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重庆
二、阅读孟子《鱼我所欲也》选段,完成12-15题。(15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屋舍俨然 B. 故患有所不辟也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且人患志之不立 C.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同舍生皆被绮绣 是进亦忧,退亦忧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13.根据文段内容填空。(5分) ⑴选段中,作者将 比作鱼,将 比作熊掌,提出了他的主张:当二者不能两全时,应 。(3分) ⑵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与文段中的“ ”这个词含义相同。(2分) 14.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4分)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翻译: *15.孟子认为“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请举出你所了解的一位“贤者”,并写出他的一句表明其气节的名句。(3分) 答:
12.C (3分) 13.⑴生 义 舍生取义 (3分,每空1分)⑵贤者(2分) 14.由此可见,采用某种手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4分) 15.符合题意即可,如: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3分)
2005年北京市
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完成第11—14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1. 下列词语中“回”字与“峰回路转”中“回”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妙手回春 B.蓦然回首 C. 回复短信 D. 回环往复 12. 解释选段中加点的词语。(2分) (1)蔚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2)辄: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2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4. 用自己的话说出醉翁亭在滁州的详细地理位置。(4分)
11. 答案:D (共2分) 12. 答案:(1)茂盛的样子 (2)就 (共2分。每小题1分) 13. 答案:(1)有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儿张开翅膀似的,高踞在泉水上边的亭子,这 就是醉翁亭。 (2)醉翁的心意(情趣)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之中(秀丽的山水之间)。 (共2分。每小题1分) 14. 答案:①在滁州西南方向的琅琊山;②沿山行六七里处的酿泉之上。 (共4分。共两个要点,每个要点2分)
2005年上海市
A组:供使用H版教材的考生完成。 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4.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文学家 (人名)。(2分) 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6.请用—个成语概括本文的主旨。 (2分) B组:供使用S版教材的考生完成。 童区寄传(节选) 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下上,得绝;因取刃杀之。 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大府召视儿,幼愿耳。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与衣裳,吏护还之乡。 4.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文学家 (人名)。(2分) 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与衣裳,吏护还之乡。 6.请用一个成语或四个字的词语概括区寄的特点。 (2分) C组:供使用二期课改教材(试验本)的考生完成。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懋懋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4.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文学家 (人名)。(2分) 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驴不胜怒,蹄之。 6.请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的内容。 (2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7—10题(10分) 郑人逃暑①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其阴逾⑤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注释] ①逃暑:避暑,乘凉。②孤林:独立的一棵树。③衽(rěn): 卧席。④濡(rú):沾湿。⑤逾:同“愈”,更加。 7.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徙衽以从阴 ( ) (2)其阴逾去 ( ) 8.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译文: 9.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2分) 10.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2分)
2005年天津市
阅读下面的两个文言文片断,回答14一18题。{14分) [甲]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广家世世受射。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人右北平。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人矣。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 [乙](广)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杀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①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②。”于是胡骑遂不敢击。 注释:①即:如果。②用坚其意:以让他们相信自己的猜想,指让胡人相信李广是来诱敌的。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具体含义。(4分) (1)广家世世受射( ) (2)因复更射之( ) (3)吾去大军数十里( ) (4)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 ) 15.结合所学过的课文《李广》中的语句“广为圜陈外向,胡急击之,矢下如雨”,揣摩乙文画线句中“陈”的意思并加以解释。(2分) 陈: 16.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1)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译文: (2)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译文: 17.从甲文的文字来看,李广不仅关爱士卒,而且武艺高强,精于 ;从乙文的文字来看,他还具有 的性格特点。(2分) 18.乙文的叙事具体而生动,甲文也有表现这样特点的文字,请在文中用直线画出来。(2分)
14.(4分)传授 它,代石 距离 跑(每空1分) 15.(2分)“阵”的通假字,是布阵的意思。 16.(4分)(1)(他)执法宽大,不苛待部下,士兵因此心甘情愿地为他效劳。(2)敌人很多而且离我们很近,如果有紧急情况,怎么办呢?(每句2分。以小句为单位,每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17.(2分)射术(射箭) 机智勇敢(每空1分,第二处必须答出“机智”或体现有智谋、有胆识的意思) 18.(2分)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人矣。(每句1分,多画扣1分)
2005年浙江省绍兴市
(三) (9分)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耳。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16.选出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3分)( ) (A)悍吏之来吾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殚其地之出——出郭相扶将 (C)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D)虽鸡狗不得宁焉——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1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3分) 君将哀而生之乎? 18.用简明的语言说说蒋氏“汪然出涕”的原因。(3分)
(四) (11分) 荀巨伯探病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耶?”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19.解释文中加点词。(3分) ①值: ②既: ③全: 20.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2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3分) 败义以求生,岂苟巨伯所行耶? 22.用简明的语言评价荀伯的行为。(3分)
(三) (9分) 16.D 17.你要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 18.苛捐杂税给老百姓带来了深重灾难。 [评分标准]:第16题3分。第17题3分。第18题3分。 (四) (11分) 19.①适逢 ②已经(……之后) ③保全 20.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21.败坏道德来求得生存,难道是我荀巨伯的行为吗? 22.友情重于生命 舍生取义 [评分标准]:第19题3分,每空1分。第20题2分,每处1分。第21题3分。第22题3分。
2005年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提前招生选拔语文试卷
三.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20题 许褚字仲康,谯国谯人也。长八尺余,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汉末,聚少年及宗族数千家,共坚壁以御寇。时汝南葛陂贼万余人攻褚壁,褚众少不敌,力战疲极。兵矢尽,乃令壁中男女,聚治石如杵斗者置四隅。褚飞石掷之,所值皆摧碎,贼不敢进。粮乏,伪与贼和,以牛与贼易食,贼来取牛,牛辄奔还。褚乃出阵前,一手逆曳牛尾,行百余步。贼众惊,遂不敢取牛而走。由是淮、汝、陈、梁间,闻皆畏惮之。 太祖徇①淮、汝,褚以众归太祖。太祖见而壮之,曰:“此吾樊哙也。”即日拜都尉,引入宿卫②。诸从褚侠客,皆以为虎士。从征张绣,先登,斩首万计,迁校尉。从讨袁于官渡。时常从事③徐他等谋为逆,以褚常侍左右,惮之不敢发。伺褚休下日,他等怀刀入。褚至下 舍心动,即还侍。他等不知,入帐见褚,大惊愕。他色变,褚觉之,即击杀他等。太祖益亲信之,出入同行,不离左右。从围邺,力战有功,赐爵关内侯。从讨韩遂、马超于潼关。太祖将北渡,临济河,先渡兵,独与褚及虎士百余人留南岸断后。超将步骑万余人,来奔太祖军,矢下如雨。褚白太祖,贼来多,今兵渡已尽,宜去,乃扶太祖上船。贼战急,军争济,船重欲没。褚斩攀船者,左手举马鞍蔽太祖。船工为流矢所中死,褚右手并棹船,仅乃得渡。是日,微褚几危。其后太祖与遂、超等单马会语,左右皆不得从,唯将褚。超负其力,阴欲前突太祖,素闻褚勇,疑从骑是褚。乃问太祖曰:“公有虎侯者安在?”太祖顾指褚,褚瞋目盼之,超不敢动,乃各罢。后数日会战,大破超等,褚身斩首级,迁武卫中郎将。武卫之号,自此始也。军中以褚力如虎而痴,故号曰虎痴;是以超问虎侯,至今天下称焉,皆谓其姓名也。 ——《三国志?魏书?许褚传》 [注] ① 徇:巡视 ② 宿卫:宫禁中值宿警卫 ③ 常从事:时常随从在左右的人。 1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容貌雄毅,勇力绝人 绝:超过 B.超将步骑万余人,来奔太祖军 将:将要 C.微褚几危 微:没有 D.超负其力,阴欲前突太祖 阴:暗地里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 褚右手并溯船,仅乃得渡 B. 从讨袁于官渡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C. 以褚常侍左右,惮之不敢发 D. 船工为流矢所中死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18. 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① 遂不敢取牛而走 _____________ ② 太祖益亲信之 _____________ ③ 褚白太祖 _____________ ④ 素闻褚勇 _____________ 19.翻译划线句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以下文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反映许褚忠勇的一组是( ) (3分) ①太祖见而壮之曰:“此吾樊哙也。” ②从征张绣,先登,斩首万计。 ③船工为流矢所中死,褚右手并棹船,仅乃得渡。 ④太祖顾指褚,褚瞋目盼之,超不敢动。 ⑤军中以褚力如虎而痴,故号曰虎痴。 A. 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③⑤ 21.. 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许褚军中没有粮食了,他便与盗匪讲和,用牛与他们交换粮食,盗匪前来取牛,牛却纷纷奔跑回来。 B.太祖巡视淮水、汝南郡一带,许褚率领部队投奔太祖,太祖当天就任命他为都尉,让他进入宫中,那些跟从许褚的侠客,都被任命为虎士。 C.太祖与韩遂、马超单马对话,左右的人都不敢跟从,只带了许褚。 D.军队中因许褚力大如虎而人又憨痴,所以称他为“虎痴”,马超也因此用虎侯这个称呼询问跟从太祖的人是否是许褚。 2005年 浙江省湖州市
文言文阅读(17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18题。(8分)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岳阳楼记》) 16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至若春和景明 (2) 把酒临风 1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 微斯人,吾谁与归? 18 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9—21题。(9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资治通鉴》 19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处在道路中间 B 但当涉猎 涉猎:粗略的阅读 C 卿今者才略 才略:才干和谋略 D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见事:认清事物 20、对下面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句是( ) (3分) 蒙辞以军中多务。 A 吕蒙因为军中事务繁忙而告辞。 B 吕蒙借军中事务多而推托。 C 吕蒙因为军中任务很多而拒绝。 D 吕蒙说军中事务太多了。 21、仔细阅读语段,谈谈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3分) 23、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3分) 为弘扬湖笔文化,宣传湖州,开发旅游事业,发展湖州经济,湖州市政府将举办“湖笔文化节”,请你试着拟写一条宣传语。20字以内。 三 文言文阅读(17分) 16 (1)日光 1分 (2)执 持 1分 17略 1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分) 19A 20 B 21紧扣选文内容,围绕“读书”“学”能“大有所益”即可。 四、8分 22略 23能紧扣主题,语言简洁即可,如:笔墨江南,清丽湖州
2005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语文试题
三.(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3题。 墨翁者,吴槐市里中人也。尝游荆楚间,遇人授古造墨法,因曰:“吾鬻此,足以资读书,奚汲汲①四方乎?”乃归,署门曰“造古法墨”。躬操杵臼,虽龟手黧②面,而形貌奇古,服危③冠大襦。人望见,咸异之。时磨墨沈④数斗,醉为人作径尺字,殊伟。所制墨,有定直。酬弗当,辄弗与。故他肆之屦⑤恒满,而其门落然。 客有诮⑥之曰:“子之墨虽工,如弗售何!”翁曰:“嘻!吾之墨聚材孔良,用力甚勤,以其成之难,故不欲售之易也。今之逐利者,苟作以眩俗,卑贾以饵众,视之虽如玄圭⑦,试之则若土炭,吾窃耻焉。使吾欲售而效彼之为,则是以古墨号于外,而以今墨售于内,其可乎?且吾墨虽不售,然视箧中,则黝然者固在,何遽戚戚为!”客闻之曰:“吾侪⑧诵圣人之言,以学古为则,不能以实德弸⑨其中,徒饰外以从俗徼⑩誉者,岂不愧是翁哉?”叹息而去。 (高启《墨翁传》,有删节) [注]①奚汲汲:奚,哪里。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②黧(lí):色黑而黄。③危:高。④墨沈:墨汁。⑤屦(jù):用麻、葛等制成的鞋。⑥诮(qiào):讥讽。⑦玄圭:黑色的玉。⑧侪(chái):同辈。⑨弸(pénɡ):充满。⑩徼(jiǎo):求。 19.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躬操杵臼(弯腰) B. 人望见,咸异之(感到……怪异) C. 所制墨,有定直(价钱) D. 使吾欲售而效彼之为(仿效) 20.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4分) A. 而以今墨售于内 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B. 虽龟手黧面,而形貌奇古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C. 视之虽如玄圭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D. 则是以古墨号于外 苛政猛于虎也 2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所指代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人望见,咸异之 ②客有诮之曰 ③试之则若土炭 ④客闻之曰 A. ①和③句不同,②和④句相同 B. ①和③句相同,②和④句相同 C. ①和②句相同,③和④句不同 D. ①和④句相同,②和③句不同 2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 ①时磨墨沈数斗,醉为人作径尺字,殊伟。译文: ②徒饰外以从俗徼誉者,岂不愧是翁哉? 译文: 23. 本文善于运用对比的写法来刻画人物形象。文中的“墨翁”与“逐利者”的区别是什么?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4分)
答:
19. A 20. A B 21. C 22. ①经常研磨很多墨汁,爱好给他人写一尺见方的字,所写的字非常壮美。 ②仅仅是装饰外表迎合世俗求得名誉的人,面对这位墨翁,难道不感到羞愧吗? 23. 逐利者以假冒真,迎合世俗,而墨翁则临财不苟,洁身自好,坚守道德准则。 2005年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家级实验区
三、文言文阅读(17分) 请认真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第16—22题。 (一)(11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6.联系学过的课文,解释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③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 ②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 ④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 ) 17. 写出下列句中加点的“之”所指代的内容。(2分) ①与坐谈,问之客曰: ②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18.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分) 答: 19.进谏难,需要勇气和智慧;纳谏也难,需要气度和胸怀。甲段中的邹忌和齐威王,你更欣赏谁?请简述理由。(2分) 答: (二)(7分) 孔子行道而息,马逸①,食人之稼,野人②取其马。子贡请往说之。毕辞,野人不听。有鄙人始事孔子者曰:“请往说之。”因谓野人曰:“子不耕于东海,吾不耕于西海也,吾马何得不食子之禾?”其野人大说,相谓曰:“说亦皆如此其辩也,独如向③之人!”解马而与之。 注:①逸:跑。②野人:农夫。③向:从前。 20.给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注音并解释。(2分) ①子贡请往说之 说: ②其野人大说 说: 21.翻译下列句子。(2分) 吾马何得不食子之禾 译文: 2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在路上休息时马吃了人家的庄稼,农夫将马捉住。 B.子贡自告奋勇地去要马但到底也没有说服农夫。 C.孔子的仆人因刚开始跟随孔子而想表现自己就抢先去说服农夫。 D.文章虽短却说明了说话的方式方法要适合情境、对象的道理。
三、文言文阅读:(18分) (一)(11分)16.(4分)①索求 ②探求 ③确实 ④如果 17.(2分)①自己与徐公哪个更美的问题;②徐公 18.(3分)因为:其一,齐国是一个大国,齐王位高权重;其二,齐王身边的人偏爱或者害怕齐王;其三,举国上下的人都对齐王有所求。(每答对一点得1分,照抄原文扣2分) 19.(2分)邹忌:有勇气;说话讲究技巧;忠诚;有自知之明 齐威王:胸怀宽广;虚心纳谏;有富国强兵的愿望 (二)(7分) 20. (2分) ①说:shuì 劝说 ②说:yuè 同“悦”,高兴,愉快 21. (2分)我的马怎么能不吃你的庄稼呢? 22. (3分) C
|