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南美食河鲜篇:鲥鱼

 兰之道 2014-02-15
   第一次进杭州的菜市场,迎面便是水鲜类。我其实是不会做鱼的,只是有点怀念春节在成都吃的豆瓣鲫鱼,想买一条回去练练手。
  被摊主三言两语说动心,活蹦乱跳的鱼我视若无睹,五块钱买了三条刚刚死掉的鲫鱼。
  那天一起吃饭的有三个人,老朋友滔滔,跟我合租房子的万州男孩小熊。这三条红烧鲫鱼,我一个人吃了三天。
  三天以后,小熊从市场上拎回一条鲤鱼,一路猛跑,放进乘满水的大盆里,鲤鱼又缓缓游动起来。晚饭,他做了地道的四川豆瓣鱼给我吃,鱼肉细嫩,连鱼骨都是白里透红,绝对的健康美食。
  我承认,我就是贪便宜,五快钱三条,数量上比四块钱一斤活鱼要多,如果不追求口感,死鱼跟活鱼的营养价值是一样的。更何况,活鱼是被厨子生吞活剥,死的时候充满愤怒,释放大量毒素,对人的身体其实很不好。
  为了不被他们耻笑,好象我不懂吃鱼似的,我决定写一篇关于河鲜的文字。
   (一)
  沿钱塘江上溯,风景秀丽的富春江小三峡,有东汉严子陵钓鱼台。严子陵名光,浙江余姚人,是汉光武帝刘秀的老同学,刘秀当皇帝以后,把他请到洛阳,欲委以官职,严子陵过惯清风明月的隐居生活,以留恋富春江上垂钓的乐趣和难忘清蒸鲥鱼的美味为由,说服刘秀放他归隐富春江。
  才子金圣叹常说人生有三恨:“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
  这鲥鱼,就是长江流域最为名贵的“鱼中之王”。古代的时候,是献给皇室的贡品。每当春夏之交,鲥鱼从海上回游到江河中产卵,此时以镇江三江营和杭州富春江产的为最佳。
  鲥鱼的做法,以清蒸为最佳。鱼鳞千万不要刮掉,用一层网油将鲥鱼裹起来,撒上姜丝和葱白丝,加黄酒,旺火蒸熟,这样就可以完全保留鲥鱼的鲜美。
  鲥鱼蒸熟时,鱼鳞一片不少,看上去像披件银白的“盔甲”。轻轻把银亮的鱼鳞从鱼身分离,置于鱼汁之中,再用筷子在鱼身上轻抽一下,便见鱼汁流出。先啖鱼鳞,口感软脆滑溜,再吃鱼肉,滋味培增,只能用“鲜、嫩、肥、美”四个字来形容。它的肉质有甘湿特性,温中补虚,有强身之功效。难怪古代众多诗人墨客都深谙长江鲥鱼之美,郑板桥有诗云:
    芽姜紫醋炙鲥鱼,雪碗擎来二尺余。
    好是风轻雪停后,半江银树买鲥鱼。
    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据说,长江里的鲥鱼已经绝迹,不知道富春江里还能否可以钓到野生的鲥鱼,看来,如果不象严子陵一样长年住在江边亲自垂钓,鲥鱼的美味只能成为一种传说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