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嘉映:有客观的历史吗?

 联合参谋学院 2014-02-18

 

按:这一讲听得我精疲力竭,有些地方实在想不明白。但还是觉得主讲人功力深厚,讲得非常精彩。贴上来供大家参考。陈嘉映老师自己也说,这场讲座并不仅仅是在讲历史,更是在讲人文社科相比自然科学的独特性质。期待陈嘉映老师专门讨论这个问题的专著早日出版。

 

 

一 有客观的历史吗?

1

哈贝马斯:哲学可以作为各个学科的关联媒介

2

后现代主义对历史的看法:任何历史都渗透了意识形态。这可能源于尼采:“没有事实,只有解释。”

科学主义对历史的看法:客观的历史、历史的真相是可以被认识的

3

但,是否存在“客观的”历史???

 

二 关于“客观”这个概念

1

日常语境中,“客观”这个词,有强烈的褒义。

人们在生活中使用的语言,都是带着情绪的。

科学训练,会使人在考虑问题时,养成一种不带褒贬、不带情绪的思维习惯。这种不带情绪或褒贬的语言,是经过长期、大量的科学训练后获得的。

2

客观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不仅常常是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褒义),而且常常是多余的。比如“客观事实”、“客观真理”,其中,“客观”就是多余的,是同义反复。因为很少有“主观”事实,事实就应该是客观的。

相应地,“主观”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常常是带有贬义的。“主观武断”、“主观主义”,等等。同理,“主观能动性”的“主观”也是多余的,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客观能动性”。

 

三 主体和客体

1

在西方哲学中,常常要把“主观”和“客观”,理解成“主体性”和“客体性”,西方哲学家们大多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主观”和“客观”这两个词。

“主观”有强烈的“和主体相联系”的含义。

2

我们会对同一个房间的温度、同样的洗澡水的温度,产生不同的判断,有人说冷,有人说热。

因为,对外在事物进行“冷”、“热”这种描述和评价,是强烈依赖于描述者这个主体的;而对外在事物进行“温度”这种描述,是可以通过仪器的测量,而做到不依赖于主体、超越某个特定主体的。

3

因此,可以说,“客观认识”,就是不依赖于主体、超越某个特定主体、可以达成一致意见的认识。面积、质量、温度,都是这样的概念,可以超越主体性的概念;而大小、轻重、冷热便不能。广义的物理学,为了达到纯粹客观的认识,要想办法把我们要研究的事物同个别人的关系剥离开来,使之超越个别人的主体性。所以,物理学要把“冷”“热”,转换为温度;把“重量”,转化为“质量”。

4

物理学付出的牺牲就是,我们在物理学中丧失了对善恶美丑的感觉和判断,因为科学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把这些同主体高度关联的概念从科学中剥离出去,这样我们才能获得“客观”的认识。

 

四 事实和解释——历史学的不同层次

1

在历史学中,并非不存在“客观事实”。x年x月x事发生了xxx,这的确是可以超越主体性的客观认识。完全不依赖于主体性的历史事实,的确是不大需要讨论的。

2

但是,历史有很多个层次。x年x月x事发生了xxx,仅仅是历史学的第一个层面,事实层面。而历史还有要求解释的层面

最简略的编年史,不负责解释事件之间的联系,便可以说是主要停留在事实层面上,近似“客观的历史”。

但我们读历史,很少读编年史。我们通常读的不仅仅是历史事实,更是历史叙事,读的是对历史的解释。

3

什么是“解释”?

如果一件事是自然而然的,那么是不需要解释的。不自然而然的事情,读者需要一个解释,如:文革的起因是什么?提供解释的最可行的方法,是提供一系列前因后果的相关联的事件,是为历史叙事。

历史叙事,是解释历史的最基本方式。

于是,问题变为——

 

五 有没有客观的历史叙事?

1 关于叙事的基础材料

随着经济学和社会学的飞速发展,历史学也在日益重视社会经济史。

经济史的材料,很多不是从标准的历史文献中得来。因为传统史学受史家观念的影响,不重视经济数据的记录和保存。

把从前不注意、不重视的事实,变成现在重视的事实,从这个意义上讲,叙事方式“创造”了历史。

2 关于叙事本身

在小型叙事中,如“毛在北京接见了红卫兵”,也不难剥离主体性,做到客观。但,越是要解释长程历史、越是进行宏大叙事,越难剥离主体性、越难达到客观。因为长程历史,由太多因素交织而成,要给出单一的解释非常困难。因此,没有唯一的长程宏大历史叙事,永远也不可能。

3 科学面临“客观”问题吗?

科学也有大范围、多层次的理论,也有理论之间的激烈争论。

可是,人们只会争论,物理学的理论是对还是错,不会质疑它客观不客观;但会置疑,一个历史解释客观不客观。

历史(叙事)和科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历史叙事不可能切断与叙事者的联系,不可能有一套技术性的方法和手段,使历史学的叙事脱离主体性;而广义的物理学(科学),会竭力将主体性完全剥离出去,并且它已经发展出了一套技术性的方法和手段,可以超越个别科学家的主体性。

4 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自然史,就不是历史吗?

狭义的“历史”,只属于人类。只有人类才有“历史性”。也就是说,狭义的“历史”,同自然史、宇宙史、星球史、古生物史这些学科,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个区别是什么呢?

人类的“历史”并不仅仅表示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它还随时能够以“反馈”的方式,作用到人类历史的继续发展中去。即,当事人对“历史”的理解,同历史接下来的发展密切相关。而人类对宇宙、天体和古生物发展的“历史”的理解,同它们接下来的发展几乎毫无关联。人类的历史,具有独特的反馈作用性。

 

六 历史学家对历史的“理解”

1

要理解历史,必须知道历史上的当事人是如何思考的。

如,纳粹为什么迫害乃至灭绝犹太人?必须理解希特勒当时的想法。

但,什么叫“理解”?

比如,如果我们得知,希特勒仅仅是为了得到财富而迫害犹太人,这不算是“理解”,因为这种行为在我们的常识看来,只要确认了这条理由,希特勒的做法便是完全正常、非常自然的。

如果我们发现,一个纳粹军官,在生活中,对妻子儿女、对亲戚朋友、对上下级、对国家都极其忠诚而正派,却同时又亲手制造了一场场对犹太人的大屠杀而丝毫没有感到内疚。这种非常不自然、不正常的行为,才需要我们去“理解”。

我们需要“理解”的是,在特定时空条件下,人类所做出的在我们今天的常态下所无法理解的行为。而不是那些仅仅因为我们缺乏信息,一旦将信息补足,今天的我们便不会有丝毫理解障碍的那些事。

2

后人对前人的“理解”与“同意”这两个词,有非常亲密的关系,有时甚至是同一的。历史学家希望理解各种历史人物的想法,但历史学家同意历史人物的做法吗???

一般来说,历史学家要达到的“理解”,是在日常眼光看来的那些不自然的东西。历史学家通过对周边环境充分的了解,通过复原这种环境,而使历史事件显得自然一些。而非历史学家没有那么多的周边环境的知识储备,因此感到很多历史事件难以理解

比如,汉武帝死后,汉朝希望李陵回归汉朝,并允诺为他平反昭雪。但李陵义正辞严地拒绝了汉使,并说“大丈夫义不再辱”。这种道德观念和灵魂挣扎,便需要我们通过复原李陵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李陵个人的价值标准,去加以理解。因为在我们今天的知识结构和价值体系中,我们已经不能自然而然地理解李陵这种在今天看来很是前后矛盾的道德抉择。

3

历史学家的理解,必然含有极大的危险性。因为,历史学家一定要在某种程度上将自己投射到历史人物上,才能真正理解,而种理解,更不可能再脱离主体性。因而便使追求理解的历史著作,也必然同主体性血肉相连。

 

七 总结

1

实证学科,想方设法在研究中剥离主体性。

人文学科,不可能在研究中完全剥离主体性。

2

所有的人文学科,都是有历史性的。

回答“我是谁”、“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些问题,一定会涉及“我”和“中国”过去的情况、演变而今的过程。但谈论水分子是什么样的、青蛙的血液循环系统,便不会涉及它们的“历史”问题。

3

对于历史,永远无法用自然语言以外的语言来描述。历史的宏大叙事,同科学的宏大理论,有本质的区别。科学的宏大理论仍然可以基本上剥离主体性,但历史的宏大叙事不能。因此,历史的宏大叙事不可能提供唯一的真实画面。

4

更何况,历史希冀的,从来都不仅仅是客观性,更是意义,更是为了今人的生存和生活。

历史从来不去研究:那些已经过去了而同现在无关的事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