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开三度的才女如何俘虏丈夫的心![]() 如果把女子离异后再婚,称作梅开二度,那么汉朝学者蔡邕的女儿蔡文姬,无疑是梅开三度,因为她一声结过三次婚。而且每一次都不一帆风顺。不过每次,这位才女总能化险为夷,即使无奈的面对生活,也总能把生活处理的很有滋味。不过最险的当属第三次婚姻,让人唏嘘不已。
蔡文姬是东汉末年陈留(今河南开封杞县)人,她的父亲是当时的名人蔡邕。蔡邕是大文学家,也是大书法家,梁武帝称他:“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蔡文姬生在这样的家庭,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就是十分自然的了,可以说蔡文姬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可惜时局的变化,打断了这种幸福。不久,董卓进京,逼迫她的父亲去做官,蔡邕不去,董卓就放下狠话,不去弄死你全家。蔡邕乃是以文弱书生,哪里经得住此等恐吓,此时文姬早已出嫁,丈夫是河东卫仲道,也是大学出色的士子,二人可谓郎才女貌 ,可惜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卫仲道便因咯血而死。两人无子女,蔡文姬遭到卫家嫌弃,认为她"克死丈夫",当时正年少气盛、心高气傲的蔡文姬,哪里能受得了这种白眼,她不顾父亲的反对,愤而回家。
董卓进京,武人专政,把朝廷弄成一锅粥,再加上对待老百姓大搞杀戮,一时间洛阳变成了人间地狱。倒底是民怨沸腾,不久董卓被部将吕布所杀,蔡邕也因为董卓当年的知遇之恩,而掬一把同情之泪,惨遭杀戮。董卓死后,蔡文姬失去了靠山,又遇到百年不遇的军阀混战,羌胡番兵乘机掠掳中原一带,在“中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纵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入朔漠,回路险且阻。”的状况下,蔡文姬与许多被掳来的妇女,一齐被带到南匈奴。凭着出众的相貌和过人的才华,她嫁给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贤王,饱尝了异族异乡异俗生活的痛苦。当然她也为左贤王生下两个儿子。她还学会了吹奏“胡笳”,学会了一些异族的语言。
一晃,十二年过去了,当年蔡邕的挚友曹操听说了蔡文姬的事,他立即派周近做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壁一双,要把她赎回来。蔡文姬多年被掳掠是痛苦的,一旦要结束十二年的羶肉酪浆生活,离开对自己恩爱有加的左贤王,和天真无邪的两个儿子,分不清是悲是喜,只觉得柔肠寸断,泪如雨下,在汉使的催促下,她在恍惚中登车而去,在车轮辚辚的转动中,十二年的生活,点点滴滴注入心头,从而留下了动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
文姬归汉之后,在曹操的安排下,嫁给屯田校尉董祀,这年她三十五岁,青春不再,相貌依稀,自然不称丈夫的心。而董祀正值鼎盛年华,生得一表人才,通书史,谙音律,是一位自视甚高的人物,对于蔡文姬自然有一些无可奈何的不足之感,然而迫于丞相的授意,只好免为其难。不想这期间,小董却犯了死罪。?当蔡文姬为董祀求情时,曹操看到蔡文姬在严冬季节蓬首跣足,心中大为不忍,命人取过头巾鞋袜为她换上,让她在董祀未归来之前,留居在自己,后来曹操终于被她的诚心所打动,当然最终蔡文姬也和郎君董祀的关系好的没法说。看来才女子知道,要和某人相处,最主要的是要用真情打动他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