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家说玉:从虢国墓地出土玉器谈西周葬玉的使用特征(许海星2005)

 珠江大鹏 2014-02-17

从虢国墓地出土玉器谈西周葬玉的使用特征(许海星2005)

(2013-09-09 12:02:34)


    摘要:葬玉在我国西周晚期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制度。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的大量葬玉中不但有缀玉面罩、玉琀、玉握;而且还有玉踏、脚趾夹玉等,这些应是汉代“金缕玉衣”的前身,为我国古代葬玉制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广义上讲,葬玉泛指一切随死者埋入墓葬中的玉器。在中国的古代,当一个人死了以后,总爱把他生前随身佩带的玉器一起埋人墓葬,带到另一个世界。这样,就将装饰用玉和礼仪用玉等也包括在葬玉范围之内。我们所说的葬玉,是指狭义上的葬玉,“是指那些专门为保存尸体而制造的随葬玉器”,它们主要有玉衣、玉塞、玉琀和玉握等。下面我们仅就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的葬玉,谈我国西周时期葬玉的使用特征。

一、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葬玉概述

    20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院和中国文化部联合组成的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在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发掘了234座墓葬,并于1959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考古发掘报告《上村岭虢国墓地》。在报告中对出土的葬玉没有作专门的分类,而是将其放在装饰品里简单描述:“玦290件,可分3式……这3种形式的玦一般都出在人的耳部,每边一件,缺口方向不定;个别的出于口中,头下或胸、腹等部位。”另外,在像生形和几何形的装饰品里的圆柱形饰、长方形饰、碎玉石片(含于口中)等,应该是玉握和玉琀;在第1631号墓中“……耳部有玉玦,脚下有石璜”;在第1711号墓中“胸部有石片”;在第1753号墓中“棺内人架口含着一些碎石片”;在第1820号墓中“相当于死者的口部放着5件碎石片和2件石贝,根据其他墓的出土情况,大概是含在死者口中的……相当于左右手掌处各放着1件圆柱形石饰”。

    20世纪90年代,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联合,在上村岭虢国墓地发掘了12座墓葬,于1999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了《三门峡虢国墓》(第一卷),此次发掘共出土各类玉石器近3000件(套或组),并且在报告中作了比较详细的分类,有礼器、佩饰、殓玉、棺饰、用具、饰件等。其中,殓玉类有:

    虢季墓(M2001),222件(颗)。缀玉面罩1组,142件(颗),出土于墓主人的头部;缀玉片14件,出土于内棺盖上,与缀玉面罩所用玉片同类,应是制作面罩所剩玉片;玉琀54件,含于墓主人口内,分珠与贝两类;玉握2件,出土于墓主人的左右手内,皆作二段内束圆管形;脚趾夹玉两组,8件,每组4件,分别出于墓主人左、右脚部,人葬时应分别夹在墓主人脚趾缝间;踏玉2件,出土于墓主人的左右脚下部。

  梁姬墓(M2012),4件。玉握2件,出土于墓主人左右手部位;踏玉2件,分别出土于墓主人左、右脚旁。

  太子墓(M2011),12件。玉握8件,均管形,出土于墓主人左、右手部,左手为单握玉,右手握玉由7件小管串系而成;玉琀4件,出于墓主人的口内,皆管形。

  M2017,3件。玉握2件,出土于墓主人的手中;玉琀1件,出于墓主人的口内,为鱼形饰的首部。

  M2018,5件。皆为玉琀,4件为鱼形佩之残片,1件为龙凤纹佩之残片。

  M2119,4件。玉琀3件,出于墓主口部,分别为鹦鹉形佩、人龙合纹佩及鸟形佩;玉握1件,圆管状,两端粗细不一。

  M2122,1件。玉琀,出于墓主人的口部,为凤鸟形佩之残片。

  虢仲墓(M2009),出土殓玉件数不详。有缀玉面罩一组,玉握2件。

  M2010(五鼎大夫墓),10件。玉琀8件,玉握2件,多为动物形残片。

  M2006(三鼎贵族夫人墓),玉面罩1套,由龙、虎、鸟、鱼、璜、耳形饰等组成;玉琀1组,10件串成;玉握2件,左、右手各一;玉踏2件,左、右脚各一。

  M2013(三鼎贵族夫人墓),玉琀9件,均为玉器残片,有鸟、鱼、长方形佩和残片。

二、由虢国墓地出土葬玉谈西周葬玉的使用特征

  葬玉是专用来为死者送葬的玉器。古人认为玉器有特殊的功效,施覆于人体各部位可以保护尸体不腐。西晋葛洪在《抱朴子》中说:“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不朽。”此言道出了当时人们使用葬玉的目的。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的葬玉有:缀玉面罩、玉琀、玉握、玉踏等。下面结合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的葬玉谈一谈我国西周时期葬玉使用的特征。

    (一)缀玉面罩到了西周晚期已经有很大的发展

  缀玉面罩是一种典型的葬玉,起源于中原地区。中原地区出土的缀玉面罩是用许多小玉片缝缀在丝织品上,覆盖于死者面部。在张家坡西周墓地出土的器物中,由于大多数墓葬被盗过,故未发现完整的缀玉面罩,但是发现了许多缀玉面罩的组件。根据复原,有三组可确认是缀玉面罩。其中M157,6件,其时代约为西周中期的懿王时期,是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1组缀玉面罩,而其滥觞当在此之前;M303出土20件,M2出土6件,均属于西周中晚期。在山西曲村晋侯墓地中,也发现了相当多的缀玉面罩,共7组,时代为西周中晚期至春秋初年。

  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的缀玉面罩,共三组,分别出土于M2001(国君墓)、M2009(国君墓)和M2006(三鼎贵族夫人墓)。

  M2001,142件。由14件象征人面器官的厚玉片与44件三角形、梯形与三叉形薄玉片及68颗红色玛瑙小珠组合成人的面部形象。象征人面器官的玉片摆放在中部,外侧两周由22件玉片组成脸部轮廓,内侧以三角形片为主,辅以梯形片或三叉形片。几乎每件玉片的下面都有一至三颗小红色玛瑙管形珠,显然是将玉片联缀于面罩上时用来打结,以固定位置。这些玉片除象征下颚的玉璜之外,绝大多数是用其他玉器改制而成的,部分玉片还残留着原玉器的局部纹样(内侧一周有六片,外侧一周有八片),有些玉片改制时对纹样主体进行了精心保留。需要说明的是,这些玉片保留有纹样的一面往往朝下,而素面的则朝上放置。

  根据出土情况,我们对玉面罩的组合形式进行了整体复原。

  1.面部所用的14件玉片,有额、眉、眼、耳、鼻、腮、胡、嘴、下颚共九种。均用青玉制成,原为浅冰青色或深冰青色,受沁后大部分呈黄白色与灰白色。其中眉、耳、胡、下颚用旧玉改制。玉片的穿孔除少数透穿于正面外,大多数穿孔都在背面,且分别透穿于侧面。

  2.面部内侧轮廓所用的22件玉片,皆为青玉,少数可看出原为冰青色,绝大多数因受沁全部或局部呈黄白色与土黄色。计有三角形、梯形和不规则形三种。个别玉片被切去一角,在顶端边缘处有一至三个穿孔。

  3.面部外侧轮廓所用的玉片22件。大致可分为梯形片与三叉形片两种。玉质、玉色与上述三角形片相同。一般呈等腰梯形,少数梯形的下底边向外微微凸出,似扇形。在梯形片下底两角或上下底边中部各有一小穿孔。部分梯形片的宽底边开有两个较大的豁口,我们称之为三叉形片,而将那些豁口较小者仍归入梯形片。

  4.小玛瑙珠84颗。皆为红玛瑙管形珠,形体细小,长0.3~0.6厘米,直径0.3~0.5厘米。

  M2009与M2006各出土缀玉面罩一组。由于正式的报告还未出版,详细情况还无法了解,但是其时代约为西周晚期。

  这一时期的缀玉面罩,玉石件数不一,且层数不同,有单层的,也有双层的。中间部分由若干件玉石组成五官,每件玉石片形状,均像五官中的某一部分,如眉、眼、鼻、嘴、耳等;四周由若干件几何形小玉饰组成面部轮廓。用来作面罩的缀玉有两个来源:1种是专为下葬而精心制作的,如虢国墓地M2001的眉、眼、鼻、嘴等都经过细致琢磨,形象生动;另1种是由现成的玉器拼凑而成,或是用雕琢过的材料改制而成。玉饰上穿线的针孔都很小,而且绝大部分都是由侧缘穿向背面,正面不露针脚,和一般玉饰的穿孔不太相同。

  由此可以看出缀玉面罩在西周时期开始出现(以前的墓葬中尚未发现),至于西周晚期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形成了基本的定式。根据《仪礼·士丧礼》的记载,在先秦的丧葬仪式中,要用丝织品制成的“瞑目”(也称为“覆面”)和“掩”(也叫“裹首”)来包裹死者的头脸部位,而考古发掘中,丝织物做的覆面不见了,所缀的玉片却依然存在。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能够见到的缀玉面罩。

    (二)玉琀、玉握到了西周时期已经普遍使用,且形状多样

  1.玉琀

  玉琀也叫口含玉,有的书上还称“押舌”,是古时人殓时放在死者口中的玉。《周礼·天官·天府》:“大丧共(供)含玉。”大丧,指皇帝丧。其余则有含璧、含珠、含瑁、含米、含贝等,因死者身份不同而有所区别。口含玉多为蝉形,故又称“玉蝉”。历史时期的玉琀,有做成玉蝉的,也有以其他装饰品比如玉玦替代者。

  考古发现,此风可追溯到龙山时代。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聚落遗址M118墓主人口中,即含有一件石管,当为口含玉之滥觞。在殷商时,死者口中就含有贝,西周墓葬中也有玉蝉、玉贝乃至小玉玦等口含玉,春秋时代死者口中含的是“珠玉”,汉墓中发现的口含玉则多为玉蝉。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的日含玉有:

  M2001,口含玉54件。含于墓主口内,可分为珠与贝两类。皆为青玉,呈深冰青色或浅冰青色,因受沁而大部有黄白斑点或斑块。

  珠,31件。据文献记载,玉圆者为珠,不圆者为玑。此次所出既有珠,也有玑。形状不规则,大小不同。多数是用加工玉器钻孔时所余孔芯,经琢磨加工制成。均无穿孔。

    贝,23件。形体略小。上端稍尖,下端为圆弧形。背面较平,多数纵刻一道凹槽。正面鼓起,或者为弧面,或为多棱面。大多数为素面,少数有装饰纹样。可分为兽面形贝与素面贝两种。兽面形贝4件,正面的下半部浮雕三个呈品字形分布的乳钉样凸饰,象征兽面。其中3件均在两侧面有一个圆形孔,另一件在尖端有一穿孔。素面贝19件,正面为素面。除一件尖端有穿孔外,其他均无穿孔。

  M2011,口含玉4件。出于墓主口内,皆管形。有圆形管、扁圆形管和扁方形管三种。

  圆形管,2件。青玉,皆冰青色,大部受沁呈灰白色。

  扁圆形管,1件。单向钻孔。饰阴线S形纹。

  扁方形管,1件。单向钻孔。素面。

  M2017,口含玉1件。呈鱼形,为鱼形之首部,圆形的眼睛尚在,嘴部有一穿。青玉,冰青色。玉质细腻,半透明。

    M2018,口含玉5件。皆残。其中4件为大小形态各异的鱼形佩残片。青玉或青白玉,半透明,局部受沁有黄色斑点。圆睛短唇,以阴线雕出鳃、背、腹鳍,体微作弧形。口部有圆形穿孔。一件为龙凤纹玉佩残片,器表残存为单爪凤纹之下部,爪下抓一圆睛卷鼻团龙。背面两侧有对穿斜孔,一侧尚保存有切割痕。

  M2119,口含玉3件。可分为三种。

  鹦鹉形佩,1件。青玉,深豆青色,大部受沁呈黄白色与灰白色。玉质细腻,半透明,扁平体,作鹦鹉形,两面纹样相同。长5.9厘米,宽3.8厘米,厚0.4厘米。

  人龙合纹佩,1件。青玉,豆青色,大部受沁呈黄白色。玉质细腻,半透明。S形扁平体,中部有一圆形小穿孔。单面饰人龙组合纹样。长4.6厘米,宽2.7厘米,厚0.4厘米。

    鸟形佩,1件。略残。青玉,豆青色,大部受沁呈土黄色与黄白色。玉质细腻,半透明。三角形扁平体,上饰龙、鱼纹。底长4.2厘米,高4.4厘米,厚0.3厘米。

  M2122,口含玉1件。为凤鸟形佩。青玉,冰青色,受沁呈灰白色。玉质细腻,半透明。扁平体,为凤鸟形佩之残片,单爪及眼睛犹存。残长2.9厘米,宽1.8厘米,厚0.35厘米。

    2.玉握

    玉握,亦叫手握玉,是死者握在手中的玉器。根据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的“握”多是兽牙或贝;殷商时代,用贝的更多一些;周代以后,玉质圆管形器物者比较多,另外还有一些玉质残器;汉代开始,虽也有玉璜,但更多的则是“玉豚”,即玉猪。我国古代以玉豚作为随葬的握玉,原因在于豚是供祭祀用的主要牲畜。《礼记》云:“羔豚而祭,百官皆足。”让死者握着玉豚离开这个世界,正包含了祈祷他在另一个世界活得富足的用意。玉蝉寓高洁,玉豚寓富足,两者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精神和物质的追求。

    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的玉握有:

    M2001,玉握2件。出于墓主人左、右手内,皆作两段内束圆管形。

    右手握玉为青玉,大部受沁呈灰白色与黄白色。玉质较粗,半透明。出土时为两段,但可合为一个整体,较短的一段素面,较长的一段表面饰一组由龙纹组成作斜向平行的条带状纹样。龙张口吐舌,臣字目。龙身饰重环纹。两段通长8.9厘米,较长的一段长5.6厘米,较短的一段长3.3厘米,最大外径2.2厘米,孔径1.3厘米。

    左手握玉形状大体同右手握玉。出土时为两段,可合为一个整体,较长一段的玉质、玉色与右手握玉相同,而且纹样风格也基本一致,稍有区别的是纹样中只有龙纹。而较短的一段为青玉,豆青色,有灰白色斑块,半透明。两段通长8.9厘米,长的一段6.3厘米,短的一段长2.6厘米,孔径0.8~1厘米。

    M2012,玉握2件。出于墓主左、右手内。玉质、形制相同,大小略异。青玉,浅豆青色,沁有黄白斑。管状,一端较细直,一端略粗,中部束腰,单向钻孔。

    M2011,玉握8件,均管形。左手为单握玉,右手握玉由7件单管串系而成。

    左手握玉1件。出于墓主左手部。青玉,豆青色,局部受沁呈灰白色。微透明。两端平齐,中部有一周棱脊,两侧束腰,单向穿孔,素面。高4.8厘米,直径1.8~2.41厘米,孔径0.5~0.8厘米。

    右手握玉7件。出于墓主右手部,由七件小管串系而成。有方形管、扁圆形管和圆形管三种。其中,方形管1件,青玉长方体,断面呈方形,中部单向钻孔,四面饰龙纹。高1.8厘米,宽0.7厘米。扁圆形管1件,青玉扁圆体,中部对钻孔,两端及中部饰阴线弦纹。高2.3厘米,直径0.8~1.1厘米。圆形管5件,青玉,受沁呈灰白色,形制大小相似,素面。高0.5厘米,直径1厘米。

  M2017,玉握2件。出土于墓主人的手中,玉质、形制、大小各不相同。

  右手握玉1件。青玉,豆青色。因受沁大部分呈黄白色。玉质细腻,微透明。器身呈管状,一端稍粗,管壁较厚,单面圆形钻孔,孔径两端不一。

  左手握玉1件。青玉,豆青色,并有黄白斑。玉质细腻,半透明。器身呈管状,两端粗中间细,管壁较厚,管孔两面施钻,两端孔和径大小相同。

  M2119,玉握1件。青玉,冰青色,大部分受沁呈灰白色。玉质细腻,半透明。圆管状,两端粗细不一,中间呈弧形内束,单面施钻。高4.9厘米,直径2.1~2.7厘米,孔径0.5~1.3厘米。

    玉琀和玉握在西周时期比较流行,上至国君,下至平民都在使用,已经深入到当时的社会各个阶层。制作玉琀、玉握的玉料一般,不是上乘的玉料。制作工艺根据身份与地位的不同也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身份、地位越高,制作就越精美。

    (三)玉踏与脚趾夹玉是西周时期新出现的葬玉形式

    玉踏在以往的考古发掘中没有发现,只是在晋侯墓地有个别发现。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不仅出土有玉踏,而且还出土有脚趾夹玉,这在西周以前的墓葬中没有发现,故玉踏与脚趾夹玉应是西周时期新出现的。

    M2001,玉踏2件。出于墓主左脚下。青玉,冰青色,大部分受沁而呈黄白色,间有土黄色斑块。玉质稍差微透明。作扁薄长条形,末端较宽且稍薄,一角切成斜边,首端较窄且圆弧形。长18.8厘米,最宽8.3厘米,厚0.36厘米。

    M2001,脚趾夹玉2组,8件。每组4件,分别出土于墓主人左右脚部,入葬时应分别夹在墓主人脚趾缝间。皆青玉,全部受沁,均呈灰白色,不透明。器身皆弧曲,一端稍粗,另一端稍细。有的有尖端,有的两端磨平。断面呈长方形。每一件都有一个穿孔,或在一端,或在中间。

    M2012,玉踏2件。分别出于墓主左右足。玉质、形制相同,大小略异。青玉,冰青色,局部有白色沁斑。玉质晶莹鲜润半透明。下端两角各有一穿。通体光素。

    (四)葬玉发展到了西周晚期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制度

    《周礼》之中有很多关于玉器的制作和使用的记载。如《周礼·春官·奠瑞》载:“驵圭璋璧琮琥璜之渠眉,疏璧琮以敛尸。”郑玄注:“圭在左,璋在首,琥在右,璜在足,璧在背,琮在腹,盖取项方明,神之也。疏璧琮者通于天地。”说明礼玉也已用于丧葬中,并被完全理想化、系统化。《周礼·春官·宗伯》中“天府”职能之一是“掌祖庙之收藏,与其禁令。凡国之玉镇大宝器藏焉。”“典瑞,掌玉瑞玉器之藏,辨其名物与其用事,设其服饰。??大丧,共饭玉、含玉、赠玉。”《周礼·考工记》“玉人”一节记载玉人之事为专门制作天子及大臣使用的玉器。说明在当时对玉器的制作、保管、使用都有明确规定。在这样严格而复杂的用玉制度之下,西周的葬玉制度已经基本形成。这在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的大量葬玉中就可以得到证明。虢国墓地出土的器物中不但有缀玉面罩、玉琀、玉握,而且还有玉踏、脚趾夹玉等,这些就是汉代“金缕玉衣”的前身,为我国古代葬玉制度到汉代的最终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葬玉是中华玉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起自旧石器时代晚期,此后历代有所增益,并各有特点。到了西周时期,葬玉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葬玉制度。西周是我国奴隶制发展到顶峰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礼制化的时代,西周的礼制曾被孔子作为典范来歌颂,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开创了影响中国数千年的儒学。这已从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的各种礼器上得到证实。至于说葬玉,从口含玉、手握玉、脚趾夹玉、脚下踏玉到身上有玉戈、身下有玉璧等,可以说,葬玉的使用已经覆满全身,这就为以后玉衣的出现打下了基础。葬玉发展到汉代达到了顶峰,种类有玉衣、玉琀、玉握、九窍塞、玉枕、玄璧和镶玉棺等。曹魏时期,魏文帝(曹丕)明令禁止用“珠襦玉匣”,葬玉的使用才有所收敛,但并未绝迹,这种使用葬玉的制度一直延续到20世纪上半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