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所用过的德头漫谈(给想入德头的兄弟一点参考和建议)

 虫二 2014-02-16

我所用过的德头漫谈(给想入德头的兄弟一点参考和建议)

呃,想了好久,还是决定以自己的见识来写一篇文章。发现很多人被网上现存的文章骗得死去活来,被杀猪杀得好辛苦,实在是惨不忍睹。我做为一个非专业但只经营德头的贩子,也不忍这种情况继续下去。我并无意走上贩子的道路,只是收的头多了,自然就成了贩子。以贩养吸么,要不然以一个学生的收入能力,我如何能烧得起德头呢?不过随着镜头越烧越多,在我手里买镜头的人越来越多,我发现很多人买镜头时都存在着某些偏好(说难听点儿是怪癖,比如很常见的“梅耶控”),而这些偏好,却是源于某几篇可能是道听途说的文章,和一些从未用过但却猛吹某些镜头的网友。

曾几何时,我初尝德头时,也是先看了网上的某文章,又看了某坛的某巨长的毒贴。这些文章写得文采飞扬,生动有趣,旁征博引,甚至是起名冠号。初学者不明就里,往往分不清哪些是有真实感受的人写的。这些文章里有很多作者,根本没用过某些镜头,甚至是全都没用
过,就敢胡乱下定义做结论,结果让一群初哥深受其害。

我当非职业贩子这段时间,经手过几百只德头,越来越发现原来深信不疑的神话,竟然在我自己的手中一个一个被打破。回头再看这些文章,发现里面的很多言辞居然都是被百遍转载的小道传说,而作者自己居然根本没用过。于是我一定要以我有限的见识写这篇文章,让各位新入道的同学,切莫轻易上当了。


这篇文章可能要用很久才能写完,因此我会不定时更新。按传统,我把德头按品牌来写。




第一章,东德

1.梅耶,潘太康(Meyer Optik / Pentacon)。

我就不考究梅耶这个品牌的创建历史来历了。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搜搜。但必须要说,我之所以把梅耶和潘太康放在一起,是因为梅耶和潘太康本来就是一家。
在战前,梅耶(Meyer Optik 或是更早的 Hugo Meyer)是 Carl Zeiss Jena 的主要竞争对手。这一时期梅耶的镜组结构和产品线,与蔡司都非常相似。定位上,梅耶的定位比蔡司低,价格也比同时期的蔡司便宜。在镀膜技术未成熟前,梅耶和蔡司都曾使用非常贵的高透光率玻璃以达到大光圈的通光量,比如蔡司的白头 Sonnar 85/2。这一时期的镜头都非常贵,现在仍然很贵。这一时期的梅耶头一般以 Hugo Meyer 为品牌,比较少见。
战后,梅耶成为东德的光学品牌。东德曾对境内的光学企业进行了大范围整合,统一使用潘太康品牌 Pentacon(机身统一使用百佳品牌 Praktica),于是东德境内大大小小的镜头厂都改用 Pentacon 品牌,梅耶是其中的主力。这段历史我曾经努力考究,终于让我找到了证据。我曾经看到过一只斑马版的潘太康镜头,上标写的是 Pentacon Orestor 100/2.8。Orestor 是梅耶的镜组结构商品名,这应该是过渡时期的产品。
我又对比过梅耶和潘太康的产品线,尤其是M42时代的,发现产品线几乎一样,但潘太康的产品线更简单紧凑。这应该是潘太康集团对产品线的一种修正。一些梅耶的产品在后期一一被削减,如比较尴尬的 30/3.5 和 35/4.5。但后来进入到卡口时代后,把 100/2.8 削减掉我感觉不太明智,因为 100/2,8 这个产品我个人感觉是梅耶潘太康镜头当中相当不错的一个产品。
总的来讲,梅耶/潘太康产品系列当中,主打产品线(定焦)基本如下:
1)Orestogon 29/2,8(PB版的 28/2,8 是其改进版)
2)Oreston 50/1,8
3)Orestor 100/2,8(没有PB版)
4)Orestor 135/2,8
5)Orestor 200/4
那么按产品时期划分,主要有以下时期:
1)战前时期。这一时期的镜组结构与后期不太一样,有很多三片结构的镜头被热炒,其实根本不值那些钱。这一时期的镜头中,比较有名大家还能买得起的就是 58/1,9,这个头跟蔡司的 58/2 定位相仿比蔡司稍低,是蔡司的主要竞争对手。这个头是六片四组双高斯结构(一说是五片四组,我实在无力把镜头砸了数了),镜片用料与蔡司也差不多,出片效果与蔡司也差不多,价钱上,应该比蔡司的稍低,但现在已经被炒到比蔡司还要贵,这很不正常,主要还是因为存世量少。还有 75/1,9,跟蔡司的 75/1,5 也是相对应的竞争对手。
战前有一段时期梅耶使用了高透光率的玻璃以保证大光圈的通光量,这种说法应该说是准确的,但这些无膜白头是否值动辙七八千一万多的价钱,就见仁见智了。
2)东德前期。这段时间梅耶的镜头产品线已经有所改变,镜组结构也已经比较成熟,只是还未改名叫潘太康。这一时期梅耶的镜头有斑马版和黑铁版两种,其中大家都说斑马版的成像更好,当然,斑马版的价钱也更高。这种说法我一直很不认同,原因是这些版本我都曾经把玩过,对其成像素质当然有我自己的见解。不过有些“JS”把黑铁版说成是所谓的“粗斑马”,无非是想把黑铁镜头跟斑马联系起来,蒙骗初哥,以达到把黑铁版的价钱抬高的目的。还有,有人专买带有 1Q 标志的斑马版,这种怪癖不知从何而来,不过这也导致带 1Q 标志的斑马比不带的贵出一百块钱。
3)潘太康时期。在进入到潘太康时期以后,产品线被压缩,以便与东蔡的产品线相互整合,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完整产品线,以在国际竞争当中获得优势。被一直保留的五个主要产品可以说是潘太康的拳头产品。在进入潘太康时期以后,多层镀膜开始普及,潘太康使用的是东蔡的镀膜技术,因此你会发现潘太康的镀膜与东蔡的相当相似,而且质量相当高。即便是七十年代的黑铁版潘太康,其镀膜也远超过后来的日本镜头,甚至现在有很多企业也达不到那种镀膜技术。有人说潘太康不如梅耶,我感觉这种说法很无知。无知之一是说潘太康不如梅耶的往往是道听途说,根本没亲自比较过两版镜头;无知之二是吹捧单层镀膜,说单膜“高光好,细节多”,这种说法事实上无真实根据,所谓的“高光好”跟曝光水平和场景光照有很大关系。所谓细节多,也就是在数码时代的说法吧。多层镀膜增加了通光量,当然会使镜头的反差变大。在感光原件宽容度一定的前提下,似乎是单膜的“细节多”。但随着感光原件的宽容度提升,多层镀膜的高动态范围的优势必然会体现出来,到时候,细节多的应该是多层膜,而不是单层膜。不过话说回来,单膜已经可以使综合透光率达到 94%,多层膜只是提高到 96~97%,这种差别未必可以在成像上体现出很大的差别;无知之三是在我告诉他这些信息以后,他仍然固执地说梅耶好,这就是一种偏执,这种偏执多半来自于那些不负责任的道听途说,和人云亦云。

 4)PB 卡口时期。进入到卡口时代以后,潘太康的产品线被进一步压缩,削减掉了 100/2,8,这个我感觉很遗憾,事实上,我感觉潘太康产品当中,100/2,8 是一个很棒的产品,比 135/2,8 强很多。而且东蔡也有拳头产品 135/3.5,完全没必要保留成像素质一般的 135/2,8 而削减掉成像相当棒的 100/2,8。
再有,对 29/2,8 进行了改进。我个人感觉这个改进真明智,因为 29/2,8 的成像素质实在是差强人意。改进的潘太康 28/2.8 非常成功,成像相当好,可以说非常超值。相比之下,很多 28/2,8 镜头,无论多贵,都很难再超越潘太康 28/2,8 很多,顶多是在全开光圈时边角成像稍好一点,或是成像色彩感觉与潘太康 28 不同。
卡口时期,去掉 100/2,8,潘太康的主打产品线只有四个,更加单一,可以有效组织大批量生产。生产批量越大,产品的质量也就会越高,成本也会更低。有种说法是这时期潘太康用的玻璃和以前梅耶时代不一样了,用的玻璃差了。我感觉这种说法也很无知。你拿80年代的玻璃和60年代的比,这有可比性么?蔡司的 58/2 玻璃里还有汽泡呢,你敢说一个镜头里几十个汽泡对成像没影响?而且玻璃生产技术也是日新月异,在中国还未哄抬稀土价格时,玻璃原料的价格是下降的,不是上升的。同样牌号的玻璃可能随着生产技术的提升和产量的提升,在那一时期里是下降的。分辨玻璃是否相同的办法很简单,你看镀膜颜色就行。不同折射率或不同牌号的玻璃,同样的镀膜配方会体现出不同的颜色。我们仔细看梅耶斑马头和早期潘太康的单膜镜头,镀膜的颜色是一致的,这说明用料并未改变。后来多膜时期,因为镀膜配方经常升级,所以不同年代生产的镜头镀膜颜色不同也非常正常。你不能因此说潘太康的用料降档了。而且以潘太康的产量,很可能大量屯积玻璃原料,这就可以有效避免原料价格变动带来镜头价格变动,而且大量屯积原料还可以有效降低原料成本。
拿现在来说,中国抬高了稀土价格,于是光学玻璃价格瞬间猛涨,涨幅几倍地高于房价。国内很多小镜头企业被害惨了。但佳能尼康,早就屯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玻璃原料,一下子竞争力就提升起来了。为什么宾得没办法把镜头做到跟佳尼相当,就在于此。拿小痰盂来讲,如果以现在的玻璃成本来做,小痰盂的玻璃原料成本就得在400块钱上下,卖700就肯定赔钱。再比如国内现在热卖的双鸟标头,不到三百块钱一只新货,以现在的成本来讲,连国产光明厂的原料可能都买不下来。那都是十几年前的库存零件,根本没有成本可言。

5)两德统一前后。潘太康在两德统一前后曾经有一段特殊时期。这段特殊时期在镜头上也有体现。比如有一批潘太康镜头使用的是 Carl Zeiss Jena P 的商标,再比如,国内能买到的全新梅耶镜头,都是出自于这一时期。
据国外的一些文章说,潘太康的梅耶工厂,在两德合并以后被施奈德收购。收购了梅耶工厂的施奈德把工厂里剩下的零件进行组装,并恢复了 Meyer Optik 的商标。因此不能说这批全新梅耶是假货,但与原来的梅耶也不能等同视之。这批货大概生产于九十年代中期,今天国内能买到的大概有几百支吧,估计现在也卖得差不多了,就是这一批中的一小股,能留存到今天也相当难得,收一只当做收藏我看也不错。


梅耶大概经历了这样一些个时期,这些源自我自己的一点见识。由于国内外史料有限,很多都是我妄自推测的,如有不实之处,还请各位高人批评指正。

接下来我逐个说一下梅耶/潘太康的四个拳头产品。沿用惯例,我给这四款镜头起名为潘太康四侠。


1)Orestogon 29/2.8 和 Prakticar 28/2.8
这款广角镜头,可以说两个版本有着天壤之别。总的来说,28 远好于 29。我经手的 Prakticar 28/2,8 不下五十只,三种名圈都玩儿过。可以说,这么大的量,我对 28 镜头的成像质量的发言权应该是有的。一开始时,我也曾经相信网上说 29 比 28 强的流言,于是千方百计弄了一只 29 回来,成色那叫一个新啊。上机一试,我靠,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这头被人动过?于是出掉,又进一只,上机试,我靠,这又是神马情况?难道这只也被人动过?于是再出掉,又进一只,上机试,hollyshit! 我一直不相信我有如此倒楣的运气,连三只镜头都是被人动过的,而且这三只镜头新得一塌糊涂,有个还带着原厂的包装盒和合格证。不死心的我又向十多个其它有此镜头的人求证,得到的答案竟与我如此相似,看来不是个性而是共性。在这只后,我又进手过两只梅耶斑马29/2,8,结论还是一样。神话被捅破了,29 远不如 28,这也是为什么潘太康要改进 29 的原因。
具体说来,29 全开拍片不透,总是感觉像没对准焦似的。即便在裂像屏上看准了,拍出来的也让人感觉差强人意。每个都是如此,说明镜组设计肯定有问题。收了光圈呢?结论是边角成像不好,中心还凑和吧。光圈收到多少呢?答案是F8。
再说说潘太康 Prakticar 28/2,8,全开成像让人很满意,虽然全开拍无限远时边角成像素质有点下降,但收两档光圈的成像就相当让人满意了,无论是中心还是边缘。话说回来,谁会用全开拍无限远风景?
对这款广角,我的评价是:Prakticar 28/2,8 达到了超一流的性价比,成像中规中矩,发色也中规中矩,与康太时相比就稍偏黄(因为康太时偏蓝啊)。全开成像和整体锐度上,与康太时 D28/2,8 相仿,只是全开边缘稍差一点,收一档光圈与康太时几乎无差别,焦外比康太时稍硬,但广角镜头,谁又会去特别在意所谓的焦外成像呢?这款镜头以康太时 D28 一个零头的价钱,达到了几乎与康太时相仿的成像质量,可见其性价比之高。
那么 29/2.8 呢?如果你想体会什么叫“物有所值”甚至是“物有不值”,你不妨收一个试试。
 

2)Oreston 50/1.8
尼康的 AF50/1.8D 曾经有种说法叫“世界光学设计史上的集大成之作”。当然,我认为这话没问题。因为尼康的这只镜头确实是性价比奇高。那么,这个世界上有没有另一只镜头有如此之高的性价比呢?答案是有,就是潘太康 50/1,8。
我也可以说,潘太康 50/1,8 同样是“世界光学设计史上的集大成之作”。记得我有一次去一个朋友那里,这个朋友是一位很有名的改口大师,我拿着我的尼康 D200 和一只尼康 AF50/1,8D 跟他说,这头成像相当强,全开自动对焦就完全可以信任。他不信,说,不可能吧,能有潘太康标头好么?请各位注意,这哥们儿碰过的镜头可远远多于我,他拿来比较的镜头不是康太时,不是禄来,不是徕卡,而是潘太康。我跟他的意见很一致,潘太康标头达到了很高的成就,这种成就跟尼康的 AF50/1,8D 一样,源自于成熟的结构设计和超大量的批量生产。
可以说,现下什么德头最便宜?大家的答案不会有第二种,当然是潘太康标头最便宜。这种最便宜的标头大家都会对它产生一种轻视,感觉妈的三四百块钱的东西能有啥好成像,事实上这个三四百块钱的东西,成像质量远超你的想象。
你可以拿个潘太康的标头去 PK 全线日本标头,大多数情况下,你保证可以大胜而归。你可以拿着一个破烂的潘太康,轻易地击败两千多块钱的 EF50/1,4,或是宾得 FA50/1,4 什么的。对此我深有感触。记得那时候我还刚刚玩手动头半年多,心想可以把手里的镜头对比一下。于是拿着宾得的 Takumar 55/1.8 跟禄来的 Planar 50/1,8 比了一下,结果禄来大胜,太苦马不堪一击,那种差距显而易见。后来我又拿禄来标头跟潘太康比了一下,结论是,潘太康除了发色稍偏黄(禄来偏蓝紫),基本与禄来相当。SuperMultiCoated Takumar 被称为是太苦马当中最好的一版,也是同时期其它日本镜头的佼佼者,同理推论一下,潘太康与禄来相当,禄来又把太苦马最好一版打得满地找牙,那么潘太康对太苦马的结果会怎么样呢?我告诉你我的选择,我出掉了所有太苦马镜头,从此以后再也不想沾边了。

对潘太康 50/1,8 的评价,我就是那句话“这个世界上性价比最高的德头”。

那么梅耶 Oreston 50/1,8 呢?呃,如果以一半的价钱能买到潘太康,我为什么要花一倍的价钱买梅耶?如果你是个梅耶控,你就当我没说吧。有人可能会问梅耶潘太康成像对比过么?答案是我当然对比过。那这两个镜头哪个成像好?请恕我不想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会引来无数梅耶控跟我死磕个没完,这真是太无聊了。

哦,编辑一下,忘了说一件事。就是 M42 和 PB 镜头哪个比较好?我感觉是 PB 的比较好。原因很简单,因为 PB 镜头主要产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生产技术更成熟,有了数控加工设备,镀膜配方和技术更成熟,批量更大,当然质量更稳定均一。你想象一下,你手里的四百块钱的PB版潘太康,使用的镀膜配方技术和设备与价钱一倍甚至两倍于它的东蔡标头一模一样,你是不是感觉特别爽?
说到这,我想说一下我对几版潘太康镜头使用上的体会。
(1)白标 Multi Coating 版 M42
这版应该是 M42 潘太康存世量最大的了,这头据说在 90 年代还恢复生产了一段时间,因此现在有很多成色特别漂亮的镜头存世。这个版本应该说是 M42 潘太康中成像质量最好最稳定的版本。
(2)红 Multi Coating 版 M42
这版的镀膜与白字版不同,似乎是对于不同镀膜配方的一种实验性产品,看其未大量生产就可以知道这版的镀膜配方并不算成功。我经手过不到十只红字版的,感觉成像色彩与白字版确实有所不同,好坏就见仁见智。我个人比较喜欢红字版,不过镜头质量什么的与白字版就没有什么区别。因为存世量小,所以价钱会高一点,这也是理所当然的。
(3)单膜版
这版跟梅耶时代就没区别了,镀膜一样,甚至镜头外观都一样。不过版本比梅耶稍多,有什么宝塔版,什么 auto 版的,我感觉成像和产品质量都一样。这些版本因为保有量小,又与梅耶一样,因此价格会稍贵。
(4)斑马版
这是梅耶向潘太康过渡时期的产品,有些斑马版甚至还标着梅耶的镜组结构名。但有些版本的镜头没有斑马版,如潘太康50/1,8,我未经手过斑马版,也许是我见识比较少。

对于前置多页片光圈,我感觉多页片光圈对于焦外确实有所改善。因此焦外控们多花点儿钱买多页片光圈的版本也算是物有所值吧。

3)Orestor 100/2.8
100/2.8 的镜头是潘太康镜头当中我经手最少的一款。但经手的几款 100/2,8,无论是潘太康还是梅耶,成像都让我很满意。
可惜的是 PB 时期潘太康削减了 100/2.8,这是一个让人匪疑所思的决定。如果论产品线,东蔡已经有了拳头产品 135/3.5,成像远比潘太康的 135/2.8 强,应该削掉潘太康的 135/2.8 而不是 100/2.8。削掉了 100/2,8 以后,东德镜头里就再也没有 100 这个焦段的镜头了,产品线反而有了缺口,这真是让人想不通。
成像上,可以说,100/2,8 是潘太康成像最好的三个镜头之一,远不是什么 135/2,8 这种垃圾货可以相提并论的。
我记得以前有人把 28 50 135 叫做潘太康三剑客,我感觉应该去掉135而加进100。28 50 100 这三只镜头才是潘太康最强的三只。
 
4)Orestor 135/2,8
我可以负责地讲,135这个镜头是潘太康镜头里成像最差的了。焦外有旋转,全开成像锐度差强人意,色散大,紫边严重,唉。有人问梅耶的呢?我告诉你,一样。
我所在的群里,有一个群友,一直想买梅耶的头。我曾经力劝他不要买梅耶,实在想买,买潘太康就行。再就是不要买135长焦,一来不实用,二来成像差。要买的话,就买50标头吧,至少不会后悔。后来有一次在群里我们俩个聊起来,这位兄台力排我议,死活买了一只梅耶135,还是斑马前置光圈的贵货。我问他感觉如何,他说,我*,当初怎么没听你话。

不可否认,潘太康135镜头有德头一贯的色彩和成像感觉,但不得不说,跟同宗兄弟东蔡的 Sonnar 135/3.5 相比,潘太康 135 的成像素质实在是差了不少。当然,潘太康依然是比一些日本镜头强,但性价比方面就不像50和28那么突出了。

有很多人买了梅耶或潘太康的135以后,跟我说,成像很棒啊,比我的 80-200/4 自动头强多了,色彩也好。我只能说,一个定焦如果还干不过狗变的话,它还有啥存在的意义?德头的色彩如果还不如日本头好,我们这帮炒德头的贩子还混个屁啊。你如果感觉潘太康的 135 还不错,那你真应该试试东蔡的 Sonnar 135/3.5,那就真叫惊艳了。

说点题外话。有人经常问我俄头怎么样,这个不好回答,俄头水深,光厂子就不下十个,甚至光一个 58/2 就有不下十种版本,我是真不太了解,只经手过有限的几只,实在不好做一个全貌性的回答。

不过就我经手的几只来讲,呃,如果你不差钱就还是上德头吧。上潘太康就行了。俄头,我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声叹息”。

不过事有例外,俄头里,中幅头的成像还都可以,性价比也高。如果你是玩儿潘太康6的,不妨试试俄头。尤其是那个 30/3.5 鱼眼,很值得一玩儿。

再编辑一下,有个要说的,就是那个 Mir-1b,我弄过一只,唉,0.7 米的最近对焦,从最近到无限远要拧整一圈,我擦,着急的时候能气死你。还有就是经常会把光圈环当对焦环拧,拧了半天还在纳闷,咋不动呢?成像干涩,但锐度还行。有人说适合拍风景,我看就适合赶快出掉,换了银子心里踏实。

所谓的味道实在是个见仁见智的事,我如果拿一个由四个潘太康和梅耶镜头拍的对比片出来,但不告诉各位哪片是哪个,我相信谁也猜不出哪个是梅耶,因为这四个出片看起来无论哪里,都一样。

所谓的味道也好,厚重也好,往往是我们在思维里硬加给它的一种概念。楼上这位朋友,我不妨给你寄去个潘太康,你拿着跟你的梅耶,在同场景同时间同机身设置同光圈快门组合下拍一组对比片,你会有一个相当直观的感受。这种对比我拍过不少,结论是相当震撼,而且我也在某片坛子里发过贴,只是没说哪图是哪个头拍的,结果从说纷云,瞎跟着喊毒的人也大有人在。可见所谓的厚重也是见仁见智的事。

这点我挺欣赏 pconline 坛子上的解毒党,他们虽然喜欢拍些解毒片,但确很有研究精神,经常把两个头拿来对比,看一看,可能你会有更多感受。


当然,钟情于梅耶的人,未必是对镜头的硬性标准,如锐度这样的参数有追求,而是更执着于他们所追求的“味道”或是“感觉”。对此,我没有意见,爱好是每个人的个人感受,每种感受都是真实正确并有它存在的道理的,对此我表示认同和理解。

在继续今天的东蔡话题之前,可能还有几个问题昨天没写到,今天先补补缺吧。

我曾经拿潘太康 28/2.8 和康太时的 Distagon T* 28/2.8 做过对比拍摄,有时间我把那次拍的对比片整理一下放在一起发出来,你会明白我为什么会力捧潘太康 28/2,8。至于 29/2.8,我建议你拿着和 28/2,8 一起对比一下,我相信你跟我一样会有强烈地把 29 出掉的冲动。

梅耶和潘太康时代还有些其它的型号我没说。不是不想说,是实在没啥说的必要。30/3.5,和 35/4,5 这两个镜头的定位实在是有些尴尬。30和29基本没区别了,光圈还小了半档,成像上没有什么突破,我感觉跟29半斤八两,这个头有什么买的必要么?35/4.5 这个头的规格就更加让人摸不着头脑,我曾经弄了一只,感觉出片傻锐,颇有尼康之风,跟苏联的那个Mir-1B有异曲同工之妙。后来费尽心机才把它出掉,差点赔了老本。

一声叹息以后,感觉这两个镜头实在是可以用“无地自容”来形容,后期把它们两个裁掉真是非常正确的选择。还有些早期的银镜头,100/2.8 什么的,被炒到2000多3000块的,不是想把梅耶收全的,实在是没有必要入手。有几款甚至是三片三组柯克结构的,三片镜头能卖2000块钱就有点儿太说不过去了。比如有个 Hugo Meyer 标的白银 90/3.5 的,在 ebay 上也炒到了快两千人民币了,这头根据我查资料,应该是三片三组结构,不明就里的以为标着 Hugo Meyer 就好,这样就容易被些炒镜头的蒙骗。我有个朋友就入了这一样只 90 头,非常后悔,想出出不掉。


关于 58/1,9 这个镜头,我的感受是,跟蔡司的小B差不多。现在能买到的基本是成色极差,被拆修无数遍的版本。我曾经过手几只 58 头,梅耶和蔡司都有,感觉是玻璃用料确实很好,色彩很漂亮,但成像锐度就比较差了,全开几乎不能用,收两档吧,还凑和。除了色彩比较漂亮,这两款头基本没有其它的什么优势了。75/1.9 和相应的蔡司 75/1.5 这两款,最好不要碰。因为价钱被炒得虚高,没有意义。某片上有朋友入手过大B大P两个镜头,拍过些对比片,Pancolar 80/1.8 的优势非常明显,大B基本上没有什么抵抗的实力,所以梅耶的 75/1.9 也是最好别碰。除非你很有钱,花个五七八千的不过脑,那你就当我没说吧。

我有个群友,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迷恋古董头,死活就要买梅耶的58/1.9,或是ENNA或STEINHEIL什么小厂的早期头。我力劝他不要如此,买到手必定后悔,他却死活不听,显然中毒颇深。我不知道是谁放的毒说这些老得掉渣的头好,不过我感觉这种言论相当不负责任。毒害了一批人不说,还炒得这些破烂镜头价钱奇高。我且不说这些镜头成像好坏,我只分析一下这些头现在的状态,40年代的老头到现在,有七十年历史了,这七十年里,基本上已经被拆过无数次,甚至镜组都被拆过。你拿着这些被拆得乱七八糟的镜头,有些甚至对焦都拧不动了,然后告诉我,成像棒啊,你自己感觉可信么?要知道,镜头最忌的是拆镜组,那些老头混身上下拆痕明显,我是不敢相信它的成像还像出厂时一样。你花一千好几甚至是两千块钱,买这样一个被*过无数次的镜,就好像花一千块钱找了一个半老徐娘,这值么?

西德小厂如 ENNA,ISCO,STEINHEIL 什么的,我基本没经手过,因为水深危险,搞不好就要赔了老本。大厂之所以大,是绝对有他大的道理的。为什么 ENNA 做不大,原因肯定就是东西做得不好。做得好怎么可能做不大?ENNA 的历史我查过资料,相当长久,有款广角镜头在西德还开创了先河。这么长的时间里无法做大,是不是也有着内在的必然呢?ISCO 和施奈德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爱昧关系,很多人就把 ISCO 往施奈德上靠。不过现在两家又并为一家了,说是一家也不无不可。这些西德小厂的东西,如果你不是对其历史有深刻的研究,最好不要轻易经手,因为很可能到手以后,出片让你大失所望,然后挂上淘宝半年都出不掉。这些小厂的东西之所以贵,究其根源还是因为存世量小。物以稀为贵是千古不变的真理,所以 ENNA 的几款开创先河的镜头被大力鼓吹,价钱也节节攀升。至于出片如何,我只经手过一只,可谓一声叹息,你如果有心想驳倒我,不妨入一只,全开拍拍看看。

同样是开创先河的,还有东蔡的 Flektogon 35/2,8,为什么这款镜头没被炒热?原因是存世量大,炒不热。若以出片质量来看,Flektogon 35/2,8 足可以让 ENNA 的那款广角汗颜。

继续展开下一节东蔡吧。



2. 东蔡(Carl Zeiss Jena DDR)

Carl Zeiss Jena 是一个传奇品牌,一样的,历史渊源我就不去深究了。CZJ 也基本分为两个时期,战前和战后。
Carl Zeiss 的诞生地在德国东部的小镇 Jena,根据德国镜头的一贯传统,所在地要标在镜头上。梅耶也一样,一般标着 Meyer-Optik Gorlitz,这表示梅耶诞生地在格尔利茨镇。在这个意义上讲,东蔡才是蔡司的正宗。战前时期,Carl Zeiss Jena 和 Meyer 一直是互相竞争的对手,不知是因为同在东部,还是因为两者的产品线一直是相互紧咬。

战前蔡司水特别深,我基本不趟这浑水。十个镜头有八个对焦拧不动,要么就是镜片划得乱七八糟,特别容易看走眼。经手过几个也让我失望不已。这些镜头里,唯独 Sonnar 85/2 走势坚挺,也比较容易找到成色好点儿的。看来它贵也确实有贵的道理。

二战将结束时,美苏两国对德国进行了大掠夺,据称 Carl Zeiss Jena 的一部分工程师和图纸被美国抢走,在西德境内重新建立了 Carl Zeiss 品牌,就是传说中的西蔡。还有一部分工程师和图纸被苏联抢走,成为了苏联光学工业的基础。可怜的 Carl Zeiss Jena,被抢得倾家荡产以后,无奈在原地重建,就是东蔡。

虽然被两个大强盗猛抢一顿,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Carl Zeiss Jena 再次在原地崛起。新生的 Carl Zeiss Jena 投入了社会主义的“温暖怀抱”,并且重新涣发了青春活力。不久,世界上第一只反望远结构的广角单反镜头问世,Flektogon 35/2,8 划时代地开创了广角镜头的新时代,成为了东蔡镜头设计上的里程碑。

后来东德对境内的光学企业进行大规模重组,镜头统一使用 Pentacon 品牌,机身统一使用 Praktica 品牌,卡口统一,技术规范统一,包括德国相机的鼻祖 Exakta,也被同化到百佳的大怀抱当中。但唯独保留了一个品牌,就是 Carl Zeiss Jena,可见这个品牌在德国光学当中的地位如何。

重生的东蔡被公认创新能力不如西蔡,这点也许是事实,但其实东蔡的创新也一直未甘人后,甚至还有开创世界先河的 Flektogon。在七片标头问世时,东蔡有 Pancolar 结构接招。Pancolar 是东蔡独立研发的,不像西蔡,为了顶住技术狂人福伦达的压迫,不惜跟小日本(宾得)合作研发七片结构,Planar 可以说是德日合作的结晶。在五片长焦兴盛以后,东蔡有 Sonnar 135/3.5 接招,虽然光圈比对手小半档,但出片实力确不容忽视。

总体说来,东蔡的产品线虽然不太全,但现有的产品样样都还拿得出手(除了那个 20/2.8 以外),有几款产品更是达到了相当高的成就,可以与康太时一较高下。

镀膜技术上,东蔡和西蔡的多层镀膜都是源于战前蔡司的 T 镀膜(就是氟化镁单膜)。其实说到单膜,由于各家的配方基本没太大区别,因此从镀膜颜色上就可以看出玻璃用料的差别。折射率越高的玻璃,镀膜颜色体现出来的就越艳。拿 Biotar 58/2 和梅耶的 50/1,8 比较一下,就可以明显发现 Biotar 的玻璃比梅耶 Oreston 好。发展到多层膜,全世界的进度几乎都差不多,东蔡和西蔡因为 T* 的商标还打过官司,结果西蔡赢了,东蔡的镀膜就只好改叫 MC 了。不过我个人感觉东蔡的镀膜质量并不输西蔡,只是配方不太一样,因此体现出来的颜色就不尽相同。

战后不久的东德,光学工业还是百花齐放,东蔡的镜头也为了配合各家机身而出过各式各样的版本,如 EXA 口,就是为了配合德国相机鼻祖爱克山太机身。后来东蔡还搞过一个叫做 Praktina 的机身,相传是百佳机身的前身,因此一些东蔡头还出过 Praktina 接口。

后来东德光学统一以后,百佳就只有 M42 一种接口,再后来就统一过渡到 PB 卡口,东蔡的镜头接口也就越来越单一。

噢,多说一件事。

刚刚有个在我手里买了梅耶斑马 50/1,8 的朋友,大骂我的镜头是废头。事实上我出给他这只斑马镜头,是难得一见的好成色,几乎是出厂状态。他拿着镜头全开拍了些片,告诉我,这像加了柔焦效果,这根本是一个废头,我顿时无语。

可能是他被误导得认为梅耶标头应该像康太时一样全开就锐利得让人无话可说,对此我很无奈,像这样的买家不是一个两个。在此我要向大家申明,期望梅耶或潘太康全开就锐利无比的朋友还是死了这条心吧,梅耶潘太康不是神,不是锐度神话,你怎么可能期望一个价钱是康太时零头的镜头拥有跟康太时标头一样的全开成像?

在此我贴出梅耶和潘太康的对比测试,虽然是阴天拍的,但至少在锐度方面,能让各位对梅耶和潘太康有个比较清醒的认识。



------梅耶的------

 噢,多说一件事。

刚刚有个在我手里买了梅耶斑马 50/1,8 的朋友,大骂我的镜头是废头。事实上我出给他这只斑马镜头,是难得一见的好成色,几乎是出厂状态。他拿着镜头全开拍了些片,告诉我,这像加了

全开成像并不是梅耶潘太康的强项,收一档,F2.8 时,潘太康的锐度就非常让人满意了。潘太康的强项在于,它以几百块钱的价钱,综合了 2.8 时让人满意的锐度,德头的优美色彩和成像感觉,因此它才超值。几百块钱,你既有满意的锐度,又能兼有德头迷人的色彩,除潘太康以外,没有其它镜头可以实现。论全开成像,尼康的 AF50/1,8D 比潘太康强,但为什么大家还要买潘太康?就是因为尼康的头虽然有锐度,但却没有潘太康那德味十足的色彩。

继续回来说东蔡。


东蔡的产品线也经过整编,战后不久,东蔡的产品线还很长很乱,而且版本众多,确实不易形成强而有力的竞争力。对产品线进行整合确实是大势所趋。

东蔡整编掉的镜头我先来个小范围的整理,可能不全,但应该包括了大家常会见到的镜头。

(1)Flektogon 35/2,8 这个开创了时代的镜头,最终被改进版的 Flektogon 35/2,4 代替而离开历史舞台。我感觉现在 35/2,4 的价格炒得有点儿离谱了,所以做为廉价替代,也可以选择 Flektogon 35/2.8。两个镜头在成像上有些区别,35/2.8 的色彩偏蓝紫,35/2.4 感觉偏酱色,拍人就容易拍出民工色。35/2,8 有最近 0.18 米的版本,近摄能力更强,似乎半档光圈也没什么实际意义吧?我经手过大概六七只 35/2,8,个人很喜欢这个镜头。

(2)Flektogon 20/4(25/4)这个超广角似乎总是被压制在其大哥 Flektogon 20/2,8 之下。这个镜头大家普遍评价不高,因此我也根本没经手过。

(3)Tessar 50/2.8 传说中的百年天塞,事实上并没有太大的实用价值,对比三片三组的柯克结构来说,当然锐利多了,但跟高斯结构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花三百来块钱买这个天塞头,不如买潘太康的50/1,8,还是六片高斯结构。

(4)Pancolar 50/2 这个头应该跟后来的 Pancolar 50/1,8 没有多大血缘关系,因为两者的成像感受完全不同。相比之下,Pancolar 50/1,8 成像清淡,而这个 Pancolar 50/2 成像相当浓烈,我至今仍然留着一只 Pancolar 50/2,因为舍不得它浓烈的成像风格,我个人很喜欢。

(5)Triotar 135/4,这个头应该是三片或四片结构,呃,还是不要收了,容易后悔。

(6)Pancolar 55/1,4,这个头应该不是被裁掉了,后期 PB 时还有改进版 Prakticar 50/1,4,还是一只相当棒的镜头。我经手过两只 Prakticar 50/1,4,质量真是没话说,确实值它与康太时相仿的价钱。

(7)其它早期战前头,如 Biotar,Triotar,Sonnar 等,这些头的用料好,但年代太久,或多或少都有毛病。如果真有成色很好没毛病的,收一只也是不错的选择。但有鉴于确实毛病很多,所以还是不收为妙,除非卖家能证明成色确实没问题。



这些被裁掉的镜头里,我感觉 Flektogon 35/2,8 和 Pancolar 50/2 是值得玩儿的。这两只镜头价钱不贵,成像质量却很不错。

接下来谈东蔡保存下来的产品线,几只东蔡的拳头产品。


1)Pancolar 50/1,8,传说中东蔡三剑客之一。东蔡三剑客的名声如此之大,以致于这几个镜头的价钱被炒高了。好成色的 Pancolar 现在大概能卖到一千出头了,这个价钱怎么说呢,有点儿高,但也算物有所值。必竟是七片结构的标头,全开成像比六片结构好不少,焦外也有改善。人有说 Pancolar 就是西蔡的 Planar,我感觉应该说 Pancolar 相当于 Planar,二者还不太一样。
我经手的 Pancolar 50/1,8 标头不多,大概四五只左右。这个头怎么说呢,M42 头对焦手感多偏硬,这是东蔡镜头的大问题。PB 版的 Pancolar 50/1,8 很少见,应该算有点儿收藏价值。我对这只镜头先前时没有多大好感,一半是因为它的手感。后来经手一只 PB 版的 Pancolar 50/1,8,印象大改。这个头全开勉强算是满意吧,比潘太康 50/1,8 好,要不然也不可能比潘太康贵了,但考虑价钱,性价比不如潘太康高。这头发色清淡,细节刻划不错,挺平衡的,比别的东蔡头淡。

之后我争取每个镜头都上一张效果片。有我自己拍的我就尽可能自己拍,没有我就找些别人拍的贴出来。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权,还请告诉我一声,让版主删了。哈哈

这张是 Pancolar 50/1,8 的片片,貌似是全开拍的呢,我实在是忘了是不是了。

------

 接下来谈东蔡保存下来的产品线,几只东蔡的拳头产品。


1)Pancolar 50/1,8,传说中东蔡三剑客之一。东蔡三剑客的名声如此之大,以致于这几个镜头的价钱被炒高了。好成色的 Pancol

2)Sonnar 135/3.5

也是三剑客之一了。我感觉这头的成像素质远好于潘太康的 135/2,8,为什么没裁掉潘太康的 135 却裁掉了潘太康的 100 呢?实在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做为一个贩子,我不得不说,长焦镜头不好卖(也可能是我不会卖),所以我很少屯长焦镜头。但有一个月我不知道发了哪门子的疯,竟然屯了五只 135 长焦,这真是个疯狂的举动,我为此后悔不已。后来卖了好久,还剩下一只东蔡的 135。我想我从来没好好拍一拍这个镜头,那么这次就拿来好好试一试吧,一拍,心中顿时感慨万千。妈的破潘太康135,怎么跟东蔡这个比啊,看来这三剑客还真不是浪得虚名。
Sonnar 135/3.5 的特点就是全开可用,而且还相当不错,也不挑技术,一路 AV 档就可以了。成像色彩浓艳,焦内锐利,焦外奶油,还真是个不错的东西。贴里有人说 M42 版的东蔡镜头容易偏色,比较挑技术,这个我不置可否,因为我个人用起来的感觉是,还好啦,我技术也不咋地,用着感觉还算顺手。

下面是东蔡 Sonnar 135/3,5 的片片,也是全开拍的。


--------

 2)Sonnar 135/3.5

也是三剑客之一了。我感觉这头的成像素质远好于潘太康的 135/2,8,为什么没裁掉潘太康的 135 却裁掉了潘太康的 100 呢?实在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做

[器材]:佳能数码相机Canon EOS 20D

[参数] 光圈: F/INF 感光度:100

3)Flektogon 35/2,4

东蔡三剑客之一,三剑客当中被炒得最狠的镜头之一。

这个镜头被热炒,我感觉有如下原因:
(1)半幅机视角上,35相当于标头,属于必备焦段;(2)所有德头35焦段镜头里,这只35头的功能最全面;(3)在所有的三剑客当中,这只镜头的存世量最小。
于是这头的价钱一路攀升,一年多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从1K2一直涨到2K。这真是神速啊。

说句实话,这头 0.2 米最近对焦,有一定的微距能力,2.4 的最大光圈也确实不小,成像上一如东蔡的浓艳,像质也确实很不错。

但,2K的价钱确实也是相当高了,值与不值确实是见仁见智。不过有买就有卖,这头之所以能炒到这价钱,也是有买方需求的。东蔡三剑客当中,这只 Flektogon 35/2.4 确实是功能最全面,也是最物有所值的。不过如果是我,我就会选择它的胞弟 Flektogon 35/2.8,因为价钱便宜很多,功能没有区别,成像上也基本差别不大。以我经手十多只 35/2,4 的情况来看,我比较倾向选择 35/2,8。

需要注意的是,这头的全开成像差强人意,无限远成像也不如近拍成像。这头比较适合收一档光圈拍人像,或是拍些微距小品什么的,功能适应性比较强,适合挂机,但不太适合拍风景。

不过相比较而言,我更倾向于选择禄来 Distagon 35/2,8,因为后者更好。东蔡 35/2,4 价格不高于 1K8 时,可以购入。


我不太喜欢东蔡 35/2,4,所以用它拍片不多。眼下一时间也找不着,所以只好找点儿别人的片片来顶一下了。各位有 35/2.4 头头的朋友,顶两张好片来吧。


------

 3)Flektogon 35/2,4

东蔡三剑客之一,三剑客当中被炒得最狠的镜头之一。

这个镜头被热炒,我感觉有如下原因:
(1)半幅机视角上,35相当于标头,属于必备焦段;(2)所有德

4)Pancolar 80/1.8

这个头应该是东蔡镜头里单体价钱最贵的了,但它也确实值这个价钱。

Pancolar 80/1.8 从镜组结构上看,与康太时的 P85/1.4 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应该都是继承自战前的 Sonnar 85/2。从出片上看,Pancolar 80 的出片一如 Pancolar 50/1.8 和 Pancolar 50/1.4,比较淡。锐度很好,全开成像也不错,基本没有什么色散。

应该说,Pancolar 80/1.8 是这个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 85 段镜头了,价钱比德产的 T* Sonnar 85/2.8 贵一些,但不多,很有竞争力。

事实上,我感觉,真正的东蔡三剑客,应该是 Flektogon 35/2,4,Pancolar 50/1,4 和 Pancolar 80/1.8,这三只镜头才是真正能代表东蔡镜头实力的三只,再加上 Sonnar 135/3.5,应该并称为“东蔡四剑客”。Pancolar 50/1,8 跟 Pancolar 50/1,4 相比,差距还是不小。



Pancolar 80 1.8 的出片如下。


------

 4)Pancolar 80/1.8

这个头应该是东蔡镜头里单体价钱最贵的了,但它也确实值这个价钱。

Pancolar 80/1.8 从镜组结构上看,与康太时的 P85/1.4 并无本质上的

5)Pancolar 50/1,4 (Prakticar 50/1,4)

想来想去,还是说一说这个头吧。

因为这个头的保有量不大,国内就更是不多见,知道的人也不多,用过的人就更少,我经手过两只,都是在赔钱边缘出手的,很险,现在轻易不会经手,不过这头的成像确实是相当不错,只是大家不了解而已。

这个镜头的镜组结构和整体感觉,跟 Pancolar 50/1,8 相当不同,绝对是东蔡不惜工本下功夫做出来的镜头,整个镜头拿在手里相当沉重,做工质量非常棒。相比康太时的 50/1,4 来讲,这只镜头的用料应该不在康太时之下,甚至应该在康太时之上。

成像上,跟 Pancolar 80/1,8 一样,成像色彩比较淡,锐度非常好,全开锐度也不错,收一档就相当锐利。焦外成像很好,均匀的化开,二线性不强,综合来说,是一个相当好的镜头,基本不亚于康太时标头,与康太时标头成像感觉不同,康太时是锐利浓艳,这个镜头就是清淡滋润。

这个头在我手里拍过些片片,可惜的是都找不到了。只找到了几张,这一张是一次野餐时拍的同学。


------

 5)Pancolar 50/1,4 (Prakticar 50/1,4)

想来想去,还是说一说这个头吧。

因为这个头的保有量不大,国内就更是不多见,知道的人也不多,用过的人就更少,我经手过

[器材]:佳能数码相机Canon EOS 20D

[参数] 光圈: F/1.8 感光度:100
6)Flektogon 20/2,8

这是我讲东蔡的最后一只镜头。这个镜头我经手过三只,成像么,唉。

我实在是找不到这头可以卖这么贵的原因,边缘成像差,全开成像差,收到 F8 也没有啥好效果,唉。难道要收到 F16 拍么?这可是 2.8 的镜头啊。

我冒着被屯积 20/2.8 贩子暗杀的危险告诉各位,东蔡的 20 2.8 实在不是一个好选择,上了,八成你会后悔。这头我拍了几张,但看到那效果,我无奈了。我就不发样片了,给大家一个好念想吧。
 第二章 西德



相对于东德就只有潘太康和东蔡两个品牌来说,西德的光学品牌就比较多,能有十来个左右。由于生活在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这十几个品牌为了生存你争我夺,打得十分热闹。西德镜头品牌众多,我很难全都研究一番,所以西德这部分我只写几个品牌,这几个品牌是:福伦达(柯达雷丁娜可能也跟着一起写),禄来,卡尔蔡司(西蔡主要写康太时部分),施奈德(也可能在这部分里写写 ISCO 和罗敦斯德)和徕卡。


1. 福伦达 Voigtlander

福伦达是德国光学的元老级品牌,比 Carl Zeiss Jena 创立的时间早了近一百年。确切地说,福伦达的创始地是在奥地利的音乐之都维也纳,1849 年才搬迁到德国。在世界第一台照相机开始销售以前,福伦达公司就开始经营光学生意(望远镜什么的),悠久的历史堪称世界之最了。1840 年福伦达即开始销售第一台照相机,在那时,年仅二十岁的 Carl Zeiss 先生估计还没打算要自己开一家公司呢。

当然,古老并不一定意味着优秀,但福伦达曾经向我们证明了什么才叫姜是老的辣,福伦达一度领先德国光学设计界很久,曾是无可争议的王者,每一个产品的推出都领先对手好几年的时间,被誉为技术狂人。一战结束,德国国内的相机工业受到重创,许多厂家都谋求合并重组以渡过难关,比如蔡司和伊康的合并。但福伦达没有选择合并,他在艰难时期以向化工巨头谢克林融资的方式渡过难关,并在此时将公司定位为以照相器材为主的综合性光学公司,此举迎来了福伦达的黄金时期。

二战以后的1950年间,是福伦达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 BessaI, BessaII 等经典机型让福伦达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让同时期的蔡司伊康相当难受。不过出人意表的是,拥有福伦达的化工巨头谢克林却将福伦达的资产出售给了竞争对手蔡司伊康,1956年,福伦达并入蔡司伊康集团,1965年,设立蔡司.伊康.福伦达销售公司,共用一个品牌生产和销售,1969年,实现彻底合并。

彻底合并以后没两年,蔡司伊康顶不住日本廉价相机的冲击,宣布退出照材行业。此时另一个东家禄来出现了,以生产中画幅相机为主的禄来曾经是福伦达公司的一个分支,禄来一直没能力设计和制造镜头,而这时处于发展期的禄来希望涉足 135 相机领域,福伦达工厂正好是禄来需要的,既能设计生产镜头,又能设计生产 135 画幅相机机身。1972 年,蔡司伊康集团把福伦达所有资产和设备出售给禄来,并授权禄来以 Carl Zeiss 商标和 Voigtlander 商标设计生产和销售 135 画幅的照相机和镜头。可怜的福伦达,又被卖给了一个曾经出身于自己的小厂,这算不算是一种回归呢?

禄来收购了福伦达以后,开始进入 135 相机领域,推出了 SL35 系列机身和相应的 QBM 卡口镜头,同时也以福伦达品牌生产和销售同型号的机身和镜头。这时期,Rolleiflex 和 Voigtlander 两个品牌,除品牌名称和型号名称有所不同以外,设计和制造则完全相同。Voigtlander 即福伦达品牌定位稍高,但产品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七十年代中叶,德国福伦达工厂的真空炉爆炸,为降低用工成本,禄来索性将工厂迁往新加坡。

到了1981年,可怜的禄来也顶不住日本相机的冲击,进入了破产清算阶段,百年品牌的传奇历史宣告结束。后来的福伦达和卡尔蔡司两个品牌,被授权给日本确善能公司使用,确善能重新组织设计和生产,即是现在仍然在产的新蔡司和新福伦达,但事实上,已经与过去的百年品牌没什么太大的关系了。

悠悠百年仿佛过眼烟云,福伦达一向以生产优质镜头,并对产品的用料和做工精益求精,力求完美而著称于世,设计和生产向来不惜工本,绝不向成本和售价妥协。这样一家公司曾经创造了无比的辉煌,福伦达的镜头设计从折叠皮腔机镜头 Skopar 结构开始就领先对手,招招领先,步步领先,蔡司伊康曾经非常头疼这个难缠的对手。福伦达的多个镜头设计均成为镜头结构设计的里程碑式产品,比如旁轴镜头标头的 Ultron 结构,比如单反镜头标头的 Septon 结构,均是划时代的镜组结构设计,其中 Septon 50/2 是世界上第一个七片结构的标准镜头,相对于经典六片四组的设计而言,Septon 在中央分辨率和焦外成像方面有着本质的飞跃。这个小巧的镜头所达到的高度,到了今天仍然是一座丰碑,难以超越。旁轴的 Ultron 结构标头在蔡福时期被暴力改到单反上,无意间却创造了一个难以超越的产品,就是传说中的七种武器之一,前片内陷的 Carl Zeiss Ultron 50/1,8。


纯正的福伦达基本上区分三个时代,即福伦达时期,伊康时期和禄来时期。至于确善能所生产的,与福伦达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确善能曾宣称购买商标使用权时也一并购买了设计图纸和资料,这种说法如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无法为世人所相信和接受。
 
我之所以要简要介绍一下福伦达的历史,一是因为对这个品牌充满无法言喻的好感,另一方面是为我写禄来时打下基础。在福伦达这部分里面,我主要写的是原福时期,即未彻底与蔡司伊康合并以前的福伦达。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胶片巨头柯达公司,曾经与福伦达进行过长期合作。这是否缘于福伦达的东家,同是化工行业巨头谢克林的牵线搭桥呢?福伦达的经典机型 Bessamatic 曾经为 OEM 为柯达雷丁娜品牌,接口与福伦达相同,但叫法不同。福伦达叫 BM 接口,柯达则叫做 DKL 接口,事实上则差不多是一回事。福伦达的 Bessamatic 机身搭配自己的镜头出售,但柯达雷丁娜机身就有另一个柯达的长期好朋友施奈德为其订做镜头,施奈德的 DKL 接口镜头均是为柯达雷丁娜机身订做的,这些镜头貌似可以通用到福伦达机身上。


福伦达,施奈德均是德国老牌光学企业,两者曾经拥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施奈德曾经长期为福伦达的机身系统制定生产镜头,即便是福伦达被卖给禄来以后,施奈德仍然还为其制定生产镜头。这里面的关系错综复杂,牵涉福伦达、施奈德、柯达、蔡司伊康和禄来等诸多厂家,看来非是生活在那个年代并对这几家的关系有过深刻研究的人,真没办法理清这里面千丝万缕的联系。

不过这也不影响我继续写福伦达这个品牌。

为了让大家有个对福伦达的连贯认识,我特意将禄来安排在福伦达后面去写。这两个厂商原是一家,分开后几十年,儿子回来又买下了爹,这里面的恩怨情愁,也只有连着写,才会让各位有个头绪。
福伦达曾经是个全业务的照材公司,生产的产品也包括了中画幅和小画幅,单反和双反,福伦达是除卡尔蔡司以外无人能及的照材品牌。但考虑到看这篇文章的人,多数应该是想把这些镜头转接在数码上用的,因此我就忽略掉早期的镜头,从我们能买到而且能转接到数码单反上的镜头开始写吧。

福伦达目前比较容易转接到数码机身上的镜头,应该是 DKL 接口的一系列镜头。


(1)Skoparex 35/3.4 女神的珠戒

福伦达的 DKL 镜头都相当小巧可爱,这个 35 广角尤其突出,拿在手里像一颗艺术品。我估计给它起名叫女神的珠戒那位大仙,也是看它镜片突起,形似一枚戒指,才如此来称乎它的。
无可否认,这只镜头可以用艺术品来称呼,但说到它的成像,呃......

我经手过几只原福 Skoparex 35/3.4 和三只 Carl Zeiss Skoparex 35/3.4,可惜的是拍过的片片到现在为止基本上已经找不到了。不过就我使用过的感受来看,这只镜头应该说完全被热炒了。

福伦达镜头的成像,在数码机身上比较突出的是色彩。由于使用的玻璃和镀膜的关系,福伦达镜头的成像色彩与其它镜头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福伦达时期的镜头使用单层镀膜,出片色彩很古朴,并不艳丽,但确有种奇特的魅力。这种色彩在 Skoparex 镜头上体现的尤其突出,很多人被珠戒毒倒,都是看了别人拍的片的这种色彩感受。
但珠戒使用起来,却是另一翻感受,说句实话,有一种与梅耶 29/2,8 很相似的感受,全开拍片不透,感觉全开成像的锐度确实不高。用了几只珠戒,都是这个感受。后来不信邪的我又弄了两只蔡戒,得到的还是一样的感受,全开拍片锐度一般。

不过色彩上,确实是与众不同的,喜欢不喜欢因人而异,我比较喜欢。这个镜头比较适合拍远景和风景,35的镜头拍风景,使用全幅看来还是首选。这个镜头不适合全开光圈拍片,拍近景和小景物因其最近对焦的问题而会受到一些限制,也不算太适合。


Voigtlander Skoparex 35/3.4 (珠戒)有最近对焦 1 米和 0.4 米两种版本,1米版珠戒比较便宜,当然其使用上也相当受限制。0.4 米版珠戒目前有破 2K 的势头,以在下看来,相当的不划算。除非你相当控原福的色彩,否则 0.4 米版珠戒是相当不明智的决定。

Carl Zeiss Skoparex 35/3,4 (蔡戒)是福伦达与蔡司伊康合并以后的产品。福伦达并入蔡司以后,推出过 Icarex 系列机身和配套镜头,均是以原福伦达镜头为基础改进的。原福伦达的 Skoparex 就进化为 Carl Zeiss Skoparex 35/3.4。Icarex 是一个不惜工本的系列,镜头用了钢材料,估计是全世界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以钢为镜头镜身材料的系列。Icarex 系列镜头,据称使用了蔡司退火三年的顶级光学玻璃,可谓不惜工本。不过嘛,成像的话,Carl Zeiss Skoparex 35/3.4 跟原福珠戒一样,全开不锐,还是一只必须要收光圈拍才有好成像的镜头。蔡戒最近对焦是 0.3 米,这点比珠戒强很多,而且价钱有时候还比 0.4 米版珠戒便宜,只是成像色彩与珠戒时已经有所区别了。
呃,在佳能上调无限远不必磨接环或卡口,可将前口拧下,里面有三颗罗丝,专门用来调校无限远合焦,这里调整无限远合焦是无损的。潘太康 28/2,8 的无限远余量相当充足,完全可以满足佳能的需要,甚至是尼康的需要。

至于边缘成像的问题,我恐怕你买到的潘太康是被动过的。潘太康(和梅耶)镜头很有意思,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后镜组不是直接拧上的,而是靠三颗定位罗丝固定在上面。出厂前,工厂会用定心仪来调校后面的三颗罗丝使得光轴准确。所以这三颗罗丝是死活不能动的,一旦动了,会导致光轴不正,就会出现边缘成像急剧下降的问题,这问题无解,神仙也调不回来。而只要后面的三颗罗丝没动过保持出厂状态,潘太康的镜头无论在胶片上还是数码上,边缘成像都不是问题。

所以,看看你的镜头后组的三颗定位罗丝,看看是不是有拧过的痕迹?或是拧一下后组,看看能不能拧得动?
手动镜头转接数码的最大问题是后接距的问题。不同机身系统有不同的后接距,如果后接距不同,会导致镜头无法在无限远处合焦。

在当前四大数码单反品牌当中,佳能的后接距最短,因而可以仅使用转接环就可以转接几乎其它所有接口的镜头。索尼其次,但可以转接的镜头比佳能少很多。宾得的后接距与 M42 相同,所以宾得如果使用带法兰的接环转接 M42 镜头,会出现无限远不合焦的问题,不过多数可以调整。尼康后接距最长,基本上是所有其它品牌的镜头都无法转接到尼康上使用,尼康用户只能改口使用手动德头。


有几种接口用转接环转接佳能时会有无限远不合焦的问题,比如 PB 口和 QBM 口。但 PB 口的镜头几乎都可以调整无限远位置,尤其是潘太康镜头,调整起来相当方便,只需要拆下前名圈和滤镜口,就可以看到三颗无限远罗丝,可以轻易调整到无限远合焦,可以说,PB 全系列镜头都可以调整到佳能无限远合焦,而不必对镜头进行任何破坏性的改动。QBM 口也是一样,拧下前口,里面就有三颗无限远罗丝,完全可以调整到无限远合焦,也是无损的,非常简单。

不过有几种接口的后接距比佳能还短,是佳能转接不上的,比如佳能原来的 FL FD 口,比如美能达的 MD 口,比如柯尼卡的 AR 口,是无法转接到佳能机身的。


宾得后接距是 45.5mm,与 M42 相同。因此宾得可以转接 M42 镜头,但无限远就比较麻烦。好在许多 M42 镜头也可以通过镜头前面的无限远罗丝来调整。还有一种无法兰的 M42 接环,这种接环可实现 M42 转接至宾得机身,无限远合焦。但多数其它镜头无法通过转接来上宾得机身,都需要改口。

值得一提的是,PB 口改口为 PK 口并不困难,而且可以实现与宾得机身光圈联动,能最大光圈取景,相当于宾得 M 头。这对宾得玩家来讲是好事,因为一只四百多块钱的潘太康 50/1,8 接在宾得机身上,可以光圈联动,甚至还可以改成宾得 A 头,即自动光圈。


相比之下,后距为 46.5mm 的尼康,就比较无奈了,因为尼康的后距几乎比所有单反的都长,也就是说尼康的机身无法转接其它品牌的镜头,只能改口了。



对手动镜头的兼容性
=============

佳尼宾索四家单反机身中,以宾得对手动镜头的兼容性最好,只要是可以接在宾得机身上的镜头,机身都提供测光和合焦提示,也可以实现陷井对焦。

佳能对手动镜头提供机身测光,但不提供合焦提示。换句话说,用佳能接上手动镜头,倒是可以使用光圈优先,但是否合焦就只能靠一双眼睛了,机身不提供任何提示。

尼康对手动镜头提供合焦提示,但不提供机身测光。换句话说,尼康用手动镜头,曝光要全靠经验(对新手来讲比较困难)。尼康机身里,三位数机身和一位数机身对手动头的支持还算可以,可以支持机身测光,光圈优先,甚至对于尼康手动 AI 镜头还提供全开取景。

索尼,呃,我记得好像是什么也不提供,完全靠经验和眼睛,汗。


正因为除宾得以外其它家的机身对手动镜头的支持都非常差,所以才会有各种各样的电子接环出现,即转接环上有电子芯片,以触发机身识别镜头,提供机身测光和合焦提示。其中以佳能的电子接环比较常见。索尼也有电子接环,尼康么,就什么也木有了。


以此来看,如果想玩手动镜头,貌似佳能是最佳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