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从哪里来

 陋室书屋2 2014-02-14

“她”从哪里来  

2009-12-23 17:14:06|  分类: 词汇库 |举报 |字号 订阅

“她”从哪里来

张俊

  在中国文言文中,第三人称代词多用“伊”或“他”字,但却没有性别之分。也就是说,在新文化运动之前,“他”字兼称男性、女性及一切事物;而“伊”字到了新文化运动前后,逐渐成为了女性第三人称的专用。但今天我们所用的女性第三人称代词却是“她”而非“伊”。

  那“她”究竟是何时出现,并逐渐成为女性第三人称代词的呢?要回答这一问题,还得从新文化运动说起。

  新文化运动提倡文学革命,倡导白话文,故语言文字方面的许多工作亟待解决。就说这个“他”字,涵义过于笼统,不能适应新文学需要。时任北大教授的刘半农先生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并主张造一个“她”字来承担表示女性第三人称的重任。

  在当时,任何开创性的工作都要经历一番洗礼。第一个对刘半农想法做出回应的是周作人,但真正引发人们注意及争论是在1920年左右。

  1920年初,上海《新人》杂志发表了一篇署名寒冰的《这是刘半农的错》一文,此文认为“她”字的创造没有必要。因为第一、二人称的“我”、“汝”等字,也没有阴阳之分:而“她”和“他”,只能在阅读时区别,读音上并不能区分,故该字无多大意义。随后,上海《时事新报》的“学灯”栏目发表一篇署名孙祖基的《她字的研究》,对刘半农的想法表示支持。接着,“寒冰”又撰《驳她字的研究》一文,发表于该报。就这样,“她”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此时远在国外留学的刘半农读了《时事新报》上的两篇文章后,经深思熟虑,撰成《“她”字问题》一文,寄回上海《时事新报·学灯》栏,发表于1920年8月9日,获得广泛认同。

  在该文中,刘半农讨论的首要问题就是“她”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刘先生首先从翻译和阅读外国文章的角度,以例证的形式提出了创造“她”字的必要性。“他说,‘他来了,诚然很好;不过我们总得要等他。’”象这种语言方式,按“他”字表示一切第三人称来理解,怕是不知所云吧。但如果用上一个女性的“她”字,一切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她说,‘他来了,诚然很好;不过我们总得要等她。’”这样一来,话中所涉三个人的角色就弄清楚了。接下来,刘半农对“她”字的可行性作了分析,指出其可用性。他说:“我们因为事实上的需要,又因为这一个符号,形式和‘她’字极像,容易辨认,而又有显然的分别,不至于误认,所以尽可以用得。”并且坚定地提出:“要是这个符号是以前没有的,就算我们造的;要是以前有的,现在却不甚习用,变作废字了,就算我们借的。”为了解决该字只能区分字形而难以区分字音这一问题,刘半农先生进一步进行了探讨。他说:“‘他’字在普通话区域中,本有两读:一为T'a,用于口语;一为T'uo,用于读书。我们不妨定‘他’为T‘a,定‘她’为T'uo……”在该文快要结束的时候,刘半农先生还顺便提出一点新想法:“我现在还觉得第三位代词,除‘她’之外,应当再取一个‘它’字,以代无生物。”

  经历了这一番论战后,“她”字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逐渐成为女性第三人称代词出现在文章书籍中,最终为人们认可并广泛使用;就连刘半农片言提及的“它”字,也成为一个确定代词而广泛使用。

  刘半农先生不仅创造了“她”,还勇敢地应用于实践。他在给周作人的一封信中写道:“说起文字,我真万分的对她不起,她原是我的心肝宝贝!……她竟如被我离弃的很渺远的一个情人一样”。将自己喜爱的文学,不用“它”,而用一个女性的“她”来表示,恐怕也是开今天人们用“她”字表达特别珍爱的事物之先河吧?

  对于“她”的由来及刘先生的贡献,鲁迅在《忆刘半农君》中也有述及:“他(刘半农)活泼,勇敢,很打了几次大仗。譬如罢……‘她’和‘它’字的创造,就都是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