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见悟

 似水流年_HJ 2014-02-14
    昨晚很困,九点多就睡了,以为能安睡到天亮。结果梦境连连,不到三点就醒了,再也睡不着。

    索性上网,看了很多人的很多微博,有的淡然、有的满足、有的自责、有的抱怨,当然也有不少“励志”的,感受最多的就是这种,尤其是如果一个人经常发。也不知是自己想的、还是抄录的,好似在大呼“我要...我不要...”、“我能...我不能...”!这些“励志体”总让我想起搞传销的,偶而一次会有些振奋,多了就变了味道。像深陷的挣扎,一次比一次强烈,还有点咬牙切齿的感觉。殊不知,想摆脱的,就是自己的当下!就这样不断否定自己的感觉、否定自己的情绪、否定自己的现在...想从中抽离,其实都是在否定自己,然而好比深陷泥潭,越挣扎、陷得就越深,也越痛苦。

   我想这就是一种佛学说的分别、执着。执意想要“好的”,不想要“坏的”,殊不知“好的”是你造成的,“坏的”也是你造成的,即便有些事是被强加的,但也是你的。逃避、憎恨只能加重自己的负面情绪,内心越来越脆弱,一点刺激都受不得,拒绝、排斥甚至怨恨的,不是别人,就是自己,因为那是你的一部分。排斥自己、拒绝当下,当然痛苦、纠结。

   忽然联想到水。一股甘冽的清泉,流动的过程中,难免会接触其它东西,泥沙、落叶、油污等等,甚至毒物,其中的杂质被溶解了进来,水就不再甘洌,或混或浊、或黑或绿、或苦或咸,甚至有毒。如果没有净化能力,这水就不能用来灌溉,更不能喝。凡接触者,只能中毒,深受其害;而有强大自净能力的水,无论接触什么,无论溶进来什么,均能将其转化,保持原本的无色、纯净与甘冽,润泽万物,生机勃勃。

   人就如同水,成长的过程,就是经历的过程,主动的也好、被动的也罢,总会遇到某些人、某些事,有的可能很顺利,有的可能很不顺利。严重的遭受了欺骗、压迫、背叛....,有的人承受不了,很容易产生“受害者心态”,变得“敏感、多疑、暴躁、嫉妒、偏激、怨恨”,觉着世界都欠我的,不知不觉就会把这种负面情绪传递给周边的人和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结果自然又反馈回来,更加重了负面情绪,如此恶性循环,越来越糟,永远失去了平和、安宁;而有的人,“自净能力”很强,即便遭受了诸多的不幸,仍会坦然面对,在逆境中学习,从挫折中收获,内心依然光明,依然信任、依然爱,并且施与他人,这样的人,不就是“佛”吗?

   有句格言“当学生准备好的时候,老师、自然会出现。”所有降临在你身上或展现在你面前的,也许真的有意义,不要断然否定、拒绝,试着“拥抱”、接纳,因为它们可能就是帮助和点化你的,需要的、是你的转化能力。

  上行为善,下行是慈悲,统一于自性,即应是“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