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无我门

 昵称7614349 2014-02-16
有句话叫做“建立自我,追求无我”,建立自我会不会是更加强我执,如果不建立自我自己又是惶恐不安,内心更加分裂和恐慌,您如何看待建立自我与追求无我之间的关系?

对多数人而言,“建立自我”和“追求无我”两者皆是自我的把戏,两种作为皆在加强“我”这个概念。最基本的,不是建立什么或追求什么,而是尽可能的不造作,让“我”的概念淡化或消失。

“我”这个概念是一个基本的幻觉,它为维系它虚假的存在,从它诞生那天起,它就为自己埋下了不安全和惶恐的基因,并一生在为确保它的存在感及安全感,而努力挣扎。只要你承认自我是存在的,那么建立它和消除它,是一回事儿。

在认为自我是真实的、存在的提前下,你做什么都是自我的把戏,你往哪个方向作为你都在加强这个虚幻的概念。就我而言,不存在可以建立的自我,也不存在可以追求的无我,因为两者皆是幻象、幻觉,就好像你在装修或追逐一个幻城一样。

当“我”不存在,那么“无我”也根本不存在。就好像石女的儿子不存在,也根本不存在石女的儿子死了——“不存在”一样。觉者们说“无我”这个概念,是一种手段,为引领你走出“我”这个幻觉。一旦你知道“我”不真实,那么“无我”也不真实。在你的世界,假如“我”和“无我”是对立的概念,那么,它们同样不真,皆应出离。

你不用破除什么,也不用建立什么,最基本的想得到安全、安宁的做法是,停止一切造作!最开始停止一切造作,慢慢你就会建立起觉观——此处的觉观建立不是有意的,是随着造作的停止而自然建立的。一旦你强有力的觉观建立,那么你自然会体会到,诸佛菩萨所说无我之后或之时是一个什么状态。

“无我”绝不是什么也没有,而是万法历然,一切清明,只是诸法寂静,自身涅槃。无我不是你建立起来的,它是本然,是幻我消失后你所体会到的自然状况。其中有知,不是我在知;其中有觉,不是我在觉;其中有闻,不是我在闻;其中有见,不是我在见……一切心的功用,觉悟前后一件不少,你只是不再随同一个幻我而奔驰、而烦恼了。

智是智自知,见是见自见;中间无有人,一切事和然。中间不立我,自然无我事;其中都无我,谁恼谁生烦?所以,世人要想彻底破除烦恼,必须去体证这种“智是智自知,见是见自见”的无我状态。这是在破除烦恼之根,其中没有第二途可以这样从根本上去除烦恼。

所以,入道第一道门,就是觅取、体知这种所谓的无我状况。在此基础上,才开始真正的修行。此时修行,一切不再称为造作,因为那皆是自然起用,其中没有有意作意者。但在此之前的一切作为,无论是和修行有关的,还是和修行无关的,大都是造作,因为那都是作意而有为的。

入了无我门,才乃合道流。未入此门前,皆称门外汉。十方修行者,第一觅无我。无我后起修,顺道合圣流。无我不作意,诸苦一时休。菩萨诸罗汉,皆是此门人。若与诸佛齐,再观诸法空。法法见空性,量与千佛同。卧于空门里,方称如来行。如来真行者,行而无行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