能起到养心安神的作用。然后艾灸双侧 涌泉穴,每次20分钟,连续10-15天为一个疗程。艾灸 期间不用任何辅助药物。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的井穴,灸 之可滋阴降火、宁心安神,有引火安神之妙,艾灸涌泉穴 具有无药物毒副作用的优点,又可以广大群众都可以自己 参与的治疗,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也可配合灸足三里, 足三里穴能使气血源源不断生长,所以艾灸上述几个穴位, 能增进睡眠。另外如烦躁、心情抑郁,可加灸太冲、阳陵 泉穴,以行气解郁;如有头晕、耳鸣、腰酸痛、口干少唾 液、手足心热及盗汗等,可加灸三阴交穴以滋阴降火;如 容易生气、不思饮食、腹胀、消化不良,可加灸肝俞、脾 俞穴以调理肝脾;如心慌、记忆力减退、多梦、肢体乏力、 消化不良、不思饮食,可加灸脾俞、三阴交穴以健脾补心。 方法是:可以用艾条悬灸,想更方便的话可以选择艾灸罐, 放在穴位上温灸,10-15次为1个疗程,灸几个疗程看具 体情况而定。一般在睡眠前灸治效果较好。 ?6?1 艾灸养生延年益寿有哪些常用穴位? 长寿的秘诀是每个人所追求的,自古流传了很多长寿保健 的方法,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医的艾灸。艾灸保健穴可 以延年益寿。阳气是维持人体机能的能量,通过艾灸可补 充人体的阳气,通经活血,调节脏腑功能,固坚持艾灸可 保长生。 穴位: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 侧一横指处)、气海(位于腹正中线脐下1.5寸处)、关 元(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处)。方法:选准穴位后,点 燃艾条或用艾灸罐,分别对准穴位,每穴悬灸10-20分钟, 以各穴位皮肤潮红为度。可隔日一灸,10日为一个疗程。 施用时注意力要集中,艾火与皮肤的距离,以受灸者能忍 受的最大热度为佳。注意不可灼伤皮肤。 说明:关元、气海、足三里,是人体强壮保健要穴,经常 艾灸,能调整和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6?1 艾灸疗法也能治疗牙痛?让专家来为大家解答吧。牙痛并不 属于病症,但痛起真的很要命,想必很多人都有过这种感受。而引起 牙痛有原因有各种各样,专家来给大家一个较通用的民间方法,即艾 灸阳溪穴。 其实,牙痛时可在大肠经合谷至偏历寻压痛点,按压数分钟即可 见效。往往阳溪最为敏感,有条件可艾灸该穴,有奇效。太溪穴位于 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取穴时,可采用 正坐,平放足底或仰卧的姿势,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 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不仅如此,牙痛也可以采用精艾条灸合谷穴,颊车穴两个穴位的 灸法。只需要每穴灸5分钟,一般灸到皮肤发红,有热感就可以了。 灸时也可以左痛灸右边的穴位,右痛灸左边的穴位。经常艾灸合谷穴, 颊车穴两个穴位,除了可以治牙疼,还有美容的作用呢。 ?6?1 冬季养生注重脾胃保健,冬天冷了,脾 胃会受伤,过于火热脾胃一样是会受伤,如何合 理的照顾脾胃健康养生,人们应当给于足够的关 注,对于新兴的艾灸医疗方法,人们都开始逐渐 的接触起来。 在中医的治疗理论中,阴交穴(脐下一寸)、 气海穴(脐下一寸五分)、关元穴(脐下三寸)、 中脘穴(脐上四寸)、天枢穴(脐两旁各开二寸) 等穴位如果使用艾灸,都可以起到保健和治疗作 用,对于脾胃效果更佳。 ?6?1 艾灸也能治疗失眠?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讨论的课 题,当然还是由专家来说比较好。艾灸作为我国古代流传 下来的经典医学疗法之一,不少专家对它都有很大的兴趣, 经过科学的研究后给于了不少定义,而艾灸疗法对失眠还 有效果就更让人感兴趣了。 失眠是时下通知工作一族的常见病,失眠带来的头疼 脑热,白天瞌睡无精神以及工作上面出错等影响是巨大的, 如何治疗失眠,人们可是想了不少的招,但多数都不可用 或者副作用太大。而艾灸疗法操作简单并且无副作用就能 对失眠产生效果,让大家都非常惊讶。 ?6?1 艾灸可以治疗便秘,对于习惯性的便秘也有效果,艾灸 治疗便秘通过调节肠道气血运转,生津润燥缓解便秘症状。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于工作时间延长,或欲大 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症,常有习惯性便秘肠道炎症恢复 期,手术后排便困难,产后排便困难或药物引起的便秘, 本疾病因病机,主要因大肠传导功能失常,粪便在肠内停 留时间过长过久,水液被吸收,而致便干难解,本症从偏 虚,偏实两方面叙述。 实性便秘多因素体阳盛或过食辛辣厚味,以致胃肠积热, 或热病后余热留恋,或肺热移于大肠,耗伤津液,导致肠 道燥热,大便干结,或忧思过度,久坐少动,肺气不降, 大肠气机郁滞,通降失调,传导失职,糟粕内停而成便秘。 虚性便秘多由病后产后气血两伤末复,或年迈体弱气虚 则大肠传运无力,血虚则津亏肠失滋润而成的便秘。 现代医学认为便秘是一种症状,引起原因较多,主要分 结肠便秘和直肠便秘两种,前者系食物残渣在结肠中运行 迟缓而引起便秘,后者则指食物残渣在直肠滞留过久,故 也称排便困难。本病主要症状表现为排便间隔常超过两天, 或有便意而排便困难,或无力排出,或排出不畅,左下腹 ?6?1 ?6?1 艾灸治疗胃痛、脾胃不和有很好的效果,甚至可以当时止痛。 穴位:中脘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4寸处)、足三里穴。 ?6?1 方法:选准穴位后,点燃艾条或用艾灸罐,在中脘穴、一侧足三 里穴上各艾灸10-20分钟,以穴位处皮肤潮红色为度。胃痛可立即缓 解。艾灸时要注意力集中,艾火与皮肤的距离,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 大热度为佳,不可灼伤皮肤。自己掌握不好也可以到养生馆找专业老 师调理。 ?6?1 说明:艾灸足三里穴能使胃痉挛趋于缓解,使胃肠处于正常蠕动 状态。因此,艾灸疗法,对不论什么原因所致的胃痛,包括现代医学 中的急、慢性胃炎和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及胃神经官能症等,若以胃 脘疼痛为主者,用艾灸疗法,效果均很明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